Yoana Wong Yoana Wong

香港樓市大跌6大著數2023!(持續更新).

Article hero image
香港樓市大跌

不過,威格斯資產評估顧問公司執行董事張宏業對樓市轉勢有另一種看法,樓市是否轉勢要視乎息口走勢而定。 王品弟說,近期新一波疫情爆發,影響睇樓意欲,後市要視乎疫情發展而定。 但他預期,疫情持續兩個多月後完結,樓市會在4、5月起步,故估計全年樓價升3%至5%。 鑒於經濟走勢疲軟,預測住宅市場將於今年餘下時間,以及2021年首季繼續受壓,並視乎疫情的發展以及疫苗推出的時間,相信最快能於2021年第二季轉趨穩定。 事實上,住宅市場的調節機能已被冷卻樓市措施扭曲,令住宅需求尤其換樓客,集中在能提供較寬鬆財務安排的新盤市場。

香港樓市大跌

單位實用面積約536方呎,採兩房間隔,折合實用面積呎價約17,724元。 短期潛在一手供應逾萬伙,當中不乏大型樓盤,重點區份包括啟德、屯門、天水圍等。 供應充足,加上市場上仍然存在相當龐大的用家需求,未來數月若經濟市況好轉,預計住宅市場交投量逐步回升;惟由於去年基數較大,預料全年成交數量或較去年下跌35%。

香港樓市大跌: 二手私宅獲利登記最多屋苑

利嘉閣地產皇牌屋苑天盛分行經理蕭啟諾表示,嘉湖山莊新近錄得一宗7期2座低層F室二手成交,成交價478萬元。 香港樓市大跌2023 單位實用面積約442方呎,採兩房間隔,折合實用面積呎價約10,814元。 作者簡介:陳海潮是利嘉閣地產研究部主管,專職樓市數據分析,緊貼市況撰寫研究報告。 陳氏經常接受電視、電台及報章雜誌等媒體訪問,並亦在多個網上專欄分享樓市走勢。

中原地產港島西南區副區域營業經理盧鏡豪表示,疫情持續,加上面對加息風險,有業主睇淡後市,選擇蝕讓單位。 美聯物業屯門瓏門分行首席高級營業經理黃瑞麟表示,個別業主擴闊議價空間加快賣樓,最新該行錄得屯門叠嘉悅半島兩房戶獲換樓客以782萬元承接,單位累減48萬元。 成交單位為屯門嘉悅半島2座高層F室,實用面積609平方呎,兩房間格。 利嘉閣地產皇牌屋苑青衣高級分區市務董事彭錦添表示,市場新近錄得青衣灝景灣8座低層C室的二手成交,實用面積約498方呎,兩房間隔。 單位於去年8月放盤,原開價998萬元,最終新近大減至905萬元沽出,折合實用面積呎價約18,173元。 利嘉閣地產太古城恆山閣分行高級經理黃凱達表示,太古城天山閣新近錄得一宗高層H室的二手成交,成交價950萬元。

香港樓市大跌: 新界區指標屋苑價跌幅最大

港島區CCL_Mass和新界西CCL_Mass分別報188.68點和172.06點,較8月下跌4.7%和3.2%。 香港樓市大跌2023 新界東CCL_Mass報201.92點,與8月的數字相若。 至於樓價方面同樣將持續受壓,包括來自一手市場價格低開的影響,二手業主讓步下,樓價單月跌幅有機會再次擴大至1%或以上。 香港中文大學商學院亞太工商研究所名譽教研學人李兆波表示,現時情況跟上述兩年都不太相似,因1997年是全融危機,今時今日無論是市場或財經機制運作良好。 寫字樓市道方面,戴德梁行香港董事總經理蕭亮輝表示,受疫情打擊,企業度過了艱難的2020年,但預計2021年負面環境持續,2021年甲級寫字樓租金有可能進一步下調達16%,而寫字樓待租率則將攀升至約14%。 戴德梁行大中華區副總裁及大中華區策略發展顧問部主管陶汝鴻先生則表示,由於市場已累積一定購買力及發展商提供按揭優惠,一手市場於第四季保持強勁表現,唯二手和豪宅市道在疫情拖累以及經濟陰霾下,氣氛仍舊不明朗。

香港樓市大跌

中原地產太古城齊宮閣分行高級分行經理李百達表示,太古城再連錄2宗成交,1月至今錄得13宗成交,平均實用呎價19,862元。 【香港樓市2022】官方數據顯示,去年全年私人住宅樓價指數雖然累升3.3%,但近3個月持續下跌。 踏入香港樓市2022年1月,二手市場湧現移民盤、減價盤,樓市是否開始轉勢?

香港樓市大跌: 香港樓市2022|樓價指數連跌3個月

專家料疫情高峰約在9月出現,戴德梁行預期,樓價於今年9至10月將會觸底,並在第四季轉趨平穩,全年樓價整體下調幅度約5%至8%。 反而一手市場相對活躍,最近兩、三個月各發展商加快推盤,當中不乏大型新盤開價貼市,銷情理想,反應本港樓市剛需依然。 料未來數月推出的新盤將受首次置業的年輕家庭及準備換樓人士歡迎,相信住宅市道將繼續由一手新盤帶動。

  • 中原城市領先指數CCL最新報177.75點,按周升1.26%,升幅為56周最大。
  • 近期樓市回軟,張宏業解釋說,臨近農曆年,而且第五波疫情爆發,加上移民潮出現,令二手藍籌屋苑業主減價求售後才賣出單位。
  • 但若政府放寬隔離措施及進一步落實通關安排,相信能為市場打下強心針,亦期望即將發表的《施政報告》中,對樓市的著墨能為住宅市場帶來正面信息。

該行指,短期內,置業人士難免面對不少風險因素,例如息口上升、經濟不明朗等,使樓市走向存在不穩定性。 但若政府放寬隔離措施及進一步落實通關安排,相信能為市場打下強心針,亦期望即將發表的《施政報告》中,對樓市的著墨能為住宅市場帶來正面信息。 港島區方面,傳統大型屋苑帶頭下調,如海怡半島和太古城,12月分別錄$17,296/呎和$19,917/呎,較8月下跌7.6%和6.5%。 據了解,原業主於1995年7月以230.568萬元購入上址,持貨約27年,現轉手帳面獲利約247.432萬元,物業期內升值約1.1倍。 嘉湖山莊本月至今成交量共4宗,目前約有150個放盤,入場費500萬元。

香港樓市大跌: 樓市成交(4)屯門叠嘉悅半島兩房累減48萬

近8周計,CCL持續於175點至178點之間爭持,最高177.75點,最低175.54點,上下波幅為3點。 自定息按揭試驗計劃宣布延長後,樓價走勢波幅忽大忽小,即使今周CCL創9周新高,或上周CCL創近期新低,謹反映樓價持續反覆。 他又預期,人民幣弱勢很可能將維持一段時間,全球經濟隨之繼續放緩,雖然人民幣短期內的超跌可能會引發技術性修復,但「資產價格的最終調整已近在咫尺」。 對沖基金GROW思睿首席經濟學家洪灝發表報告指,人民幣走軟顯示全球經濟基本面弱化,市場風險若隱若現。

香港樓市大跌

踏入2022年1月,二手市場湧現不少減價盤,如港島藍籌屋苑太古城有兩房單位減至低於1000萬元成交,嘉湖山莊亦有單位成交實用呎價低於10,000元。 至於香港樓價方面,港元拆息續現升勢,對供樓成本以及整體按揭市場有一定影響,部分業主加大議價空間,相信樓價在短期內仍會進一步下調。 政府最新數據顯示,整體住宅物業價格年初至今反復向下,今年首7個月累跌4.5%。 【香港樓市2022】香港樓市自去年8月創新高後,便調頭向下走,尤其是港島及九龍大型屋苑,更成為跌市的領頭羊,九龍區的黃埔花園,港島區的海怡半島、太古城,由去年8月高位至去年12月,樓價分別下跌超過5%。 單位以500萬元易手,折合實用呎價約為15,290元,建築呎價約為12,658元。 原業主於2008年5月以約164.6萬元購入上述物業,是次轉手帳面獲利約335.4萬元,物業升值逾2倍。

香港樓市大跌: 樓市走勢2022|價量齊跌困局由7月延至8月|四大利淡因素夾擊:短期繼續探底難有起色|潮樓特區

自1981年成立以來,利嘉閣地產除主營代理業務外,亦精闢分析樓市動向,為大眾提供最新最快的地產權威資訊。 雖然樓價連跌3個月,但地產代理不認為香港樓市2022轉勢。 香港置業研究部董事王品弟指出,臨近年底,樓市通常回軟,但去年全年樓價仍上升,買賣合約宗數亦按年增加,近日新盤映築再開售,銷售成績仍理想,故不代表樓市轉勢。 據差餉物業估價署資料,去年12月私人住宅售價指數報392.5,按月下跌0.3%,全年指數卻累積上升3.3%,連升13年。 據土地註冊處資料,去年全年住宅買賣合約宗數有74,297宗,按年上升24%。

綜合利嘉閣地產研究部數據所得,2022年七月全港50個指標屋苑的加權平均實用呎價跌勢未止,較六月的14,934元再跌0.3%,報14,887元,創近4個月以來新低,亦為年內次低。 至於今年首7個月,樓價累跌3%,而若與去年八月的歷史高位比較,則累跌5.3%。 樓市走勢2022|移民放盤、息口趨升、疫情不穩及新盤搶灘將持續困擾二手市場,令價量齊跌的情況延續,短期暫恐難有起色。 近期樓市回軟,張宏業解釋說,臨近農曆年,而且第五波疫情爆發,加上移民潮出現,令二手藍籌屋苑業主減價求售後才賣出單位。 此外,差餉物業估價署於上月低公佈的7月份私人住宅售價指數亦顯示,樓價創下自2020年2月以來新低。 指數報398.1點,按月跌1.65%,連跌兩個月之餘,亦較2021年的歷史高位回落5.53%。

香港樓市大跌: 香港樓市2022|料樓市交投按年回落

但自去年7月以後,住宅買賣合約宗數由7,579宗跌至每月4,000至5,000多宗,10月至12月宗數分別為4,643、5,409和5145宗。 至於香港樓市2021年展望,仲量聯行香港主席主管曾煥平表示,低息環境將繼續支持香港樓市2021年的住屋需求,然而,交投仍主要視乎整體經濟及失業率趨勢,預期失業率將於「保就業」計劃結束後上升。 縱使香港與中國內地重新通關後,交投將會略為回升,但經濟不明朗下,住宅成交量仍會遠低於歷史水平。 新近成交單位為黃埔花園1期4座低層A室,實用面積777平方呎,建築面積859平方呎,3房套間隔及工人房,景觀開揚。

本季住宅物業成交放緩,料全季數字按季下調22%至約11,600宗。 洪灝亦向本地媒體提及,不會投資房地產,在經濟轉差、資金外流和加息等因素下,香港樓價將面臨長期下行,預計中原城市領先指數(CCL)有機會從去年8月的歷史高位(191.34點),在未來3年下跌5成。 現時樓價相較彼時約有10%跌幅,換言之,他預期3年內仍有4成潛在跌幅。 中原地產黃埔第二分行副分區營業經理袁顯岸表示,疫情惡化,加上市場擔憂加息,買賣氣氛淡靜。 張宏業預期,美國今年3月加息,到了第三季累加至一厘半以上,香港才會跟隨加息,至年底加至半厘,下半年後本港樓市轉勢,樓價下跌,估計全年二手樓價跌5%至10%。 香港樓市大跌2023 在一手市場上,他預期,一手樓盤開價不會太進取,發展商會提供優惠冲淡樓價下跌帶來的影響。

香港樓市大跌: 樓市成交(2)沙田第一城中層327呎500萬沽

列入觀察名單的50個指標屋苑當中,上月樓價報跌的屋苑有25個,佔整體比率剛好一半,另25個則有所上升。 香港樓市2022年以來表現走弱,不期然令人想起1997年和2003年情況。 以分區計,港島和九龍區樓價率先跌穿2019年低位,港島CCL_Mass低過其時2.50點或1.42%;九龍CCL_Mass則低2.23點或1.35%。 新界東及新界西樓價相對穏定,指數離低位仍分別有約5%距離。 香港樓市大跌 洪灝指出,中國經濟周期領先於全球,在很大程度上具有強周期的性質。

香港樓市大跌

新界東方面,12月名城、牽晴間和大埔中心的呎價分別錄$17,527/呎、$14,299/呎和$15,731/呎,較8月下跌4.0%、2.0%和1.1%。 相反,沙田第一城錄$18,161/呎,較8月上升2.5%。 香港樓市大跌 新界西方面,嘉湖山莊、瓏門、尚悅和愉景新城的呎價均錄得跌幅,12月分別錄$11,127/呎、$18,492/呎、$13,852/呎和$15,290/呎,較8月下跌5.7%、3.8%、3.1%和1.5%。 原業主於2018年3月以約892.8萬元購入上述單位,持貨約4年,帳面微賺12.2萬元。

香港樓市大跌: 香港樓市2022|新盤市道勝二手

由於2021年寫字樓需求依然疲弱,淨吸納量預計將介乎負65萬至負70萬平方呎之間。 儘管2021年的新供應量有限,但將於2022年落成的9個新項目合共提供約420萬平方呎的新供應,或會令租金進一步受壓。 香港樓市大跌2023 香港樓市大跌 假如新冠肺炎疫苗能在2021年中面世,估計期後市場將會轉趨正面。

  • 自1981年成立以來,利嘉閣地產除主營代理業務外,亦精闢分析樓市動向,為大眾提供最新最快的地產權威資訊。
  • 單位以500萬元易手,折合實用呎價約為15,290元,建築呎價約為12,658元。
  • 雖然樓價連跌3個月,但地產代理不認為香港樓市2022轉勢。
  • 太古城本月至今成交量共5宗,目前約有520個放盤,入場費800萬元。

當中,中小型單位樓價按月跌幅最勁,達1.31%至2.15%。 香港樓價近月呈現跌勢,反映二手樓價走勢的CCL最新跌至171.27點,創下自2019年2月以來新低。 12月整體CCL_Mass報186.27點,較8月193.57點的歷史高位下跌3.8%。 當中,九龍區跌幅最大,九龍區CCL_Mass報178.92點,較8月下跌5.3%。

香港樓市大跌: 樓市成交(5)大埔海日灣開放式425萬元易手

人民幣作為一個市場風險指標,一直對全球經濟和市場風險異常敏感,在疫情期間,其匯率預示風險的能力更勝金銅比。 當中去年平手登記的個案有176宗,佔比按年增至0.4%;而虧損個案更破千宗,高達1,018宗,佔比由2020年的2%增至去年的2.5%,可見去年多了蝕讓的情況。 當中,上月樓價錄得實質跌幅較顯著的屋苑包括紅磡海濱南岸、馬灣珀麗灣、元朗Yoho Town及大埔太湖花園,分別錄8.7%、8.2%、6.1%及6.1%的實質跌幅。 張宏業指,按照上次美國加息,香港跟隨加息較慢,美國加息5至6次,香港才加一次。 他指出,香港背靠內地,銀根不緊絀,加息次數較美國少,加息幅度亦較美國低。 其中,上車盤及細價盤調整幅度較爲明顯,而豪宅市場業主普遍持貨能力較高,故樓價波幅亦相對較少。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