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三家村碼頭東龍島2023詳細攻略!(持續更新).

Article hero image
三家村碼頭東龍島

除了自然景觀外,東龍島亦存在歷史的痕跡,有古代石刻、康熙時代的砲台等。 雖不至於人間仙景,東龍島卻是一個讓人避世靜心的好地方。 王崇熙於1819年編制的《新安縣志》有「石壁畫龍,在佛堂門,有龍形刻於石側」的記載。 此石刻高約1.8米,長約2.4米,為現時香港境內所知最大的石刻。 白色燈塔外型復古浪漫,位置四面環海,是熱門的打卡景點。 不過海岸有時候會掀起浪花,海浪甚至高過通往燈塔的小橋,因此也要注意安全。

大約走 30 分鐘,大家就可以到達東龍島的另一個碼頭,以往是林記使用由西灣河前往東龍島的航班使用的碼頭,停航後就主要讓遊艇停泊。 旁邊有一大堆士多,在此可以考慮醫醫肚,至於選擇方面,Edward 建議到假日士多,一來老闆們超好人,二來它們的紅豆冰,真的是大大粒紅豆好好味! 至於食物方面,不但有一般的餐蛋、火腿等選擇外,還有魚片、紅腸、菜、甚至有一個「公司公仔麵」! 東龍島可說是南丫島之外,最接近香港市區的外島,所以基本上乘 30 分鐘左右航程就可到達。

三家村碼頭東龍島: > 香港好去處搜尋

油塘工業區也不再蓬勃,用地逐漸改作商住用途,現已有數座工廠大廈獲准在原址興建住宅樓宇。 而昔日繁華的三家村碼頭,因彼岸需求大減,或是因渡輪與其他公共交通工具存在競爭,現時鮮有市民專程前來乘搭渡輪。 三家村碼頭東龍島 三家村碼頭東龍島2023 從前的三家村碼頭是往返香港東部水域的重要據點,渡輪在特定時間穿梭往返,與筲箕灣、田下灣(即現時新界東南堆填區一部份)、西灣河、東龍洲和蒲台島等地連繫,解決當地居民日常所需。 1963年起,香港政府發展三家村一帶,將三家村附近的山丘夷平,在酒灣填海,海灣以西發展成工業區,東面建成三家村避風塘。 [4][5][6]1965年,三家村清拆,現今三家村遊樂場一帶被用作三家村安置區。 [7][8]1967年香港政府不再為石廠續牌,有200年長的石礦業遂全面停業。

  • 山路陡峭,好多石頭都是三尖八角,須小心翼翼地落山,落到去平地,再穿過草叢,落山往返東龍島公眾碼頭,坐船返三家村。
  • 油塘的工業用地主要用作大型工業,諸如修船、製造機械設備、建築材料(木材、磚塊、鋼筋、水泥、混凝土等)。
  • 大家可以看假日士多旁的小路往前走,就可以到達露營區。
  • 非蒲台島居民單程每次$25.0 (註1)來回票$50.0 (即日回程) (註2)註1:長者及合資格殘疾人士可購買單程票。
  • 最後到達碼頭附近的東龍石刻,是香港最大、最早有記載的石刻。

東龍島一日|東龍島位於香港西貢區最南端,小島四面環海,景色優美,海水亦十分清澈。 不少香港市民都會選擇假日到東龍島體驗戶外活動,行山、露營、到各個景點打卡留念等,想知道 東龍島 有什麼景點可以打卡,就記得約朋友一起去。 從油塘站A2出口行10分鐘就會到達到三家村碼頭,碼頭以昔日香港為主題,在等上船期間也可以留意牆上有特色的裝飾,要注意的是只有星期六日及公眾假期才會有船前往東龍島。

三家村碼頭東龍島: 鯉魚門(三家村碼頭)巴士總站

▲過了最斜的位置,然後往前走 10 分鐘左右,就可以在右方看到漂亮的懸崖景色了! 不過在此走出去要比較小心,因為是碎石路,不小心會出意外的!! 但走出去就可以看到壯觀的懸崖及清澈的海水,加上開揚的風景,危險一點也是值得的。 另外,這航班只會在星期六、日及公眾假期行駛,大家除非自己有遊艇吧,否則就不要妄想平日到東龍島玩了(而且士多平日也不會開放的)。

前往東龍島,可在鯉魚門三家村乘船,這船只會在星期六、日及公眾假期行駛。 三家村到東龍島船程約需30分鐘,記著留意來回班次的時間呀。 到達碼頭,在碼頭旁有條小石階,走上去看到士多,有清晰的手繪指示牌,指示前往東龍島不同景點的方向 (應該是士多老闆不想再作人肉路牌而製作的)。 指示牌有兩個方向,一左一右,想簡單輕鬆的話,可以向左走,走到露營區,再到東龍島炮台,回到起點後,亦可以向右走一小段,遊覽埋石刻。 欣賞了懸崖,相信大家這時候應該也會感到有點肚餓吧,是時候要去醫肚了! 從原路走回合全士多,如果大家覺得口渴可以在此買杯天然蜂蜜檸蜜來飲吧,不過吃東西 Edward 就不建議了,一來款式選擇不多,二來一碗麵隨時要等 30 分鐘以上!

三家村碼頭東龍島: 航線資訊

由西灣河坐船出發,約45分鐘會到東龍島第一站,想行山的可以在第一個站下船、想直接到營地就可以從第二站下船。 由第一個站出發,沿著炮台營地士多走、就會到「合全士多」,向左直行就到第二站,兩站相隔約十五分鐘步程。 三家村碼頭東龍島 據《新安縣志》記載,東龍洲炮台是為了防禦海盜而於康熙年間(即1662至1722年間)興建。

三家村碼頭東龍島

基本上地方十分大,整個山頭也可以紮營露營,如果大家是打算露營一晚的話,建議一落船就先去「霸位」,然後再在島上閒遊。 如果不是露營的話,就建議一定要到那白色燈塔一遊,近眺對面西貢的清水灣高爾夫鄉村俱樂部,就會覺得漂亮的自然景觀,並非只是有錢人才能享受的。 鯉魚門(三家村碼頭)巴士總站隨路線14C開辦而出現,總站主要為鯉魚門鄉村居民、油塘工業區上班人士,以及乘坐渡輪航綫往返九龍與香港島西灣河或離島東龍洲的市民服務。 三家村碼頭東龍島2023 昔日西貢區尚未開發之時,位於將軍澳、調景嶺及其他西貢的居民都要前往三家村轉乘渡輪往返市區,故西貢的海鮮過去也都運往這裏發售,這裡的海鮮餐廳及酒家非常多。 然而因筲箕灣填海,現時渡輪服務已改為往返西灣河,由珊瑚海船務提供17.5M木製街渡式小輪服務。 同時,設有假日街渡航線往返東龍洲及節日特別航線往返大廟灣。

三家村碼頭東龍島: 九龍區專線小巴24線

鯉魚門(三家村碼頭)巴士總站(英語:Lei Yue Mun (Sam Ka Tsuen Ferry) Bus Terminus)位於香港觀塘區油塘仁宇圍。 這次行程我們選擇由三家村渡輪碼頭出發,船程大概30分鐘,天色晴朗下,景致宜人。 到達東龍島公眾碼頭後,事不宜遲,我們隨即沿「石刻」方向出發,先是梯級,再是石屎路,對初學行山者來說並不難行,眼見都有不少一家大細來行山,而且沿途均有指示牌指示,指示清晰可見。 ▲因為只有星期六、日及公眾假期才能前往,所以人一定多,大家買飛搭船最好預留多 三家村碼頭東龍島2023 30 分鐘時間哦!

三家村碼頭東龍島

[3]1934年英軍聘用很多勞工在村內及魔鬼山建造軍事設施,帶動當地飲食業的發展。 從西灣河港鐵站A出口步行8分鐘到筲箕灣避風塘碼頭,到達筲箕灣避風塘碼頭後乘搭般隻約1小時到達東龍島。 最後到達碼頭附近的東龍石刻,是香港最大、最早有記載的石刻。 東龍石刻是香港法定古蹟,早在1819年就有文獻記載,長2.4米、高1.8米。 繼續走就會到達東龍島炮台,炮台是香港法定古蹟,在清代康熙年間建立,能夠俯瞰佛堂門海峽;東龍島炮台下方更可以走到秘境噴水岩,噴水岩特別的地形令海水擊打岩石時,可以噴出水柱! 下山時可經過東龍洲最南端、建於1940年代的南堂尾燈塔和鹿頸灣。

三家村碼頭東龍島: 航線資料

倘若喜歡大自然又喜歡刺激的你,就可以到東龍島參與崖上空中飛索! 在飛索過程中可以飽覽到東龍島的面貌,有美麗的山、環海的景色和壯闊的奇石可供欣賞。 活動過程有專業教練全程從旁指導,讓你安全體驗東龍島飛索。 在香港很少可以看到全白色的崖壁,感覺就像鋪上了一層白雪一樣。 不過白崖岩石上有灰粉,所以特別跣,大家拍照的時侯都要加倍小心。 沿著海岸走到最南邊就可以到達鹿頸灣,你可以欣賞到一望無際的大海。

  • 從原路走回合全士多,如果大家覺得口渴可以在此買杯天然蜂蜜檸蜜來飲吧,不過吃東西 Edward 就不建議了,一來款式選擇不多,二來一碗麵隨時要等 30 分鐘以上!
  • ▲從原路走回去,回到合全士多,這就是天然蜂蜜了,但Edward 覺得這個可以一試,其他的東西就算了吧。
  • 油塘工業區也不再蓬勃,用地逐漸改作商住用途,現已有數座工廠大廈獲准在原址興建住宅樓宇。
  • 如果早上到達,Edward 建議大家先往石刻參觀,反而回程前才到營區觀賞,時間掌握會比較好。
  • 但亦有資料記載,炮台為兩廣總督楊琳於任內(即1719至1724年)下令建造。
  • 在炮台遺址可看到當年的炮台圍牆和營房,也是罕見地欣賞到香港歷史遺跡。
  • 這一塊石刻被列為香港法定古跡之一,是本地最早有文獻記載的石刻。
  • 由西灣河坐船出發,約45分鐘會到東龍島第一站,想行山的可以在第一個站下船、想直接到營地就可以從第二站下船。

三家村(英語:Sam Ka Tsuen)是位於香港觀塘區東南部鯉魚門的鄉村,有150年歷史,為九龍十三鄉之一[註 1],位於油塘及鯉魚門附近。 ▲到東龍島就只有在三家村碼頭乘船,港島區的 unwire 讀者可以乘港鐵到觀塘再轉乘小巴到鯉魚門,或者直接從西灣河碼頭乘船到三家村碼頭亦可。 若繼續前行是陡峭山路,須手腳並用才能下山,如果行山經驗不夠,不建議行此路,免生意外,請量力而為,朝原路折返。 山路陡峭,好多石頭都是三尖八角,須小心翼翼地落山,落到去平地,再穿過草叢,落山往返東龍島公眾碼頭,坐船返三家村。 非蒲台島居民單程每次$25.0 (註1)來回票$50.0 (即日回程) (註2)註1:長者及合資格殘疾人士可購買單程票。 註2:單程票可適用於以下航班,其他航班須支付來回票的費用:上午9時15分及上午10時45分由蒲台島開出;及下午3時30分及下午5時正由赤柱開出。

三家村碼頭東龍島: 三家村渡輪碼頭

其時已有道路直達鯉魚門,海鮮業才有長足的發展,多間新酒家開業,而渡船碼頭和沿岸停泊十多艘海鮮艇,讓遊客可親自揀選活海鮮。 不少朋友都喜歡選擇在東龍島露營,東龍島分為政府營地與非政府營地。 非政府營地鄰近燈塔,擁有無敵大海景;政府營地則鄰近炮台,有水源和廁所。 即使不選擇露營的朋友,也建議可以到非政府營地野餐,欣賞大自然的美景。

隨著將軍澳綫的落成,在港鐵油塘站徒步15分鐘前往也可,而該處亦是貼鄰東區海底隧道的鄉村之一。 鯉魚門與牛頭角、茜草灣、茶果嶺等三條鄰近以打石為生的村落,在清朝合稱「四山」,駐紮在九龍寨城的官員任命每山一人當「頭人」,合稱「四山頭人」,除管理地方外,亦代為收稅。 1897年英國租用新界,隨即為村內土地從新登記,三家村的「官批石堂」一一被「封山」,而各石礦場直到1904年左右才得獲發新牌照繼續經營。

三家村碼頭東龍島: 路線資料

不過要注意落崖都幾危險,白崖岩石上有灰粉,所以特別跣,想去記得要穿上富抓地力的行山鞋,落崖都多加注意,步步小心。 巴士總站最興盛時期,要數1980年代後期,出現了一位遠道從屯門而來的新夥伴-九龍巴士62X線,它與始祖路線九龍巴士14C線在崇信街西行的巴士總站,一起渡過了幾個年頭。 [1],另外亦有研究指三家乃指溫、劉、陳或張、劉、連三姓人。 [2],而鯉魚門只是三家村鄰旁進入維多利亞港的海道名稱,但香港人一般習慣稱三家村為鯉魚門。 ▲從原路走回去,回到合全士多,這就是天然蜂蜜了,但Edward 覺得這個可以一試,其他的東西就算了吧。

三家村碼頭東龍島

到達後建議先在碼頭的廁所「方便」一下,因為島上除了碼頭旁及露營區有廁所外,基本上是沒有「方便」的地方,所以為免弄髒自然景觀,先「方便」一下會比較穩陣。 之後再往前可以看到著名的合全士多,除非 unwire 讀者很肚餓吧,否則不建議在此醫肚(後文再解釋)。 如果早上到達,Edward 建議大家先往石刻參觀,反而回程前才到營區觀賞,時間掌握會比較好。 飽餐一輪後,建議看看還剩下多少時間,並預先訂下離開時間(預留 45 分鐘左右走回南堂碼頭乘船離開)。 大家可以看假日士多旁的小路往前走,就可以到達露營區。

三家村碼頭東龍島: 東龍島 懸崖飛索

這一塊石刻被列為香港法定古跡之一,是本地最早有文獻記載的石刻。 因東龍島曾是軍事重地,炮台是戰時留下來的遺跡,當時是為了防禦海盜而建。 在炮台遺址可看到當年的炮台圍牆和營房,也是罕見地欣賞到香港歷史遺跡。 東龍島又名東龍洲,帶來讓人心曠神怡的美景,有無際的海、壯觀的崖、翠綠的草;東龍島可以遠足,可以露營,可以看海,可以攀石。

▲再往前走,如果往右走會下降到鹿頸灣,左方會有一條比較斜的路。 對歷史有興趣的朋友應該會很喜歡這個炮台遺址,這裡留下了戰時的遺跡。

三家村碼頭東龍島: 前往東龍島交通資訊:

但亦有資料記載,炮台為兩廣總督楊琳於任內(即1719至1724年)下令建造。 炮台呈長方形,外牆長33.5米,闊22.5米,圍牆高度約為3米,入口設於北牆。 炮台建成後,一直駐有守軍,及至十九世紀初,海盜日益猖獗,而炮台位於孤島上,補給和支援困難,遂在1810年被九龍炮台取代。 三家村碼頭東龍島 來東龍島一定要來觀賞這塊石刻,石刻被列為香港法定古跡之一,歷史悠久,是本地最早有文獻記載的石刻,亦是全港最大的石刻,高約1.8米,長約2.4米,親眼看見會覺得很壯觀。

三家村碼頭東龍島

香港工業大概在1960年代開始急步起飛,各行各業百花齊放。 三家村碼頭東龍島 油塘的工業用地主要用作大型工業,諸如修船、製造機械設備、建築材料(木材、磚塊、鋼筋、水泥、混凝土等)。 工業區主要從九龍四山開始,向酒灣(即現時三家村避風塘)和觀塘仔灣擴散。 由於四面環海,海岸有時侯會掀起水花,甚至高過通往燈塔的小橋,因此拍攝的時侯也要注意安全。 全白色的崖壁在香港都非常少見,就像鋪上了一層白雪,很漂亮。

三家村碼頭東龍島: 前往方法

最好就一早出發(9 時或 10 時的班次),就能確保有足夠時間玩了。 三家村渡輪碼頭(Sam Ka Tsuen Ferry Pier),位於九龍觀塘區油塘崇信街鯉魚門避風塘防波堤休憩處側,毗鄰三家村三號梯台、三家村避風塘等海事設施。 隨着時代變遷,鯉魚門鄉村居民的生計已不再依靠捕魚,而是經營海鮮餐館,或遷往外面居住和工作,不變的漁村風貌繼續成為觀塘區最著名的旅遊景點。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