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堅農圃卑路乍灣海濱長廊12大好處2023!專家建議咁做....

Article hero image

為慶祝1歲「生日」,海濱長廊將舉辦一系列活動,頭炮為特別的外賣生日派對,綫上公眾可一同吃茶點,觀賞表演及玩有獎問答遊戲。 舉辦方更預告,屆時將有奇妙的切蛋糕儀式,而且蛋糕將會「大變身」。 除了都市農圃外,卑路乍灣海濱長廊的另一特色,當然是遍布滿地任人移動的卡板。

  • 然而,顧及市民對親近海濱的熱切期望,政府先把長廊臨海約 5 米闊的板道於 2019 年第一季開放予公眾,令市民可提早 19 個月享用海邊的板道。
  • 答:港鐵:堅尼地城港鐵站 A出口,沿土美菲路向海邊步行,轉入城西道,卑路乍灣海濱長廊就在巴士總站後面;巴士 :18P, 18X, 113, 904等,於堅尼地城總站下車。
  • 發展局相片發展局局長黃偉綸今日發表網誌,介紹位於堅尼地城城西道西環卑路乍灣海濱休憩用地。
  • 想飽覽吐露港景色,不妨登上香港回歸紀念塔,其位置是昔日英國接管新界時軍隊的登陸點。
  • 第一期甲啓用後,市民可由東岸公園主題區沿威非路道休憩花園及銅鑼灣消防局,前往銅鑼灣「活力避風塘主題區」,加強了炮台山至銅鑼灣避風塘一帶海濱的連繫。
  • 另外,卑路乍灣海濱休憩用地毗鄰休憩用地約2 000平方米的範圍,現時由非政府機構「堅農圃 」營運開放式社區園圃,是全港首個結合水耕、魚菜共生和有機耕種的都市休閒農場,也是唯一一個公開給市民使用的水耕農場。
  • 至於毗鄰休憩用地內陸地段約2 000平方米的範圍,由非政府機構「堅.農圃」營運開放式社區園圃,是全港首個結合水耕、魚菜共生和有機耕種的都市休閒農場。

今次,我特別邀請海濱事務委員會主席吳永順,為大家介紹海濱共享空間的概念、設計與管理模式,而座落休憩用地的一個社區園圃,其顧問亦會分享在海濱推動農耕的情況。 「生日會」 堅農圃卑路乍灣海濱長廊 將於下周二下午3時至5時舉行,市民可登記後一起慶祝。 資料圖片堅尼地城城西道的卑路乍灣海濱長廊,不經不覺已服務公眾1年,並成為最新的睇日落打卡勝地。

堅農圃卑路乍灣海濱長廊: 香港熱門餐廳

在傍晚時分,水耕園的種植架更會亮起漂亮燈光,可作海濱裏的一個打卡點。 中原地產香港西南區、西半山、中半山首席營業董事李巍代表中原接受堅. 堅農圃卑路乍灣海濱長廊 除此之外,組織透露6月4日會舉行寵物領養夜,由非牟利團體「愛毛孩之家」籌辦,屆時會有狗BB到場,有興趣人士可在當天申請領養。

此外,啟德跑道公園設有「啟德歷史軸」,讓遊人了解舊機場歷史,並且觀賞到珍貴的歷史圖片。 蝴蝶灣公園以南緊鄰蝴蝶灣泳灘,公園亦設有海濱長廊和花園,更有燒烤設施,是香港燒烤的熱門地點之一,並設有露營區,不過如果想要燒烤的話,要自備煤炭、炭精、燒烤食物、打火機及燒烤叉等物品。。 七個海濱場地變身為聖誕表演舞台,所設聖誕樹和裝置各以一種音樂或舞蹈為主題,市民參與其中,可在璀璨的維港景色下享受節日氣氛。 對於自己即將結束42年的公務生涯,她表示很早之前已達致「官到無求」的境界,期望發展局及所有支持維港工作的人士,加大民商官三方的力量,盡快將維港兩岸打通,讓市民有一條連綿不絕的海濱長廊。 她又指,美化維港工作給予當局啟發性,相信香港市民會愛護當局建設的美麗裝置,亦樂見康文署近年在休憩空間注入較為寬鬆的元素。

堅農圃卑路乍灣海濱長廊: 消息:高鐵4月1日恢復長途服務 香港可直達北京上海

市民可從港鐵天后站沿電器道至永興街,再轉入興發街前往「東岸公園主題區(第一期甲)」,步程約八分鐘;而從港鐵炮台山站經油街轉入電器道,至屈臣道並經主題區第一期進入,步程約九分鐘。 水耕溫室樓高兩層,總面積133平方米,推廣以科技協助農業發展及泥土耕作以外的種植方法。 臨近傍晚,水耕園透過玻璃牆會呈現不同顏色,讓整個空間展現另一面貌。

堅農圃卑路乍灣海濱長廊

卑路乍灣海濱長廊建造工程於 2018 年下半年開始,根據傳統的工程安排,海濱長廊預期於 21 個月後在工程全面完結時才開放給公眾享用。 然而,顧及市民對親近海濱的熱切期望,政府先把長廊臨海約 5 米闊的板道於 2019 年第一季開放予公眾,令市民可提早 19 個月享用海邊的板道。 啟德跑道公園以航空及環境保護為主體,園內主要是無汽車的環保行人專道、緩步徑,及連綿不斷的草坪。 啟德跑道公園首期設有海濱長廊、綠化觀景區、環保行人專道、緩步徑及氣象站美化工程等,另外設有洗手間及附屬設施等等。 當中最特別是休憩座椅以阿拉伯數字13的形狀設計,以紀念昔日13跑道的美譽。

堅農圃卑路乍灣海濱長廊: 好去處

參加了這次活動的陳女士說:「我的孫女在學校有關於植物耕種的功課,我想下次帶她過來,讓她收穫更多知識。」不少在海濱長廊漫步的市民也對此活動饒有興趣,前來詢問如何參與。 發展局2019年2月推出「支援非政府機構善用空置政府用地」資助計畫,推出至今共有20個非政府機構項目獲得資助。 發展局助理秘書長(規劃)洪建樂說,在批出的20個項目中,11項只批出前期工地勘測及設計的款項,有關團體仍需於下一階段申請較大額的工程費用。

另外,場地更添置了八台特色單車作為BB的生日禮物,小孩們又多了新的玩意。 不過記者當日到訪便發現水池正在關閉維修,沒有水池可以拍攝天空之鏡,據顯示相關水池由上月開始便關閉維修,園方並沒有公佈重新開放時間。 剛開放,位於堅尼地城海旁的「卑路乍灣海濱長廊」,是一個可供大小朋友於海邊散步、飽覽維港西海景和看夕陽,以及提供多元海濱體驗的好地方。 「堅 ‧ 農圃」是全港第一個結合水耕、魚菜共生及有機耕種的都市農場。 市民和學生可以在農圃的各項設施內,通過導賞團、課程及農耕體驗活動等,認識各種耕種系統的知識和科技,也可以在開放、休閒和美麗的環境中和親友享受愉快的時光。

堅農圃卑路乍灣海濱長廊: 灣仔水上運動及康樂主題區 趣味西部小鎮

至於毗鄰休憩用地內陸地段約 平方米的範圍,由非政府機構「堅.農圃」營運開放式社區園圃,是全港首個結合水耕、魚菜共生和有機耕種的都市休閒農場。 堅農圃卑路乍灣海濱長廊2023 場地有戶外教室、多用途空間和種植架等設施,亦通過「賽馬會種出關愛社區耕種計劃」提供導賞團、課程及農耕體驗活動等,讓市民認識各種耕種系統的知識和科技,也可以在開放、休閒和美麗的環境中和親友享受愉快的時光。 我期望透過卑路乍灣海濱這個實驗場,繼續協助我們試驗和探討海濱共享空間的落實模式,為進一步推動其他優化海濱項目提供適當指引,讓海濱發展更能迎合市民和遊客的多元需要。 我們亦會繼續與海濱事務委員會緊密合作,進一步開通維港兩岸的海濱長廊,例如銅鑼灣的活力避風塘主題區可望於今年年底陸續開放,屈臣道以北的東岸公園主題區亦可望今年第三季開放,屆時我會再為大家介紹。 其中,位於堅尼地城卑路乍灣海濱休憩用地旁政府用地的項目,工程已順利完成並開始運作。 非政府機構「堅農圃」在該處約2 000平方米的範圍,建造全港首個結合水耕、魚菜共生和有機耕種的社區農圃。

堅農圃卑路乍灣海濱長廊

不過大家記得都要好好愛護可以隨意移動的設施,有些卡板已經有破爛情況,所以要小朋友要小心遊玩。 坐電車並非個個小朋友都試過,所以來到港島區,其中一個大特色一定是「搭叮叮」! 要到堅尼地城,大家可以選擇由銅鑼灣搭電車,看看沿途的風景,可說是特別體驗。

堅農圃卑路乍灣海濱長廊: 維港海濱夏日限定企劃「仲夏.維港」

雖然在疫情之中未能旅行散心,但大家仍然要過正常生活,每個周末或假日都忙着在本地找閒逛去處,一洗悶氣。 原來,這是本港海濱發展的一個重要試點,作為連繫社區、迎合大眾多元需要的共融園地。 期間亦會設綫上問答環節,參加者有機會贏取飲食現金券和小禮物。

還記得那聖誕節的鹿車,新年的「團團轉大全盒」和復活節的「彈彈健身球」嗎? 這些「期間限定」裝置,曾令大小朋友們興高采烈地過了幾個節日。 這一趟,場地出現一張長六米寬四米的巨型水牀,中間還放上大型水泡,讓小朋友們模擬在海洋暢泳。 此外,我們又將一些滑浪板改裝,在底部加上車輪變成滑浪車,小孩不用下水,都可以享受海濱滑浪的樂趣。

堅農圃卑路乍灣海濱長廊: 時間:2021-04-16 04:23:19來源:大公報

現已成功取得前期和建築工程費用,項目正在施工階段,預計明年年底投入服務。 發展局相片發展局局長黃偉綸今日發表網誌,介紹位於堅尼地城城西道西環卑路乍灣海濱休憩用地。 黃偉綸指,卑路乍灣海濱休憩用地作為「海濱共享空間」實驗場,是香港海濱發展一個重要試點,用地的設計和管理模式均是實驗性質。

至於毗鄰休憩用地內陸地段約2 000平方米的範圍,由非政府機構「堅.農圃」營運開放式社區園圃,是全港首個結合水耕、魚菜共生和有機耕種的都市休閒農場。 首階段設施包括戶外教室、多用途空間和種植架,亦於今日起一同開放;一系列的農耕體驗活動和課程將會陸續推行。 整個項目由海濱長廊和相連休憩用地組成,前身為公眾貨物起卸區,佔地約5 900平方米。 全長 172 米的海濱長廊以板道搭建,24 小時開放,為市民提供可飽覽維港西面和夕陽海景的消閒空間。

堅農圃卑路乍灣海濱長廊: 活動資訊

中秋小長假,在西環海濱欣賞美麗的日落後,不妨到卑路乍灣海濱長廊走走,華燈初上,一盞盞方型水墨花燈隨風飄蕩,充滿詩意。 黃偉綸指,隨著愈來愈多已核准項目在今年年底及其後相繼落成,期望更多可供申請短期租約的政府用地化作新的空間,亦會繼續按累積的經驗,適時檢討資助計畫的運作,令更多非政府機構受惠。 如果想直接去海中心公園,可以乘搭港鐵去香港大學站B2出口向海邊方向直行,或者乘搭電車喺石塘咀總站落車就到達了。 位於觀塘海濱花園的觀塘海濱音樂噴泉由2021年啟用,佔地約3,740平方米,範圍設置了音樂噴泉、三個互動嬉水區和休憩草地。

堅農圃卑路乍灣海濱長廊

「堅農圃」建築設計顧問陳啟豪介紹設置於溫室的水耕農場時稱,溫室高6米,是全港最高的水耕農場,共種有6,000棵植物,一個月可出產一噸蔬菜。 溫室溫度維持在25至27度,室外種植蔬菜一般需時兩個月才可收割,現在只需一個月就可收割。 堅農圃卑路乍灣海濱長廊2023 有別於傳統「康文署管公園」的模式,長廊沒有太多的規則,市民可以在互相尊重和包容的情況下,各適其適地找尋自己的空間進行不同的活動。 二十四小時開放的海濱長廊,從日到夜吸引了不同活動的使用者。 農圃內的淺水池開放以來,更引來不少「龍友」拍攝這天空之鏡反映下的日落景色。

堅農圃卑路乍灣海濱長廊: 香港國際汽車博覽(IMXHK)2022

年初進行的「卑路乍灣海濱長廊研究報告」顯示,市民對這裏的滿意度高達九成三,給予我們很大的動力去繼續探索這種「願景帶動」的管理模式。 不過,也有人擔心這種新模式有別於傳統管理思維,市民或需時適應。 一套海豚裝置,由摺紙藝術家設計,本來放在北角海濱,現在遷徙到堅尼地城,並經過改裝以配合夏日主題,與西區市民見面。 園內用鐵通搭建而成的兩座戶外棚架,曾經是表演台,後來加了長桌,變成了提供在海濱工作(Work From Harbour)和外賣用餐的地方。 有見這些戶外工作室和飯廳非常受歡迎,我們最近便索性將它們改換成可遮蔭和更舒適的涼亭,裏面再放上餐桌。 我們又聽取了一些市民意見,把涼亭地台降低再加上斜坡,以方便坐輪椅者進出。

堅農圃卑路乍灣海濱長廊: 全港首個都市農場 參觀有機耕地+農耕樂體驗

市民和學生可以透過「賽馬會種出關愛社區耕種計劃」下的導賞團、課程及農耕體驗活動等,認識各種耕種系統的知識和科技。 「仲夏.維港」活動由海濱事務委員會舉辦及發展局統籌,並於6個海濱地點舉辦多項慶祝特區成立25周年的主題活動,以及放置相關裝置藝術,為市民帶來歡欣氣氛。 堅農圃建築設計顧問陳啟豪介紹設置於溫室的水耕農場時稱,溫室高六米,是全港最高的水耕農場,共種有6,000棵植物,一個月可出產一噸蔬菜。 他說,構思在海濱種植的過程不易,例如海風、鹽分等都是挑戰,但透過建築設計和社區的配合,困難得以一一解決。 海濱作為一個實驗場,堅農圃提供不同的農耕活動,大家相輔相成,推廣身心健康與社區共融。

堅農圃卑路乍灣海濱長廊: 中秋2022丨西環卑路乍灣海濱長廊中秋夜市!逾50個本地檔主+燈籠打卡位+樂隊Busking!

在銅鑼灣維園道最新開放的活力避風塘主題區,四隻小兔率先到達,趕上在中秋節與市民一起欣賞避風塘上迷人的滿月和沿岸長近 200 米的燈籠裝飾。 上方圓形馬賽克牆磚的設計,乃從部分作品中選取一些元素,再融合成一幅壁畫,代表着藝術的共融性。 而其他藝術家的作品亦被移印成約20x20cm的方塊磁磚,在小賣部外的牆身展示。 主辦機構一直致力推廣身心健康及文化藝術,一方面推動社區種植及環保生活,另一方面希望藉着營造文化及藝術的氛圍,傳揚愛和包容的信息。 「捐山窿公園」落成後,前來打卡的不分男女老少,有人在攀爬,也有人懶洋洋地躲在水管內,更有利用水管玩「瀡滑梯」的。 在公園旁邊,還有數個呈不同顏色的貨櫃,主要是作為藝術展覽與親子工作坊等用途,現正由「兒童創意藝術館」主理,有興趣知悉活動內容,不妨瀏覽下述的臉書專頁了解。

堅農圃卑路乍灣海濱長廊: 免費

「堅 ‧ 堅農圃卑路乍灣海濱長廊 農圃」係全港首個結合水耕、魚菜共生及有機耕種的都市農場,提供導賞團、課程及農耕體驗活動等,比大家認識各種耕種系統的知識和科技。 2,000平方米的範圍內,有水耕園、有機耕地、戶外課室、多用途空間等設施,當中單單係有機耕地都有五個,總面積共350平方米,包括有機迷宮、垂直有機園,環境優美很好打卡。 另大家亦可參加逢周日舉行的農耕樂,比大家係堅尼地城海濱體驗有機耕種的樂趣,費用全免,記得網上預先登記。 至於毗鄰休憩用地約2,000平方米的範圍,現時由非政府機構「堅農圃 」營運開放式社區園圃,是全港首個結合水耕、魚菜共生和有機耕種的都市休閒農場,也是唯一一個公開給市民使用的水耕農場。

「仲夏.維港」夏日活動登陸六個海濱場地 今個夏日,維港海濱兩岸推出「仲夏.維港」夏日活動,在港島和荃灣六段海濱換上期間限定的夏裝,包括灣仔Harbour Chill海濱休... 另外,項目採用地方營造的模式,海濱事務委員會透過觀察和收集意見,了解當區居民的需要並作出回應,這種由下而上的規劃模式,正正令場地每一吋空間和每一件設施完全發揮作用。 「堅.農圃」期望可從不同的農耕活動中建立關愛,讓社區可持續發展,而要令農圃長期營運,也需要一班有心人士共同建設。 退休人士Michael是農圃首批義工,自去年暑假便已加入,目前更已轉為兼職員工,他形容海濱的新面貌簡直是街坊福祉,更笑稱是「西環變幻時」,不過當中的「變」是指變得更好。 他說自己能夠從種植的過程中重新發掘生活的美好,認為植物有助療癒心靈。 而任職攀石教練、曾修讀生物學的Lily同樣於去年加入義工團隊,協助農耕、推廣、維修等工作,現在可趁着閒暇繼續發展自己對種植的興趣。

堅農圃卑路乍灣海濱長廊: 香港動植物公園泊車泊邊好?

發展局局長黃偉綸邀請到海濱事務委員會主席吳永順進行簡介,吳永順指,海濱事務委員會和發展局一直積極探索海濱的設計和管理模式,希望打造全新的「海濱共享空間」品牌。 有別於一般公園,卑路乍灣海濱休憩用地作為「海濱共享空間」實驗場,會嘗試衝出固有框架,並測試巿民對設施的接受程度。 堅農圃卑路乍灣海濱長廊2023 還記得一年前,這種開放式裝置和管理曾經引來一些市民和部門質疑。 例如「可移動的裝置會否被偷?」「玩具會否受破壞?」一年下來,事實證明,開放式裝置和管理為市民大眾提供了公共空間的另類選擇,調查所得超過九成的用家對開放式的設計和管理表示歡迎。

堅農圃卑路乍灣海濱長廊: 灣仔海濱 Harbour Chill 9米高大型熱氣球

明日起一連三個周末,堅尼地城卑路乍灣海濱長廊、灣仔HarbourChill海濱休閒站、灣水上運動及康樂主題區、荃灣海濱長廊四個場地將舉行音樂表演、絲帶舞蹈表演和工作坊,費用全免。 港鐵:堅尼地城港鐵站 A出口,沿土美菲路向海邊步行,轉入城西道,卑路乍灣海濱長廊就在巴士總站後面;巴士 :18P, 18X, 113, 904等,於堅尼地城總站下車。 答:港鐵:堅尼地城港鐵站 A出口,沿土美菲路向海邊步行,轉入城西道,卑路乍灣海濱長廊就在巴士總站後面;巴士 :18P, 18X, 113, 904等,於堅尼地城總站下車。

堅農圃卑路乍灣海濱長廊: 西環卑路乍灣海濱長廊現太陽花海:3大打卡位+日落天空之鏡 港鐵行5分鐘直達

他說,計畫已取得初步成果,當中兩個項目已順利完成並開始運作,另有6個項目預計今年至明年完成,餘下的項目亦陸續開展並進行詳細設計。 這裏是單程行車道,雖然不是供行人漫步的海濱長廊,但坐擁無敵海景,可以遠眺大嶼山和青馬大橋,平日常有本地人去垂釣,日落時分格外浪漫,對面街上開設不同餐廳,可以邊吃美食邊看海景。 雖然後有高樓大廈包圍,但前方景觀開陽,維多利亞港海景盡收眼底。 園內鋪有多片綠草坪,大家可以坐在草上野餐休息,感受陽光的洗禮。 觀塘海濱花園前身為公眾貨物裝卸區,廢紙回收廠在這裏上落貨。 海濱長廊長約一公里,是一片小小的綠洲,讓人遠離觀塘鬧市的繁囂。

海濱事務委員會委員林家輝說每當外遊或公幹,總會思念美麗的維港景致,香港人能夠居於海邊城市是非常幸福的。 今年我們與「公營機構試用計畫」的初創公司合作,將室外消毒機械人放在海濱,並舉行教學活動,讓孩童對創新科技有更深的認識。 新的「期間限定」裝置,還包括一套由維多利亞港(Victoria Harbour)的英文字母組成的坐椅,遊人可以隨意移動,砌出不同的字詞,更可與卡板互相組合。 農圃內的一眾設施當中,最矚目的自然是長廊東面那兩層高的圓形玻璃屋。 到傍晚時分,水耕園燈光亮起,展現出一個別具特色獨一無二的海濱農圃。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