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馬屎洲自然教育徑2023詳解!(持續更新).

Article hero image
馬屎洲自然教育徑

透過實地觀察有趣的岩石,可以讓小朋友培養對香港地理的興趣。 馬屎洲雖因島形似馬屎而得名,但它的地質及科學價值絕對是世界級珍貴。 通過連島沙洲前往馬屎洲的右邊,便是自然教育徑的方向。 馬屎洲自然教育徑位於小島東南邊,全長1.5公里,其中的沉積岩可追溯至2億8千萬年前的二疊紀時期,部分呈斷層和褶皺構造。

馬屎洲行山路段地面凹凸不平和濕滑,需穿着防滑行山鞋,亦要小心山上有野狗出沒。 只要一直沿着海岸線走,便能到達馬屎洲自然教育徑的終點。 馬屎洲自然教育徑 如果不想原路折回,可以留意三門仔街渡服務,由三門仔漁民經營,馬屎洲街渡不定時服務,價錢面議。 馬屎洲自然教育徑2023 馬屎洲地質公園 最為著名的是「赤門景區」,蘊含着紅色沉積岩和灰綠色凝灰岩間隔的地理奇觀,源於連恐龍也未出現的時期,即是約3億多年前,非常罕見。

馬屎洲自然教育徑: 大埔三門仔海濱單車徑開通

馬屎洲的岩層在形成後經歷多次大型地質運動,遭受嚴重變形和錯斷,並受到後期地下熱泉侵入的影響,形成了複雜的紋理。 一些如拉鏈狀、膝折狀的紋路和芝士拉絲般的岩石,均相當有趣。 此外,島上的泥岩、粉砂岩和砂岩,還有遠古海洋生物的化石,也值得駐足細看。 三門仔沿岸的青山綠水和漁船令人舒服平和,瀰漫一陣舊日漁村氣息。

馬屎洲自然教育徑

另外,位於三門仔新村內的大埔地質教育中心是香港首個以地質公園為主題的資訊和教育中心。 中心介紹三門仔漁民的生活文化、展示了三門仔新村一帶的生態和地質特色、及展出多件漁村文物和岩石標本,設導賞服務。 馬屎洲被譽為「戶外地質博物館」,是香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新界東北沉積岩園區的地質景點。

馬屎洲自然教育徑: VPN推薦 10款點揀? 2023 VPN 香港價錢評價好唔好3分鐘話你知!

馬屎洲擁有豐富的天然地理資源,奇形怪狀的岩石,原來已有超過2.8億年歷史,行山時一路上可見紅色沉積岩與灰綠色凝灰岩相間的地理奇觀,景觀開揚。 涌背營地環境寧靜怡人,而且鄰近八仙嶺、新娘潭及船灣淡水湖,讓城市人在大自然的擁抱下好好放鬆。 露營場地內設有廁所、晾衫架及大型燒烤場,只須自攜露營用品,從未接觸露營的你們也能初嘗露營的樂趣。 馬屎洲獨木舟 是適合獨木舟初學者和一家大小的水上活動。 只要年滿8歲,便可以在幾間三門仔水上活動中心租借獨木舟,收費為 $200起。 馬屎洲自然教育徑 幾間水上活動中心均提供單人和雙人獨木舟租借,讓大人能陪同小朋友在這炎炎夏日下出海消暑,一起體驗好玩的獨木舟之旅。

馬屎洲自然教育徑

村內還有另一個救世軍新界北區漁民生活文化展覽閣,有香港漁民的文化介紹。 如果回程時,經過地質中心附近的新發士多麵檔,不妨吃一碗他們的牛腩麵,因為連發哥(周潤發)也曾多次幫襯,如何好味也不用我多說了。 途中可見到像肥牛肉一樣的沙岩,以及奇形怪狀的岩石,擁有超過2.8億年歷史,另外還有紅色沉積岩與灰綠色凝灰岩相間的地理奇觀,令人驚歎大自然的奧妙。 下車後沿斜路進入三門仔新村,一直走便到了三門仔碼頭旁的公廁。 左邊會有通往馬屎洲地質公園和大埔地質教育中心的路牌,前行幾分鐘會到達地質教育中心。

馬屎洲自然教育徑: 香港故宮博物館 、油麻地書院、西九藝術文物之旅

乘坐來往大埔墟和三門仔的小巴 20K,到了三門仔總站後下車。 拾捌堂今期就為報導6個三門仔馬屎洲必玩的行山活動,我們同時會為您介紹 馬屎洲泊車、收費、馬屎洲地圖 及馬屎洲點去詳情,在下一個週末不妨帶小朋友和伴侶去馬屎洲來個香港生態遊吧。 單車徑盡頭的休息處有洗手間、飲水機、有蓋座椅和單車泊位等設施。 有關潮汐資料,可參考在鹽田仔上山路徑初段的資料牌(小公園後),當然亦可預先致電「大埔地質教育中心」查詢。 遠足不一定要往高處攀,有時「低低哋」仲多嘢睇,例如從三門仔經鹽田仔走到馬屎洲的一段自然教育徑,便有甚具特色的連島沙洲,水退有得行,水漲冇得行,本身已經夠神奇。

  • 位於島上東南面海旁的自然教育徑全長1.5公里,介紹島上各種古老沉積岩及多種地質現象。
  • 抵達教育徑的終點後循原路折返,便完成馬屎洲地質公園的旅程。
  • 經過鹽田仔及連島的沙洲後到達馬屎洲,沿著涼亭右面的自然教育徑前行,欣賞島上兩億八千多萬年前已形成的古老岩層。
  • 馬屎洲行山路段地面凹凸不平和濕滑,需穿着防滑行山鞋,亦要小心山上有野狗出沒。
  • 馬屎洲地質 除了包否了不同的馬屎洲岩石 外,馬屎洲生態 也非常多樣化,適合各年齡層到马屎洲行山 及進行戶外考察 (Field Trip)。

三門仔馬屎洲面積雖小,但擁有數個具科學價值的地質層,見證香港一個個重要的地質時代。 走過潮退的沙洲石灘,便會見到紅色沉積岩與灰綠色凝灰岩相間出現的奇觀,這是馬屎洲曾出現過連串火山爆發的證據;再沿海岸走,很快便看見大片泥岩,用手觸摸,會沾得一手白灰。 走過一點,還會見到「雪花肥牛」石,它其實是沙岩,但當中滲有抗蝕力頑強的石英脈,故在表面形成了「肥膏」紋。 再往前走,就是馬屎洲最生動的一塊石,名字叫「龍落水」,形狀真的像巨龍爬入海中,它其實是粗獷的沙岩,不少人更愛騎在龍背上拍照。 馬屎洲自然教育徑 香港郊野蜚聲國際,不少山徑、景觀令海內人士嘖嘖稱奇。 部份原因,得力於負責管理及推廣的漁農自然護理署。

馬屎洲自然教育徑: Poe ChatGPT 點樣玩? ChatGPT 香港 教學免VPN 3分鐘新手攻略!

馬屎洲泊車 位不多,駕駛人士可以先把車泊在新達廣場停車場,停泊後步行2-3分鐘到大埔墟巴士總站,再轉乘公共交通工具前往馬屎洲。 馬屎洲自然教育徑2023 除了前往前要先查看天文台的潮汐資訊外 (適宜前往的潮水高度:低於1.3米),還需時刻留意潮汐變化,以免造成危險。 溫馨小提醒,馬屎洲自然教育徑屬馬屎洲地質公園範圍,由於山上沒有任何垃圾箱,請保持公德心自行帶走垃圾,愛護大自然。

馬屎洲自然教育徑

由此路上,會經過不少墓地,隨後豁然開朗,盡覽八仙。 潮退時,走過涼亭右側的沙灘,沿岸及傳意牌而走至自然教育徑終點,最後沿路折返。 出走新界東北探索地質生態,大部分路線均需要乘坐渡輪前往。 前 往 方 法:於大埔墟港鐵站乘74K巴士,或20K專線小巴,在三門仔總站下車。

馬屎洲自然教育徑: 交通

要注意,由於前往聯益碼頭需落斜路,斜路亦較窄,附近亦多車,掉頭泊車都要很謹慎。 潮汐欣賞之外,馬屎洲沙灘上也有不難發現海洋動物和植物,例如雜色角孔海膽、露兜樹(假菠蘿)和黃槿,憑着自身的適應力生存在海邊這惡劣環境。 除了小朋友外,大人們也可以了解馬屎洲生態是如何,但切記不能帶走任何海洋生物(屍體也不能!)和貝殼,以免破壞大自然平衡。 馬屎洲沙灘 是指連接三門仔和馬屎洲中間的泥灘,主要由礫石和卵石等沉積物經長年累月的海浪帶動再累積而組成。 沙灘上地面凹凸不平,也頗為濕滑,行走每一步時都需要小心至上。

馬屎洲自然教育徑

馬屎洲地質公園 位處馬屎洲內,是香港交通最方便的國家級地質公園。 馬屎洲自然教育徑 馬屎洲地質 除了包否了不同的馬屎洲岩石 外,馬屎洲生態 也非常多樣化,適合各年齡層到马屎洲行山 及進行戶外考察 (Field Trip)。 強烈建議大家在東南邊的馬屎洲自然教育徑參觀過後原路折返,或留意海上艇家的付費街渡服務,以返回三門仔新村。 如欲沿海綑邊走全島,時間、體力及難度均會大增,需事前有周全計劃及準備,新手不宜。 在山上可清晰遙望壯麗的馬鞍山、八仙嶺、慈山寺,兩旁為船灣海及吐露港,海中心分別可見羊洲及丫洲。

馬屎洲自然教育徑: 路線圖 (由小巴站開始,只供參考)

沿着路牌指示和樓梯,再經過不少墓地後,便能走出鹽田仔山抵達馬屎洲入口,全程約40分鐘。 馬屎洲原是吐露港上的一個小島,因水流將沙泥堆積,把鹽田仔及馬屎洲海岸的沙咀連接起來,形成連島沙洲。 1999年,政府將馬屎洲、丫洲、洋洲及一個未命名的小島劃定為馬屎洲特別地區 [1]。 馬屎洲擁有本港最古老的沈積岩,也是香港第二古老的岩石[2]。 島上的岩脈入侵、香腸構造及褶曲等地理現象,都使馬屎洲成為一個理想的地質考察熱點,更被列為香港地質公園的「赤門景區」。 如要遊覽此景區,可乘車至三門仔,再經連島沙洲走至馬屎洲。

馬屎洲自然教育徑

抵達教育徑的終點後循原路折返,便完成馬屎洲地質公園的旅程。 馬屎洲(英語:Ma Shi Chau)位於香港新界東北部,是大埔區吐露港內的一個小島。 馬屎洲跟鹽田仔由一沙洲連接,連接點為該島西面的水茫田的鹽田仔東面的門樓頸。 馬屎洲自然教育徑 馬屎洲自然教育徑 馬屎洲自然教育徑 當地的岩石因此受保護(例:二疊紀形成的沉積岩)。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