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年齡歧視10大著數2023!(小編推薦).

Article hero image
年齡歧視

政府透過《2020年歧視法例(雜項修訂)條例》及《2021年性別歧視(修訂)條例》,實施平機會在歧視條例檢討意見書中提出的其中八項建議。 (二)高級帝寶級社區保全 此項工作優先僱用非高齡者,且基於社區隱密性及社會觀感性,都會挑選輕年齡、外型、學歷等因素者。 僱主應該按照僱員執行工作的能力來評估他/她的表現,而不是按不相關的因素作出評估。 因此,指引建議僱主制定劃一的甄選準則,在招聘、培訓、晉升、調職、裁員和解僱、僱用條款和條件等各方面,都有明確指引依循。

事實上,相比許多發達國家或地區,香港在訂立相關法例方面已經大為落後。 平機會在報告中列出許多建議,包括政府應就有關問題進行大規模調查、收集公眾意見,以及盡快展開討論立法禁止年齡歧視。 可是,當局對這些建議「左耳入右耳出」,根本沒有採取跟進行動。 平等機會委員會主席陳章明早前接受媒體專訪,他透露在過去三年,平機會每年接獲100多至200宗有關年齡歧視的查詢,當中有不少長者投訴,求職時身體狀況及能力受到質疑。

年齡歧視: 活得愈久,愈獨一無二! 歧視年輕人或老年人,就是假設每一個人都一樣

如果是為協助不同年齡組別人士克服工作困難而實施的措施,則不算是年齡歧視,例如為年長人士提供再培訓課程或就業輔導。 年齡歧視2023 勞工處編寫了《僱傭實務指引——消除就業方面的年齡歧視》(指引),提供方法協助僱主締造公平的工作環境,並鼓勵僱主和職業介紹機構自發依循。 根據今次平機會《職場年齡歧視的探索性研究》的結果,超過6成在職人士不同意香港應有強制退休年齡,三分之二(64%)不同意僱主有權決定僱員的退休年齡。 另一方面,33%的受訪者認為15至19歲的年輕人士容易因年齡關係而被歧視。 有受訪的僱主表示,年輕員工不認真投入工作,經常轉工,變相令聘用及培訓他們的成本高昂;亦有受訪的僱員表示,所屬公司並不聘用年輕僱員。

他最後稱,自己以後就用錢投票,以後臨期出差,就算中轉越南都不坐國泰飛機從香港走。 (一)營建業高空吊掛工作 此項基於職務特性:高特殊技術、高職安風險等,營建業者不歡迎高齡者;因該產業需要的是具有高空吊掛技術證照、年輕、反應敏銳等特質者。 (二)薪資之給付,係基於年資、獎懲、績效或其他非因年齡因素之正當理由。 (唷,這是不是年齡歧視?),也在《哈潑雜誌》《花花公子》《紐約時報》撰文;四處演講,足跡從TED會場到聯合國。

年齡歧視: 年齡歧視須正視

要應對這些挑戰,我們的社會現在就需積極採取行動,擬備長遠策略及籌劃各項具體措施,我們更應改變社會對年長人士的偏見及定型觀念。 一直以來,不少人認為年長人士體力不繼、能力走下坡,甚或標籤他們為社會負累,造成社會部分人排斥長者。 年齡歧視2023 但是,隨着醫學技術進步,生活環境、衛生及教育水平提高,人口的預期壽命將持續延長。 2014年,本港男性的預期壽命已達到81.2歲,而女性更達到86.7歲。

  • 該公司之調職政策直接以年齡作限制,對年滿55歲之受僱者有差別待遇。
  • 這樣的敘述看起來也許只是幽默,但根據《美國醫學會》(JAMA Network Open)期刊發表的一項研究指出,這對長者的健康和福祉有害。
  • 作為社會一分子,我們好應為他們提供機會,讓他們繼續發揮所長,將其豐富的人生經驗、睿智、知識和技能繼續貢獻社會,真正地「積極樂頤年」。
  • 該公司此項措施直接以年齡(40歲)作限制,對年滿40歲之受僱者有差別待遇。
  • 如果同志驕傲已經變成主流,數以百萬計的美國失能者對自己的身分感到驕傲,為何熟齡驕傲不行?

二○一六年,入選美國公共廣播電視台網站Next Avenue年度五十大影響人物。 狀況:報載美國某科技大廠藉故開除超過2萬名「年紀超過40歲」的員工,上述開除特定年齡層員工,已經涉嫌年齡歧視,可能違法[2]。 「年齡歧視」潛伏在社會裡,被理所當然地複製,用以評價他人看待自己。 只有整個環境和個人都意識到無所不在的年齡歧視,並願意改善,才有可能打造更友善熟齡的社會。

年齡歧視: 平等機會委員會

政府應積極採取措施改善長者就業 年齡歧視 長者退而不休,選擇重投勞動市場,無疑對社會有正面影響。

年齡歧視

此外,《性別歧視條例》、《殘疾歧視條例》及《種族歧視條例》新增了保障共同工作場所內沒有僱傭關係的場所使用者,如寄售專櫃員工、義工及實習人員,免受性騷擾及基於餵哺母乳、殘疾及種族的騷擾。 二、甄試方面C公司在甄試過程中,給予所有求職者筆試機會,但僅有未滿30歲者有機會進行面試,且C公司最後所僱用員工年齡也都在30歲以下。 年齡歧視 此項僱用措施直接以年齡(30歲)作限制,對年滿30歲之求職者有差別待遇。 (二)甄試方面:某公司在甄試過程中,給予所有求職者筆試機會,但僅有未滿30歲者有機會進行面試,且該公司最後所僱用員工年齡也都在30歲以下。

年齡歧視: 偏見來自恐懼和無知

每當有人認定我們「太老」而不適合某件事情—— 一項任務、一段關係、一種髮型——而不去發現我們的本質以及能耐,我們便體驗到年齡歧視。 年齡歧視 這些人口結構的轉變無疑對香港的未來發展,以及我們的社會和經濟有深遠影響,特別是在人力資源方面帶來衝擊,勞動力供應減少,將加劇人手短缺的情況,從而削弱本港競爭力。 年齡歧視 另外,可以預見,在勞動人口減少下,整體工作人口將需負擔更多受供養人士,例如每名長者將由現時5名工作人士供養變成在將來由2名人士供養。 年齡歧視(英文:Ageism),指一種認為老年人是生理或社會方面的弱者,並因此而歧視老年人的觀點[1],源自持有人對老年人的刻板印象。

年齡歧視

報告顯示,逾三分一在職人士認為,香港職場年齡歧視問題「嚴重」(28%) 及「非常嚴重」(7%);大部分在職人士相信,年長職員較年輕職員更易遭受年齡歧視。 35%在職人士稱,過去五年曾因年齡而在職場受到不同形式的歧視,當中最常經歷的歧視形式是「在相同職位得到較少報酬」(18%),「失去升職機會」(14%),以及「感到被視為架構重組的裁員目標」(14%)。 對於促進社會平等,港府已做了不少工作,包括訂立《性別歧視條例》、《殘疾歧視條例》、《家庭崗位歧視條例》,以及《種族歧視條例》,這都是值得肯定的。

年齡歧視: 公司欠薪5.7億 董事長慘被圍毆狼狽倒地

採納年齡友善僱用政策 作為本港最大的僱主,政府着實應帶頭採納年齡友善僱用政策及設立再聘用退休員工的機制。 年齡歧視2023 例如根據研究結果,在職人士希望退休後能以自由職業者或固定兼職方式繼續工作。 政府可於政府部門設立這類型職位作試驗計劃,為這種新的年長員工就業模式積累經驗,繼而鼓勵政府承包商、法定機構、公共事業和私人機構仿效。 所有的歧視——年齡歧視、種族歧視、性別歧視——都是社會建構的概念。

年齡歧視

你可在此網頁瀏覽有關守則的全文,本守則旨在協助僱傭雙方自我規管,以消除僱傭範疇中有關性傾向歧視的措施和行為。 另一方面,勞動人口預期將下降,從2014年的360萬下跌至2031年的343萬及2064年的311萬;而整體勞動人口參與率亦會從2014年的59.3%降至2064年的48.6%。 年齡歧視2023 有網民認為國泰「死性不改」、「屢教不改」,又指5月份的事件後還坐國泰是找罪受。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