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軟組織癌12大著數2023!(小編推薦).

Article hero image
軟組織癌

不過對於生長在腹腔內的軟組織腫瘤,會建議先做手術前的放射線治療,等腫瘤縮小之後再進行手術切除,完全無法切除的只能進行化療,但效果不好。 軟組織肉瘤是一種可以生長在軟組織上的一種腫瘤,軟組織包含肌腱、韌帶、結締組織、筋膜、脂肪、血管、淋巴管等,比較常發生在四肢的關節、皮下組織處。 也因此,如果惡性腫瘤已經轉移,就可能被迫需要截肢保命。 從前軟組織肉瘤的個案不少都需要截肢來清除癌細胞,但隨著醫學技術進步,目前約有9成個案毋須採用這種相對極端的方式,放射治療、化學治療等也是可行的選項。 軟組織癌2023 當然,大前提是患者能及早診斷、及早治療,萬一肉瘤已擴散開去,破壞其他組織,屆時便需依靠截肢,方能防止癌細胞繼續擴散到更遠的器官。 嚴格來說,肌肉癌泛指生長在連接及支撐身體結構之組織的惡性腫瘤,除肌肉外,還包括脂肪、血管、神經線等。

以身體部分計,軟組織肉瘤雖可發生於任何一處,但一般而言,四肢和腹部最常發現這種腫瘤。 上文提及,軟組織肉瘤未必有十分明顯的病徵,部分個案可能因腫瘤壓住肌肉而感到肌肉痛楚,或者發現糞便呈黑色甚至帶血。 如這些情況持續或加劇,便應盡早求醫;但一來這些並非軟組織肉瘤獨有的症狀,二來軟組織肉瘤屬於較罕有的癌症,因此即使察覺疑似病徵,也毋須過分焦慮,主動向醫生了解便可。

軟組織癌: 軟組織腫瘤預後

有人嘗試提高化療劑量,甚或施行高劑量化療合併自體骨髓,雖然有些不錯的成績,但目前無法證實這樣的治療優於傳統的化療。 專家介紹了軟骨肉瘤發病早期的一些症状,提示廣大青少年,如有以下症状要及時到醫院進行檢查: 軟組織癌 軟組織癌 1、早期患者的患病區域會感覺不適,幾天或幾周後出現腫脹及腫塊,晚期可出現靜脈曲張,局部皮膚溫度升高及充血發紅。

例如以放射線照射生長於大腿前側的腫瘤,定位時可讓病人採「蛙腿姿勢」(即患側大腿外旋),如此可在治療時有效區隔腫瘤部位與大腿後、內側的肌肉,減少不必要的肌肉被照射。 大部分的軟組織肉瘤都找不出原因,也有些是基因遺傳、或是外傷後病變,不過這還是算比較少見的腫瘤,發生率大約10萬分之一,佔所有惡性腫瘤的100分之一。 軟組織癌2023 不過長在皮膚底下、無痛性的腫塊,可能會被誤認為是常見的脂肪瘤,因此不去理會,直到腫瘤漸漸長大才開始注意。 一般來說,這種癌症跟其他種類一樣,都是由基因細胞突變引起。 當細胞失控地不斷生長時,便會形成腫瘤,同時入侵附近正常的身體組織。

軟組織癌: 軟組織腫瘤病因學

但患者通常難以自行判斷腫瘤的屬性,還是需要交由醫生檢查。 透過各種檢查方式,醫生可掌握患者體內肉瘤的狀態,並判斷患者癌症的期數,從而制訂最佳的治療方案。 與其他癌症種類不同,決定軟組織肉瘤期數,除了腫瘤的體積、位置及擴散程度外,亦需要視乎腫瘤與正常細胞的差異、正在分裂的細胞數量,以及壞死組織的分佈,繼而得出腫瘤的等級,1為最低、3為最高,部分個案或因資訊不足而未能評估。 軟組織腫瘤的病程是很不一致的,這與腫瘤的生長速度、出現的症状、病人的耐受性及其對腫瘤的認識和警惕性有關。 一些可以迅速廣泛地發生轉移;而另一些則可能極少且晚期才轉移。

軟組織癌

因此及早發現、及早診治,對患者延長壽命十分關鍵。 軟組織癌2023 結語軟組織肉瘤是由一群少見腫瘤所組成的家族,包含非常多種組織型態;也因此,它不像其他常見的固態腫瘤如肺癌、乳癌、大腸直腸癌等容易收納大量疾病型態及表現相近的病人進行大規模臨床試驗來建立治療準則。 因此,它的治療常常會因人而異,必須依腫瘤大小及位置、組織型態以及病人身體狀況來制定一個“tailor-made(量身訂做)”的治療方式。 在決定治療之前,釐清病人的情況是否有治癒的潛在可能,並給予適切而積極的整合性治療,應是處理這類病人最重要的準則。 2.化療藥物:(a)單一藥物:所有化療藥物中,單一藥物能對轉移性肉瘤有超過20%反應率的只有doxorubicin、epirubicin、以及ifosfamide。 (b)複方化療:大多是以doxorubicin及alkylating agent為基礎的複方組合,整體反應率約在20-50%左右。

軟組織癌: 軟組織腫瘤的病菌

即便惡性度高的軟組織肉瘤加上術後放射治療,仍有機會完全治癒。 顧名思義,脂肪瘤是伴隨著人體脂肪的,因此一般都只是在皮膚底下,質感較軟或呈橡膠狀;軟組織肉瘤則生長在連接及支撐身體結構之組織,患者未必可直接觸碰肉瘤。 即使如此,患者也未必可準確辨別兩者,最好還是讓醫生作詳細檢查。 預防軟組織肉瘤並沒有甚麼良方,皆因軟組織肉瘤種類繁多,且未有十分明確的具體成因。

軟組織肉瘤可源自身體的任何部位,最常見的包括肢體﹝下肢29%,上肢16%﹞,軀幹﹝25%﹞,頭頸區﹝16%﹞,以及後腹腔﹝8%﹞。 依據世界衛生組織的腫瘤分類,此病被區分為19類及50種以上的亞型。 軟組織癌 而腫瘤的分級則依法國的系統分為低、中及高惡性度;至於其分期是依照AJCC的分期系統。

軟組織癌: 軟組織肉瘤的放射治療現況

一、肢體軟組織肉瘤的治療在治療肢體的軟組織肉瘤時,最主要的治療目標是提高存活率,避免局部復發,儘可能維持肢體功能,以及降低合併症。 但是單靠手術的方法,腫瘤的局部控制率很差,除非也一併切除了很大體積的正常組織。 惡性肉瘤常易侵犯浸潤到明顯腫瘤位置所在旁邊的正常組織,因此,單純切除巨觀上明顯的腫瘤(而在病理下腫瘤範圍距切除範圍很近),常常導致百分之60~90之局部復發率。 更廣泛的手術,合併切除較大範圍的正常組織,可降低百分之20~30的復發率,但卻大大的犧牲了肢體的完整及功能。

軟組織癌

至於體內近接治療雖使用較不普遍,亦可搭配體外放射治療於手術中或手術後進行。 放射治療團隊由不同專業人員組成,包括醫師、護理師(衛教與傷口照護)、物理師或劑量師(電腦治療計畫的運算設計)、放射師(模擬定位操作與放射治療執行)與相關專業人員(行政人員、各科醫師與個案管理師)。 放射腫瘤科醫師根據病人軟組織肉瘤病情與身體狀況,評估放射治療的適應症與可行性,並與病人及家屬討論,決定是否進行放射治療。 而放射治療就醫流程可分為模擬定位、治療計畫製作執行、治療中評估與照護,以及治療後追蹤。

軟組織癌: 癌症百科

雖然沒有完整的隨機臨床試驗來證實手術切除可增加存活率,但是手術切除肺轉移病灶可被視為是一個標準治療。 至於術後輔助性化療,雖然經常被用到,但其臨床效益仍未被真正證實。 可能還是要通盤考量病人的年紀,身體狀況及腫瘤相關危險因子來決定是否給予病人治療。 軟組織癌 惡性軟組織腫瘤通常生長迅速、體積巨大,浸潤和破壞周圍正常組織。 腫瘤本身可有壞死、出血及繼發感染,並且經常有廣泛的血行播散轉移至肺、骨、皮下、腦、腎上腺、胰腺等臟器。 放射腫瘤科醫師根據病人的術前影像檢查、手術紀錄與術後病理報告,配合腫瘤位置、開刀縫合處與肢體的解剖構造分界(如肌肉、骨骼、筋膜),在模擬定位電腦斷層影像中描繪放射治療照射範圍與周邊正常器官組織。

不過當肉瘤已經長到5公分以上,通常都會侵犯太多的血管、神經,即使儘量保留,功能上也會受到影響、甚至依然無法正常使用肢體,不如採取截肢,讓手術的風險小一些,只是必須跟病人做好溝通跟心理建設。 另外,也有可能軟組織腫瘤一開始就長在腹腔內,這種腫瘤通常要等到壓迫到其他器官,自己才會有感覺,所以腫瘤會偏大、多半已經有轉移,而且位置不好進行手術切除、預後也比較不好。 如果是皮下腫瘤5年存活期可以達到9成以上,但腹腔內腫瘤的人只有3成。

軟組織癌: 肌肉癌預防方法

考慮腫瘤控制與正常器官的放射劑量耐受度,透過物理師或劑量師操作電腦治療計畫系統,製作最符合病人需求的放射治療計畫。 若無淋巴或遠端轉移,對於惡性度較低的腫瘤,在手術完全切除並達足夠安全邊緣情況後,五年的局部控制率約90%以上,存活率約90%。 而惡性度較高、手術無法完全切除或未達安全邊緣的腫瘤,在手術前或手術後,加上輔助的放射治療,五年的局部控制率約70-90%,存活率約60-80%。 對於已有遠端轉移的病人,五年存活率約10-20%,故一般僅採取針對症狀處理的緩解治療。 軟組織癌 通常這種皮下腫瘤,切完之後,會同時合併放射線治療、或是冷凍治療,盡可能的將殘餘的癌細胞清乾淨。

軟組織癌

如惡性腹膜後巨大的脂肪肉瘤等,可先行減積手術,爾後再輔加放射治療,可取得好的療效。 放射治療模擬定位時,會在病人身體標定記號,用於治療時對位。 視情況使用模具或輔具,增加病人治療時之穩定度與再現性。 模擬定位可採電腦斷層影像定位,用以製作電腦治療計畫。 定位時調整病人姿勢,配合放射治療之機器特性,以達最佳治療計畫。

軟組織癌: 肌肉癌發病及存活率

3.完整(未遭手術破壞)的腹膜覆蓋可作為防止腫瘤早期擴散的天然阻隔,而術前電療則有更進一步降低擴散的效果。 並沒有大規模的第三期隨機臨床試驗證實術後輔助性電療可改善局部控制率或存活率;但是一個來自法國的大型回溯性報告提到,術後接受電療的病人,其5年無病存活率是55%,而未接受電療的病人則只有23%;然而此報告並未提到電療的毒性。 軟組織肉瘤共同的特點為:體積比其相應的良性腫瘤大,一般都無包膜。 但肉瘤因生長迅速而將周圍正常組織壓縮,可形成假包膜,鏡下觀察與周圍正常組織無明顯界限。

  • 單純放療,只是姑息性的治療,因而無法達到治癒的目的。
  • 依據世界衛生組織的腫瘤分類,此病被區分為19類及50種以上的亞型。
  • 手術後輔加放射治療,主要是針對那些殘留在手術野內的微小亞臨床病灶起到了抑制作用,而對那些團塊狀和結節狀的大塊瘤體往往難以奏效。
  • 軟組織肉瘤好發於肢體,臨床症狀多為無痛腫塊,易被忽略。
  • 在這個位置的軟組織肉瘤,因為診斷不易、發現較晚、解剖位置上較不利於手術的切除,以及周邊組織對電療的耐受力較差的關係,因此整體預後較差,局部復發率及遠處轉移率也高。
  • 目前較為大多數人接受的作法是手術加上術中電療(IORT)。

軟組織肉瘤專指源自「間質細胞」轉變的「惡性腫瘤」,其來源可分為脂肪、肌肉、神經、神經鞘、血管與結締組織。 相較於國人常見的大腸直腸癌、乳癌或肝癌,軟組織肉瘤屬於較少見的惡性腫瘤。 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之民國99年癌症登記報告,將「結締組織、軟組織及其他皮下組織惡性腫瘤」合併統計,其發生率排名在男性為第20位,女性為第21位;每10萬人發生率男性為2.37人,女性為2.01人。 最常見之組織型態為脂肪肉瘤,其次為惡性纖維組織細胞瘤和纖維肉瘤。 事實上,任何種類的癌症的難以避免復發的風險,軟組織肉瘤的患者也有機會因治療未能完全清除癌細胞,或者再度觸及軟組織肉瘤的風險因素,而促成癌症復發。

軟組織癌: 結締組織

不論患者是接受外科手術、放射治療、化學治療抑或標靶治療,事後均須定期覆診,以便醫生了解康復進度,並監察癌症復發甚至患上另一種癌症的風險。 與此同時,患者也須維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包括戒煙、戒酒、恆常運動、均衡飲食等,一方面促進自己身體的免疫能力,另一方面避免觸發癌症復發。 早期的軟組織肉瘤未必有十分明確的病徵,因此患者未必輕易察覺。 如發現此等異常情況持續甚至加劇,就應該盡快向醫生了解。 在這個位置的軟組織肉瘤,因為診斷不易、發現較晚、解剖位置上較不利於手術的切除,以及周邊組織對電療的耐受力較差的關係,因此整體預後較差,局部復發率及遠處轉移率也高。

軟組織癌

Brennan等人,也曾建議一個較簡單而臨床上較實用的區分法,就是將腫瘤依惡性度高低及大小(小於5公分,5~10公分,以及大於10公分)來做區分。 根據病史分析,有相當一部分軟組織腫瘤病人在腫瘤部位有過明確的外傷史。 有些病人是在過去手術瘢痕的基礎上發生了軟組織腫瘤。

軟組織癌: 軟組織肉瘤會復發嗎?

因此,要盡可能減低患癌的機率,只能盡量規避上述提及的各種風險因素,例如長期接觸特定化學物品或輻射。 如發現肌肉疼痛、糞便帶血等情況持續甚至加劇,便應從速就醫,務求盡早診斷,以收最佳療效。 而術中的電療(intra-operative RT, IORT)則是另一項重要的技術。 一個前瞻性的研究顯示,雖然IORT並未能增加整體存活率,但是卻能明顯降低局部復發率。 因此在美國NCCN癌症治療準則中,對於腹腔內可切除的肉瘤,手術IORT是建議的標準治療。 (四)超聲顯像檢查 該法可檢查腫瘤的體積範圍、包膜邊界和瘤體內部腫瘤組織的回聲,從而區別良性還是惡性。

一般認為療效較好的是CYV ADIC聯合方案。 其具體用法是:CTX600mg、d1VCR2mgd1,KSM 400μg,d1,DTIC 250mg d1-5;3~4周為一療程。 軟組織癌 化學治療又分術後輔助化療及新輔助化療,即術前化療。 根據本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的數據,每年平均有191宗新個案,每10萬人中有2人發病。 而美國癌症協會則預算,當地2021年約有13,460宗新確診軟組織肉瘤個案,當中男性佔7,720宗(約57%)、女性佔5,740宗(約43%),可見男性發病機率較高,但兩性差距其實不大。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