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鯉魚門邨鯉興樓平面圖5大分析2023!專家建議咁做....

Article hero image
鯉魚門邨鯉興樓平面圖

一樓設有面積約400平方米的室內活動場地,可舉行推廣活動。 而項目其餘部份因為發展及落成年期較後、適逢領展在公眾之間引起爭議而沒有打算出售予領展,目前均由房委會管理及擁有,加上房委會建成後將餘下部份的商場另行命名,故此與原來的鯉魚門廣場已經沒有關係;不過鯉魚門廣場與大本型之間皆有三條天橋緊密連接,各分佈於1樓和2樓。 鯉魚門邨現時共設5座,分別於2001年、2002年、2007年及2016年落成。 與此同時、此邨亦正在加建兩座住宅;該等樓宇已於2021年12月列入綠表置居計劃,並更名為「高宏苑」,預計將於2022年發售,2025年落成。 1967年的《香港集體運輸研究》和1970年的《集體運輸計劃總報告書》提及的觀塘村站(Kwun Tong Tsuen Station)以本邨命名。

商場標誌為三條不同顏色的鯉魚在游泳(寓意及呼應商場名稱「鯉魚門」),並寫上「鯉魚門廣場」「Lei Yue 鯉魚門邨鯉興樓平面圖 Mun Plaza」字樣,但其後已被領展移除。 北區現有14個公共屋邨,除沙頭角邨位於沙頭角之外,其餘屋邨全部位於粉嶺/上水新市鎮,其中有4個是租置計劃屋邨,只包括仍供租住的單位、住戶及認可人口數目。 西貢區現有13個公共屋邨,除對面海邨和翠塘花園位於西貢市外,其餘均在將軍澳新市鎮,其中有3個是租置計劃屋邨,只包括仍供租住的單位、住戶及認可人口數目。 深水埗區現有20個公共屋邨,其中有2個是租置計劃屋邨,以及有1個綠表置居計劃與公屋混合發展屋苑,只包括仍供租住的單位、住戶及認可人口數目。 九龍東的鯉魚門位於觀塘區魔鬼山及酒灣一帶,為九龍十三鄉、四山之一。 該處原有石礦場,但隨著採石業在香港日漸式微,石礦場現已廢棄。

鯉魚門邨鯉興樓平面圖: 鯉魚門邨鯉興樓的交通站點

「樓宇座數」、「單位數目」、「住戶數目」及「認可人口」只會計算用作出租的公共屋邨、單位、住戶及認可人口數目,不包括在房委會租置計劃或房協住宅發售計劃中已出售的單位,「住戶數目」及「認可人口」只適用於房委會公共屋邨。 「單位面積」指的是單位室內實用面積,以平方米(m²)計算,同時附上換算成平方呎(ft²)後的數字;平民屋宇公司則沒有提供資料。 鯉魚門邨鯉興樓平面圖2023 南區現有9個公共屋邨,大部分位於香港仔一帶,其中有2個是租置計劃屋邨,只包括仍供租住的單位、住戶及認可人口數目。 此列表包括由上述三間組織轄下的公共屋邨,包括已落成、興建中、重建中、待建中或建議中,以及已拆卸並改作其他用途的公共屋邨。 此列表會列出公共屋邨的名稱、相片、地址、屋邨類別、入伙年份、拆卸日期和現時土地用途(僅限已拆卸公共屋邨)、樓宇座數、單位數目、單位面積、住戶數目及認可人口,所有資料皆以房委會和房協官方網站資料為準,屬於平民屋宇公司的大坑西新邨、興建中、規劃中和已拆卸的公共屋邨除外。 1940年代末至1950年代初,部份因國共內戰南逃的國軍和難民在該處建嶺南新村。

《鯉魚門海旁改善計劃》是香港一項建議中的計劃,目標是為了進一步改善九龍東鯉魚門海旁一帶的設施,並且提升其旅遊吸引力。 有關香港政府部門正在進行詳細設計,及就項目工程進行有關刊憲的法定程序。 計劃有望於2020年下旬開展工程,並於2022年至2024年分階段完成[6]。 鯉魚門海峽兩岸也是整個維多利亞港當中唯一仍未有進行填海的地方,鯉魚門的名稱除用於海峽本身,但海峽兩岸亦有以「鯉魚門」為名的地方,分別為九龍的魔鬼山及酒灣一帶,以及香港島的阿公岩一帶。

鯉魚門邨鯉興樓平面圖: 鯉魚門公園

鯉魚門廣場第二期原本計劃由房委會總建築師(設計及標準策劃)負責總體設計,甚至計劃與領展合作發展。 然而因為時間不合及適逢公眾對領展之不滿日益嚴重,最終沒有與領展合作之餘,更決定自行委託萊坊及世邦魏理士協助規劃及招商外、並以設計與建造合約方式批予中國建築國際集團有限公司承建[4],再由承建商委託凱達環球(Aedas)建築師有限公司作建築設計,共斥資15億港元建成。 地下設有面積達1,700平方米的整體出租街市鯉魚門市場(曾經稱為「鯉魚門廣場街市」、「光亮油塘街市」及 「太平街市」,與位於鯉魚門市政大廈的近名街市並無關連),供應各類貨品。

  • 而項目其餘部份因為發展及落成年期較後、適逢領展在公眾之間引起爭議而沒有打算出售予領展,目前均由房委會管理及擁有,加上房委會建成後將餘下部份的商場另行命名,故此與原來的鯉魚門廣場已經沒有關係;不過鯉魚門廣場與大本型之間皆有三條天橋緊密連接,各分佈於1樓和2樓。
  • 關於鯉魚門命名來源,大概是因為地形的緣故,該海峽像魚口一樣,而「門」字就指海峽[3]。
  • 值得一提的是,鯉魚門邨與本邨雖同樣是座落於鯉魚門道之上,但鯉魚門邨位於油塘及鯉魚門交界,油塘中心對面,前身為嶺南新村;兩者之間並無關係。
  • 鯉魚門邨現時共設5座,分別於2001年、2002年、2007年及2016年落成。
  • 《鯉魚門海旁改善計劃》是香港一項建議中的計劃,目標是為了進一步改善九龍東鯉魚門海旁一帶的設施,並且提升其旅遊吸引力。
  • 計劃有望於2020年下旬開展工程,並於2022年至2024年分階段完成[6]。

1960年代開始,該處發展成著名的漁港,並以海鮮聞名。 該處有馬環村、三家村、嶺南新村等村落,組成鯉魚門村(與前觀塘(鯉魚門道)邨並無關係)。 鯉魚門廣場(英語:Lei Yue Mun Plaza)位於香港九龍油塘的鯉魚門道80號,為區內一個大型購物中心,為當區市民提供購物消閒設施。 名字是來自商場以南約1公里的著名境內海峽鯉魚門及鯉魚門村。 鯉魚門邨(英語:Lei Yue Mun Estate)是香港的一個公共屋邨,項目編號為KL56NR[2],鯉旺樓則為KT10[2],位於九龍觀塘區油塘,名字是來自屋邨南面的著名境內海峽鯉魚門及鯉魚門村;此邨由香港房屋委員會發展及管理。

鯉魚門邨鯉興樓平面圖: 香港公共屋邨列表

原本是鯉魚門廣場第二期的商場-大本型(Domain)位於高超道38號(曾以「天域」為建議名稱、後來改為現稱),於2012年9月29日開幕,由房委會所擁有(並非領展擁有)。 截至2023年6月,香港共有258個公共屋邨,單位總計超過85萬個。 此列表以地區劃分,排名不分先後(「一邨」、「二邨」等有細分的屋邨視作不同屋邨,以及由原址分拆而成的,表中放在一起方便比較)。 商場設施方面,該區居民可以選擇到對面的油塘中心基座街市或鯉魚門市場購買肉類、蔬菜或水果。 鯉魚門邨鯉興樓平面圖2023 「大本型」內幾乎涵蓋所有日常生活商品,包括時裝、食肆、電器、電訊商、銀行、超級市場等等。

直到1997年香港主權移交前,嶺南新村被政府清拆,改建成現時的鯉魚門邨。 1960年代政府將酒灣填海,發展成三家村避風塘;又將三家村一帶山丘夷平,發展成油塘工業區。 1969年開始有巴士服務該區,提供來往九龍市區的交通服務,打破居民以往只能倚靠海路前往市區。 鯉魚門邨鯉興樓平面圖 鯉魚門廣場以南有一個同樣由香港房屋委員會發展且同樣以「鯉魚門」命名的屋邨鯉魚門邨(與前觀塘(鯉魚門道)邨無關,鯉魚門邨前身為嶺南新村),兩者皆有天橋連接,但鯉魚門廣場其實是油美苑的商場基座,這種公共屋邨與同名房委會商場分離的情況在香港絕無僅有[註 1],而當中原因則無從稽考。

鯉魚門邨鯉興樓平面圖: 九龍方面:

現時,該處的防衛設施已改建成香港海防博物館,而原有的鯉魚門軍營,其大部份被改建為鯉魚門公園及度假村,博物館與度假村中間則被東區走廊分隔。 鯉魚門白沙灣填海後成杏花邨站與其上蓋物業杏花邨現址。 此外,屋苑斜對面的油塘公共運輸交匯處亦有多線巴士及小巴途經。 鯉魚門邨一期所有大廈為2000年版第三代半和諧式,於每層大堂位置設一條平衡陣,單位廚廁改為類似新和諧式的設計、但單位面積不變。 值得一提的是,鯉魚門邨與本邨雖同樣是座落於鯉魚門道之上,但鯉魚門邨位於油塘及鯉魚門交界,油塘中心對面,前身為嶺南新村;兩者之間並無關係。 鯉魚門邨係香港嘅一條公共屋邨,喺九龍油塘高超道33號,鯉魚門村隔離,一共有5座樓,分別喺2001、02、07同16年分期入伙。

鯉魚門邨接近鯉魚門海邊,加上在鯉魚門海峽一帶的樓宇只是以較矮的工業大廈和住宅(包括村屋)為主,所以鯉魚門邨大部份向南的單位皆可遠眺港島東岸的景色。 加上該區一帶環境幽靜,在眾多的優勢下,為該區一帶的低收入階層的「豪宅」。 第三期(鯉旺樓)將於2016年落成,提供443個單位,認可人口將有1,040人,並且增建2個社區遊戲場及重置欣榮街巴士總站。 第三期(鯉旺樓)已於2016年落成,提供443個單位,認可人口將有1,040人,並且增建2個社區遊樂場及重置欣榮街巴士總站。 鯉魚門邨鯉興樓平面圖2023 其中「類別」一欄用以說明屋邨的用途類別,例如房委會租住屋邨、房協資助房屋-出租單位(下稱房協出租單位)及資助房屋-郊區公共房屋(下稱房協郊區公共房屋)只作出租用途;房委會租者置其屋計劃屋邨(下稱租置計劃屋邨)則同時提供出租和出售用途;房委會中轉房屋只臨時提供予未符合入住公共屋邨資格的人士。 「入伙年份」以房委會和房協官方網站所提供的年份為準,但部份屋邨內個別樓宇的入伙年份可能會與官方資料有出入,詳見相關條目。

鯉魚門邨鯉興樓平面圖: 鯉魚門邨鯉意樓 Lei Ye House, Lei Yue Mun Estate

本商場為油塘邨重建計劃的一部份-第五期,前身為油塘邨(重建前)第21、25及26座。 隨後房委會訂立名為「鯉魚門廣場發展規劃」,並且分為四個部份(詳見下文)、全部由香港房屋委員會興建。 鯉魚門邨以北有一個同樣由香港房屋委員會發展且同樣以「鯉魚門」命名的領展商場——鯉魚門廣場(兩者皆有天橋連接),但該商場其實是油美苑的基座,這種公共屋邨與同名房委會商場分離的情況在香港絕無僅有,唯當中原因無從稽考[註 1]。

鯉魚門邨鯉興樓平面圖

鯉魚門道邨於1973年之前稱為觀塘政府廉租屋邨,共有7座舊型政府廉租屋大廈,於1962年落成,此等大廈與第三型徙置大廈類似,惟兩者的廚房設備有分別。 該邨在1997年10月31日正式拆卸,經過重建後,成為現時鯉安苑。 葵青區現有27個公共屋邨,主要在荃灣新市鎮中的葵涌和青衣島,其中有4個是租置計劃屋邨,只包括仍供租住的單位、住戶及認可人口數目。 元朗區現有18個公共屋邨,主要在元朗新市鎮和天水圍新市鎮,其中有1個是租置計劃屋邨,只包括仍供租住的單位、住戶及認可人口數目。

鯉魚門邨鯉興樓平面圖: 九龍城區

生活配套方面,樓盤部份座數於地下設有「蘇豪東」,為酒吧及各式特色餐廳之集聚區;另有超級市場與日常用品連鎖店等店舖。 此外,於太安樓及港鐵西灣河站一帶,有不少民生商店、食肆,銀行、商場、熟食中心及街市亦一應俱全。 同時在嘉亨灣基座設有交通總滙及中港客運車站;附近及筲箕灣道沿線亦有各類交通工具包括渡輪、巴士、小巴及電車,來往港九新界各區均十分便利。

鯉魚門邨鯉興樓平面圖

沙田區現有23個公共屋邨,主要分佈在沙田新市鎮(包括大圍)及馬鞍山新市鎮,其中有5個是租置計劃屋邨,只包括仍供租住的單位、住戶及認可人口數目。 鯉魚門邨與前觀塘(鯉魚門道)邨無關,兩邨地點不同:前者位於三家村與油塘邨之間;而後者則位於藍田站北面,於1962年落成,1997年被清拆重建成現時的鯉安苑[1]。 目前,有「鯉魚門」三字的屋邨或屋村,就剩下鯉魚門邨和以海鮮聞名的「鯉魚門海鮮美食村」[2]。

鯉魚門邨鯉興樓平面圖: 命名空間

重建後將有5,000個單位[401],較重建前的1,600伙大幅增加,首兩期重建會讓所有居民原邨重置,第三期則撥作青年自置居所,預計每個單位面積約300平方呎,售價約100多萬港元[402]。 馬環村亦被稱為「媽山村」、「媽環村」,意思為「娘媽(天后)廟所在的山村」,是19世紀末由石匠建村。 [4]三家村因由三家人建村而得名,但三家人是指哪三家人則說法不一。 村民的祖先在19世紀中葉由廣東梅縣一帶移來,務打石業。 鯉魚門邨鯉興樓平面圖2023 村內有同福堂、同泰堂、同利堂、三和堂四個石礦場,並設有小碼頭供運送石材之用。

鯉魚門邨鯉興樓平面圖

由於當時該處與九龍市區隔絕,居民倚靠街渡或自行划小艇到筲箕灣出售農產及購買日用品[5],直到鯉魚門道和觀塘道在1950年代相繼開通。 鯉魚門(英語:Lei Yue Mun),古稱鹽江口[1],是香港海峽之一,為香港維多利亞港東面入口,分隔香港島筲箕灣和九龍東部油塘,與西面入口的汲水門遙遙相對。 鯉魚門已有逾150年歷史,過去大部分村民都是農夫、漁民和礦工;至60年代,漁村才開始出現菜館,並逐漸發展成為海鮮美食區。

鯉魚門邨鯉興樓平面圖: 香港房屋委員會及房屋署

儘管仍有人對阿公岩一帶稱為鯉魚門,但香港島的鯉魚門知名度遠遠不及位於九龍東、以海鮮聞名的鯉魚門。 觀塘(鯉魚門道)邨(英語:Lei Yue Mun Road Estate,下稱:鯉魚門道邨)是香港九龍觀塘區第一條政府廉租屋邨,現已拆卸。 香港平民屋宇有限公司有意將唯一出租屋邨大坑西邨分3期重建,首兩期仍會作為租住房屋,第三期則會作為住宅出售,以抵銷興建廉租屋的虧蝕[400]。

鯉魚門邨鯉興樓平面圖

鯉魚門廣場第一期樓高四層,設有中央空調系統,於2001年底落成,2003年3月9日正式開幕[1]。 面積達9,100平方米,設各種零售服務、大型超級市場、中式酒樓、特色餐廳及便利店等。 由房屋署總建築師(設計及標準策劃)及王歐陽(香港)有限公司為商場設計[2]。

鯉魚門邨鯉興樓平面圖: 鯉魚門邨鯉意樓評論

景觀方面,「觀」字閣和「逸」字閣向東北單位,享有遼闊海景,遙望油塘沿岸景致;「怡」字閣、「安」字閣部份座數及觀海閣向西北單位亦有開揚海景,遠眺九龍灣至啟德一帶景色。 單位的實用面積介乎427至765平方呎,樓底高度普遍為8呎或8呎1吋,間隔包括2房2廳、3房2廳(連套房)兩種,客飯廳一般以曲尺廳、長形廳、左右廳開則。 房委會宣布,有意在「出售綠表置居計劃(綠置居)單位2022」(「綠置居2022」)購買綠置居單位的合資格綠表人士,可於9月29日至10月12日期間遞交申請表,「綠置居2022」的申請費用為250元。 乘搭港鐵至筲箕灣港鐵站,再轉乘的士或步行約三十分鐘;如乘搭往柴灣區的公共巴士、專線小巴或公共小巴,在柴灣道下車後步行約十分鐘即達。 大本型由房委會以商業方式作營運,同時亦引入不少連鎖店進駐,包括大食代及屈臣氏集團分別開設美食廣場及生活百貨店[3]。

關於鯉魚門命名來源,大概是因為地形的緣故,該海峽像魚口一樣,而「門」字就指海峽[3]。 坊間還流傳海峽常有鯉魚出入,鯉魚跳過收窄了的港口,化身成龍的說法,但都欠缺歷史根據[3]。 明朝《粵大記》內的香港地圖,已載有鯉魚門(海峽)[2]。 可惜《 粵大記》沒有提到當時的人口,而明代編修的《新安縣志》已經散佚,使當今的學者對明代的鯉魚門了解相當有限. 鯉魚門邨鯉興樓平面圖 鄭成功後人鄭連昌就曾在鯉魚門設寨,其武裝亦為張保仔所承襲[2]。

鯉魚門邨鯉興樓平面圖: 鯉魚門邨鯉意樓的交通站點

康樂活動方面,鯉魚門設有鯉魚門市政大廈,大樓內設有「鯉魚門體育館」、「鯉魚門公共圖書館」、「鯉魚門街市」及「長者日間護理中心」等設施。 另外,油塘高宏苑鄰近鯉魚門,如果是喜歡食海鮮,只要落樓便可以吃到。 同時鯉魚門設有三家村碼頭,提供渡輪過海到西灣河及東龍島,方便居民假期時到處玩樂。 至於巴士路線方面,油塘高宏苑附近交通十分方便,更鄰近鯉魚門巴士總站,提供前往屯門、中港碼頭、蘇屋等巴士路線。 下列公共屋邨標準型大廈樓宇樣本平面圖只供參考,並不代表所有公屋樓宇類型。

鯉魚門邨鯉興樓平面圖: 香港島

油塘高宏苑位於油塘欣榮街,為鯉魚門公營房屋發展計劃第四期。 屋苑鄰近油塘地鐵站,日後將會有天橋連接屋苑及大本型,再由大本型走到地鐵站的話,便可以全程「有瓦遮頭」,需時大概五至七分鐘。 香港島的鯉魚門位於東區筲箕灣阿公岩一帶,曾經是香港防守要塞,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香港保衛戰曾被日軍猛烈攻擊。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