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堅尼系數香港12大著數2023!(小編推薦).

Article hero image
堅尼系數香港

樂施會獲社創基金委聘,創立「無窮實現室」,鼓勵社會各界人士針對貧困及社會排斥問題,提出創新解決方案。 這些小幫忙看似微不足道,但我知道,它對基層家庭來說是舉足輕重的大改善。 家中雜物得到妥善存放,減低它們從高處墮下的危險,而釋放了的空間亦同時讓孩子有一個較佳的生活及學習環境。 堅尼系數香港2023 樂施會認可支付生活工資的僱主,將頒發「生活工資僱主標誌」以表揚其負責任的薪酬政策。

堅尼系數香港

全球平等城市最為集中的地區是歐洲,多國的城市基尼系數在0.3以下。 在發展中地區,亞洲城市的平等程度最高,其平均堅尼系數為0.39。 2017年統計處數字為0.539,為1997年回歸以來最嚴重,僅低於紐約市[1]。 堅尼系數(Gini Coefficient)是全球公認量度貧富懸殊的最重要指標,數的數值介乎0與1之間,數值愈高,表示社會上收入分布不平均的程度愈大。 疫情嚴峻期間,貧窮住戶持續停工及失業,只可節衣縮食減輕經濟負擔,長遠影響基層學童的營養攝取及健康成長。

堅尼系數香港: 樂施會政策研究及倡議(節錄)

当中,最简单及最常用的统计资料便是坚尼系数;系数值由0至1,数字越高,收入不均的现象便越严重。 立法會改革扶貧政策和策略小組委員會在4月28日的會議上,林振昇議員提及堅尼系數自2016年後再沒有更新,質疑政府是否不再重視。 明明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上個月才公布中國大陸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內地政策也繼續強調「共同富裕」重點應該放在增強前線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不能只看整體數字表現。

堅尼系數的數值由0至1,數字越高,即是收入不均的現象越嚴重。 由于收集住户的财富统计资料并不容易,准确度亦十分低,财富组成部分的数字亦不稳定,分分秒秒都在变化中,所以现时香港只有收集住户收入的资料。 因此,在贫富悬殊的分析中,我们主要是处理「收入不均」的现象,而没有处理「财富不均」的现象。

堅尼系數香港: 香港貧窮現況

在參考了歐盟、國際經合組織的標準,把入息中位數的五成定為貧困線的基準。 也許很多人忘了,當年的政務司長林鄭月娥身兼「扶貧委員會」主席,特首梁振英還信誓旦旦每年搞一次扶貧高峰會,但效果如何,市民有目共睹。 今天看到有媒體評述,扶貧措施「止血但不痊癒」,梁振英、林鄭月娥兩屆政府是「越扶越貧」。 今年九月,Wealth-X最新出爐的《全球富豪報告2018》指出,在香港,淨資產達2.35億港元(3000萬美元)的有一萬多人。

  • 一年過去,家長都學懂如何為子女準備健康飲食、亦對照顧子女膳食重拾信心。
  • 貧窮失業人口的失業時期相對較長,六成貧窮人失業達兩個月以上,四分一更失業超過半年。
  • 世界上存在「籠屋」的地方恐怕不多了,人均GDP排在亞洲前列的香港,卻不缺乏這種慘不忍睹的用鐵籠把自己鎖在其中的居所。
  • 最艱苦時,曾經半年沒有工作,收入不穩定,他坦言未至於不能生活,但換來的是能堅持自己想做的工作。
  • 以美國紐約巿為例,2015年以它的原住戶收入計算的堅尼系數為0.551,較香港2016年的原住戶收入計算的堅尼系數的0.539為高。
  • 香港作為一個國際城巿,亦是世界上主要金融中心,若要比較香港與其他地區收入不均情況,最合理的比較便是比較香港和其他金融中心的情況。
  • 以原收入計算的堅尼系數不只能衡量勞福政策的作用,對於產業政策、在職培訓、就業創業的援助政策都有莫大啟示。

按照2016年中期人口統計的數字,香港平均總住戶每月收入除稅後較原本合計約低7.2%,而除稅及福利轉移後則較原本合計高約4.3%。 現屆政府於2022年施政報告内亦提出將「檢視政府外判服務合約中聘用非技術員工的安排,包括員工薪酬待遇及相關監察機制」。 現時,房屋署的招標文件内,列明工資須跟隨年度工資調整機制(annual fluctuation adjustment)調整。 有關機制下主要根據消費物價指數及清潔工和保安員的工資數據,計算來年加薪幅度。 多年來,樂施會一直向政府倡議所有政府外判合約應加入年度加薪機制,以確保工友每年獲得工資調整的機會。

堅尼系數香港: 單次捐款 每月捐款

以由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所发表的《世界竞争力年报》(World Competitiveness Yearbook)为例,它采取的其中一个指标便是坚尼系数。 在2020年的报告中,仍是采用香港的税前和福利转移前的坚尼系数,在64个经济体系中,香港排行第60;不过在2021年的报告中,改为采用香港的除税及福利转移后有经济活动的住户人均收入的坚尼系数,香港排名升了12位,排行48。 在一般已发展国家/地区而言,城巿的收入不均情况都会较乡镇为高。 香港作为一个国际城巿,亦是世界上主要金融中心,若要比较香港与其他地区收入不均情况,最合理的比较便是比较香港和其他金融中心的情况。 以美国纽约巿为例,2015年以它的原住户收入计算的坚尼系数为0.551,较香港2016年的原住户收入计算的坚尼系数的0.539为高。 不过,在讨论这个问题及相关政策之时,我们必须对反映这个问题的数据有充分的认知。

樂施會認爲有關指數除考慮温度外,亦應將濕度、空氣流通、室內環境的高温等因素一併納入考慮,才能全面保障僱員的職安權益。 堅尼系數香港 此外,當局更應將相關停工標準同時納入其中,如外判商拒絕須面對檢控及被扣分,影響外判商下次中標機會。 氣候變化帶來的極端天氣現象,影響我們每一個人,更令貧窮人士的生活更加艱難。 在香港,現時政府雖然致力爭取2050年前實現碳中和,卻未有制定與貧窮人相關的具體「氣候適應」目標和措施。

堅尼系數香港: 最新要聞

在世界排名前五名的富豪之都,香港力壓紐約、東京、洛杉磯、巴黎,雄踞榜首。 堅尼系數香港2023 多年來一直雄霸歐洲最富之城的倫敦,因為脫歐拖累已被擠出五強。 最艱苦時,曾經半年沒有工作,收入不穩定,他坦言未至於不能生活,但換來的是能堅持自己想做的工作。 從前,他為一個安身之所花盡心神,港九新界、工廈、唐樓、村屋、私樓都租過,但直至租金升得太快,他才開始意識到收入追不上租金升幅的困境。

堅尼系數香港

相反,他指除稅及福利轉移後住戶每月收入為0.473,是回歸以來以來錄得跌幅:「從未試過」,反映政府的現金支援以及過去經濟暢旺、失業率低的社會狀況。 無論如何,雖然在今份《香港的住戶收入分布》報告,堅尼系數改善至0.397,但按住戶原收入十等份劃分的貧富差異擴大至16倍,職業收入的差距亦增至14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在除稅前、福利政策介入前的貧富懸殊仍然嚴重。 這不只是扶貧委員會、勞福局要留意的事實,如何締造更公平、多勞多得的市場環境,讓市民能在各行各業都得到優質回報,是商務及經濟發展局、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創新科技及工業局以至財政司司長的責任。 堅尼系數反映貧富懸殊,介乎0和1中間,數值愈大,反映住戶收入差距愈大,收入越不平等。 本港每5年公布一次堅尼系數,統計處根據2016年中期人口統計數字,計算出按原本每月住戶收入的最新堅尼系數為0.539,而五年前和1971年,香港堅尼系數分別為0.537和0.430,反映香港貧富懸殊進一步惡化。 反映貧富收入差距的堅尼系數出爐,統計處2016年最新數字為0.539,比5年前上升0.002,創45年來新高。

堅尼系數香港: 樂施會聯同合作夥伴幫助小燕的劏房加裝雜物架,又添置書櫃及把原本放在雪櫃上的電視安裝在牆上,小燕一家的生活空間因此得到明顯改善,兒子也很喜歡參加支援中心的英文班和活動。

上星期(4月28日)的網誌提到法定最低工資與貧富懸殊的關係,有閱讀這系列的讀者,都會留意到貧富懸殊及貧窮的議題,在過往的網誌都經常出現。 不過,說得「遠」及「玄」一些,沒有貧富懸殊現象,便沒有今天的我。 貧富懸殊現象不是新鮮的事物,只是它愈演愈烈,今天已鮮有人認為香港的貧富懸殊不是一個問題。 我們得到儲存易Store-Friendly贊助,支持合作夥伴「循道衛理亞斯理社會服務處」,推行改善居於劏房的低收入住戶之家居環境項目,協助受助家庭將非必需品暫時存放在迷你倉,以騰出空間為孩子添置書桌及增添一點活動空間。 項目還包括為受助家庭提供簡單家居改善服務,例如更換損壞傢俬等。

不過,在討論這個問題及相關政策之時,我們必須對反映這個問題的資料有充分的認知。 當中,最簡單及最常用的統計資料便是堅尼系數;系數值由0至1,數字越高,收入不均的現象便越嚴重。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不是說,經濟發展要「提升所有市民的生活水平,讓大家都可以分享到發展的成果」嗎? 如果原收入差距,要靠福利政策和派糖措施才能扶貧,這怎算是人人受惠、齊享成果? 以原收入計算的堅尼系數不只能衡量勞福政策的作用,對於產業政策、在職培訓、就業創業的援助政策都有莫大啟示。 值得留意的是,過去五年政府大幅增加福利開支,而除稅及福利轉移後的堅尼系數,最新數字為0.473,比2011年下跌0.002。

堅尼系數香港: 財富堅尼系數

當然,制定適時的政策,政府責無旁貸,不過,亦需要凝聚社會的共識,政策的制定與推行才得以順暢。 不論是法國的黃背心運動,或是過往數年的香港貧窮情況分析,都顯示就業對脫貧及減低收入不均的重要。 因此不論是財政司司長在今年《財政預算案》中的重點之一「保就業」,又或是勞工及福利局加強就業援助,都是特區政府的政策重點。

從上表所見,香港和法國的貧富懸殊情況,以稅前福利轉移前計算的堅尼系數來看,都是相當之高,香港只是稍為高些(0.539相對0.516)。 但由於法國的利得稅與入息稅都遠高於香港,計算稅後及福利轉移後,香港的堅尼系數便遠高於法國(0.473相對0.291)。 2018年,樂施會發表《香港不平等報告》,同時展開「公平咩」倡議及公眾教育活動,創造了名字叫「公平咩」的一頭羊角色,她代入市民身分,引領公眾認識及思考「不公平」的負面影響。

堅尼系數香港: 數字統計

對收入最低20%的家庭而言,他們的收入佔美國總收入的比例從1973年的4.2%,2002年的3.5%,降至2012年的3.2%。 任何社會都需要尋找有效的手段去實現公平與正義,但世界上並不存在一種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手段。 堅尼系數香港2023 大陸改革開放四十年,貧困人口減少了大約7.5億,被視為世界奇跡,北京的中央集權體制在減貧方面功不可沒。

因此,思考貧富差距的問題,既應思考如何減低收入的差距,亦應思考如何收窄高低收入者生活質素的差異。 堅尼系數香港 隨著香港人口不斷高齡化,政府須要更採取有效的退休保障改革,才能收窄貧富差距。 可想而知,堅尼系數只是處理收入差距的單一統計數字,並不能完整地描述貧者與富者實際在生活體驗及生活質素上的差距。 實際上許多低收入人士根本無法乘著整體經濟發展而受惠,生活反而可能越來越差,必須依賴政府現金津貼過活。 前言

堅尼系數香港: 家庭收入差距大 堅尼系數未反映

就如上述洛桑2021報告,採取了一個較為公平的數字,香港的堅尼系數排名便升了12位,不過仍只是在64個經濟體系中排名48,顯示香港的貧富懸殊在64個經濟體系中,仍是處於最高的三分一之中。 相對鄰近地區如新加坡,以及OECD(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成員國的最新堅尼系數,本港貧富差距最為嚴重。 此外,本港堅尼系數亦比美國主要城市,如華盛頓、芝加哥及洛杉磯等高,意味香港的貧富懸殊差距比這些城市較大。 根據這份報告,北京市的堅尼系數為0.22,在全球城市中最低。

堅尼系數香港

樂施會認為,政府盡力加快興建公營房屋的同時,亦要善用政府短期租約用地,興建更多過渡房屋,和增撥資源協助居住在惡劣環境中的劏房戶,提升他們「氣候適應」能力,以應對愈發頻繁的極端天氣現象。 堅尼系數(Gini Coefficient)於1910年代由意大利統計學家Corrado Gini制訂,用於量度社會上收入分布不平均的程度。 系數的數值介乎0與1之間,數值愈高,表示社會上收入分布不平均的程度愈大。

堅尼系數香港: 香港貧窮現況與政策回應

以統計數據及國際比較來說,法國的貧富懸殊的指數可算是十分之低,但是在法國人,特別是當地基層巿民心目中,法國的貧富懸殊問題仍可以是嚴重的。 我們亦應留意到上述的堅尼系數,只是反映收入不均的程度(income gap),並非是財富不均 (wealth gap)。 從巴黎聖母院災後復修籌款一事來看,富商的巨額捐款也會引起示威人群的強烈不滿,「仇富」的解說,有一定的可信性。 法國的失業率高,位列歐盟第四(低於希臘、西班牙及意大利),亦可能是原因之一。 鄧偉江被多番追問本港貧窮懸殊差距是否日趨嚴重、今屆政府福利政策是否未見成效。 他未有直接回應,僅稱貧窮懸殊是一個複雜的概念,0.539的堅尼系數只能反映現今收入差距擴大,但未有計及低收入、高資產因素、醫療、教育及房屋等福利開支增加。

  • 多年來,香港社會時有反對「地產霸權」的聲音,「仇富」心理日熾。
  • 2017年統計處數字為0.539,為1997年回歸以來最嚴重,僅低於紐約市[1]。
  • 上述的討論與分析,是希望大家在分析與評論時,採取一個客觀與較為公平的比較。
  • 無論如何,雖然在今份《香港的住戶收入分布》報告,堅尼系數改善至0.397,但按住戶原收入十等份劃分的貧富差異擴大至16倍,職業收入的差距亦增至14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在除稅前、福利政策介入前的貧富懸殊仍然嚴重。
  • 我們發現基層家長的營養知識普遍薄弱,令他們的小孩較易有偏食習慣。

三、醫療、教育和房屋津貼等「實物形式社會福利」,其實並不是直接對基層市民提供收入補貼,而是他們因為以低於成本或市場價格使用相關服務,而間接得到的補貼。 例如一個長者使用公立醫院服務十天,成本價四萬元,這位長者只交了一千元住院費,雖則政府補貼了三萬九千元,但這位長者的生活實際上並沒有任何改善。 二、以「原本住戶收入」計算的堅尼系數,其實已計算了綜援、長者生活津貼、生果金等現金福利所帶來的作用。

堅尼系數香港: 香港有條件令更多人幸福

貧窮人士失業率持續高企,2022年第一季貧窮人士(即家庭月入低於全港住戶入息中位數的一半)失業率達26.1%,較非貧窮人士高出超過8倍,62%貧窮失業人士為40歲或以上。 堅尼系數香港2023 貧窮失業人口的失業時期相對較長,六成貧窮人失業達兩個月以上,四分一更失業超過半年。 堅尼系數香港 經樂施會及其他民間團體多年來爭取,現屆政府於2022年施政報告内提出會「就優化法定最低工資水平的檢討機制作出研究,包括檢討周期」。 樂施會認爲,檢討有關周期是一個良好契機落實「一年一檢」,建議有關調整必須能追及甲類消費物價指數、符合「一養一」原則,及高於平均綜援水平,確保基層工友工資追得上通脹。 堅尼系數香港 按上述原則計算,樂施會認為最低工資水平應調升至不低於每小時45.4元。

堅尼系數香港

此外,發言人強調堅尼系數只反映住戶收入分佈,即使已考慮稅務及福行轉移後的影響,仍未考慮住戶資產,若只以堅尼系數作為貧富懸殊指標須小心。 況且各種福利轉移本質上都是政府採取的事後補救措施,故此除稅和福利轉移前的原本住戶收入不均往往更能呈現整個社會的結構性缺陷。 當普遍意見認為堅尼系數大於0.4就屬於高的時候,香港居然卻是投入政府福利以後仍然未能擺脫這個境況,這只能說明我們的貧富懸殊實在相當嚴重,必須設法從根本地革除問題。 根據政府統計處的解釋,除稅後住戶收入是指減去其成員繳納的薪俸稅、物業稅、差餉及地租,而福利轉移則包括教育、房屋及醫療福利等實物形式福利。

基尼系数的调节需要国家通过财政政策进行国民收入的二次分配,例如对民众的财政公共服务支出和税收等,从而讓收入均等化,令基尼系数縮小。 上述的讨论与分析,是希望大家在分析与评论时,采取一个客观与较为公平的比较。 堅尼系數香港 就如上述洛桑2021报告,采取了一个较为公平的数字,香港的坚尼系数排名便升了12位,不过仍只是在64个经济体系中排名48,显示香港的贫富悬殊在64个经济体系中,仍是处于最高的三分一之中。 堅尼系數香港2023 堅尼系數由居民的年收入來定義,而需要衡量居民財富分配公平程度時可用財富堅尼系數,它由居民所擁有的財富來定義。 根據聯合國的指引,0.3以下情況良好,0.4是「警戒線」,0.6以上則有可能引發社會暴亂。 記得特區政府正式宣佈香港第一條貧困線的定義與標準,是在2013年。

我們透過先導項目的經驗,試驗有效的扶貧方法,推動倡議和公眾教育,爭取政府建立以人為本的經濟,以整全政策解決貧窮問題。 本港每5年公布一次堅尼系數,統計處根據2016年中期人口統計數字,計算出按每月住戶收入的最新堅尼系數為0.539,較2011年的0.537,上升0.002,創45年新高。 一般而言,0.4為堅尼系數的警戒綫,如超過則反映貧富差距出現問題。

我們希望透過一系列網上創作及活動,提高公眾對「不平等」體制的了解;再邀請大家加入樂施會行列,積極回應及抵抗,不讓貧富差距及其他不公平政策持續惡化。 樂施會一直促請政府建立「酷熱指數」或其他客觀指標作為停止戶外工作的標準,以減輕工友中暑的風險。 現屆政府於2022年施政報告内提出,將根據香港暑熱指數制訂指引,要求僱主按照訂明的準則採取預防措施,保護僱員免在工作時中暑。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