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菌群移植6大好處2023!(小編貼心推薦).

Article hero image
菌群移植

胶囊移植方式具有微创、方便的优点,能避免内镜操作从而消除穿孔的风险。 此外,通过口服胶囊移植在审美上更令人愉悦,相对于其他移植方式,患者对这种移植方式的偏好更高。 菌群移植 灌肠移植的简便性使它可以在医院、门诊部甚至家里方便地实施。 然而,灌肠移植的菌群能否在肠段中滞留需引起关注,同样,灌肠菌群有无法到达结肠脾曲的风险,可能需要进行多次灌注才能达到疗效。 需要更长操作时间和更多人员来实施移植,以弥补肠菌保留率低的缺陷。 此外,括约肌张力差或小便失禁的患者也需要更关注灌液菌群保留的问题。

菌群移植

此外,菌群胶囊的高疗效,加上服用方便、安全和美观性,使其成为越来越多患者的优先选择。 综上所述,菌群移植的方式对疗效的影响并不大,医生和患者可以根据医疗机构的基础设施,患者的身体情况和需求进行选择。 经上消化道移植与经结肠镜移植相比,具有更快、更便宜和耐受性更好的优点,尽管对某些患者而言,这种移植方式不太美观。 菌群移植 通常,经上消化道进行移植时,为了避免反流风险,以及更好的肠道滞留率,移植的菌群量会相对较少。 经上消化道移植的常见风险还包括胃酸环境下菌群的降解、菌液误吸、消化道出血和消化道穿孔。

菌群移植: 菌群移植与IBD

在另一项RCT研究中,首次FMT及随后重复FMT治疗后就CDI的主要治愈率和次要治愈率分别变成了81%和94%(Van Nood et al,2013)。 中华粪菌库()正在支持中国菌群移植体平台登记信息(Cui and Zhang,2018),涵盖FMT的治疗决策、方法、短期和十年长期随访的安全性评估。 冷冻的粪菌丢失了大量的细菌并且降低了其治疗IBD的疗效(Cui et al., 2015a,b)。 这就是在我们推荐使用新鲜粪菌进行FMT治疗的原因(He et al., 2017a,b;Zhang et al., 2017)。 现代FMT和古代FMT之间最明显的方法学差异在于离心、冷冻保存和自动纯化等方面。 如何储存粪菌仍然存在方法学上的挑战(Hale et al., 2016)。

  • 微生物测序、生物信息学技术以及对菌群整体观的理解为揭示复杂的菌群内在属性提供了新的直观证据(Dubilier et al., 2015; Madsen et al., 2017)。
  • 研究人员使用自然衰老的小鼠(20月龄)作为FMT受体来研究移植的肠道菌群的建立及其恢复力。
  • 目前已有关于粪菌移植治疗多种疾病的临床观察研究,例如难辨梭状芽孢杆菌感染、炎症性肠病、肝性脑病、慢性乙肝、慢性便秘、慢性腹泻、糖尿病、脂肪肝、自闭症等。
  • 许多胃肠道疾病,包括艰难梭菌感染(CDI)、炎症性肠病(IBD)和肠易激综合症等均与菌群失调有关,在老年人中更为普遍。
  • 我们知道任何临床技术都有医疗风险,即使做无痛胃镜都须签知情同意书、麻醉同意书,就是因为这种有创的、侵入性的操作都是有风险的。

每种移植方式都有其优点和缺点,医生通常会结合患者的需求、医院的专长和实际可操作性来选择一种最合适的移植方式(Table 3)。 菌群移植的适应症主要是消化道疾病,包括CDI、IBD、IBS、便秘,这些疾病已经很明确是可以通过菌群移植有效治疗的疾病了。 菌群移植 配方菌不是将市面上现有的益生菌组合起来就叫配方菌,它是基于2.0时代和3.0时代大量的临床数据和治疗效果得出来的与某一个具体疾病有明确相关性的菌,因果关系明了的菌株。 针对不同患者的情况进行个性化和精准化调配出来的菌,才是真正意义上4.0时代的配方菌。

菌群移植: 菌群移植常见的几种方式简介

在临床实践中可以对微生物菌群进行重建,以提高其疗效,减少这些化合物的毒性负担(Alexander et al., 2017)。 放射治疗对肠道菌群的影响,以及放射治疗后维持微生物平衡的临床意义逐渐受到重视(Ferreira et al., 2014)。 在最近的一项前瞻性研究中(Cui et 菌群移植 al,2015a,b),57.1%(8/14)的患者在接受了FMT升阶治疗策略(Step-up FMT)后停止了使用激素并获得了临床改善。 这8名应答者中,5例(35.7%)接受了单次FMT治疗,1例(7.1%)接受了两次FMTs,2例(14.2%)接受的是两次FMTs联合定期的激素治疗。 6例患者(42.9%)未能达到临床改善并存在激素依赖,尽管其中3例患者在治疗期间出现过短暂的或部分的临床改善。 近期一项研究(Chu et al., 2017a,b)指出,一些制备方法可破坏活菌成分和粪便的适用性。

老年人作为胃肠道疾病高发人群,是否可以受益于FMT治疗? 菌群移植2023 此前有研究表明FMT在治疗老年患者的CDI方面安全有效,但在FMT后的6个月内,老年患者的复发率显著高于年轻患者。 一项以小鼠为模式动物的研究比较了幼年(3周龄)和成年(8周龄)小鼠FMT后菌群的长期状态,发现菌群定植在幼年SPF小鼠中优于成年SPF小鼠,表明移植菌群的建立可能受到宿主年龄的影响。 老年人作为胃肠道疾病高发人群,是否可以受益于FMT治疗呢?

菌群移植: 菌群移植3 932例治疗效果和并发症的5年随访分析

因此,FMT的实验室条件应满足制药公司生产口服药物的生产要求(GMP)(见图4)。 美国胃肠病学会(AGA)正在使用来自国家注册中心的数据以制定一个长期计划来评估FMT治疗CDI的风险和获益(Kelly et al., 2017)。 因此,菌群移植包括整体菌群移植(例如:FMT)和选择性菌群移植SMT(例如:介于传统益生菌和整体菌群之间的菌群组成)。 菌群移植2023 然而,使用单一菌株治疗的临床益处是有限的(Milleret al., 2016)。

菌群移植

研究表明菌群移植用于治疗复发性CDI患者效果优于抗生素,菌群移植能使得多达90%的CDI患者症状得到解决。 但由于其作用机制、供体选择和人源制品的复杂性,以及长期跟进数据的缺乏,给临床医生和监管机构带来了非常独特和复杂的挑战。 HMT的未知和挑战包括作用机制、准备和给药方式、供体选择、随访时长、监管。

菌群移植: 菌群移植方式

2013年,我还在中山医院工作的时候,当时最早做标准化粪菌移植的是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张发明教授,再往后就是我所在的中山医院和北京301医院,算是中国第一批从事粪菌移植工作的医院了。 菌群移植2023 第二个时代是我国有突出贡献的张发明教授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FMT粪菌分离提取仪,将整个菌群移植带入了2.0时代,属于标准化的粪菌移植时代。 在我们国家的里程碑事件是在2018年,菌群移植正式写入了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的《炎症性肠病诊疗专家共识意见》。

菌群移植

HMT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已发表4项随机对照试验(RCT),其病情缓解率显著高于安慰剂。 其中一项研究报道使用某一供体菌群的治疗成功率更高,提示HMT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可能存在某种供体效应,选择供体可能十分重要,但目前对炎症性肠病的最佳供体还尚未明确。 接受HMT治疗炎症性肠病的不良事件一般是轻度和自限性的,常见症状包括腹痛、腹胀、腹泻和发热,未发生严重不良事件。 现有证据表明,菌群移植可在缓解轻度至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方面发挥作用,但是研究数量和研究设计异质性、长期随访时间、参与者数量等原因也影响了对疗效和安全性的判断。 接下来,研究人员对抗生素处理后的老龄小鼠进行自体(Autologous, 菌群移植 FMT-A)或异体(Heterologous,FMT-H)的FMT,比较他们对于促进肠道菌群稳态恢复的作用(图1A)。 我们的研究发现与自行恢复(SR)组相比,自体和异体FMT均能将肠道菌群多样性的恢复时间从8周加快到3周(图1B,C)。

菌群移植: 肠道菌群移植(FMT)

2013年,FMT首次被写入美国复发性CDI治疗指南(Surawicz et al., 2013)。 微生物测序、生物信息学技术以及对菌群整体观的理解为揭示复杂的菌群内在属性提供了新的直观证据(Dubilier et al., 2015; Madsen et al., 2017)。 ② 可能不良反应:偶有嗳气、腹胀、腹痛、轻微腹泻、低热,大部分症状在移植12~24小时缓解。 已经完成多中心研究的报道证实菌群移植的安全性是比较高的,而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国家在今年三月份发布的管理条例中认为菌群移植是低风险的一个医疗新技术。 我们的供体筛选标准这么严格是因为供体的质量直接决定了移植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