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酒後駕駛刑罰2023詳解!(小編推薦).

Article hero image
酒後駕駛刑罰

(a) 在100毫升呼氣中有22微克酒精;(b) 在100毫升血液中有50毫克酒精;或(c) 在100毫升尿液中有67毫克酒精。 人體100ml血液中含100毫克酒精時,不同酒類量化分別是:70度白酒約50克;60度白酒約75克;50度白酒約100克;40度白酒約150克;日本清酒約500克;紅酒約600克;啤酒約3瓶或6個易拉罐。 另外法庭亦提醒死者家屬及傷者,可循民事追討賠償,經醫生評估及找律師協助,有時車禍對死傷者的身體和心靈產生嚴重創傷,無法重拾舊趣和復職,索償金額可高達數千萬元。 根據警方資料顯示,魏男下午2時50分許,沿著縣道202號線(西溪段)駕駛廂型車沿成功往湖西方向(縣道202號線西溪段向東)行駛,行至肇事地點,不慎自撞路旁房屋致肇事,車上無附載人,駕駛受傷送醫意識清醒,魏男無飮酒,詳細肇事原因調查中。 然而酒駕公共危險罪流程並非到這裡即結束,後續行為人仍須留意地檢署是否有寄發傳票傳喚再次開庭或收到檢察官所下之處分書,若起訴到法院則需再由法院開庭審理後做出判決結果。 马来西亚交通部长林良实于2000年规定酒驾导致他人死亡或受伤的驾驶者将面临3至10年的强制性坐牢[29]。

  • 根據警方資料顯示,魏男下午2時50分許,沿著縣道202號線(西溪段)駕駛廂型車沿成功往湖西方向(縣道202號線西溪段向東)行駛,行至肇事地點,不慎自撞路旁房屋致肇事,車上無附載人,駕駛受傷送醫意識清醒,魏男無飮酒,詳細肇事原因調查中。
  • 這樣的事經常發生在很多國家,最近一份報告發現,在美國醉駕的保險費平均增加約94%。
  • 交管部門提醒,隔頓酒(也就是駕車前一天晚上喝酒,第二天開車)並不能保證血液中酒精濃度散盡。
  • 行人地獄(英語:Living hell for pedestrians)是指台灣的道路車輛駕駛違法不停讓行人、不懂得尊重行人擁有最高優先通行的權利,以及道路設計沒有服務行人、道路環境對於行人不友善的現況。
  • 三讀通過條文則規定,酒駕者重新考領駕照,應申請登記配備有酒精鎖汽車後,始發給駕照;若不依規定駕駛具有酒精鎖車輛,則處6萬元以上12萬元以下罰鍰。

以「家長式」管理著稱的新加坡自然不容酒駕的發生,鞭刑算是新加坡的一種刑罰特色,也是目前世界上少有一種酷刑,被行刑後的違法者終身會留下傷疤印記。 酒後駕車在新加坡開始也僅僅是罰款加監禁的處罰,但如果是二進宮,那就開始要拿鞭子伺候了。 值得一提的是,在行刑前,刑鞭會在清水中浸泡一夜,目的就是讓其充分吸水增強柔韌性,從而避免乾燥的刑鞭在行刑時可能斷裂,每鞭需要打得皮開肉爛,承受不住這等酷刑而暈倒的大有人在。 不過法律不會因暈倒而寬恕,待被刑法者清醒後,會繼續完成剩下的鞭數。 當然,監禁刑罰是否足以遏止醉駕,本身也有一定疑問,所以不少地方都有人提出各種各樣的「奇策」,提高阻嚇力。 事緣2009年1月農曆年廿八,一名酒後駕駛的貨車司機在落馬洲越過對面行車線,撞到並壓毀一輛的士,車上5名紮鐵工人及司機當場死亡。

酒後駕駛刑罰: 酒後駕駛會影響你的汽車保險嗎?

如有再犯,承保公司或會拒絕為你承保,這意味著你被吊銷駕照期滿后可能就沒有保險了。 首先我們要了解,按照香港法律什麼才是真正的酒後駕駛。 從警察對它的描述來看,在香港你有可能會被檢控以下兩類罪名。 酒後駕駛,簡稱酒駕/醉駕,可以說是駕車時所犯的一種極嚴重的罪行,尤其在警察和保險公司的眼裡。 多年來,全球各國政府和警察機關都在努力根除這一問題,而且大部分已經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對某些人來說,忽略存在的風險,幾杯酒下肚後再駕車回家是一件非常輕鬆舒適的事。

酒後駕駛刑罰

三讀通過條文則將毒品檢定納入規範,避免毒駕者造成事故。 根據道路交通安全規則第114條規定,行政罰的酒駕標準為飲用酒類或其他類似物後,其吐氣所含酒精濃度達每公升0.15毫克,或血液中酒精濃度達0.03%。 酒後駕駛刑罰2023 (中央社記者王揚宇台北24日電)立法院臨時會院會今天三讀修正通過加重酒駕刑罰及行政罰的相關條文,把酒駕未肇事的刑責,從原本2年以下有期徒刑,提高為3年以下有期徒刑等,也明定公路主管機關得公布10年內第2次酒駕累犯者姓名、照片及違法事實。 國際通行檢測酒精含量的方法主要包括呼氣測試以及血液酒精濃度測試,除此之外還包括尿液、唾液測試等等,這其中最為準確的方法是血液測試,以我國酒駕檢查情形來看,一般是先通過呼氣儀器初檢,而後進行血液酒精濃度精確檢測,確定量刑。 德國警察和交通部門之所以對酒後駕車的處罰如此之重,主要因為在德國90%以上的交通事故與酒精有關。

酒後駕駛刑罰: 酒駕發生車禍時,最常遇到民眾詢問酒駕是否就得負全責?

希望今次這一篇文章能加深大家對酒後駕駛及醉酒駕駛的認識,令各位讀者更為小心,而且時刻提醒自己酒後不論對自己有多大信心都不要駕駛,當個負責任的司機。 原來所謂的醉酒駕駛亦有分酒駕和醉駕,而定義及刑罰都各有不同,今次Buycar.hk希望為大家指出兩者的分別,除了讓大家多了解這一方面的知識,而且提提大家這兩樣行為所帶來的嚴重後果。 雖然很多人都知道不應醉駕/毒駕/藥駕,並且在駕駛學校裡學過安全駕駛,但誘惑還是存在。 實際上,根據香港警務處的資料,2015年上半年有440名司機因酒駕被判罪,17名司機因藥駕被捕。 可以看到,亞洲國家對待酒駕,更多的是動員身邊人員對其加以監督和勸導。 這種連帶責任,動用身邊力量監督駕駛員不飲酒開車效果非常顯著。

相信大家不論在新聞中,還是電視電影的劇情中,都常常見到有人因為醉酒駕駛駕而意外撞傷甚至撞死無辜的路人,大家除了心中無比的難受,亦希望涉事的犯人被重判,為自己自私的行為承受後果。 還有很重要的一點是,如果你被發現藥駕或酒駕并發生事故,在香港絕大多數車保是不會承擔任何賠償的,也就是說你將要自己支付所有的賠償。 如果你被判醉駕,你的車險承保公司必定會增加你的保險費。

酒後駕駛刑罰: 廂型車翻覆差點衝入民宅 駕駛受困車內警消馳援救人

更重要的是司機應有正確的駕駛培訓,後車駕駛者須在合理可能的情況下採取一個能令他成功處理所有合理預期的交通突發事故,所謂「防範於未然」的緊急事故。 除了法庭刑罰外,政府亦著重教育方法,推行駕駛改進計劃,鼓勵司機完成習作及通過測試,避免觸犯交通違例事項。 警方西九龍總區交通部在過去一周(18日至23日)展開執法行動,以打擊「藥後駕駛」及「酒後駕駛」罪行。 酒後駕駛刑罰 行動中,人員共拘捕7名本地男子、3名本地女子及1名內地女子,年齡介乎21至48歲。

交管部門提醒,隔頓酒(也就是駕車前一天晚上喝酒,第二天開車)並不能保證血液中酒精濃度散盡。 比如,真實案例,天津某車主駕車前一天晚上和朋友一起喝酒,他喝了三兩白酒,沒想到第二天開車上路,酒精測試還是屬於酒後駕駛。 我國法律規定,乙醇含量達到和超過20mg/100ml的,為酒後駕駛;達到和超過80mg/100ml,為醉酒駕駛。

酒後駕駛刑罰: 酒駕的處罰有哪些?罰則計算方式

政府一直致力提升及推廣道路安全,包括推行立法、加強執法、舉辦宣傳與教育活動,及改善道路設施。 香港的道路交通非常繁忙,顧己及人,駕駛者必須小心駕駛及保持個人健康。 特別是職業司機,由於須長時間在路面駕駛,所以注重職業健康更加重要。 已如前述,交通事故責任有所謂的路權,跟酒駕行為不能混為一談,每件交通事故肇事責任研判需看有沒有因果關係,並非有酒駕就一定要為車禍負全責。 酒駕本身即具高度危險性,行為人明知不能安全駕駛仍故意為之,近年來政府機關亦致力於宣導正確駕駛觀念,且立法機關亦對條文刑度進行修正,期許能有效遏止民眾酒駕之惡習。

如果行為人不是車主或保管和使用車輛的人,而且最近沒有駕車,只是被發現坐在車中或與車有關聯,就應查明行為人是否負有管理和使用之責。 困此,行為人是否對車輛負責,屬於事實問題而非法律問題。 酒後駕駛罪又稱酒精或藥物影響下的駕駛罪,是指在受到酒精或藥物的影響不能正常控汽車時,在任何道路上駕駛,企圖駕駛或者負責汽車的行為。

酒後駕駛刑罰: 酒後駕駛

在因少子化呈現人口負成長的台灣,相當程度加劇了人口老化的國安危機,此外每增加一位車禍死亡民眾,就增加社會成本1600萬元、每增加一位車禍受傷民眾,則增加100萬元,因此近年來交通事故耗損我國社會成本高達6000多億元[12]。 近年來酒駕肇事的事故之比例越來越高,社會大眾也高喊著「酒駕0容忍」的口號,有些人認為酒駕等同故意殺人,為社會所不容許的錯誤行為,政府於111年也因應民意做出相關罰則之修訂。 最重要的分別,其實是在於被發現時司機的酒後駕駛時狀況。

酒後駕駛刑罰

由於過年在即加上意外死傷慘重,引起不少社會人士震怒,最後涉事司機羅少權只被判囚6年,並吊銷駕駛執照,但刑滿後可以再考牌。 歌手梁漢文昨日(23日)凌晨駕駛平治房車在半山撞欄。 警方表示,一名姓梁(46歲)男子未能通過酒精呼氣測試,涉嫌「酒後駕駛」被捕。 據警方數字,去年上半年的酒後駕駛檢控數字為463宗,比前年下半年的574宗為低,但酒駕無異於一個神智不清的人在馬路上控制一台「殺人機器」,絕對是一宗都嫌多。

酒後駕駛刑罰: 相關新聞

酒精含量超過法定標準指定度數,會即時取消駕駛資格最少6個月(再犯者最少2年)、被記10分違例駕駛記分,以及強制修讀一個駕駛改進課程。 但若然是因為醉駕而引致他人死亡或受傷,則會以其他更嚴重的罪名作出控告,包括可以終身吊銷駕駛者的駕照。 道路交通犯罪,規定於《道路交通條例》(香港法例第三世界國家374章)及《道路(交通管制)規例》等法例中,主要包括了違例駕駛的犯罪,交通事故的犯罪以及其他道路方面的犯罪。 日本對酒駕的處理是:如果駕駛人員血液中的酒精含量達到了0.03%,就會被當場吊銷駕照,並處以最高5年的監禁和100萬日元(相當於79428元人民幣,真貴的說)的罰款。 除酒駕司機外,為其提供車輛和酒水的人以及車上的乘客也會受到相應的處罰。 這便是日本的「車輛提供罪」、「酒水提供罪」、「同乘罪」。

酒後駕駛刑罰

倘若不慎遇到酒駕肇事案件纏身,除大家已知的酒駕車禍刑責外,仍可能有高額賠償金需要負擔,建議務必與刑事專業律師進行討論,評估有無減刑、爭取於合理賠償下之和解及緩刑的空間,避免自己身陷囹圄。 酒後駕駛刑罰2023 酒後駕駛刑罰 任何人若曾經干犯酒後駕駛的相關罪行,不論對上一次的酒精濃度如何,都會被視作第二次/再次干犯酒後駕駛罪行。 酒精含量超過法定標準指定度數,會一直加重罰則,首次定罪最高停牌期由6個月至2年不等,再次定罪則為2年至5年。 這比起過往劃一初犯停牌3個月、再犯停牌2年,已算加重。 為防止酒駕者改開租賃車,藉此規避沒入車輛規定,三讀通過條文也明定,租賃車業者已告知處罰規定義務,若駕駛仍違規酒駕,則依照酒駕規定處罰加罰1/2。

酒後駕駛刑罰: 安全駕駛與健康

今日“港港嘀”主要介紹了酒後駕車罪的含義、構成要件、酒後駕車的刑法標準以及此罪與彼罪的區別。 實務上也不乏出現酒駕停等紅燈時被對後方車輛追撞的案例,但交通事故責任有所謂的「路權」,跟酒駕行為不能混為一談。 每件交通事故肇事責任研判需看酒駕車禍有沒有因果關係,並非有酒駕或無照駕駛,就一定要為車禍負責。 其實近年不少國家和地區,都針對醉駕加重刑罰,例如近年屢爆醉駕交通意外的台灣,過往被指法例欠缺阻嚇力,但目前已改以「三振條款」處理醉駕,即規定5年內3次犯酒駕必須入獄服刑,不得用罰款代替。 而在2010年,澳門法院更重判一名在當地醉駕的香港男子入獄六個月,並下令不得緩刑及不得以罰款代替,以監禁嚴刑打擊醉駕。

酒後駕駛刑罰

但是根據個人身體體質所不同,不同人喝酒後檢測出的數值並不相同,最妥當的方法應該是滴酒不沾。 因飲酒後駕駛機動車被處罰,再次飲酒後駕駛機動車的,處十日以下拘留,並處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罰款,吊銷機動車駕駛證。 在日本,酒駕後的懲罰可能會牽連很多人,因為除了酒駕者毫無疑問要接受懲罰外,包括向酒駕者提供車輛的人、為即將開車的駕駛者提供酒水或勸酒的人,甚至是你坐在酒駕車上,都將通通受到懲罰。 以英格蘭地區為例的檢測標準:每100ml血液中含有80mg酒精,每100ml尿液含有107mg酒精濃度的被定義為醉酒駕駛,面臨上述嚴厲處罰。 據「世界衛生組織」調查表明,有50%~60%的交通事故是由酒駕所引起的。

酒後駕駛刑罰: 酒駕判例

為避免酒後駕駛,不少地方要求提供酒精飲料的店家提供代為呼叫計程車的服務,也鼓勵同行者留下有駕駛執照的一人不飲酒,以便接送原本駕車的飲酒者。 也就是說,只要喝1杯啤酒就是酒駕;飲啤酒超過兩瓶可成為醉駕。 飲酒後駕駛營運機動車的,處十五日拘留,並處五千元罰款,吊銷機動車駕駛證,五年內不得重新取得機動車駕駛證。 在英國酒駕,即使是初犯,並且沒有造成具體的傷害,也會被吊銷駕照一年;如果重犯,則會被吊銷駕照3年,外加1000英鎊的罰款;如果在10年內出現了3次酒駕,則會被吊銷駕照109年,也就是說這輩子都與車無緣了。

三、接受第一項測試檢定前,吸食服用含酒精之物、毒品、迷幻藥、麻醉藥品及其相類似之管制藥品。 四、發生交通事故後,在接受第一項測試檢定前,吸食服用含酒精之物、毒品、迷幻藥、麻醉藥品及其相類似之管制藥品。 酒後駕駛刑罰2023 (三)刑法第185條之3: 駕駛動力交通工具而有下列情形之一者,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三十萬元以下罰金:一、吐氣所含酒精濃度達每公升0.25毫克或血液中酒精濃度達0.05%以上。 二、有前款以外之其他情事足認服用酒類或其他相類之物,致不能安全駕駛。

酒後駕駛刑罰: 遭冒名向信眾斂財詐騙 台灣首廟天壇痛批「簡直是向天借膽」

但即使修訂罰則還是處理不了核心問題:現時酒駕最高可罰款2.5萬元、監禁3年,但實際量刑上,一般只要不涉傷亡,很少會判處監禁。 例如前無綫電視藝人羅鈞滿,前年因犯酒駕罪被控,他過往已有違反交通條例的紀錄,雖然裁判官一度表明,此案嚴重程度可判監禁刑罰,但最後也只被判處社會服務令100小時及停牌兩年,另接受駕駛改進課程。 刑罰部分,現行刑法第185條之3第1項規定,駕駛動力交通工具而吐氣所含酒精濃度達每公升0.25毫克,或血液中酒精濃度達0.05%以上者,可處2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新台幣20萬元以下罰金。 如果駕駛汽、機車經過警察機關或相關執法單位設有測試檢定的地方時,不依指示停車接受稽查,或即便停車接受檢查卻拒絕酒測的話,依現行法規將會處新臺幣18萬元的罰鍰,並當場移置保管該汽機車、吊銷其駕駛執照(3年內不得考領)及施以道路交通安全講習。

  • 三讀通過條文則將毒品檢定納入規範,避免毒駕者造成事故。
  • 以英格蘭地區為例的檢測標準:每100ml血液中含有80mg酒精,每100ml尿液含有107mg酒精濃度的被定義為醉酒駕駛,面臨上述嚴厲處罰。
  • 當然,監禁刑罰是否足以遏止醉駕,本身也有一定疑問,所以不少地方都有人提出各種各樣的「奇策」,提高阻嚇力。
  • 酒精含量超過法定標準指定度數,會即時取消駕駛資格最少6個月(再犯者最少2年)、被記10分違例駕駛記分,以及強制修讀一個駕駛改進課程。
  • 可以看到,對於酒駕處理還是相當嚴厲的,最低入獄便是六個月,累犯還會大大加重處罰力度。
  • 酒後駕駛罪又稱酒精或藥物影響下的駕駛罪,是指在受到酒精或藥物的影響不能正常控汽車時,在任何道路上駕駛,企圖駕駛或者負責汽車的行為。

機動車教練員酒後隨車從事教學活動的,按照機動車駕駛人酒駕的規定處罰。 酒後駕駛是嚴重刑事罪行,最高罰款港幣25, 000元及監禁三年,並須記10分違例駕駛記分,停牌由六個月至五年。 政府機關不僅對於切勿酒駕加強宣導,更屢勸大眾將心比心,然酒駕肇事刑責實重,且若未與對方達成和解,將實質影響法院判決刑度,建議涉及酒駕案件者,盡快尋求專業刑事訴訟律師進行法律諮詢,協助評估個案狀況,進一步擬定合適答辯策略,極力爭取理想判決結果。 酒駕行為相關法令,請參閱:《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35條第4項、《刑事訴訟法》第88條第3項第2款。 假設因為你自己飲酒,所以讓朋友來開你的車,那麼你要意識到,如果他們駕駛你的車發生了事故,你還是會被追究法律責任的,因為車保在你的名下。

酒後駕駛刑罰: 相關連結

該詞最初源自於2021年12月成立的臉書粉絲專頁「台灣是個行人地獄」,該專頁由旅澳洲臺灣人Ray Yang創立。 該專頁於2022年12月7日由美國知名媒體CNN引用,該文指出台灣雖以美食小吃、自然景觀和好客聞名,但惡名昭彰的車輛駕駛不停讓行人和交通對行人極不友善則讓人卻步[3][4]。 酒後駕駛刑罰 CNN還提到,台灣2022年就有2,962人死於交通意外,是日本的6倍、英國的5倍[5],並指出台灣交通亂象影響觀光業,若要吸引和留住國際遊客,必須先改善道路安全問題[6]。 此外,一年內有醉駕行為,被處罰2次以上的,吊銷駕駛證,5年內不得駕駛營運機動車。

酒後駕駛刑罰

至於行政罰部分,三讀修正通過的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明定,若汽機車駕駛人10年內第2次酒駕,除了現行已有的加重罰鍰、吊銷駕駛執照,新增公路主管機關得公布酒駕累犯姓名、照片及違法事實。 在许多国家和地区,服用可导致精密操作能力降低的药物或者在藥物影響下駕駛,亦是刑事犯罪[1]。 由於臺灣境內交通基礎設施過於簡陋,行人常被迫行走於馬路上,甚至造成兒少死傷偏高[9],已超過已開發國家的認知與生活水平。 2022年因交通事故死亡人數達3085人,更是創下2013年以來新高。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