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子宮頸癌怎麼辦12大好處2023!(小編貼心推薦).

Article hero image

HPV第16、18型是最常見的高危險人類乳突病毒,與子宮頸癌前病變、子宮頸癌以及男女外生殖器癌的發生有關,HPV疫苗的中文名稱為「人類乳突病毒疫苗」。 是的,每個人都有子宮頸閉鎖不全的可能,且排除高風險族群外,初次發生子宮頸閉鎖不全的產婦通常難以察覺,因為它很可能沒有任何徵兆,除了有病史的患者外,子宮頸閉鎖不全的預防並不容易。 張志隆表示,如果懷孕初期做抹片發現異常,無論是非典型細胞,或是病變,都會先用陰道鏡檢查。

[NOWnews今日新聞]日本男星木村拓哉本月2日被爆跟工藤靜香將於4月「宣布離婚」,今(7日)週刊《週刊女性》訪問到資深媒體人,對方點出謠言源頭地位不可忽視,所以媒體才會重視這「沒有證據的傳聞」。 棉質內褲較透氣|圖片來源:Taobao有些女性以為用了護墊就代表乾淨,其實不然。 子宮頸癌怎麼辦 子宮頸癌怎麼辦 如果不經常替換,會令陰道的衛生變差,更易受到感染。

子宮頸癌怎麼辦: 子宮頸抹片檢查報告分級怎麼解讀?4 種抹片+病毒檢測結果

人類乳突病毒是一種DNA病毒,會感染人體的表皮與黏膜組織。 它有兩百多型,可以分為低危險型與高危險型,是男性及女性重要的傳染病原之一。 我們要知道,如果以經驗法則來說,絕大多數的子宮內膜癌都是第一期的,也就是說十個有九個患者只要做完「子宮內膜癌分期手術」就能痊癒,不用化療與放射線治療。

  • 有些婦女因為懷孕,服食避孕藥,或自身荷爾蒙分泌的影響,導致子宮頸內管的柱狀上皮細胞外翻,而使子宮頸看起來較為紅腫,如果女性本身沒有症狀,抹片結果也正常,因為外翻只是一種生理變化,既不是病,更不需治療。
  • 根據衛福部統計,子宮頸癌每年新增的個案約為1500人左右,每年約有650人左右因子宮頸癌死亡。
  • 第一期子宮頸癌的癌細胞已達基底膜,但尚未擴散到子宮之外,又以癌細胞侵犯至基底膜的深度及腫瘤大小細分為1a、1b。
  • 子宮內膜息肉:子宮內膜的黏膜細胞異常增長所導致的良性組織,惡性比例低,停經前1.7%停經後5.4%。

●高度鱗狀細胞上皮內病變-CIN2(中度分化不良),CIN3(重度分化不良):必須做陰道鏡切片檢查 。 正確名稱為「子宮頸環紮手術」,手術名稱的英文為Cervical Cerclage,其中以McDonald Suture為最常用的術式,我們常稱為麥當勞手術。 HPV 病毒有機會於初期時段被身體的免疫系統所消滅或控制,因此,在沒有接受任何治療的情況下,HPV 病毒亦有可能自動消失。 建議至醫院就診後,由醫師安排專業人員評估合適的子宮托大小購買,並於購買時示範、指導使用及注意事項衛教。

子宮頸癌怎麼辦: 子宮頸癌檢查結果異常

手術後 3 個月不適合久坐、長途旅行等活動,避免做瑜伽、跳韻律舞等易增加腹壓的活動,以免造成骨盆腔內出血。 免疫力:服用抑制免疫藥物者,罹癌率相較一般人增加 10 倍,而愛滋病人或尿毒病人,罹患子宮頸癌的比例也偏高。 癌細胞無論大小,已轉移至周邊的骨盆腔淋巴結,或主動脈旁淋巴結(Para-aortic lymph nodes)。 本專案補助之疫苗使用基因工程培養抗原,製程過程不會使用雞蛋,因此雞蛋過敏基本上可以接種,但若屬於比較易過敏的體質,建議可在評估單上特別註明請醫生評估,或請較熟悉個案病史的醫生協助評估。 (蛋白過敏,此蛋白指的是蛋白質,並非雞蛋的蛋白)。 國民健康署於112年上半年提供具我國國籍之110年入學國中女生(97年9月2日至98年9月1日)接種第2劑HPV疫苗。

不過要注意的是,子宮頸細胞檢驗並不是100%準確,多項研究顯示,檢驗結果可能會有5至20%的失誤率,檢驗結果可以是不正常被誤為正常(假陰性)或正常被誤為不正常(假陽性)。 即使上一次檢驗結果是陰性或正常,婦女仍須定期接受抹片檢查。 子宮抹片檢查結果一般可在驗身後由醫護人員講解,因應需要如是正常可一年接受一次。 化學治療(簡稱化療)是把對抗癌細胞生長的化學藥物,以點滴注射或口服(較少見)的方式給藥。 藥物會隨著血液送到全身,雖然有助於消除體內大部分的癌細胞,卻和放射線治療一樣,會在過程中損害到健康,並引起副作用。 化療經常用於治療復發的子宮頸癌,或在子宮頸癌轉移到身體其他器官時採用。

子宮頸癌怎麼辦: 子宮頸腺癌長超快 抹片逾三年未做恐錯失治癒良機

若非疫苗接種之禁忌症,建議可接種HPV疫苗,惟應列入醫師問診事項,於接種時使用23號或直徑更小的針頭,施打後於注射部位加壓至少2分鐘,並觀察是否仍有出血或血腫情形。 因為HPV疫苗是非活性疫苗,故可以與其他非活性或活性疫苗如A型肝炎,B型肝炎,白喉,破傷風,無細胞百日咳,非活動性小兒麻痺,腦膜炎雙球菌等疫苗一同接種。 另,依疾病管制署111年5月2日公告,接種COVID-19疫苗可與其他疫苗可同時分開不同手臂接種,亦可間隔任何時間接種,以利接種後反應之判別,請依疾病管制署最新公告為主。 目前研究資料顯示,不論男女,每個人一生中約有5-8成的機會感染到HPV。

我們對特定的療法若有不了解之處,向醫師尋求諮詢之餘,也可以積極蒐集治療資訊,就診時就會更明白了。 馬偕醫院婦科癌症學科主治醫師楊育正建議初次性行為之後三年開始檢查,一年做一次,因為乳突病毒病變的時間要五到十年,且80%的感染者一到兩年後病毒會自動脫落。 子宮頸癌怎麼辦 引起子宮頸發炎的原因很多,最常見的原因是細菌和病毒攻擊陰道。 子宮頸癌怎麼辦2023 這種攻擊會導致性病的感染,如滴蟲、淋病,衍生其他問題,如宮頸炎。 病毒感染:主要是人類乳突病毒(Human Papillomatus Virus., HPV),多由性行為而來。 若感染高危險病毒如HPV16型、18型、52型、58型,可潛伏在人體內約5~7年,恐10年內會使子宮頸細胞出現變異或進展為子宮頸癌。

子宮頸癌怎麼辦: 子宮頸癌第 4 期

目前我國食品藥物管理署已核准3種HPV疫苗上市,分別為荷商葛蘭素史克藥商的疫苗「保蓓Cervarix」及美商默沙東藥商的疫苗「嘉喜(四價)Gardasil」與「嘉喜(九價)Gardasil」。 如果疾病嚴重,但已進入第二、第三孕期,會盡量等到胎兒成熟,至少肺部成熟後,先把孩子生出來再做後續處理。 生活易會員於本網站內所發表的全部內容為即時更新,因此生活易不會預先審查任何內容,並不會保證其準確性、完整性及質量。 此外,會員所發表的全部內容均屬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生活易之言論及立場。 放化療:化療藥物可能包括:順鉑(Cisplatin)、卡鉑(Carboplatin)或順鉑合併5-氟尿嘧啶(Fluorouracil,簡稱5-FU)。 放射性療法(可選擇合併化學療法):包括體外放射治療與近接放射治療。

要用鴨嘴(窺陰器)把陰道撐開,找到子宮頸口;等一下還沒完,如果只有看看,得不到最後的診斷,也可以說是做了半套,這時候還要用一隻刷子,刷下子宮頸的細胞,送去病理中心才能得到報告。 同時,應有安全性行為、戴保險套,這也是預防子宮頸癌的保護措施。 HPV感染者一般沒有明顯症狀,通常9成的HPV感染會在1年內消失。 HPV感染超過1年不消失就稱為持續性感染,女性未來罹患子宮頸癌的機會較高。 另外,HPV感染也會造成男性陰莖癌、男女兩性肛門、扁桃腺、舌咽、口咽及舌頭等癌症。

子宮頸癌怎麼辦: 子宮頸癌分期的治療方式有哪些?

在女性十大癌發生率中,子宮頸癌排名第 9;而依據死亡統計資料顯示,女性十大癌症死亡原因中,子宮頸癌則從第 4 名掉到第 8 名,顯見子宮頸抹片推廣多年的成效。 覆盆子是身體有效治療子宮頸癌的非常好的水果之一,回答這個問題,子宮頸癌應該吃什麼? 一般健康的女性在受到人類乳突病毒感染後,有八到九成能在自行排除病毒後痊癒 ,如無法達到清除人類乳突病毒的作用,子宮頸在不斷受到刺激的情況下,容易造成細胞出現異常變異,如中途都沒有發現、處理,最後便演變為子宮頸癌。 未曾做過抹片檢查和長期未接受檢查的婦女,更應該儘快至醫療院所接受抹片檢查。

  • 如果切片結果顯示為子宮頸癌,表示它有侵襲、轉移性,必須找出是否已經轉移到周邊的組織,在第一期A時還可能採用圓錐狀手術來治療。
  • 會有這樣的分類,只是因為透過顯微鏡看到的細胞「看起來正常,卻達不到正常細胞標準;似乎有病變,卻又不到病變」的情況。
  • 晚期子宮頸癌常見的症狀包括疼痛、輸尿管阻塞引起的腎功能衰竭、出血、陰道惡臭分泌物、淋巴水腫和瘺。
  • 暈針通常是因為對打針的心理壓力與恐懼感,轉化成身體的症狀,出現眩暈與噁心等症狀,大多發生於青少年。

且沒什麼子宮托副作用,頂多少數人置入子宮托後會有異物感,這可以透過更換適宜大小的子宮托來解決。 子宮頸癌怎麼辦 「子宮脫垂是自然產才會發生!」這個說法相信許多人都聽過,但真的是事實嗎? 若不幸發生子宮脫垂、子宮頸脫垂,子宮下垂手術是必要的嗎?

子宮頸癌怎麼辦: 異常出血

這樣的白帶可能與慢性陰道炎、子宮頸糜爛有關,最好做婦科檢查以進一步確診。 還有一點也要留意,無論是病毒、細菌或黴菌感染,女性不僅應及早治療,某些情況下雙方最好一起接受治療,且期間暫時停止性行為,確定痊癒後再恢復,否則會產生重複傳染的「乒乓球效應」。 即使你感染過某種HPV病毒,施打HPV疫苗仍然可以保護你不受其他種類HPV的感染,因此,已有性經驗的族群也能夠受到HPV疫苗的保護。

做子宮頸抹片的目的是為了找出異常,異常可能只是單純異常,也可能是癌前病變或子宮頸癌;如果確診為單純異常、輕度癌前病變,只要定期追蹤即可;但若是中度或重度癌前病變,需進行「圓錐狀手術」切除病灶。 黃家彥醫師提醒,手術前必須空腹8小時,也需要家人陪同,此種手術加上麻醉的時間,在30分鐘內可完成。 子宮頸癌的起因是HPV病毒持續感染,造成細胞變異,所以當抹片檢查的報告是「異常」時,可能的結果包括「癌前病變」,或已經形成了「子宮頸癌」。 近年來我國衛生單位與學術和民間團體大力推廣普及婦女子宮頸抹片篩檢,雖然子宮頸上皮細胞內贅瘤明顯增加,但是侵襲性子宮頸癌確實下降許多,這是我國公共衛生的進步。 根據2006年衛生署的資料,我國2002年侵襲性子宮頸癌有2107新病例,其年齡標準化為每十萬婦女人口為17.21人,首度低於20 人,已經不是女性癌症發生的首位了。 子宮頸癌怎麼辦2023 定期規律接受子宮頸抹片檢查,可以降低60-90%的發生率。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