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首利大廈平面圖2023詳盡懶人包!(持續更新).

Article hero image
首利大廈平面圖

全數開放式單位也集中在A室,正如在闡述景觀時已提到,A室單位最大缺點是日後景觀會受到市建局橡樹街及埃華街的重建影響,選擇A室買家要有景觀有限期的心理準備。 其開則被喻「手槍則」,手柄位置就是玄關位延伸至浴室外的位置,大約有47呎,佔了全單位面積17%,浪費了不少空間。 「利.晴灣23」以南,包括F室(客房)及G室(客飯廳及睡房),被毗鄰「德安樓」(13層)所阻擋。 基本上「利,晴灣」的16樓以下單位都會受到影響。

  • 假如認為價錢可以抵銷上述環境、發展商背景、以及景觀等因素,而決定購入「利.晴灣23」的準買家,揀樓上有什麼值得留意呢?
  • 其開則盡量把景觀扭向南面,望較開揚的奧運站及九龍站景色,以及客飯廳會向西望奧柏御峰方向,洗手間也不屬於黑廁類別。
  • 用「建期價」計算入場單位,價格為473萬元,90%按揭,月供17,660元,月入42,300元已可過到壓力測試,最重要第一筆開支不算太過吃力,手持62萬已可以準備上車,兩口子每人各自儲30多萬元就可以。
  • 如果要景觀有較大的保障,最好由這個樓層開始揀選起。
  • 發展商第一張價單推出了50個單位,折算呎價18,858元成功震撼市場後,其後在開售前再加推第二號及三號價單,分別加推了30伙及37伙,呎價回升至20,431元及22,431元呎,看似未賣先加價,但實情跟發展商首張價單以低層單位作招徠有關,並不等於發展商有大幅加價。
  • 「利.晴灣23」以南主要以B室(客飯廳及睡房)及C室(睡房),其景觀角度可以望到奧運站、以至打側能望少量昂船洲海景,但因在正方就是「百新商業大廈」,以及前一點就是「奧朗‧御峰」,我們嘗試以航拍機拍攝,大約16樓以上才能避過,否則日後也只是商廈的面壁景為主。

如果要景觀有較大的保障,最好由這個樓層開始揀選起。 「利.晴灣23」以南主要以B室(客飯廳及睡房)及C室(睡房),其景觀角度可以望到奧運站、以至打側能望少量昂船洲海景,但因在正方就是「百新商業大廈」,以及前一點就是「奧朗‧御峰」,我們嘗試以航拍機拍攝,大約16樓以上才能避過,否則日後也只是商廈的面壁景為主。 在「利.晴灣23」以西,也就是在「奧柏.御峰」的正前方,現時建有數座工業大廈,包括「宏業工業大廈」、「華源工廠大廈」。 在《工業用地檢討報告》2014中,被劃為「住宅戊類」。

首利大廈平面圖: 物業估值

如果選擇銀碼高於1000萬元以上的單位,則可以採用發展商的備用一按,雖然不用通過壓力測試,但卻也要通過供款佔入息一半的測試。 值得注意,由於發展商的計劃在兩年後會進入高息期,準買家需要進行轉按,但由於剩餘貸款額已超過800萬元,故難以透過加借按揭保險作轉按,故物業要醞釀大幅升值、或自行補差價才能進行轉按,我們會以27樓B室,一個實用439呎的兩房單位作例子,其訂價為1,201.6萬元。 樓盤在26樓以上均全數開兩房則,但26樓及28樓均為特色戶,只餘下27樓為分層戶型,所以連同9-25樓的「F室」計算,「利.晴灣23」的兩房單位並不多,主要供應都是以9-25樓「F室」為主。 其開則盡量把景觀扭向南面,望較開揚的奧運站及九龍站景色,以及客飯廳會向西望奧柏御峰方向,洗手間也不屬於黑廁類別。 如果希望能享有較長久景觀的準買家,起碼也要在16樓以上作出選擇,方可避過前方「德安樓」的影響。

首利大廈平面圖

區內家庭住戶每月收入中位數為HK$ 20,600,年齡中位數為 首利大廈平面圖2023 44.1歲。 首利大廈位於紅磡信用街4號,入伙日期由03/1966開始。 首利大廈共有1座,提供160個單位,實用面積由410呎至550呎。 我們就以全盤最平開放式單位作為例子,看看利用發展商的付款辦法、以及按揭保險,可以產生不同的上會方式。 若銀碼超出了舊按保門檻,但又希望借取按揭保險;又或者需要更長時間來籌集首期的準買家,則可以選擇建築期付款辦法。

首利大廈平面圖: 北角港濤軒本月首錄成交 海景2房戶1498萬元獲承接

御峰」由兩座組成,在座與座間設了少量通風位,成為了樓盤的景觀缺口,同時也因為其建築也能減少西斜入屋的影響,但要留意這個方位的景觀也未必有百分百保障。 首利大廈平面圖 正因為「華源工廠大廈」已規劃作「住宅戊類」,日後有機會重建,大大增加了南向單位的景觀變數。 首利大廈平面圖2023 透過舊樓併購的私樓項目,在大角咀一帶也特別多,包括「利.晴灣23」以東的「福全街31號」。 現時已經平整,地盤前身由「裕泰興」收購準備興建酒店,其後輾轉以4.1億元轉售予「永發置業」。

除了景觀上不可磨滅的影響,其建屋質素也值得關注。 首利大廈平面圖2023 首利大廈平面圖 首利大廈平面圖 發展商為上市公司「有利集團」,公司過去主力承建香港公營房屋,自己作為發展商興建的私樓項目,較為觸目就是土瓜灣「利.港灣18」。 其中副主席黃天祥為有利集團負責製定業務發展策略、及監督業務發展及投資策略,並獲委任為職業訓練局理事會副主席,過往亦是職業安全健康局主席。

首利大廈平面圖: 按揭計算機

兩幅地地盤面積68,230呎,最高可用7.5倍重建為住宅,可建樓面達47.1萬,但當然這兩工廈業權分散,會增加了重建的阻力。 東區的北角@中原樓市片區,區內共35,982個私人住宅單位,涉及人口共106,822人。 主要街道包括英皇道(北角段)、電氣道(北角段)、渣華道(北角段)、七姊妹道(北角段)、百福道(北角段)、炮台山道(北角段)。 另外,區內主要屋苑包括 城市花園,百福花園,和富中心,健威花園,富雅花園。 區內家庭住戶每月收入中位數為HK$ 30,000,年齡中位數為 43.1歲。 由於有不少單位的實價低於600萬以下,你可以選用「即供」搭配「舊按保」上會。

而經過兩次加推後,在開售前可以發售的單位117個單位已悉數取出。 撇除上述討論的因素,對準買家來說,這個盤最吸引之處只得價錢一點。 餘下面積較大的一房單位,分別為「C室」(317呎)及「G室」(326呎)。 兩個單位的設有工作平台及露台,工作平台16呎,故會攤分了單位一定面積,若把它扣除的話,兩個單位面積分別為301呎及310呎,比起「B、D、E室」的內櫳分別並不會很大。 「C室」方位向西,其擺位上比起「D室」及「E室」更受「奧柏御峰」的阻擋,但它卻是唯一一個為客套兩用設計的一房則,好處是有套廁設計,但缺點卻是招呼客人時要經過睡房才能進入洗手間。 本頁顯示的樓盤說明和相關信息均由地產代理或業主或第三方提供的樓盤資料。

首利大廈平面圖: 大廈資料:首利大廈

至於其餘單位(B-E室)的散熱器設於什麼位置? 樓書只含糊地說明,放置在平台、冷氣機平台、或者冷氣機金屬支撐台上,但即是哪個地方? 市建局在2016年推出項目招收意向,最終共收到30份意向書,局方邀請了當中29間公司入標,終也有11個財團入標。 首利大廈平面圖2023 項目地盤8,256呎,預計重建後共提供69,675呎樓面,當中住宅樓面佔61,936呎,涉及115個單位(扣除用作樓換樓的樓面)、另有7,739呎商業樓面。 首利大廈(Lederle Garden)位於香港紅磡信用街4號,於 年 3 月 入伙。

  • 如果希望能享有較長久景觀的準買家,起碼也要在16樓以上作出選擇,方可避過前方「德安樓」的影響。
  • 項目地盤8,256呎,預計重建後共提供69,675呎樓面,當中住宅樓面佔61,936呎,涉及115個單位(扣除用作樓換樓的樓面)、另有7,739呎商業樓面。
  • 全數開放式單位也集中在A室,正如在闡述景觀時已提到,A室單位最大缺點是日後景觀會受到市建局橡樹街及埃華街的重建影響,選擇A室買家要有景觀有限期的心理準備。
  • 本頁顯示的樓盤說明和相關信息均由地產代理或業主或第三方提供的樓盤資料。
  • 兩個單位的設有工作平台及露台,工作平台16呎,故會攤分了單位一定面積,若把它扣除的話,兩個單位面積分別為301呎及310呎,比起「B、D、E室」的內櫳分別並不會很大。
  • 發展商為上市公司「有利集團」,公司過去主力承建香港公營房屋,自己作為發展商興建的私樓項目,較為觸目就是土瓜灣「利.港灣18」。
  • 若銀碼超出了舊按保門檻,但又希望借取按揭保險;又或者需要更長時間來籌集首期的準買家,則可以選擇建築期付款辦法。

我們會集中闡述9樓以上的單位,因為9樓以上的單位才屬於買家可予選擇之貨源。 由於三房單位位於9樓以下,均預留予樓換樓的買家,故今次揀樓攻略中並不會談及相關開則。 「利.晴灣23」以西,包括C室(客飯廳及睡房)、D室(客飯廳及睡房)、E室(客飯廳及睡房)及F室(客飯廳及客房),現時會正望「奧柏.御峰」方向,「奧柏」.

首利大廈平面圖: 香港大廈搜尋

跟「120天付款辦法」很相似,準買家需要在售樓處簽署臨約時先支付5%訂金,之後一個月內多支付5%,只是餘額95%在入伙時才找清。 由於物業關鍵日期在2021年12月31日,也意味大約8個月後便要成功尋找銀行上會。 首利大廈平面圖2023 若選用這種方式的準買家,其折扣額會較「120天付款辦法」為低,折扣額為15%。 銀碼低於800萬元以下(全數9-25樓開放式及一房)甚可以選擇新按保,借盡90%按揭上會。 雖然「G室」單位面積較大,其方位向南,揀選較高層可望奧運站至九龍站方向,方位上也有東暖夏涼的優勢,且其洗手間屬於光廁,外掛的冷氣機平台也屬於方便維修的一類;但從空間的實用性,則似乎「C室」稍勝一點,其玄關較細、且主人房積較寬闊一點。 由於部份單位的冷氣室外機會置於單位外,其擺位是否方便維修就變得很重要。

首利大廈平面圖

本公司在此提供的資料僅作單位成交前狀況的參考,並不是為賣方/業主客戶發出或推銷個別單位,本公司並無採取任何步驟核實有關資料是否合乎實際情況。 若因錯漏而引致任何不便或損失,本公司及中原網頁概不負責。 發展商第一張價單推出了50個單位,折算呎價18,858元成功震撼市場後,其後在開售前再加推第二號及三號價單,分別加推了30伙及37伙,呎價回升至20,431元及22,431元呎,看似未賣先加價,但實情跟發展商首張價單以低層單位作招徠有關,並不等於發展商有大幅加價。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