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蒲台島天后廟2023介紹!內含蒲台島天后廟絕密資料.

Article hero image
蒲台島天后廟

天后廟內存有不少古物,如同治甲子年的香爐五供、光緒十七年鑄造的古鐘。 道光十五年的銅鐘已收藏,現在給善信敲打的銅鐘是鑄於光緒十七年(1891)。 蒲台島天后廟 廟內其他古老文物有香爐、八寶儀仗、重修碑、木對聯、香案,以及一塊雕刻精美的奠酒石。 2006年再闖蒲台,遇著極少有的蔚藍天,卻酷熱得有如大溶爐。 相同的路線,結果在涼亭休息了半天,最後還要趕著那班渡輪去。

  • 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讀者及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
  • 2005年與幾名朋友行走蒲台島,初時走了一段枝葉密集的錯路,其中二人於是另覓相對易走的郊遊徑,我們卻照原定計劃登牛湖頂,相約在山上的涼亭會合,最後竟在同一時間到達,喜不自勝。
  • 另外,由於往返蒲台島的班次十分少,詳細的船期表可以參閱運輸署網頁。
  • 而今次介紹的路線會較為完整地遊覽蒲台島南部,先由天后廟出發,之後走郊遊徑上牛湖頂,再下山漫遊昂裝一帶僧人石及佛手崖等景色再返回碼頭。
  • 望著海景,在陰涼的地方吹著海風,飽覽整個蒲台島南端的絕美景色、蒲台島燈塔、一望無際的南中國海海景,特別寫意。
  • 從廟內一口鑄於道光十五年的銅鐘銘文可知,該廟建於1835 年或以前。

在規劃你的行程前,請留意有關部門或機構的最新公布,或向他們查詢景點的開放情況及時間。 后角天后廟是由經營鹽業的陶氏族人於明初(1368年)所創建,1970年代政府發展屯門新市鎮,清拆墟市,興建大型工業區。 廟宇變成位處低窪之地,每到雨季,善信進香不便,因此漸受冷落。 重要聲明:本網站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等方式運作,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讀者及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

蒲台島天后廟: 歷史文化

由於本網站受到「即時上載留言」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留言,若讀者及用戶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 巫氏大屋建於百多年前,後因主人離世而丟空多時無人打理,由本來金碧輝煌變得荒蕪,亦因大屋位處名為「長石排」的地方,該處據說風水欠佳,加上旁邊有長石形如棺材,於是被稱作鬼屋。 蒲台島天后古廟聳立於蒲台島西南面一個名為廟角的山丘上,是一庭兩進三間的傳統中式廟宇。

蒲台島天后廟

由於蒲台島本身是盛產及製作紫菜,以前的島民漁民曾以採紫菜維生,每逢當造的季節,便會親自到採摘紫菜,所以蒲台島的「台」(又稱「苔」)便是以此命名。 蒲台島天后廟 到了今天採紫菜的傳統經已消失,但總的而言,蒲台島仍與紫菜有不可割絕的淵源,所以有時間不妨一嚐島上的招牌名物:紫菜餐蛋麵。 在蒲台島西南岸邊石壁上的兩組摩崖石刻,屬香港法定古蹟,在1960年代被發現,相信已有三千多年歷史。 當時香港人煙稀少,只有許多小島村落和漁港。 石刻由一條70厘米闊的石縫分隔成左右兩邊,左邊一組刻文狀似動物和魚,右邊一組則是螺旋迴紋連結組成的圖騰,估計石刻蘊含對大自然之神的畏懼和崇拜之意,亦有鎮海護航之用。

蒲台島天后廟: 蒲台島- 香港10大最美岩石(附山徑地圖)@秋之風景寫真站

起點及終點:蒲台碼頭 行程:約6公里,約4小時 難度:★★ 補給點:碼頭附近有小吃店及海鮮酒家,但郊遊徑途中沒有補給點。 在行山的途中其實就已經能夠經過不少景點,大家經過時不妨停下來欣賞一下風景,拍照打卡,感受這個島嶼獨有的魅力。 岩石經長年風化後,形成五指巨手,指向天空,維肖維妙。

  • 不妨到訪這條質樸的小村,品嚐一些當地美食。
  • 在新的懷舊「赤柱卜公碼頭」上船,經過40分鐘的乘風破浪,到達杳無人煙的蒲台島。
  • 到了今天採紫菜的傳統經已消失,但總的而言,蒲台島仍與紫菜有不可割絕的淵源,所以有時間不妨一嚐島上的招牌名物:紫菜餐蛋麵。
  • 不要被嚇呆誤以為還有很多路要走,只是海闊天空,路實在不遠。
  • 會經過涼亭,過橋後就是大灣沙灘(海鮮飯店),廁所就在飯店附近。

油麻地天后廟於1969年至1972年重修,並與鄰近的油麻地城隍廟、油麻地社壇及油麻地書院合併運作及管理。 一到達後,大家已經可以看到天后廟廣場的牌坊,很有傳統中國文化的感覺呀~ 天后廟廣場的面積挺大,由於天后廟有超過六百年的歷史,在這數百年間亦進行過多次修茸。 座落於屯門薈墟,後枕青山的后角天后廟,據碑志所載,已經有超過六百年歷史,是香港境內最古老的天后廟之一! 天后廟旁更設有花炮展覽館,花炮展覽館內設有天后誕和大型實物花炮等相關的資訊予各位了解這些非物質寶藏。

蒲台島天后廟: 活動資訊

在觀賞佛手岩期間,細看遠處對岸,那裡便是南氹灣橋和摩崖石刻,往下就是要走那邊的路,一直通往碼頭終點。 蒲台島天后廟 不要被嚇呆誤以為還有很多路要走,只是海闊天空,路實在不遠。 當天由佛手開始走到碼頭,連帶睇石刻,只是花了約30分鐘便到。 到達山腳走到昂裝涼亭,便開始在大石群中尋找怪異岩石, 試試能找到多少? 碼頭附近有一個廁所,和幾間士多,還有一間海鮮酒家。

蒲台島天后廟

這些坑洞,是搭建天后誕時,用來鞏固支柱,避免支柱移位之用。 天后誕與太平清醮的戲棚搭建在不同的位置,天后誕的戲棚正對天后廟外面,天后安坐廟中,便能欣賞神功戲。 而太平清醮的戲棚,則鄰近民居,正反映其服務對象的不同。

蒲台島天后廟: 僧人石 Supine Monk

蒲台島的岩石主要是花崗岩,花崗岩於化學風化作用下,部分個體核心石會形成突岩。 島上所見的怪石,如「僧人石」、「佛手岩」都是這樣形成的,這些怪石形狀奇特,吸引不少遊客前來觀賞。 天后在蒲苔島居民心中具有重要地位,天后廟的所在位置正是漁民出海和歸航必經之地,希望獲得神靈庇佑。 現今的居民絕大部分已上岸生活,從事其他工作,但每年農曆三月廿三日天后誕、年頭作福和年尾還神,他們都會回來拜祭天后。 天后古廟屹立在蒲苔島西南端一處石崖上,左邊俯視島上的大灣,右邊是一望無際的大海,正面與墨洲相隔不遠,此小島正好作為屏障以減低風浪直接威脅。

蒲台島天后廟

繼續沿小徑行,步行10分鐘左右,景色漸漸開揚,開始就會見到廣闊的大海,途中更會經過粉紅色的沿海橋樑,不論轉彎位或者直路拍攝都十分美。 經攝影愛好者找到拍攝地點,原來是武昌街山上一處拍攝秘境,因為視角的關係,把距離拉近且變美了。 蒲台島天后廟2023 香港現存以天后為主神的獨立廟宇有102間[1],下表始建年份以廟內留存最古有年份紀錄的物品為依據[2]。 蒲台島天后廟 在回程時,大家或會想在這裡來一碗炭燒紫菜麵同婆婆自家炮製的消暑涼茶。

蒲台島天后廟: 僧人望海椅石

沿徑直走至涼亭小休(右沿郊遊徑經棺材石往碼頭)。 及後再緩步而下,見支路經「靈龜上山」、「僧人石」等名勝直往燈塔(右沿郊遊徑可往碼頭。續沿徑而走便見「佛手巖」,接回剛才支路,踏海岸小徑,往觀「摩崖石刻」返回碼頭。 油麻地天后廟於1865年由當地的水上居民所建,原為油麻地海邊的一座小廟宇,當時位置約於今日的北海街一帶。 1870年,油麻地居民組成油麻地五約,重修該天后廟,成為當地的宗教中心及最繁盛的地方。 當時天后廟前的土地是漁民曬船上麻纜的地方,而不少經營補漁船的桐油及麻纜商店在那裏開設,成為「油蔴地(油麻地)」這個地名的起源。

蒲台島天后廟

從廟內一口鑄於道光十五年的銅鐘銘文可知,該廟建於1835 年或以前。 另外曾經歷多次重修,最近一次在2007 年完成,耗費逾二百萬元。 蒲台島石刻︰一直以來,漁民都流傳說蒲台上有數組石刻。 蒲台島天后廟2023 終於在六十年代,在該島的南端發現了一組石刻。 該石刻分左右兩部分,石刻由一條闊七十厘米的石縫分隔。

蒲台島天后廟: 香港競技場

在蒲台碼頭下船後左走,先略過「第三段」指示牌,直往天后廟。 返回「第三段」指示牌,靠左方設有綠色欄杆的小徑上山。 繞過電力站路段漸開揚,沿空白的指示牌往上走,時而傾斜,時而茂密,最後接回蒲台島郊遊徑。

蒲台島天后廟

來到蒲台島,行山絕對是不可或缺的活動,行山路線亦有數條,如果想環島一整圈的話大概需時3小時。 在新的懷舊「赤柱卜公碼頭」上船,經過40分鐘的乘風破浪,到達杳無人煙的蒲台島。 2005年與幾名朋友行走蒲台島,初時走了一段枝葉密集的錯路,其中二人於是另覓相對易走的郊遊徑,我們卻照原定計劃登牛湖頂,相約在山上的涼亭會合,最後竟在同一時間到達,喜不自勝。 蒲台島上其實還有好些名勝,如「巫氏廢宅」和「棺材石」等,因初次行走,怕時間不足而沒有造訪。 筆者前往觀賞具歷史價值的「摩崖石刻」,在保護石刻的玻璃箱前駐足觀看良久都摸不著頭腦;及至在碼頭看見昔日石刻照片,始知石刻己被嚴重風化侵蝕,真是可惜。

蒲台島天后廟: 天后廟

香港是中國東南沿海地區天后崇拜較早傳入的地區之一,西貢佛堂門天后古廟(俗稱「大廟」)始建於南宋時期。 在台灣及福建地區,人們稱天后為「媽祖」,在香港的地方稱之為「亞媽」、「娘媽」、「媽娘」或「天后媽」等。 現時香港的天后廟遍佈香港島、九龍、新界和離島,大部分是清初復界以後才修建的。 蒲台島天后廟 蒲台島主要分為兩部份大灣及灣仔(昂裝),大灣的景點有天后廟及響螺石,而昂裝有較多景點,126燈塔、僧人石及佛手崖都在這一邊,中間則夾著巫氏大宅及棺材石。 繼續往蒲台島碼頭行,便到達位於蒲台島西南邊的天后廟。 每年農曆三月廿三的天后寶誕是島上的年度盛事,吸引不少遊客觀賞。

由碼頭出發逆時針方向沿海邊步行,穿過士多後行梯級上山,沿叢林步行,兩旁都有樹蔭,十分舒服,而且沿路都有指示牌,指示清晰。 往返蒲台島有2大交通及前往方法,包括從香港仔碼頭或赤柱卜公碼頭乘船到蒲台島,船程分別為1小時和30分鐘。 初夏的陽光穿透老榕樹溫柔灑在身上,靜坐其間,舒心愜意。

蒲台島天后廟: 出發-奇石之旅由搭船開始

參觀這座香火鼎盛的廟宇之餘,別忘了到廟外欣賞海天一色、無邊無際的南中國海全景,隨手一拍都是佳作。 蒲台島是香港南端的島嶼,與赤柱遙遙相對,面積大約四平方公里。 蒲台島沒有定期航班前往,到訪的遊戲客多租賃香港仔、赤柱街渡或參加旅行團。

不妨到訪這條質樸的小村,品嚐一些當地美食。 這裡有幾間小店和酒家,提供以當地盛產的食材入饌的美食,例如鮮味可口的紫菜魚肚湯和消暑解熱的海帶綠豆沙。 一碗熱呼呼的馳名紫菜餐肉蛋麵,也會為旅程增添動力。 你亦可以把當地特產名物紫菜和魚肚等乾貨帶回家作伴手禮。

蒲台島天后廟: 網站推薦:

在這座緊貼山崖的奇石旁邊,有一塊猶如向天仰臥著的人頭狀岩石,形態就像在祈禱或冥想。 這處亦是你放鬆一下,欣賞島上野生動物如灰面鵟鷹的好地方。 坐落蒲台島南邊的南角咀白色燈塔,襯以一望無際的湛藍海景,成為打卡熱點,遊客都喜愛在燈塔前的台階留影。 繞過燈塔,你會看見刻有古詩悼念亡人的紀念碑,在這裡亦可拍下絕美的沿岸風光。 網站所述的資訊如有更改,應以有關部門或機構公布為準。 蒲台島天后廟 政府對本網站內容的準確性、足夠性、可靠性及時間性概不作任何明示或默示的保證,亦不會就該等內容的任何錯誤或遺漏承擔任何法律責任。

蒲台島天后廟

島上有很多著名的奇石,部分更被選為「香港十大最美岩石」。 從這裡的東面、南面均可看到一望無際的湛藍大海,而且沒有光害的影響,是香港觀星的最佳地方。 油麻地天后廟是香港九龍規模最大的天后廟,位於油麻地廟街近眾坊街一帶,現由東華三院委託華人廟宇委員會管理,現被古物古蹟辦事處列為一級歷史建築。 蒲台島上怪石奇多,如僧人石、棺材石、佛手岩及烏龜石。 沿山徑及石階走到南端海邊,更可欣賞有數千年歷史、於1979年列為古蹟的蒲台石刻。 從碼頭從左走,約莫十分鐘便到達天后廟,天后廟位於斜坡上,斜坡皆為花崗岩,沒有植被,岩石上佈滿坑洞,凹凹凸凸。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