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僭建清拆令5大分析2023!內含僭建清拆令絕密資料.

Article hero image
僭建清拆令

有意在修葺楼宇及拆除僭建物方面为业主提供服务的认可人士、注册结构工程师及注册岩土工程师名单,以及注册承建商名单备存于屋宇署,可供免费查阅。 如接获有关法定命令,楼宇业主应委聘建筑专业人士及/或承建商提供意见并进行拆卸工程。 符合小型工程项目描述的拆卸工程,可根据小型工程监管制度进行。 根據《建築物條例》第40(1BA)條的規定,任何人無合理辯解而沒有遵從根據第24(1)條送達予他的命令,即屬犯罪,一經定罪,可處罰款20萬元及監禁1年,及可就該罪行持續的每1天,另處罰款2萬元。 由於成個過拆僭建過程複雜,而且花費不菲,加上好有機會令自己居住空間減少,不少人都選擇拖得就拖,但單位有僭建物又不拆,始終都是犯法,刑事罪最高刑罰為監禁一年,以及罰款HK$20萬,屋宇署亦會代為清拆,並追討工程費。

僭建清拆令

直至1980年代中,太古樓近半單位在天井位僭建近20呎的面積。 68歲獨居老人何阿兒多年前由內地來港,入住太古樓,20多年前與前夫分開。 何婆婆現時靠買賣舊物為生,即使經常被鄰居戲稱「垃圾婆」,也不願申請綜援。 她表示自己收入極不穩定,一旦天氣不佳或身體抱恙便未能工作,即使每月馬不停蹄,也只能賺取為數不多的收入。

僭建清拆令: 樓宇業主須採取的行動

由於清拆令限期過後,業主仍未清拆事涉僭建物,屋宇署遂控告業主。 按屋宇署在相關清拆令指明的拆卸工程類型而定,應委聘不同類型的建築專業人士進行有關工程、提供意見,並確保提供所需的安全措施。 僭建清拆令 聲明﹕MoneyHero致力確保網站提供的資訊是最新及最準確。 網站所顯示的資訊或與金融機構或服務供應商之網站有所出入。

漏水來源亦有很多種,可以來自天花,牆身或是地板,總之單位任何部份都有機會漏水。 僭建清拆令2023 根据《建筑物条例》第40(1BA)条的规定,任何人无合理辩解而没有遵从根据该条例第24(1)条送达予他的清拆令,即属犯罪,一经定罪,可处罚款二十万元及监禁一年,及可就该罪行持续的每一天,另处罚款二万元。 第一宗个案为一个面积约20平方米的天台违例搭建物,另一宗则涉及一个面积约11平方米的平台违例搭建物。 問及如何支付清拆費,何婆婆放下手中舊物,眉頭深鎖:「突然就要拆,不是幾千元能解決,我賺的都是血汗錢。」面對這筆清拆費,她心生無奈,但需跟從法例,用積蓄付清「冤枉錢」。 蕃田村的另一幢每層1400呎的三層高相連村屋,亦獲全幢清拆令,其中一名住戶拒透露任何細節,着記者向新田鄉鄉事委員會查詢。

僭建清拆令: 私人處所的僭建物

天台所在的16樓,共有多個單位,單位門口上方有約半米的走廊上蓋,由室內樓梯伸延而至,並有鐵枝豎立支撐。 記者於現場所見,多個天台單位另於平台位置搭建僭建物,亦有鐵皮覆蓋,但僅以石塊壓著防止鬆脫。 記者曾為蘇伯伯邀約註冊承建商上門,為清拆單位天井位報價,獲告知由拆卸僭建及還原需要約12萬元。 蘇伯伯聽後搖頭嘆氣:「扣除政府津貼,也要自己付7萬元,哪裡有錢?」問及清拆後如何安置兒子床位,蘇伯伯表示,只能讓兒子和兩老的床都擠在廳內。

對於清拆工程的技術已能有更廣的延伸;我們的清拆工程工程除了一般的清拆工程服務之外,對於講求 細膩的室內設計」設計師」所 要 求的裝潢清拆技術,我們皆能達到室內設計」設計師」的要求水平。 逸通專業清拆工程的專 業清拆 工程團隊,針對清拆工程與裝潢清拆的內容皆能為您規劃出一套實際又能省錢 的方案,不但為您省錢又能有清拆工程的細膩成果;絕對是您可靠的選擇。 一名業主由於一直不遵從根據《建築物條例》(第123章)發出的清拆令,於六月十一日在東區裁判法院被判處罰款十三萬元。 去年1月,太古樓的老業主收到屋宇署的僭建物清拆令,霎時不知所措。 信件指,單位圖則內原本用作晾衫的20呎天井被非法填平,並被加建為室內空間,勒令約800戶業主在180日內還原單位。

僭建清拆令: 堅持本土元素 香港製造遊戲大熱

村內多處更懸掛橫額,稱近日有「傳媒及政府部門」於村內任意拍攝,警告任何人士未經許可,不得入村。 屋宇署可向有关业主发出法定命令,规定拆除须予以取缔的僭建物,或发出法定警告通知,并把通知注册于有关的物业业权记录上。 為了增加廳的空間感,新落成的細單位都會採用開放式廚房,令到市場都接受開放式廚房的設計。 甚至不少舊樓業主,都有打算將現有的獨立廚房改成開放式廚房。 若未能找出滲水源頭,或是未能同有漏水問題業主達成協議,就要同屋宇署及食物環境衞生署的聯合辦事處作出漏水個案投訴,由政府職員會到現場視察,確認滲水源頭。 另外要注意是,所有「釘契」的問題即使處決了,有關登記仍會保留物業的紀錄冊上,但會在物業土地註冊登記另一份文件,說明事情已解決。

僭建清拆令

如果申請的是按揭保險之類的高成數按揭,幾可肯定不會批出按揭予有清拆令的單位。 如果是一般成數的按揭,部分銀行在處理按揭申請時,如發現單位有僭建,會評估有關僭建物的嚴重程度及還原費用。 以輕微僭建為例,部分銀行會要求估價公司提供報告,計算還原工程的費用,再要求借款人簽署文件,同意承擔因僭建物而衍生的所有責任,包括業主保證支付維修開支、還原僭建。

僭建清拆令: 結構縮減

在債務引致的釘契問題上,若業主破產或出售物業,會按權益種類(如政府的稅項必定排第一)及登記的先後而決定分錢的先後次序。 所謂「釘契」,是指物業有業權或建築方面的問題,而且即使將物業出售,有關問題會保留在物業上,下手買家仍要處理有關問題,因此會大大影響到物業的價值。 業主買樓最怕是被「釘契」,因為當物業被「釘契」後,下手買家較難找到銀行承做按揭,要將物業出售會變得困難。 该些僭建物并无事先获得屋宇署的批准及同意,屋宇署遂根据《建筑物条例》第24(1)条向业主发出清拆令。 東區區議員楊斯竣表示,太古樓前身是員工宿舍,單位面積大多約300呎,1970年代初,太古樓將單位賣給員工,員工一家大小搬入宿舍,加上當時政府執法較寬鬆,居民為改善居住環境,有一兩戶便帶頭開始僭建。

  • 不過,她坦言,有部分業主態度強硬,未肯配合還原,期望署方勿一刀切。
  • 問及如何支付清拆費,何婆婆放下手中舊物,眉頭深鎖:「突然就要拆,不是幾千元能解決,我賺的都是血汗錢。」面對這筆清拆費,她心生無奈,但需跟從法例,用積蓄付清「冤枉錢」。
  • 屋宇署每年都會揀選目標樓宇,進行強制驗窗計劃,樓高過3層,樓齡又達10年或以上的私人樓宇都會成為目標。
  • 當收到屋宇署的通知時,就要在限期請合資格人士驗窗,如有問題亦要自行修理好。
  • 記者入村了解,發現村內有告示指,屋宇署近日展開新一輪打擊村屋僭建物行動,着業主聯絡鄉事委員會委託律師辦理。
  • 首先,處理漏水最難是找出漏水的來源,有時候是你單位漏水,影響到其他人,由其他人投訴你。

想更有特色,以及增加單位採光,近年以玻璃間隔越來越受歡迎。 玻璃間隔算是一種半開方式,保留視覺的空間感,亦可用隔音、磨砂玻璃或加裝窗簾,以增加私隱。 當然玻璃間隔,可以配合不同的框架,趟門,做出不同效果。 首先,處理漏水最難是找出漏水的來源,有時候是你單位漏水,影響到其他人,由其他人投訴你。

僭建清拆令: 天台僭建物用於出租

除去生活費,她還要每月花費一千元,供養在上海居住的母親,辛苦賺來的錢只是僅僅夠用。 僭建清拆令2023 至於現時獲發全幢清拆令的村屋,倘須進行買賣,買家恐拒承擔風險,致物業未能成功交易,變相凍結資產。 知情人士則指,「釘契咪釘契囉,咪唔買唔賣囉,又唔係等錢開飯!」他以過往經驗,認為最少需時四至五年才會有上訴結果。 層樓住耐了,家庭的人數可能愈來愈多,子女長大亦要有私人空間。 間房一般有三種,一是用磚間房,二是用木板,三是用玻璃趟門。

針對不同的家居小型工程,MoneyHero同大家講有咩要注意,同萬一唔夠錢可以點做。 「釘契」不一定是業主欠債所致,僭建是最常見的引致「釘契」原因,當屋宇署發現物業僭建時,便會發出清拆令,要求業主在指定期限內清拆僭建物,而清拆令會註冊於土地註冊處,當為物業查冊時便會發現,也即是釘契。 他又表示,清拆令牽涉逾九成居民,當中大多都是長者,未必有知識和經濟能力處理。 和其他在東區同樣收到清拆令的樓宇不同,太古樓屬於大規模清拆,工程牽涉上、中、下三層單位的溝通,長者不懂如何交涉。 她憶述,幾年前為節省每月100元的開支,無奈放棄安裝平安鐘。

僭建清拆令: 屋宇署勒令華豐大廈拆陳年僭建物 法團支持除舊患業主盼勿一刀切

蘇伯不願清拆費為兒子帶來負擔,唯有任由屋宇署把物業釘契,然後再想辦法借錢處理。 僭建清拆令2023 按屋宇署在相关清拆令指明的拆卸工程类型而定,应委聘不同类型的建筑专业人士进行有关工程、提供意见,并确保提供所需的安全措施。 價錢方面,由於驗窗算是一個標準的工程,不如全屋裝修按不同單位而訂,一般驗窗公司都會就不同的驗窗項目列出價格,業主可先作比較,如發現最後報價有很大出入,可選擇第二間。 由於處理漏水的問題,可能花費不菲,所以大家會關心,到底保險會不會為修補漏水工程而賠償,不過大家要有心理準備,很多時修補漏水是不會獲得賠償。 但如果是平台或天台滲水,而有關平台或天台是屬於自己,可能要重新做一次防水,收費是按呎計,可以數萬至十多萬,視乎漏水原因和解決方法。 若業主欠下銀行或財務公司債務,又拖欠不還,財務機構會向法庭入稟,並將業主的物業釘契,防止欠債人將物業出售或轉名。

僭建清拆令

再要揾有牌的工程師,簽名確認已經乎合屋宇署要求,再將報告給屋宇署,而屋宇署就派人到單位影相,確認沒有問題,先會發出完成工程證明信。 同時僭建清拆亦不是簡簡單單拆走了事,整個過程有很多步驟。 僭建清拆令 首先,要找有牌的小型工程承辦商,入紙屋宇署,屋宇署就會派人到單位影相,由他們檢查僭建物情況,再提出他們的要求,才可以開工拆除。 當收到清拆令時,可能會發現僭建物可能包含單位的睡房或是客廳,如拆除需要重新裝修單位隔間,整個費用高昂。 同時,一般開房式廚房都是用電磁爐煮食,煮食時亦不會太熱,亦較少油煙。 不過,要將獨立廚房改建成開放式廚房就要注意消防條列,有花灑頭灑水救火及煙霧探測器,並要定期檢查。

僭建清拆令: 我們 的專業

法庭得悉被告過往有超過10次在不同物業拒絕遵從清拆命令的定罪記錄,認為案情嚴重,在考慮被告的背景報告及其律師的求情後,在上周五(3月2日)判被告入獄3個月,緩刑2年,以及罰款74,200元。 相信不少家庭收入,都很容易超過政府貸款的收入上限,但是清拆費連同裝修費要成數十萬,對部份家庭來說可能一時週轉不到。 除了清拆僭建外,不少舊樓業主都想順道再裝修屋企,增加空間感同實用率。 現時,不少銀行有提供私人貸款,部份如渣打提供的分期貸款,實際年利率可能低至1.7%,最高貸款額達HK$200萬,還款期最長為60個月。 面對突如其來的清拆令,要用十多至幾十萬的工程費,對於不少家庭來說,是難以負擔。 現時政府提供樓宇安全貸款計劃,可提供最多36個月的貸款,貸款額最高HK$100萬,但就設有入息限制,60歳以下的申請人,夫婦每月收入不高於HK$18,690,四人家庭則不高於HK$29,240。

同時,財務機構亦可向法庭申請充公物業拍賣以償還債務。 如業主申請破產,物業的業權會轉到破產受託人或是債權人手上,業主再沒有物業的業權。 曾兩度到太古樓視察的結構工程師蘇耀坤則認為,太古樓雖有僭建,但不存在安全隱憂,毋須急於還原;相反,清拆工程若做得粗糙,有機會令樓宇破損,即使後期修補亦已影響結構。 2011年,政府把僭建物定義範圍擴大,把天台、天井及後巷等僭建物納入為須「優先取締」。 原先沒有迫切危險的話,政府不會立即執法,新例實施後該等地方即使沒有嚴重風險,政府亦會執法。

僭建清拆令: 拆除招牌

屋宇署發現僭建物而發出清拆令,會在土地註冊處登記相關問題,俗稱「釘契」。 根據《建築物條例》第40(1BA)條的規定,任何人無合理辯解而沒有遵從根據第24(1)條送達予他的命令,即屬犯罪,一經定罪,可處罰款二十萬元及監禁一年,及可就該罪行持續的每一天,另處罰款二萬元。 佐敦彌敦道華豐大廈樓齡57年,近日屋宇署向天台業主去信,指走廊上蓋、以及天台平台部分圍欄屬僭建,勒令清拆。

僭建清拆令

如果是水管漏水導致的滲水,可能比較簡單,只要找到漏水的水管收理,收費應該不算太貴。 漏水聽起來似是小問題,但遇過就會知道是十分麻煩,業主會日日受漏水困擾,但要解決問題卻要一段長時間,修理價錢亦可大可小,可能要成十幾萬。 82歲的陳婆婆(化名),有一子,現時和九十多歲的丈夫,一家三口居於太古樓約300呎的單位逾40年。 兩老至今退休20年,陳婆婆原以為可安享晚年,可惜三年前40多歲的兒子患上長期病,不得不辭職,家中霎時失去經濟支柱。 可以把廳同廚房打通,不論廳還是廚房都感覺上更寬敞,而且會更明亮,很適合細單位。

僭建清拆令: 我們提 供的服務 清拆

連老伴需用的心臟起搏器,本來費用高達十多萬,也只能退而求次,選擇質素較低、約五萬元的替代品。 她表示,1997年買入單位時,天井位已被填平,她並不知該部分是非法僭建。 倘若不清拆,則會面對法律檢控和罰款,她唏噓歎氣說:「如果罰錢,我可否坐牢?」面對遲來的清拆令,陳婆婆別無他法,只希望能一拖再拖:「或許那一天我已經不在人世。 案情指,屋宇署早前向土瓜灣長寧街一座住宅大廈內的業主,發出清拆令,包括一個面積約20平方米的天台僭建物,以及在大廈後樓梯與一單位之間的圍牆違例開鑿的一個通風口。

僭建清拆令

所以證明事件已解決的文件一日未有登記,查冊中所看到「釘契」問題仍會是未解除。 即使業主已表明物業再沒被「釘契」,但查冊上找不到解決的登記,就要小心。 除了清拆令外,違反大廈公契都會被登記在土地註冊處。

僭建清拆令: 政府貸款計劃

不過十年來執法幾乎只聞樓梯響,連申訴專員公署都看不過眼要主動調查。 屋宇署今年先後向元朗新田永平村及蕃田村,發出共80張清拆令,當中超過三分之二須清拆全幢村屋。 記者深入調查,揭開鄉委會介入內幕,村民更反問「有咩好驚?」知情人士透露,已計劃拖延至政府換屆,「釘契咪釘契囉,又唔等錢開飯!」。 涉案業主去年7月12日在九龍城裁判法院被定罪,被判罰款8,970元。 屋宇署可向有關業主發出法定命令,規定拆除須予以取締的僭建物,或發出法定警告通知,並把通知註冊於有關的物業業權記錄上。 其實不少業主於多年前買入物業,當時由於政府對調查僭建並不積極,所以亦沒有留意到單位有僭建物,或是忽視了有關問題,而有關僭建物亦可能不是上手業主而建,而是上上手,甚至上上上手。

位於西灣河的太古樓共有五幢,包括太祥樓、太順樓、太富樓等,各自樓高11層。 樓齡已超過半個世紀的太古樓,初時是太古船塢工人的宿舍,直至七十年代初,太古樓以優惠價將單位優先賣給員工。 住戶大多年至花甲,面對高昂的清拆費,有老業主說自己不惜抗爭到底,也不願耗盡老本;寧可鋃鐺入獄,也不願債台高築;但他們更多的卻是徨苦無助,無能為力。 屋宇署於2012年4月1日對新界村屋僭建實施新政策,會按嚴重及風險程度決定清拆僭建物。

若本身單位入則時並非開放式廚房時,須向屋宇署入則,並獲相關部門批准。 如果無申請,發生火警而造成人命傷亡,業主須付上法律責任,同時保險亦不會作賠償。 另外,改裝作開放式廚房後是否可明火煮食,需參考大廈公契規定。

到最後,亦是最令人感到害怕就是收到屋宇署的清拆令,表示單位涉及僭建。 僭建清拆令2023 近年,屋宇署積極處理僭建個案,不少舊樓業主都收到清拆令。 基於家居保險,只會保障因意外引起的財物損失,即如果漏水令到屋企的電器損壞,才會賠償電器的損失,但處理漏水的費用主要由火險承保。 雖然要得到賠償是有難度,但都最好在發現有漏水後,立即通知保險公司。 發現漏水時候,就是先查明是自己單位的漏水,抑或是隔離單位? 當然如果自己揾到漏水來源最好,之後就要找工程公司,或有小型工程牌照的師傅去找出漏水原因。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