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下白泥小巴8大優點2023!(震驚真相).

Article hero image
下白泥小巴

識唔識釣魚的小朋友、大朋友或志在拍拖的情侶,都可試試! 使用中灰漸變濾鏡,利用深色區域遮擋天空的光線,而地面光線則不受淺色區的影響,這樣調和光線,可以讓曝光比較均勻。 於白平衡上選擇「陰影」或調高K數值,以平衡天空漸紅的變化;相反,如你想將日落畫面變得更暖,則要將K數值調低,選用暖色溫。

不過小編就想提醒大家,最靚日落應該係上白泥。 下白泥一般齋睇日落,但發現下白泥有片草地幾靚, 下白泥小巴 可以影得吓相;而上白泥嘅日落景更靚,仲有紅樹林映襯,泥灘上有綠色小樹林,溪流亦有彈塗魚同招潮蟹。 細心看,你可發現招潮蟹、彈塗魚等生物。 在下白泥還有一種叫馬蹄蟹的生物,號稱活化石,因為其生存年期已經有超過4.75億年,還早過恐龍出現。

下白泥小巴: 日落時間/水退時間表

記得預留充足交通時間,以免錯過日落。 於元朗泰豐街搭乘33號小巴前往,但愈接近日落時份候車人龍愈長,可能要等兩、三架小巴。 最方便的方法為乘搭的士,你可以在港鐵天水圍站上車,14分鐘直達營地,約港幣 $70 - $80。 下白泥位於新界西北元朗流浮山,位置偏遠,但於元朗有公共交通前往(見文末)。 踏足下白泥,映入眼簾是泥灘、沙丘、小溪、大海,大夥的訪客就會在四圍輕鬆踱步,等待日落到來。

公共小巴:元朗西鐵站B出口離開後走至泰豐街轉乘33號專線小巴,至鴨仔坑下車。 (越接近日落時份候車人龍越長,可能要等兩、三架小巴。記得預留充足交通時間,以免錯過日落)2. 私家車:自駕去下白泥最方便,但要注意村路狹窄,駕車時必須小心。 本線主要方便深灣路(白泥至流浮山)一帶村民往來元朗市中心購物或到屯馬綫天水圍站轉乘其他交通工具。 下白泥是市民觀賞日落的勝地,日落景色最美的地點是鴨仔坑及海岸邊(退潮後有蠔田、泥灘及沙丘);其他景點包括數個消閑魚場及農場,以及位於總站附近的法定古蹟下白泥碉堡。 每逢假日,新界專綫小巴33線經常滿座,政府於1990年批准營辦商開設居民巴士NR941線,用以輔助專綫小巴,走線完全相同。

下白泥小巴: 路線資料

在流浮山下車後,你可轉乘的士往營區。 由於住在市區的朋友未必太了解新界交通,所以小編建議大家乘搭33小巴或的士較為方便。 公共小巴:可於元朗泰豐街搭乘33號小巴前往,但越接近日落時份候車人龍越長,可能要等兩、三架小巴。

下白泥小巴

香港巴士大典現正進行實驗性測試,部分頁面顯示效果有所不同,敬請留意。 未來將會陸續推出餘下未完成之流動版CSS及網頁翻新之更新。 提早一點,你可看見潮漲的下白泥,大面積的水漥反映天上藍天白雲,恍若「天空之鏡」。 備註:由於是次路線為軍事操炮區範圍,有時會進行操炮訓練,雖然不太常會操炮,但行走此路線前應留意新聞資料庫「射擊練習」搜索以確認操炮日期,另外沿路可能會見到彈殼等危險品,切勿拿走或接近炮彈殘骸。

下白泥小巴: 使用狀況

縱然此路線需求極大,假日經常滿座,需要額外開辦居民巴士NR941線輔助。 不過路線途經狹窄及蜿蜒曲折的鄉村道路,容易損耗小巴機件。 即使有龐大客源支撐,亦不能填補虧損金額。 由於此路線需求甚大,運輸署批准營辦商另行營辦居民巴士NR941線以作輔助,而後者實際服務詳情除服務時間外與此路線一致。 下白泥小巴 下白泥小巴 白泥(英語:Pak Nai)位於香港元朗區西部的一個地方,面臨后海灣及深圳蛇口。

由於它已所餘無幾,有人會專程去下白泥一窺牠的面貌。 由於對岸空曠,成為絕佳的日落畫布,是下白泥最美的打卡位! 但記住,要拍到人臉就要把握日落前拍,否則陽光消散,你拍到的只會是剪影。 舒舒服服,一邊釣魚一邊睇日落或紅樹,真係無得頂。

下白泥小巴: 點去 下白泥 - 詳細 交通 地圖

尤其是回程時候車時間,候車處頗多蚊滋。 對於釣魚熱愛者來說,白泥是當之無愧的「釣魚聖地」! 漁場多不勝數,而盛名的「樂逍遙漁場」就在營區隔壁,非常方便! 其他漁場都是座落稔灣路上、五分鐘車程以內。 下白泥小巴2023 下白泥位於元朗,鄰近流浮山,面朝后海灣,一望無際的泥灘遠離城市煩囂,斜陽日照為都市人洗滌心靈,不少人前往菠蘿山行山後才來下白泥看日落。 白泥位於元朗區西部,濱臨后海灣,沿岸俱為泥灘,部分為蠔田,出產流浮山生蠔。

下白泥小巴

從鰲磡石到稔灣之間的海岸地帶俱屬白泥範圍,由北到南,可分為上白泥、中白泥與下白泥;上白泥鄰近深港西部通道港方落腳點鰲磡石;中白泥地勢最為突出;下白泥以南則為屯門稔灣,與新界西堆填區只有一河之隔。 新界鄉議局已故主席劉皇發原有意於天水圍白泥鄉郊用地興建大型豪宅和高爾夫球場,將計劃送交城市規劃委員會審批後接獲71個反對申請。 於2007年更改計劃減低住宅密度,而高球場用地也作出調整,騰出更多空間興建昆蟲公園、增設單車徑、騎術設施和觀賞日落的觀景台,更增建高球學院、生態酒店,成為一處康樂旅遊勝地[7]。 但城規會收到的意見書99%均表示反對,劉皇發最後撤回申請[8]。 太陽落山後,幸運的話會遇上彩霞,那時候天空會呈淋漓七色顏料的面貌,令人讚嘆不已! 說真的,我去過下白泥幾次,亦只有一次遇到真正的七色彩霞奇景,所以遇上了,記得睇埋先走,不要錯過這戲肉。

下白泥小巴: 服務時間及班次

至於下白泥交通方面,波子營位於下白泥及上白泥附近,由營地出發只需要大約十五分鐘即可步行至泥灘,可飽覽下白泥日落美色,一日遊睇日落連攝影就 perfect 喇。 去程由元朗市中心泰豐街搭33號綠色小巴就OK,30分鐘左右即達。 如果去上白泥,過咗流浮山迴旋處,喺鴨仔坑落車,如果係去下白泥就坐到近總站位置。

運輸署服務詳情表顯示此路線以元朗東堤街為總站,實際上元朗市總站與新界專綫小巴33線同設於泰豐街;此路線收費與33線一致,而車長多數會採用該線的走法,使兩者服務一致。 日落時分,下白泥的天空會由澄藍變鮮橙,大自然之美令人動容。 由於稔灣路由57線巴士開辦以來一直都是鄉村道路,闊度僅容許1台巴士經過,多年來未經擴闊,當時九巴車隊內就只有1961年投入服務的亞比安Victor 17型單層巴士才能征服該道路。 到了1970年代尾,這款巴士開始年事已高,九巴無法多留幾部去繼續行走57線。

下白泥小巴: 欣賞下白泥最美日落

下白泥面臨后海灣,對面則係深圳蛇口。 除了日落之外,下白泥亦有泥灘、紅樹林等景色供遊人漫步細看,係一個適合親子、情侶去的寧靜郊區地方。 你仲可以試下喺下白泥摸蜆同釣魚,係一個十分特別嘅戶外好去處體驗。 想知道下白泥日落時間,你可以查看天文台當日日落時間。 波子營為喜歡浪漫及睇星星的人而設,可容納 2 人。 拍拖二人世界,或者與閨密一齊傾心事就完美了。

  • 九巴57線於1973年11月5日投入服務,往返白泥及流浮山,白泥總站設於深灣路盡頭的迴旋處,鄰近上白泥村,並不深入中、下白泥一帶。
  • 新界鄉議局已故主席劉皇發原有意於天水圍白泥鄉郊用地興建大型豪宅和高爾夫球場,將計劃送交城市規劃委員會審批後接獲71個反對申請。
  • 踏足下白泥,映入眼簾是泥灘、沙丘、小溪及大海,大夥的訪客就會在四圍輕鬆踱步,等待日落到來。
  • 白泥位於元朗區西部,濱臨后海灣,沿岸俱為泥灘,部分為蠔田,出產流浮山生蠔。
  • 不過小編就想提醒大家,最靚日落應該係上白泥。
  • 說真的,我去過下白泥幾次,亦只有一次遇到真正的七色彩霞奇景,所以遇上了,記得睇埋先走,不要錯過這戲肉。

久聞下白泥景色,初次到訪,不知攝影熱點在半路,到了總站才下車。 離去時天已全黑,經過村子,狗吠聲此起彼落,似乎近在咫尺,心也慌了,好不容易才走回車站呢。 1.防曬措施,不要以為近黃昏時段的太陽沒有殺傷力,其實如果你在戶外等待拍攝日落,也暴露在紫外線下,塗上防曬、戴帽或穿上防曬衣都可避免曬傷。 下白泥面前一片汪洋,對面就是深圳蛇口。 但記住要拍到人臉就要把握日落前拍,否則陽光消散,你拍到的只會是剪影。

下白泥小巴: 路線資訊

晚上躺在床上,瞓住欣賞大自然和星空,欣賞明亮的星空,遠離城市的煩囂,係一個超級唔錯嘅戶外好去處。 現時此路線與新界34A及35線合共使用13輛豐田Coaster小巴行走,包括9輛16座位小巴及4輛19座位小巴。 所有用車在用車故障時支援常駐以外路線,亦於深夜行走新界79S線。 根據運輸署《服務詳情表》,此路線共需使用4輛小巴提供服務。 下白泥小巴 最繁忙一小時每方向合共載客量不少於48人。

下白泥小巴

不過好多人睇完日落見到小巴站就企喺度排隊等上車,但其實每班小巴喺總站已經上滿人,去到中間站上白泥位置已經唔會有位。 所以強烈建議要搭車其實要行20分鐘去最後邊下白泥村鄉公所門口,總站排隊等車會比較容易上車,一般小巴就16人,村巴就上得多啲人,如果日落之後大概要預等至少1小時先上到車,視乎人龍長短。 下白泥位於新界西北元朗流浮山,位置偏遠,但於元朗有公共交通前往。

下白泥小巴: 香港郊遊好去處!下白泥日落靚景、交通、4大攝影技巧、5大注意事項一文掌握

1.小巴:可在元朗泰豐街搭乘33號小巴前往,過了流浮山迴旋處,於泰國廟或鴨仔坑下車,約45分鐘車程。 到1970年代末,亞比安13型年已屆遲暮之年,開始陸續退役,九巴以車隊欠缺合適巴士和路線虧損嚴重為由,向運輸署申請停辦57線。 署方於1983年招標一條專綫小巴路線取代巴士服務,新界專綫小巴33線於同年9月開辦,九巴57線則於1984年3月1日停辦。 專綫小巴33線原本都只服務至上白泥村,其後經過不斷延長,最後於約1986年延長至下白泥至今。 下白泥(Ha Pak Nai)總站,位於新界元朗區廈村下白泥下白泥通道,下白泥村村公所旁,屬路邊小巴總站。

下白泥小巴

因深灣路路面問題,只能使用亞比安13型,翌年路線延長至元朗(東)。 日落時份,下白泥的天空會由澄藍變鮮橙,大自然之美令人動容。 下白泥小巴 但天空變得通紅的時間其實只有一瞬間,若要拍照請務必注意,亦不要只顧拍照,忘記全心全意去感受。

下白泥小巴: 途經

此路線的前身是在1973年開辦的九巴57線[1],來往流浮山至下白泥,以方便稔灣路一帶村民接駁九巴55線(即現時K65)往來元朗市中心,當時還設有行李及貨物收費。 不過這樣的安排令稔灣路一帶鄉民十分不便,因此於1974年6月3日起,57線正式延長至元朗東(即現時的元朗(鳳翔路)總站,該總站現時仍然運作,不過進駐該總站的大部分都是專線小巴),免除村民轉車之苦。 你還可以考慮 34號或34A號專線小巴,也是在泰豐街開出往流浮山。

下白泥小巴

白泥沿岸都是泥灘,部分為蠔田,出產著名的「流浮山生蠔」。 兩條主要鄉村上白泥村及下白泥村均轄屬廈村鄉。 夕照白泥,是本港數一數二的日落美景。 難怪下白泥這地方終年吸引「日落捕手」來攝影,還有情侶甜蜜拍拖。 適逢天清氣爽的夏天到來,看得見「天空之鏡」的機率大增,運氣好的話還會看見醉人彩霞,屆時打卡絕對可以落hashtag 「#NoFilter」。 想跟另一半來一趟低消費又夠浪漫的約會,下白泥絕對是個拍拖好去處。

下白泥小巴: 收費

踏足下白泥,映入眼簾是泥灘、沙丘、小溪及大海,大夥的訪客就會在四圍輕鬆踱步,等待日落到來。 下白泥美景不能錯過,日落更可以說是全港數一數二的美,每年都吸引不少人專程打卡! 想和同朋友或伴侶來一場下白泥一日遊的人就一定要看以下5大下白泥景點,有下白泥天空之鏡、天空之鏡和最美日落等,是香港拍拖好去處之一,想weekend同另一半一起去? 即看以下下白泥景點推介,了解一下白泥點去吧。 下白泥交通仲有好多,你可以在元朗站B出口走到泰豐街乘搭33號專線小巴,由元朗開出往下白泥,交通十分方便,於營區下車。

下白泥小巴

營地附近有不少好去處,「白泥日落」是公認的優美神境,在營區旁步行十分鐘即可到達最佳觀賞地點。 而下白泥的鴨仔灣日落觀賞點亦只是五分鐘車程。 現時白泥共有兩條村落,名為上白泥村及下白泥村,均轄屬廈村鄉。 下白泥村昔名名為「浪濯坑村」,行政上屬屯門區,自1969年起歸屬元朗區,並易名白泥村[2]。 九巴57線於1973年11月5日投入服務,往返白泥及流浮山,白泥總站設於深灣路盡頭的迴旋處,鄰近上白泥村,並不深入中、下白泥一帶。

不過,馬亞木卻表示此線連年虧蝕,有人認為此線途經之深灣路因為路況太險要,車輛維修成本高,加上流浮山以南要面對港鐵巴士K65綫競爭而導致的。 出發前記著去天文台網站確實日落時間,規劃行程。 進入泥灘前有一家士多,可進去光顧和乘涼。 可以帶拖鞋去換,記住唔好赤腳行去蠔排,可能會受傷。

下白泥小巴: 【元朗出行篇】下白泥 ─ 香港NO.1日落胜地

新界專線小巴33線是由馬亞木旗下的樂方投資營運的一條元朗區專線小巴線,來往元朗(泰豐街)及下白泥,經屏廈路、屯馬綫天水圍站、流浮山、深灣路及稔灣路。 回程時,建議步行20分鐘到下白泥村鄉公所門口的33號小巴總站,因為每班小巴都會在總站上滿人,在其後的小巴站根本上是不會有位的。 而在總站候車,有可能需要等一小時,視乎人龍長短。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