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公屋輪候討論區2023全攻略!(小編推薦).

Article hero image

房屋局長何永賢強調會繼續在啟德興建簡約公屋,認為選址「得來不易」,簡約公屋屬短期使用,兩年建築期加5年使用期,稱5年後「若長遠用途出現,會將用地歸還」。 房屋局局長何永賢今日(24日)於社交網站撰文,指早前探望了多名居住不適切居所的基層市民,均表示希望可盡快上公屋或到簡約公屋居住,以改善家庭經濟及居住環境。 何更乘機推廣其簡約公屋,認為簡約公屋與一般工程撥款不同,暗示不應用工程造價去判斷簡約公屋的價值。 公屋討論區 )總括而言,2022/23年度公屋落成數量相對較低,相信是與新冠疫情有所相關,而2023/24年度公屋落成數量則會回升,亦期望能按預計成功落成,令住屋問題能有所紓緩。 )接下來將 2022公屋落成數量和前一個年度比較,2021/22年度的公共租住房屋落成數量為21,764伙,包括屯門、鑽石山、柴灣等地。

公屋輪候討論區

面積300多平方呎的示範單位分開客廳及休息位置,並設獨立廚廁,其中廚房採用開放式設計。 公屋輪候討論區 不過示範單位中展示的廚房抽氣扇、家俬和冷氣機等,交樓時並不包括在內。 截至2022年12月底,在过去12个月获安置入住公屋的一般申请者的平均轮候时间为5.5年,当中长者一人申请者的平均轮候时间为3.9年。

公屋輪候討論區: 房屋需求

該網民近日於公屋討論區Facebook群組撰文分享,表示今月在輪候公屋期間成功申請轉區,而房屋署也高效率派出山景邨景華樓一高層單位。 正當樓主以為自己終於「中獎」,卻發現信中寫明單位曾發生有人自然身故事件,屬於特殊單位。 截至去年12月底,在過去12個月獲安置入住公屋的一般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為5.5年,當中長者一人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為3.9年。 公屋輪候討論區2023 目前約有133,700宗一般公屋申請,以及約96,200宗配額及計分制下的非長者一人申請。

公屋輪候討論區

參考過往的經驗,有關計劃必須要有一個有效的安排,以提供足夠的誘因鼓勵私營機構確保單位質素。 最近有私人發展商公開表示有意在其私人土地上興建資助房屋,政府對有關建議表示歡迎並樂見其成。 公屋輪候討論區 若建議得以落實,將有助增加資助房屋的供應,亦可以讓有意置業的市民多一項選擇。

公屋輪候討論區: 公屋討論區: 請香港政府停止「簡約公屋」的官僚遊戲

【公屋輪候】不時會有網民呻分配到的公屋太細,到底公屋派樓有甚麼準則? 今天Tutor Circle 尋補會為大家詳列出 2022公屋落成數量、 2022公屋落成的分佈地區及與往年公屋落成作比較。 屋苑為單幢式建築,大部份單位景觀開揚,中層以上向南的單位更可遠晀中環一帶及維港海景。 跟一般居屋不同,翠瑤苑所有單位均不用補地價,而且一律都可以在公開市場自由轉讓。 你的申請在輪候配房階段,當有適當的可供編配單位,房屋委員會將會發信通知你。

公屋輪候討論區

你的申請已經到達配房階段,房屋委員會會根據公屋申請的排序為你安排公屋編配,當你收到配房通知書時,請積極考慮接受編配單位,早日入住公屋,得享安居。 其他網民對此現象大多表達無奈,直言「有等於冇,一人單位退休都未輪到」;但亦有網友表示若做了公務員幾十年,也沒有申請政府資助10年供樓,只排公屋的話也不能怨政府。 亦有網友想知道除了排公屋外,公務員是否可抽居屋,或者買綠置居、二手居屋免補地價等。 若是1人翻新單位,各地區(港島、將軍澳、大埔、離島及東涌除外),所需的輪候時間劃一在36年10個月。

公屋輪候討論區: 房屋供應|預計於2023/24年度落成的公營房屋項目

房委會會透過規劃、設計及施工措施,例如盡量安排部分土地提前交付作建築工程,讓公營房屋項目能盡早分階段落成,從而加快公屋申請者上樓。 現階段已確定12,000個單位可於2023/24至2027/28年度提早落成。 一般申請者及長者一人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均較2021年12月底分別上升了0.1年。 主要是由於多個大型公共屋邨項目,包括粉嶺皇后山邨、深水埗海達邨和白田邨在2022年第一季陸續入伙,讓為數不少輪候已久的一般申請者獲編配公屋,他們的輪候時間因而反映在最新的平均輪候時間中。 在香港上樓難,公屋輪候時間亦續增,房屋署早前公布,一般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為6.1年。

公屋輪候討論區

支持「簡約公屋」,就是支持社會最弱勢的一群去脫困,幫助他們脫離一個艱難的環境,令他們重拾信心,令社會充滿希望。 支持接受單位的網民認為,入住後的不便都只是一時,長遠可以安居,「遲啲就有一式一樣嘅連鎖店」、「北部都會區,要」、「唔要就笨,過2年轉綠表買居屋」、「所有新市鎮都係咁,過返10年就唔同」。 更有人笑言皇后山名字有氣派,「聽名似薄扶林附近」、「睇個名以為港島」。

公屋輪候討論區: 留言

有連登仔在討論區上發文,稱自己獲派新落成的皇后山邨公屋單位,形容該處「睇落環境唔錯」,「但交通真係麻麻」,因此問網民應否接受單位。 另外,房屋署指,今年3月底約有15.3萬宗一般公屋申請,以及約10.05萬宗非長者一人申請,合共有25.3萬宗申請。 值得一提的是,當局稱在2021年第一季獲編配的一般申請者「多達」4,000宗、長者方面則由600宗上升至700宗。 不過,「多」這個字應該意指一個較大幅度的增量、或者在比例上佔較大比重;然而,2021年第一季的一般申請者編配數字只佔申請數字約2.6%而已,可見無論當局如何「吹噓」編配工作的「豐功偉績」,也無法為他們失敗的房屋政策推卸責任。 陳帆曾在立法會特別財委會提到,在2020至2021年度起計5年內的總建公屋量只有約10.14萬個單位——這不但遠遠無法追上公屋申請數字,長遠而言也大幅落後於《長遠房屋策略》所訂定的供應目標。 若政府繼續以心存僥倖的心態處理公屋問題,不去大刀闊斧地收回丁地、葵涌貨櫃碼頭等以建公屋之用,輪候數字只會繼續攀升。

  • 第一個部分,房屋局和建築署的團隊現正非常努力地檢視「簡約公屋」的設計,就每一個選址進行更詳細的技術和造價評估、交通安排和工程推展的策略,以回應早前大家給我們的意見。
  • 截至去年12月底,在過去12個月獲安置入住公屋的一般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為5.5年,當中長者一人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為3.9年。
  • 目前公屋同樣需要外判管理公司負責屋邨管理、保安和維修,以及房屋署職員處理公屋租賃事宜的開支。
  • 單親家庭|房委會公布最新公屋輪候時間,截至去年12月底,公屋一般申請人平均輪候時間為5.5年。
  • 香港公屋長年短缺,建屋速度遠遠追不上需求,基本公屋輪候時間動輒逾5.7年。
  • 由於本討論區受到「即時上載留言」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留言,若讀者及用戶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

如幸運獲派公屋就要把握機會,有兩孩港媽在社交平台分享,其4人家庭輪候公屋二派沙田的新田圍邨,苦惱應否博三派。 由於輪候各申請地區的非長者一人申請者數目有異,區內公屋供應量也各有不同,故各區已接受配房的最低分數也會有所差異。 申請者可按其喜好及入住公屋的迫切性,重新考慮其公屋申請地區;惟選擇輪候市區(包括香港島及九龍)公屋單位會受以下注意事項第3點所述的限制。 另由於配房的先後次序須視乎申請者於「配額及計分制」下的分數而定,而此分數亦與申請者成功登記輪候公屋時的年齡有關;故若於某一時段內有較多較年長的申請者到達編配階段,可導致某月份某區的已接受配房最低分數較上月不降反升。

公屋輪候討論區: 申請公屋加快上樓秘技1:一人非長者申請轉家庭申請

房委會最新檢討「2022/23公屋申請入息和資產限額」,公屋入息限額凍結在現行水平,即一人家庭維持在12,940元。 在2022年第一季獲編配入住公屋的一般申請約6 公屋輪候討論區 000宗,當中獲編配的長者一人申請約520宗。 另外,同一季度獲編配的配額及計分制下的非長者一人申請約為420宗。 例如,政府於2022年2月15日宣布徵用粉嶺皇后山邨第一座和第七座,以及葵涌荔景邨恒景樓作社區隔離設施。

公屋輪候討論區

為解決房屋問題,政府將興建「簡約公屋」以將公屋輪候時間即時「封頂」。 消息人士透露,簡約公屋建造年期只需一年,最快可於2024年有首批1,000個單位可供入伙,預計未來5年內將增建約3萬個簡約公屋單位,即增加了4分之1公營房屋供應。 相信可令未來5年的整體公營房屋供應增至約15.8萬個單位,較上一個五年期大幅提高50%。 未來政府將會推出公屋綜合輪候時間,而簡約公屋的建成將有助縮短公屋綜合輪候時間至4.5年,同時政府亦宣布將公屋輪候平均時間「封頂」,換言之,未來將會有兩項指標可界定政府改善公屋輪候問題。

公屋輪候討論區: 長者

近日有網民在Facebook群組「香港公營房屋討論區(FB版)」發文,指自己一家三口已經公屋輪候6年,最後一派被分配到長康邨康順樓,大呻單位面積「細到爆」,令她十分失望。 公屋輪候討論區2023 房屋委員會昨公布最新公屋輪候冊數字,截至2021年12月底,一般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為6年,長者一人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則為4年。 有議員指,公屋落成量僅能追落後,料未來3年輪候數字都只會「有升沒跌」。 有網民認為過多長者霸佔大單位公屋、市民負擔不起私樓樓價以及公屋申請人對指派公屋過於挑剔,亦是導致公屋輪候時間過長的原因。 不少網民都認為樓主應該接受,因為皇后山邨位於北部都會區,未來發展將會很好,只需捱10年左右就會有良好交通網絡,而且入住公屋後具有綠表資格,其後亦可申請綠置居或居屋,就能有更多選擇。

行政長官李家超回應有關質疑,指生活在困難環境是「有血有肉的每日經歷」,數字不能用「冷冰冰」數字計算。 公屋輪候討論區2023 何永賢表示,經檢討後,簡約公屋每個低層單位造價為53萬元,高層單位為65萬元,低於房委會2020/21年度平均每伙造價76萬元,簡約公屋新的造價相對早前公布的267億元減省約9.5億元,工程團隊主要透過調整樁柱設計以至單位樓底高度等,減省開支。 房委會最新預測未來5年公營房屋供應量約為12萬伙,即查看港九新界即將落成公屋預覽。 房委會發言人表示,有關估算數字並非上限,若有任何新公共屋邨提前竣工,將會盡快將相關公屋單位編配予申請者。 幸好政府近年推出公屋輪候現金津貼計劃,出公屋輪候逾3年的合資格人士可申請,最高每月攞3,900元。 房委會公布最新公屋輪候時間,截至去年12月底,公屋一般申請人平均輪候時間為5.5年。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