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蓮池7大著數2023!內含蓮池絕密資料.

Article hero image
蓮池

市政局計劃將該地闢為斧山公園,並配合鄰近的志蓮淨苑作仿唐公園的設計,然而原先由建築署提出的園林設計與志蓮淨苑格格不入,工程的設計、建造及監督其後交由志蓮淨苑負責,並在落成後營運公園,但擁有權歸政府全權所有。 斧山公園第一期-「東蓮園」和「西蓮園」於2000年落成,但第二期的南蓮園池工程則由於市政局及市政總署於1999年一併解散,加上香港特區政府當時面臨龐大財政赤字而受到延誤,預定地一直被空置。 蓮池 同時,志蓮淨苑兩次提交的設計方案,造價均遠高於政府預算,建造方案被多次修改。 南蓮園池最終於2003年動工,總造價為2.45億元,政府承包其中1.77億元,餘下由志蓮淨苑捐建。 南蓮園池(英語:Nan Lian Garden)位於香港九龍黃大仙區鑽石山元嶺鳳德道60號,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轄下公園,以每年1元的象徵式的費用委託志蓮淨苑管理、營運和保育公園。

城隍廟的歷史,就是南台灣兩百多年來幾經風浪的縮影,廟中每一塊牌匾、每一尊神像,似乎都像是靜靜地訴說先民的腳步。 蓮池 蓮花潭西岸廟宇林立,500公尺內擁有20餘座寺廟,由北而南的景點分別有高雄孔廟、天府宮、北極玄天上帝、元帝廟、啟明堂、春秋閣、慈濟宮、清水宮、護安寺、如意白龍庵、順天宮、五里亭、龍虎塔等[2]。 蓮池 蓮池潭

蓮池: 設計概念

龍虎塔 塔高七層,潭水上立有龍虎兩孿生閣樓,樓前各有龍虎塑像,遊客可以身為道,由龍口進,虎口出,取其吉祥之意。 塔身與岸邊有九曲橋銜接,巍峨聳立,與潭面相互對應,景緻優美。

畫中以淡薄的金泥色調烘托出獨特的暖意與靈性氛圍,表現出藝術家構圖設色的灑逸境界及文人意涵。 此作既表現出西方寫實觀念,又具東方繪畫特色與臺灣風土色彩,1930年獲得第四回「臺灣美術展覽會」特選第一名及臺展賞的榮譽,這件作品除了是林玉山創作生涯的經典之作,也影響了日後臺灣本土繪畫的風格取向,在臺灣美術史的定位有不可取代的重要性。 蓮池 南蓮園池的所在地原為木屋區,因香港政府在1988年5月興建大老山隧道而清拆,並擬作休憩用途。

蓮池: 左營元帝廟

2015年4月28日經國務院批准,保定市北市區與南市區合併成立新的蓮池區,區政府駐五四路街道。 本處原存放有CT251(實為CT259)和DT609,是台灣日治時期頗具代表性的兩種蒸汽火車,其中CT251(實為CT259)是配合台灣博覽會與日本同步啟用的最新銳車頭,專門用來牽引急行列車;DT609則是貨運列車主力,輛數達39輛,為貨運用車頭中最多。 萬年季通常於秋季在左營蓮池潭舉行,2006年活動主題是「花火萬年‧光雕蓮潭」,萬年季中的重頭戲為「迓火獅」,內容包括「火獅點睛(開光)」、「火獅淨潭(祈福)」、「火獅平安(坐鎮)」、「火獅遶境(出巡)」、「火獅迓迎」、「火獅燒化(升天)」等。 半屏山以造型特殊聞名,其奇特的半壁造型,民間也流傳著許多不同的神話故事。 其中最有名的一則是昔日有位仙人下凡到左營,想找個「知足不貪」的徒弟,於是仙人便劈下半屏山半壁土石和著蓮池潭的水製成湯圓,並掛上「一枚一文錢,二文任意拿」的招牌。

舊稱蓮花潭,位於高雄市左營區東側,南鄰龜山、北接半屏山,潭面面積約42公頃,源於高屏溪。 蓮池潭周邊潭水因遍植荷花,在清領時期就名列鳳山八景,稱「泮水荷香」,現因湖畔半屏山特殊造型與龍虎塔遠近倒映水中,而以「蓮潭夕照」聞名。 入夜後的蓮池潭,水霧濛濛,景色若隱若現,予人難以言喻的神秘感。 南蓮園池是康文署轄下其中一個珍貴的靜態觀賞文化園林,為了遠古華夏景觀美學的承先、千載古典園林藝術之啟後,以現代嚴謹的管理方式養護,管理者與遊人共同保育這座中國當化具獨特氣質的唐式山水園林,讓園池得以完整傳承,中華傳統文化得以代代相傳,並成為世界人類文化的遺產。 高雄市在2006年7月底完成愛河中都段到蓮池潭段自行車道系統,其中在左營區利用木棧橋橫跨菱角田,由中都濕地串聯愛河東岸景觀設施,三民1號公園、河堤公園、微笑公園連接至蓮池潭,路線總長度約20.5公里,沿途有豐富林相生態與觀光景點[13]。 高雄物產館蓮潭旗艦店,位於翠華路上,原是蓮池潭風景區管理所,之所以會成立物產館的原因是,因為縣市合併後,市政府為了整合推廣高雄在地優質農產品,把農產品與人文歷史、品質優良、高規格檢測等特色結合,創造出「高雄首選」的品牌價值,透過物產館行銷高雄在地優質農產品及推廣農業政策。

蓮池: 高雄旅遊網

龍塔內畫有二十四孝圖和十殿閻王圖,虎塔則畫有孔子七十二門生及保生大帝三十六宮將圖。 另傳,龍虎塔是在民國六十三年(1974年)奉保生大帝意旨,興建於蓮潭畔,當時興建急促,根據廟方表示,完工不久,即遇上造成數十年來南部地區最重大災害-1977年7月24日賽洛馬颱風,龍虎塔遂成為避難所[5]。 主祀保生大帝,每年中元節普渡,家家戶戶以蕹菜把掛在門外致祭,神前桌頂則置蕹菜把、五牲粿、水果等供品,以為祭祀,這種供奉蕹菜把之祭典,至今仍盛傳於民間。

蓮池

「南蓮園池」佔地約3.5公頃,採用唐代的設計及特色的木結構、園池內更放置大量奇石及遍植古樹,並設有紀念品小賣店、素菜館、茶館及多功能活動室等供市民參觀及使用。 ▲▼店外也有提供幾個座位,不熱的時候倒是可以坐外面,還可以悠哉的喝著咖啡、欣賞來往人潮與龍虎塔跟蓮潭美景。 日治皇民化運動時期政府下令將該廟改設農事事務所,後又改為防衛團支部。 每次廟中神明生日時,都會請歌仔戲團來表演,廟前蓋了一做戲台,非常特別[10]。 蓮池 建於民國42年(1953年),為兩座中國宮殿式樓閣,春秋閣名稱取自春閣及秋閣之合稱,各為四層八角,綠瓦黃牆,宛如寶塔,古色古香的塔影倒映水中。 蓮池2023 位在春秋閣的前端有一尊騎龍觀音,關於此一騎龍觀音的由來有一傳說:觀音菩薩曾騎龍在雲端現身,指示信徒要依其現身之形態建造聖像在春閣與秋閣之間,於是有現今的騎龍觀音聖像。

蓮池: 開放時間

另外,知名眷村景點「再見捌捌陸—台灣眷村文化園區」,園區內歷史感厚重的老文物,以及建業新村內的特色民宿,讓遊客感受大時代氛圍;接著可造訪米其林指南推薦美食,如「弄盞欣悅」、「海光俱樂部中餐廳」、「古家海鮮」、「正宗鴨肉飯」、「弘記肉燥飯舖」等。 當年購藏時,因經費有限,曾經發起搶救《蓮池》的活動,匯集民間力量的小額捐助,將《蓮池》順利購藏,永留臺灣。 並為使該作品畫況與裝裱,以更良善的方式保存維護,於94年委託日本政府指定修復國寶重要文化財的「國寶修理裝潢師連盟」中的修復工房半田九清堂,進行長達240天的修復作業,讓作品呈現最佳狀態,運回國內。 為了表現曙光乍現之時的金亮與牛稠山紅土的特效,大量使用赤金,間用青金、水色金等顏彩,備極華美。

蓮池

清晨之花與葉,經過一夜收息之後,舒展開來,水之上青綠逼目,水之下也精彩無比,白鷺鷥盯著小魚緩步移動,掉落的花瓣如小舟漂浮在清澄水面。 蓮池 本作以工筆精描,敷色細膩穠麗,佈局精妙,有舒雅端正之氣韻。 靜觀此畫,除了滿目的清爽怡然,亦彷彿聽見花苞綻放的清音與水泛漣漪的聲響,還有空氣中一縷悠悠芬芳。 出處:陳苑禎,《典範傳移─林玉山繪畫藝術特展》,臺中:國立臺灣美術館,2012,頁82。 2003年5月起進行水雉返家行動,為未來成立水生植物公園及解說教育設施進行可行性規劃。 蓮池 日治時期的蓮池潭老照片仍可以看出當時優異的自然景觀,民國40年代、60年代以及80年代時先後蓋了東南帝闕樂善社啟明堂春秋閣、城邑慈濟宮龍虎塔和左營元帝廟北極亭,增加了人工景點,成為高雄市最著名的景點之一。

蓮池: 左營美食 – 拉茉咖啡 Lamore coffee x 蓮池潭龍虎塔旁飽覽名勝風光

南蓮園池每日上午七時至晚上九時免費開放,供市民入內遊園。 然而遇有遊人眾多的日子,尤其當園池初開的日子,園方會因應當日遊人情況決定實施人潮管理措施。 為免遊人聚集在園外輪候進場過久,如當日遊人擠迫,園池將會作出派票安排疏導人流。 ▲店內有冷氣可以吹,在炎炎夏日下一定要的啦,店內提供四組四人座,還有三、四個吧台座位,空間還滿寬敝的。

蓮池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