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廣州地鐵app2023詳解!(小編推薦).

Article hero image
廣州地鐵app

如今隨著廣州地鐵線網的不斷延伸,廣州地鐵的客運量呈現較大幅度的增長。 廣州地鐵目前當日最高客流紀錄發生於2019年12月31日,全網客流達1,156.94萬人次,為同年第六次打破紀錄;次高發生於2021年勞動節前夕,當天全網客流量達到1,151.7萬人次,創下疫情以來的新高,距離歷史最高紀錄僅差5萬餘人次。 1號線的西塱、坑口為地面車站;4號線的石碁至金洲沿途各站,5號線的滘口、坦尾[i],6號線的潯峰崗、橫沙、沙貝,14號線的竹料至赤草沿途各站,以及21號線的長平、金坑、朱村、山田為高架車站。 廣州地鐵每天提供約18小時的服務,約由早上6時至翌日凌晨0時,收車後則在各路線進行軌道及設備等的維修保養。 在節假日期間,全線網通常會推遲1小時收車,2010年亞運會開閉幕式期間曾通宵營運[5]。

廣州地鐵app

轻松分享各种地铁资讯:无论是出行路径信息、末班车换乘信息,还是车站的出口信息,广州地铁官方APP都提供了短信分享功能,用户可以通过短信方式转发各种信息的查询结果,与身边的朋友共享APP带来的便利。 廣州地鐵app 在2019年9月清远市政府公布的《广清轨道交通衔接概念规划》中,清远方提出将广州地铁18号线和24号线分别北延至清城与广清合作园区[118]。 国家发改委在2020年7月30日批复的《粤港澳大湾区城际铁路建设规划》显示,南沙至珠海(中山)城际(即18号线南延段)被列入近期建设项目,待建设条件落实后有序推进。 线路自万顷沙引出向南,在翠亨新区分岔设中山支线、珠海支线,其中前者途径火炬开发区止于中山站,后者自翠亨进入珠海后,经珠海北站、唐家湾、香洲至拱北。

廣州地鐵app: 規劃

2018年4月26號,因白雲機場二號航站樓正式開通營運,3號綫機場北站同機場航站樓同步開通時,亦多咗呢樣嘢出嚟。 為咗進一步保障城市軌道交通運營安全,強化地鐵設施嚟保護宣傳工作力度,加強對地鐵控制保護區內違規施工作業行為嘅調查力度。 近日,廣州市交通運輸局組織召開咗地鐵保護安全警示教育會,市住建局、廣州地鐵集團以及近60家地鐵保護區內相關項目參建單位亦都參加咗會議。 目前,廣州地鐵控制保護區內設置晒安全警示標誌,廣大市民如果喺標誌牌附近發現違規作業可撥打電話嚟反映返情況。 目前,廣州開通咗14條地鐵線路,總里程531.1公里,每日嘅客量近900萬人,線路覆蓋廣闊、行車密度同客流強度大。 近年嚟,隨住發展地鐵沿線房地產、地下空間嘅開發、市政工程建設等嘅外部施工不斷噉增加,部分喺地鐵控制保護區內嘅施工影響咗地鐵正常運營甚至危及埋地鐵安全。

廣州地鐵app

後因國家發改委收緊審批條件,該計劃中的多數路綫需要押後或以其它名義申報,僅餘條件適宜的三綫(段)。 進入21世紀第一個十年,因應廣州市域的擴張發展與2010年亞運會的成功申辦,廣州地鐵的建設逐漸進入高潮期。 廣州地鐵app2023 隨後,在1970-1980年間,政府又數度籌建地鐵,但由於資金短缺、技術困難,同時原有工程擴建難度過大,再加上1974年陳郁省長病逝,工程六度上馬、五度中止,廣州的地鐵夢經歷了几上幾下的挫折[9]。

廣州地鐵app: 广州地铁用什么app?

上述措施使得廣佛兩地綫網可真正實現「互聯互通」[74]。 目前,廣州地鐵集團負責廣州地鐵綫網(含廣佛綫)的整體網絡營運。 其中大部分路綫由集團下屬營運事業總部營運,而18號綫及22號綫則由集團子公司廣東城際營運。 1號綫的西塱、坑口為地面車站;4號綫的石碁至金洲沿途各站,5號綫的滘口、坦尾[i],6號綫的潯峰崗、橫沙、沙貝,14號綫的竹料至赤草沿途各站,以及21號綫的長平、金坑、朱村、山田為架空車站。 值得一提的是,2017~2019年間,規劃有關部門曾陸續編制了更大規模的三期修編計劃,形成了初步報告並報送市委,其中包含26號綫、28號綫、知識城至南沙快綫等全新路綫。

廣州地鐵app

2015年10月8日,广州地铁7号线西延顺德段获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111]。 该线将连接广州市与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于2022年5月1日通车[112]。 2021年11月8日起,广州地铁安检措施再度加码,强调“人过门、物过机”,更特别要求“‘大小包’均需过安检机”,意味着长期以来小件行李可人手检查的“潜规则”不复存在,高峰期时为提高进站效率而临时降低安检标准的状况亦将消失[102]。

廣州地鐵app: 廣州地鐵

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期间,广州地铁亦会广播相关防疫政策和提示。 同时,因应广州建设南沙自贸区、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需要,快速联系南沙与市中心及大型交通枢纽变得十分紧迫。 另外,广州亦在谋划建设更多快速跨城地铁,缩小大湾区各市到达广州市区的时空距离,以强化自身的中心城市地位。 线网首段线路——1号线黄沙-西朗[g]段于1997年6月28日正式开通,自此广州成为了中国大陆第四个拥有地铁的城市[h],也是中国大陆第一个拥有地铁的副省级城市、省會城市和地级市。 二期規劃於2017年3月下旬獲國家發改委批覆立項,2018年1月工可報告獲市發改委批覆,同年11月正式開工。 佛山市軌道交通局於2022年3月底稱因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影響,無法按計劃召開安全評估會議,還需延後開通時間[36],直到2022年4月12日,7號綫西延段通過初期營運前安全評估[37]。

為順應廣佛同城的發展需要,2015年,國家發改委批覆同意興建7號綫一期調整段(廣州南站至美的大道,又稱7號綫首期西延段)。 其首個工點陳村站於2016年6月23日動工,全綫則於2022年5月1日正式通車[2]。 廣州地鐵app 工程總長8.51公里,全綫埋深35-45米,有出入口12個,其中斜井7個,立井5個。 綫網首段路綫——1號綫黃沙-西朗[g]段於1997年6月28日正式開通,自此廣州成為了中國大陸第四個擁有地鐵的城市[h],也是中國大陸第一個擁有地鐵的副省級城市、省會城市和地級市。 2017年7月31日,韶关市新丰县政府与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與政府方討論了交通对接问题,争取将规划中的14号线北延段继续向东北延长到新丰并达成共识[121]。

廣州地鐵app: 广州地铁

早在广州地铁1号线设计之初,已在西塱站预留部分结构,供未来的广佛轻轨使用,此时已经有通过轨道交通连接广佛两地的概念[109]。 而后,广佛轻轨改为广佛地铁,并以“珠江三角洲地区城际轨道交通广州至佛山段”的名义获批。 首通段于2010年开通,成为广佛间首条,亦为中国大陆首条跨市地铁[25]。 而首期后通段和二期则先后开通,全线于2018年12月28日通车[110]。 同时,广州地铁与大多数轨道交通系统一样,站台形式多数采用岛式站台或侧式站台。

廣州地鐵app

在广州市政府于2020年11月批复的《广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方案》(2018—2035年)中顯示,14号线不再向北延伸,原北延段线位已改由规划中的高速地铁37號線使用,37号线亦预留了向北延伸至新丰的通道[107]。 早期1号线采用“一站一景”的非标准化设计方案,各站均使用了不同样式的瓷砖作为装饰[65]。 从2号线开始,广州地铁采用“一线一景”的设计方案,每站在统一装修风格的同时设置了不同的主题色,这样既降低了安装及维护成本,又可以体现车站的个性[66]。 不过,部分2010年后开通线路的车站使用了相同的颜色,以呼应线路的整体设计,例如以“水乡”为主题的7号线各站以蓝绿色系为主[67],体现佛山本土陶瓷元素的广佛线大部分车站为土红色[23],而展现现代、科技感的18号线各站为灰白色。

廣州地鐵app: 廣播

股份方面,廣州地鐵佔咗51%,凈低嗰49%屬佛山地鐵。 曉港⇆萬勝圍係原2號綫嘅沿用路綫,其中曉港⇆琶洲段喺2003年6月28號通車,而萬勝圍站喺2005年12月26號開始營運。 2010年9月25號朝早,三元里⇆江南西段正式同曉港⇆萬勝圍段一分為二,後者各站正式摱到8號綫入面,晏啲同新起嘅鳳凰新村⇆昌崗路段接埋一齊,成為8號綫一部分。 新起站點入邊,其中昌崗站喺2010年9月25號開通,鳳凰新村⇆寶崗大道段喺同年11月3號開通,文化公園⇆鳳凰新村段喺2019年12月28號開通,滘心⇆文化公園段喺2020年11月26號開通。 廣州地鐵係廣州市民主要嘅交通工具之一,到2022年4月為止,廣州地鐵有15條路綫營運緊,全長607.6公里。

廣州地鐵app

受遠期規劃變動與有關方面追加要求影響,三期建設規劃中的8號綫北延花都段(滘心至廣州北站)面臨較大調整,需要重新申報。 該段路綫原計劃分拆為8號綫北延段(滘心至江府,9.4km)與24號綫首期(廣州北站至紀念堂,31.6km),連同8號綫東延段(萬勝圍至蓮花,18.0km)列入第三期建設規劃調整方案[54]。 但為符合建設規劃調整不得新增路綫的要求,廣州方面的上報方案中,未分拆早前已獲批的8號綫北延花都段,並將原規劃24號綫江府至紀念堂段改為「8號綫北延段支綫」。 最終在2022年11月,國家發改委批覆同意了廣州市城市軌道交通第三期建設規劃方案[55]。 三期總體建設規模由此達到12個項目、約296km(扣除重複計算的8號綫北延滘心至廣州北站段的21.0km)。

廣州地鐵app: 系統命名法

1965年6月19日,廣州地下電車指揮部成立(後易名為廣州市防空九號工程指揮部),負責修建地下坑道工程的工作。 「九號工程」一名,源於「地下」二字的九個筆劃,出於保密需要而被用作該地下工程的代號。 工程總長8.51公里,全線埋深35-45公尺,有出入口12個,其中斜井7個,立井5個。 1968年底,工程完成土建環節;1970年5月全部完工。 然而,由於當時中國國內政治形勢和國際環境惡劣、戰備緊迫,且前期準備和技術論證不足,同時受限於當時的技術條件,工程所建成的隧道斷面太小,只能實現人防功能而無法通行地鐵。

  • 1997年4月9日,廣州地鐵首列列車(編號0102)由嘉興號貨輪運抵廣州黃埔港。
  • 二期工程路綫長22.0km,共設11座車站,平均站間距2.02km,最大站間距3.28km,為大學城南站至深井站區間,最小站間距0.96km,為水西站至水西北站區間。
  • 喺列車開出之後到下一站到站之前,車廂入面嘅廣播重係按舊時噉,凈播報下一站係乜,但喺每次列車就快到總站時都係靠司機做對講機廣播直到2號綫開通首通段(三元里⇆曉港)為止。
  • 不過时隔12年,在2021年开通的18号线各站恢复设置站台的书法字。
  • 二期規劃於2017年3月下旬獲國家發改委批覆立項,2018年1月工可報告獲市發改委批覆,同年11月正式開工。
  • 1989年6月,廣州市政府正式向國家計委申請地鐵1號線立項。

然而,亞運路綫對資金、資源消耗巨大,短期內廣州並無能力再建設多條市區路綫;同時,因應「東進、西聯、南擴、北優、中調」的發展戰略要求和城市發展態勢,建設市郊放射綫不容延緩。 完成1號綫的修建後,政府繼續着手推進南北綫——地鐵2號綫的修建工作。 1998年7月28日,舊2號綫(三元里至琶洲)工程的首個工點——海珠廣場站動工。 广州地铁曾于2008年奥运会以及2010年亚运会时启动了安全检查。 乘客的行李必须接受X光机的检查,同时设有液体检测仪,还有警犬参与检查。 在未恢复安检之前,部分车站会有地铁站务或者地铁志愿者手持金属探测器来抽查部分乘客的行李物品,如果遇到例如昆明火车站恐袭等高风险事件时,部分客流较大的车站会在进站口設置X光機檢查乘客的隨身物品,过一段时间之后取消。

廣州地鐵app: 營運方

在此情况下,建设更多市区线路、分担现有干线压力成为了广州地铁建设的当务之急。 为顺应广佛同城的发展需要,2015年,国家发改委批复同意兴建7号线一期调整段(广州南站至美的大道,又称7号线首期西延段)。 其首个工点陈村站于2016年6月23日动工,全线则于2022年5月1日正式通车[2]。 2012年后,2010亚运会所带来的财政空洞逐渐被填补,广州政府也继续推进轨道交通网的拓展工作。 在财政能力有限、城市扩张态势迅猛的情形下,该阶段仍着重于建设连接市郊新城的放射线路。 為舒緩3号线之龐大客流,2019年1月21日起,地鐵公司試行在工作日日間非高峰期和節假日全天試行機場北至番禺廣場雙向直通交路(南北貫通),并於同年7月8日起將服務時間擴展至工作日晚高峰。

2015年10月8日,廣州地鐵7號綫西延順德段獲國家發展改革委批覆[111]。 該綫將連接廣州市與佛山市順德區北滘鎮,於2022年5月1日通車[112]。 2015年9月25日起,廣州地鐵再次恢復安檢措施,每個車站均配置一台爆炸物探測設備,入口處安排安保人員手持金屬探測器和液體探測器,對攜帶行李的旅客進行檢查,部分客流量較大的車站設有X光機對進站行李進行掃描[101]。

廣州地鐵app: 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加强安检措施后,仍出现因安检人员对液体检查时的疏忽,让乘客成功携带硫酸进入车站并渗漏至车厢地板,导致一名男童滑倒后被灼伤的事件发生,引发大众对安检措施成效的质疑[103][104]。 2015年9月25日起,广州地铁再次恢复安检措施,每个车站均配置一台爆炸物探测设备,入口处安排安保人员手持金属探测器和液体探测器,对携带行李的旅客进行检查,部分客流量较大的车站设有X光机对进站行李进行扫描[101]。 2017年10月10日起,广州地铁开始分批在各站点设置X光机、金屬探測門和液体检测仪,实行“逢包必检、人物同检”的安检措施[100]。 如今随着广州地铁线网的不断延伸,广州地铁的客运量呈现较大幅度的增长。 广州地铁目前当日最高客流纪录发生于2019年12月31日,全网客流达1,156.94万人次,为同年第六次打破纪录;次高发生于2021年劳动节前夕,当天全网客流量达到1,151.7万人次,创下疫情以来的新高,距离历史最高纪录仅差5万余人次。 除老年人票种外,所有线路的车票由进闸起计,270分钟内出闸有效,否则按照进闸车站的最高收费区段补收差额[77],如遇上地铁方面导致的延误則不設時限。

自2006年12月15日起採用現時的計費標準,但對於2005年11月12日前開通的路綫(即1號綫廣州東站-西塱、舊2號綫三元里-江南西-曉港-琶洲),則選取上述兩種計價方式中較便宜的一種。 2010年9月25日起,因舊2號綫拆解,由昌崗站入閘或者出閘的旅客,距離從入閘站或出閘站算至離江南西站、曉港站、昌崗站最近的一站。 目前,除APM綫實行票價2元的單一票制外,廣州地鐵綫網其他路綫使用按距離分段計算的票制:起步4公里以內2元;4至12公里範圍內每遞增4公里加1元;12至24公里範圍內每遞增6公里加1元;24公里以後,每遞增8公里加1元,不設封頂[75]。 廣州地鐵app 部分列車有配置駕駛室瞭望窗,但在2013年9月2日,東曉南站曾發生有乘客通過瞭望窗看到後尾列車燈光,誤以為追撞而拉動列車緊急緊軔裝置,導致發生混亂,之後地鐵營運方將全部列車已有的瞭望窗遮蔽[71]。 在財政能力有限、城市擴張態勢迅猛的情形下,該階段仍着重於建設連接市郊新城的放射路綫。 2008年前後,因應城市發展,為強化廣州的中心地位並支持各新城的開發計劃,有關部門制定了新的城市綫網規劃,主張建設「環+十字+X形」中心綫網,並建設一系列放射綫,聯繫主城區與各衛星城鎮。

廣州地鐵app: 车站

加強安檢措施後,仍出現因安檢人員對液體檢查時的疏忽,讓乘客成功攜帶硫酸進入車站並滲漏至車卡地板,導致一名男童滑倒後被灼傷的事件發生,引發大眾對安檢措施成效的質疑[103][104]。 2002年11月29日,2號綫首列車(編號2x43-44,現改為01x 配屬1號綫)的兩節車卡從德國空運抵廣州舊白雲機場。 廣州地鐵每天提供約18小時的服務,約由早上6時至翌日凌晨0時,收車後則在各路綫進行軌道及設備等的維修保養。 在節假日期間,全綫網通常會推遲1小時收車,2010年亞運會開閉幕式期間曾通宵營運[5]。

后受法国幻影战机售台等事件影响,广州地铁建设改为引入德国资本与设备。 廣州地鐵app2023 [9]同期,1号线芳村站至黄沙站区间的沉管隧道,与广州首条过江隧道——珠江隧道一同兴建。 為更好地解決地面交通堵塞問題,連接廣州市區及外圍各區,廣州地鐵仍在進行大規模的新線建設。 廣州市希望在2035年左右建成由21條城市地鐵普線、21條城市地鐵快線、1條旅客自動輸送系統、5條市域高速軌道組成的地鐵軌網,廣州市内軌網總里程為1808公里,其中城市線里程為1418公里。

廣州地鐵app: 廣州地鐵捷運MTR導航路線查‪詢‬

7號綫西延段在北滘公園站附近設有佛山地鐵3號綫隧道的聯絡通道。 網傳施工過程中出現超過80mm的凍脹,影響7號綫的正常行車。 同年10月,林頭站(現美的站)至南涌站區間右綫盾構順利始發,標誌着西延段全綫盾構已全部始發[22]。 2020年10月26日,全綫8個盾構區間全部貫通[23]。 12月5日,林頭鋪軌基地舉行軌道工程首鋪儀式,宣告首期西延段工程正式開始進入鋪軌階段[24]。 2021年6月11日,首期西延段軌道全部貫通[25]。

因應強化大灣區內城際交通快速互聯的發展趨勢,同時受地鐵建設規劃例行審批收緊影響,廣州擬將數條(段)地鐵市域快線以城際鐵路名義上報、提前實施。 2012年後,2010亞運會所帶來的財政空洞逐漸被填補,廣州政府也繼續推進軌道交通網的拓展工作。 廣州地鐵app2023 在財政能力有限、城市擴張態勢迅猛的情形下,該階段仍著重於建設連接市郊新城的放射路線。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