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環保建築專業議會5大分析2023!專家建議咁做....

Article hero image
環保建築專業議會

與此同時,縱觀全球,各地在政府層面以及非政府組織之間也衍生了不同程度的協作,使在城市及建築物中提倡可持續發展成為一股國際潮流。 在20多年後的今天,可持續建築環境更肩負起一個更重要的使命,成為對抗氣候變化不可或缺的一環。 科技園公司稱,計劃第一階段有20間本地建造業公司參與,透過科技園公司及建造業議會網絡,共收集到211個解決方案,當中本地公司佔85.7%,海外公司佔14.3%。

  • 由香港綠色建築議會及環保建築專業議會合辦的「環保建築大獎2021」今日(28日)舉行網上頒獎禮,並公布得獎項目及機構名單。
  • 本地公司「天空社」則與建造業公司共同創建可收集工人實時位置、監測各項健康指標的智能手表,並加入中暑預測及顯示勞工處暑熱指數。
  • 校園內多項設施更榮獲綠建環評HKBEAM環保建築設計最高的白金或金級別評級,為大學及社會提供了優良的科研基礎,以實踐各項可持續發展目標。
  • 綠色建築環保評估法(綠建環評) (BEAM Plus) 致力提升香港建築環境的整體質素。
  • 不少地方都有為本土而設的綠色建築認證系統,以中立的工具展示及比較建築物的環保表現,例如英國的BREEAM、美國的LEED等,而香港現行的綠色建築認證系統為「綠建環評」。
  • 該項目亦成功回應所有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不僅適用於光明村,其整合化的設計過程和建築材料都可在中亞、南亞和多個其他地區複製應用。

綠色建築環保評估法(綠建環評) (BEAM 環保建築專業議會 Plus) 致力提升香港建築環境的整體質素。 環保建築專業議會 目前, 建築環保評估工具包括:綠建環評新建建築、綠建環評既有建築及綠建環評室內建築,適用於評估設計、施工及運行階段對環境造成的影響。 中國快速城市化進程令城市環境逐漸惡化,例如城市通風變弱、空氣質素差及城市能見度低,影響城市居民的健康狀況。 該項目獲環保建築大獎2019頒發「研究及規劃類別」大獎(研究),所研發的方法及技術已應用於中國40多個城市(包括香港、澳門、武漢、北京、佛山和長春等)的整體規劃和發展,未來還將繼續應用於內地城市空間規劃設計中,長遠可達至可持續發展 與健康城市目標。

環保建築專業議會: 建築環保評估協會有限公司

建築環保評估協會(英文:BEAM Society Limited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1][2])為非牟利機構,會址在九龍塘達之路77號賽馬會環保樓。 議會的主要職能是就長遠的策略性事宜與業界達成共識、向政府反映建造業的需要及期許,為業內勞動力提供培訓和註冊服務,並為政府提供溝通渠道,取得與建造業所有相關事項的意見。 建造業議會根據《建造業議會條例》(香港法例第587章)於2007年成立,由一位主席及24名成員組成,成員來自代表業內各界別的人士,包括聘用人、專業人士、學者、承建商、工人、獨立人士和政府官員。 不少地方都有為本土而設的綠色建築認證系統,以中立的工具展示及比較建築物的環保表現,例如英國的BREEAM、美國的LEED等,而香港現行的綠色建築認證系統為「綠建環評」。 就「環保建築大獎2021」大奬的得獎項目包括觀塘凱滙(商業)、大埔科學園創新斗室(住宅)、安達臣道安泰邨(住宅)、中環The Henderson(在建中)、太古坊二座(在建中)、上水天巒(設施管理)等。

香港中文大學(中大)於「綠建領導類別」獲頒先鋒大獎(公共機構及非政府組織),更同時囊括兩項大獎、一項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特別嘉獎,以及四個入團項目,成績斐然。 建築環保評估協會有限公司 ​前稱香港環保建築協會的建築環保評估協會有限公司,為非牟利機構。 機構自1996年起負責執行建築環境評估法及改善建築環境評估法的建築評估、成效、認證及標籤等。 環保建築專業議會有限公司 ​環保建築專業議會有限公司是非牟利的研究和教育機構,致力透過專業參與,與業界共同推動更持續發展的建築環境。 環保建築專業議會集合了建築師、工程師、園林建築師、測量師及規劃師等專業人士,共建更佳的環保作業守則。 香港綠色建築議會(HKGBC)於2009年創立,為非牟利及會員制機構,旨在為香港締造更綠色的建築環境,從而保護地球,造福香港市民。

環保建築專業議會: 環保建築大獎2021 觀塘凱滙、中環The Henderson奪獎

該公司AI工程師李明栓表示,相關技術透過AI算法,可實現將2D畫面轉為3D分析,「比如工人實際上離吊車有一段距離,但畫面上,該工人好似在吊車裏,或離吊車很近,這時則需將畫面轉成3D分析」。 他續稱,他們擁有新加坡業界最大的數據庫,相關技術可直接應用於地盤現有的監控鏡頭,毋須購置特別鏡頭。 由2011年4月1日開始,綠建環評認證成為發展項目的環保及完善生活設施獲批總樓面面積寬免的其中一項新增先決條件。 學院已為 閣下預留了同一時段內其他講座或工作坊的座位,倘 閣下仍希望參與本活動,請繼續填寫下列留座表格。

協會於1989年成立,致力為不同規模、各界別的企業,提供全面可持續發展的營商方案,包括基準評估、諮詢、研究、培訓及獎勵計劃。 商界環保協會有限公司 環保建築專業議會2023 ​是香港最早由商界自發成立、推廣企業社會及環保責任的獨立非營利機構。 綠建環評就建築物在規劃、設計、施工、調試、裝修、管理、運作及維修中各範疇的可持續性,訂立了一套全面的表現準則,並為最終用家釐定一個統一的量化方法,為建築物整體質素作出評級。

環保建築專業議會: 建築環保評估協會

環保建築大獎是由香港綠色建築議會與環保建築專業議會合辦的活動,目的是表揚對可持續發展及建築環境有出色表現及貢獻的建築項目。 光明村災後重建示範項目同時獲得「新建建築類別」大獎(已落成項目—住宅建築)及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特別嘉獎。 建造業議會執行總監鄭定寕稱,相關計劃將建造業公司及科技初創公司配對,並讓這些建築科技得以「落地」測試。 自香港首個綠色建築認證系統於1996年面世起,業界、政府及社會各界均同心合力,期望為香港創建可持續建築環境。

環保建築專業議會

如 閣下已定期收取本學院的最新資訊及推廣訊息, 閣下的個人資料將繼續保留在學院的推廣名冊內,直至 閣下另以書面或電郵方式向學院申明 閣下不願意繼續接收有關資訊為止。 環保建築專業議會2023 本地公司「天空社」則與建造業公司共同創建可收集工人實時位置、監測各項健康指標的智能手表,並加入中暑預測及顯示勞工處暑熱指數。 現時這款手表已在相關建造業公司的其中一個工地使用,建造業公司及天空社正研發在該手表加入有害氣體檢測功能。

環保建築專業議會: 科技園伙建造業議會 配對建造業與科技初創公司 推動建築科技「落地」測試

創會會員包括建造業議會(CIC)、商界環保協會(BEC)、建築環保評估協會(BSL)及環保建築專業議會(PGBC)。 為引領市場轉化,議會致力向政府倡議綠色環境政策,並為各界引入綠色建築作業方式和訂立業界有關設計、建造與管理的專業標準,同時向市民推廣綠色生活。 商界環保協會有限公司 ​商界環保協會有限公司 環保建築專業議會2023 ​是香港最早由商界自發成立、推廣企業社會及環保責任的獨立非營利機構。

環保建築專業議會

科技園公司行政總裁黃克強稱,將繼續與建造業議會攜手,為業界引入更多來自世界各地的創新科技,推動本地建造業科技方案應用於不同工程。 今次計劃第一階段共辨認到165個業界有機會利用科技創新解決的「痛點」,當中保障建造安全及提高生產力佔較多。 來自新加坡的科技初創公司「Ailytics」利用AI影像分析技術,在監控鏡頭畫面上實時分析工人的個人防護裝備情况、人車安全距離,以及涉升降物與邊緣區域的潛在風險等,並及時發出警告,亦能監測及分析工程進度。 另一方面,由於香港製造業已經式微,所以本港大部分用電均來自居所、辦公室、商場等日常建築物。 與建築物的相關的活動就已經佔了全港耗電量的九成,比國際間平均的四成為多,而此耗電水平更相等於全港碳排放的六成。 因此,香港要節能減排,甚至要達成《巴黎協議》下的目標,推動綠色建築發展實屬刻不容緩。

環保建築專業議會: 繼續閱讀

中大早於2010年制定《校園發展計劃》,訂立節能和減低碳排放的指標,以應對氣候變化,希望藉此在校園推動綠色生活,為社會之表率。 中大與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攜手成立的聯合國可持續發展解決方案網絡(SDSN)香港地區分會,獲聯合國SDSN執行委員會正式確認為SDSN國際網絡一員,共同為可持續的未來作出貢獻。 校園內多項設施更榮獲綠建環評HKBEAM環保建築設計最高的白金或金級別評級,為大學及社會提供了優良的科研基礎,以實踐各項可持續發展目標。 中大校園的現有建築物/結構之中,在基礎設施、其他設施及建築設計各方面展現出對綠色建築的探索,被認為在公共機構及非政府組織範疇中具模範領導作用,獲環保建築大獎2019頒發「綠建領導類別」先鋒大獎(公共機構及非政府組織)。 建築環保評估協會有限公司 (BSL) 為非牟利機構,創立建築環保評估法 (BEAM 及 BEAM Plus),一直致力提升及發展建築環保評估方法、評估綠色建築物並培訓綠建專才 (BEAM Pro)及綠建通才(BEAM Affiliate)。 至今,經綠建環評評級為綠色建築物的總面積超過 1,860 萬平方米,以人均面積計算超過 2.5 平方米,是目前按人均計算最為廣泛使用的自願性綠色 建築評估法之一。

環保建築專業議會

至於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特別嘉獎的得獎項目,包括土瓜灣瑧尚、將軍澳百勝角消防處紀律部隊宿舍建造工程等。 由香港綠色建築議會及環保建築專業議會合辦的「環保建築大獎2021」今日(28日)舉行網上頒獎禮,並公布得獎項目及機構名單。 發展局局長黃偉綸指,今屆環保建築大獎反應十分熱烈,從不同行業領域合共收到破紀錄的100項提名,當中有80項入圍決賽。 環保建築專業議會2023 建築環保評估協會(英文:BEAM Society Limited 環保建築專業議會2023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1][2])為非牟利機構,會址在九龍塘達之路77號賽馬會環保樓。

環保建築專業議會: 個人工具

目前綠建環評評估工具包括:綠建環評新建建築、綠建環評既有建築、綠建環評既有學校、綠建環評室內建築、綠建環評社區及綠建環評數據中心。 環保建築專業議會有限公司是非牟利的研究和教育機構,致力透過專業參與,與業界共同推動更持續發展的建築環境。 香港四大業界團體於2009年聯合成立香港綠色建築議會,當中包括建造業議會 (CIC)、商界環保協會有限公司 (BEC)、建築環保評估協會有限公司 (BSL) 和環保建築專業議會有限公司 (PGBC),每一個創會會員均代表綠色建築每個不可或缺的部分。 兩年一度的環保建築大獎由環保建築專業議會(PGBC)於2006年設立,並由2010年起與香港綠色建築委員會(HKGBC)聯合舉辦。 本屆主題為「啟發新生代˙持續發展˙盡顯卓越」,冀表揚跨越常規、突破傳統界限,以及能啟發新一代對可持續建築環境的新思維之項目及機構。 綠建環評是香港本地研發的一套建築環境評估制度,涵蓋廣泛的可持續發展議題及完整建築生命週期。

環保建築專業議會

該項目通過提升傳統夯土建築的抗震性能和室內環境質量,改變當地居民生活,使偏遠社區的村民能夠保護當地遺產和文化,抵禦極端氣候事件的影響,並使他們繼續自給自足。 該項目亦成功回應所有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不僅適用於光明村,其整合化的設計過程和建築材料都可在中亞、南亞和多個其他地區複製應用。 環保建築專業議會2023 香港綠色建築議會與環保建築專業議會於最近舉行環保建築大獎2019頒獎典禮,以表揚業界的努力和優秀的綠色建築項目。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