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安老院實務守則2023詳細資料!(小編貼心推薦).

Article hero image
安老院實務守則

今次的法例修訂,並非小修小補,若能成功完成有關修例工作,在法案中有關過渡期安排之內仍未能切合今天香港社會對院舍服務水平應有要求的院舍,將可能逐步退場,由更符合社會要求的院舍取而代之。 安老院實務守則2023 除了加強對院舍營辦人的問責,條例草案引入全新的院舍主管註冊制度,以改善院舍日常管理和運作。 社署署長須信納該申請人是成為註冊主管的「適當人選」,包括考慮其相關犯罪紀錄等。 《安老院實務守則》由社署署長根據《安老院條例》(香港法例第459章)第22(1)條發出,旨在確保持牌安老院舍的處所、設計、人手、運作及管理等均符合發牌條件,院舍亦同時有足夠資源,照顧住客的護理需要,為他們提供安全而衛生的居住環境。 「香港安老院舍評審計劃」設計的評審標準 — "RACAS 40" 建基於海外國家所採用之評審準則,並參考本港安老院舍牌照標準及社會福利署服務質素標準,充分配合香港安老院舍的特色,為香港安老院舍度身訂造。

《實務守則》亦詳列一系列對本港安老院舍的要求,涵蓋牌照、建築物及住宿設備、安全及防火、樓面面積、家具及設備、管理、安老院員工、保健及照顧服務、感染控制、營養及膳食、清潔及衛生設備和社交照顧等多個範疇。 評審部透過修訂及頒佈評審標準,以確保評審標準持續切合院舍運作及持續提升院舍照顧質素,定期全面檢討評審標準,評審部透過持續檢視從被評院舍的回饋、評審員的評審建議及評審經驗中訂出修訂評審標準的優先次序。 安老院實務守則 如發現院舍違反《殘疾人士院舍條例》(第613章)、《殘疾人士院舍規例》(第613A章)或《殘疾人士院舍實務守則》的規定,視乎違規事項的性質及嚴重程度,牌照處會考慮向有關院舍發出勸諭、警告、書面糾正指示或提出檢控。 社署於2017年2月開始以合約形式聘用退休紀律部隊人員,協助牌照處督察巡查院舍、調查懷疑違規個案、搜證及進行檢控工作。 過去三年(即2018至19到2020至21年度),牌照處巡查殘疾人士院舍的次數每年平均多達約2,200次;因違規被定罪的個案共有七宗,而因違規被警告的個案有八宗。

安老院實務守則: 評審標準

3我們先後在2019年4月及2020年6月,向上屆立法會福利事務委員會,以及福利事務委員會及衞生事務委員會長期護理政策聯合小組委員會匯報工作小組的建議。 我們在2019年下半年就工作小組的建議諮詢安老事務委員會、康復諮詢委員會及社會福利諮詢委員會,以及在2020年上半年為持份者舉辦四場交流會。 在草擬過程中,我們需從政策、實施、持份者的意見及法律等方面,考慮如何將工作小組的建議納入法例,以敲定條例草案的細節。 安老院實務守則 雖然此項院舍法案草擬工作亦屬重要,但相對過往三年對抗疫情、完善選舉制度等的立法工作,便不是最優先的工作。

  • 這個過渡安排是讓現有院舍可透過自然流失、逐步減少宿位及進行所需改裝工程或搬遷處所,以達致新規定。
  • 社署署長須信納該申請人是成為註冊主管的「適當人選」,包括考慮其相關犯罪紀錄等。
  • 過去三年(即2018至19到2020至21年度),牌照處巡查殘疾人士院舍的次數每年平均多達約2,200次;因違規被定罪的個案共有七宗,而因違規被警告的個案有八宗。
  • 為了提高殘疾人士院舍特別關顧殘疾兒童住客福祉的意識,社署已在經修訂的《殘疾人士院舍實務守則》中新增兒童的照顧篇章,清晰地說明殘疾人士院舍在收納兒童及青少年時必須遵守的規定。
  • 雖然工作小組用了兩年時間完成檢視不算短,但最終能提出19項建議,特別是就多個重點範疇提出了修訂法例的方向,實有賴前任社署署長與其社署同事,連同勞工及福利局同事的努力,亦要靠工作小組中代表著不同持份者及理念的成員,願意互諒互讓,才獲得這個成果。
  • 雖然此項院舍法案草擬工作亦屬重要,但相對過往三年對抗疫情、完善選舉制度等的立法工作,便不是最優先的工作。

由於現時市場上其他已符合新規定的院舍約有8 安老院實務守則 700個空置宿位,今次修訂不會令現居於這些院舍的住客失去院舍照顧。 這個過渡安排是讓現有院舍可透過自然流失、逐步減少宿位及進行所需改裝工程或搬遷處所,以達致新規定。 當然,單是修改法例本身不足以達致院舍服務質素改善的目的,若沒有其他政策措施的配合,只會令服務供應量減少。 再加上透過買位計劃及院舍券,以穩定院舍營運在財務上的可操作性,法案內容中所訂立的過渡期安排,便清楚列明了有關改善院舍服務的路線圖與時間表。

安老院實務守則: 安老院實務守則-社會福利署.PDF

為了提高殘疾人士院舍特別關顧殘疾兒童住客福祉的意識,社署已在經修訂的《殘疾人士院舍實務守則》中新增兒童的照顧篇章,清晰地說明殘疾人士院舍在收納兒童及青少年時必須遵守的規定。 院舍可以是由法人團體(如私營公司、非政府機構)、合夥及獨資經營人營辦。 在新規管制度,所有院舍新牌照或牌照續期的申請人必須為「適當人選」4。 安老院實務守則2023 申請人也必須提名一名管理人員作為該院舍的負責人,而該負責人也必須為「適當人選」。 以營辦機構屬法人團體為例,營辦機構便須提名一名董事或關涉管理的人為該院舍的「負責人」。

社署於2017年5月成立牌照及規管科,統一對安老院和殘疾人士院舍的規管,並提升至由一位助理署長級人員領導,就加強院舍監管和提升服務質素方面,持續推行涵蓋不同範疇的措施,包括加強監管及執法、提升院舍質素、加強透明度、加強培訓和推動專業化,以及加強住客照顧服務等。 安老院實務守則 與此同時,社署於同年6月成立檢視院舍法例及實務守則工作小組,檢視相關法例及實務守則。 部分建議已透過修訂相關的實務守則,於2020年1月1日實施;其他須透過修訂法例實施的建議,政府現正進行法例修訂的草擬工作。

安老院實務守則: Research Brief - 香港特別行政區立法會

檢討1995年生效的《安老院條例》及2011年生效的《殘疾人士院舍條例》的工作,於2017年6月,由社會福利署(社署)成立的「檢視院舍法例及實務守則工作小組」(工作小組)開展,歷時兩年,於2019年5月完成。 工作小組成員有時任立法會議員、服務使用者及照顧者、營辦院舍的非政府機構及私營機構代表、學術界,以及其他人士。 一方面,工作小組希望透過修改法例,訂出更高的要求,以改善院舍的服務質素;另一方面,工作小組亦考慮到有關建議的實際可行性、營辦院舍成本的增加及宿位的減少。 雖然工作小組用了兩年時間完成檢視不算短,但最終能提出19項建議,特別是就多個重點範疇提出了修訂法例的方向,實有賴前任社署署長與其社署同事,連同勞工及福利局同事的努力,亦要靠工作小組中代表著不同持份者及理念的成員,願意互諒互讓,才獲得這個成果。 如上述指出,為進一步優化安老院及殘疾人士院舍的監管,檢視院舍法例及實務守則工作小組已在2019年5月完成檢視工作,並就院舍的分類、法定最低人手要求、住客法定最低人均樓面面積、持牌者的規定、主管及保健員註冊制度,以及相關罰則等提出建議。

安老院實務守則

建立有效的管治,發揮領導作用,使院舍員工上下一心,促使院舍服務質素得到持續的改善,令住院長者得到優質的服務。 安老院實務守則2023 法案內容細節十分之多,在此難以一一細說,有興趣者可參閱政府提交給立法會的相關文件。 《實務守則》列出經營、打理、管理或以其他方式管控安老院的原則、程序、指引及標準;院舍遵守《實務守則》是發牌的條件之一。 為了提高院舍監管機制的透明度,社署於2018年4月1日開始,將違規而被定罪或警告的院舍的記錄上載至社署網站及社署殘疾人士院舍資訊網,並保存12個月。

安老院實務守則: - 安老院實務守則 2020年1 月 ( 修訂版 ) 有關參考資料

涉及修訂《安老院條例》(第459章)、《殘疾人士院舍條例》(第613章)及相關附屬法例的建議,政府現正進行法例修訂的草擬工作,完成後盡快提交立法會審議。 過往公開討論較多的範疇是院舍人手比例及住客人均樓面面積,特別是後者。 條例草案建議分兩階段提升院舍的最低人均樓面面積,前後八年完成過渡。 現時法例只規定住客人均樓面面積不低於6.5平方米,條例草案建議容許現有的高度照顧院舍有四年時間達致人均樓面面積不低於8平方米,以及在八年內符合人均樓面面積9.5平方米的新規定;而現有的中、低度照顧院舍則可用八年時間符合人均樓面面積8平方米的新規定。 現時1約有460間院舍2未符合上述的新規定,合共需要削減約6 300個宿位。

加強院舍持責者的監管是今次法例修訂中的新增部分,亦是今次法案草擬工作中較具挑戰及花了較多時間作研究的部分。 安老院實務守則 今次草擬工作橫跨差不多三年3,其草擬的挑戰性在於香港現有法律中與監管院舍性質的類似法例較少,其中可作參考之一是《旅遊業條例》(第634章)。 就提供持續在職培訓方面,社署連同衞生署及相關專業人士為殘疾人士院舍員工舉辦培訓課程,課題包括感染控制、精神科藥物管理和認識殘疾人士的社交、康樂及發展需要,並會向殘疾人士院舍的感染控制主任及有關員工講解感染控制、精神科藥物處理原則及衞生護理事項。 為持續提升院舍的服務質素,社署自2019年3月起分階段推行一個為期五年的計劃,全數資助全港所有安老院和殘疾人士院舍的主管、保健員和護理員修讀在資歷架構下認可的訓練課程。

安老院實務守則: 香港特別行政區 地政總署測繪處 - Lands Department

上述六項「國際健康照護品質協會」(ISQua)對評審標準的認證原則,確立了香港老年學會「香港安老院舍評審計劃」所使用的"RACAS 40"評審標準已符合國際上對院舍評審的準則。 當本港的安老院舍在參與及完成「香港安老院舍評審計劃」的評審而獲得有關認證,即表示這些院舍都能達到合適的水平,與其他先進國家安老院舍的服務水平相同,長者及家人在選擇有關院舍時候可以更安心。 上星期二死因裁判法院就2016年發生的一宗涉及私營殘疾人士院舍的不幸事件作出裁決,並作出多項改善建議。 政府一直致力提升院舍的服務質素,2015及2016年發生「雙橋事件」後,社會福利署推行了多項措施,加強對院舍服務的規管。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