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指定車船票自助登記站2023全攻略!專家建議咁做....

Article hero image
指定車船票自助登記站

乘客須使用八達通繳付車費及/或使用指定車船票,以享有補貼。 計劃免申請及入息審查,於2019年1月1日起推行[1][2][3]。 交通補貼計劃今個月正式實施後,市民不需要任何登記手續,便可以在每月的16日起,在指定補貼領取站嘟一嘟八達通,收取上一個月的交通補貼。 想預計自己的交通補貼也非常簡單,只要將全月的交通開支減$400後,再乘以25%,就是該月的交通補貼了,而最高上限為$300。 值得留意的是,每月的補貼也有3個月領取期限,即是在2月16日至5月16日期間,亦能收取1月的交通補貼。 以下車資將不計算在內:所有的士及非專營巴士的車費,以及以任何支付方式購買的港鐵(包括機場快綫)單程票、機場巴士單程票及機場快綫即日來回票的費用,和購買為遊客提供的車/船票的費用。

  • 據2023年財政預算案,「公共交通費用補貼計劃」將會再次延長6個月至2023年10月31日。
  • 其後,2020年度《施政報告》,將市民每月的公共交通開支下限由400元放寬至200元,延長多6個月,至2021年6月30日止。
  • 另外,乘客購買全月通、都會票、屯門–南昌全日通、機場快綫來回票及機場快綫團體票的費用亦會納入計劃下的每月公共交通開支以計算補貼。
  • 全月通會編錄於八達通內,購買有關車票的費用會在計劃下自動記錄。
  • 用「都會票」搭港鐵,搭40程只需$435,平均每程HK$10.9,用嚟搭過海線一定有平。
  • 除了日常乘搭公共交通工具外,一般通過八達通購買的港鐵全月通、九巴月票、學生月票等指定月票都會自動記錄,無需另外作出申請。
  • 值得留意的是,每月的補貼也有3個月領取期限,即是在2月16日至5月16日期間,亦能收取1月的交通補貼。

但是,如果是以現金或八達通以外的支付方式購買的指定車船票(見「透過指定車船票自助登記站登記的車船票」一欄),就要在 30 天內完成登記。 目前為止,香港共設有 94 部指定車船票自助登記站,立即了解自助登記站的分佈位置。 指定車船票自助登記站 政府在2019年1月1日推出公共交通費用補貼計劃,旨在為日常使用本地公共交通服務出行,而公共交通開支較高的市民減輕交通費用負擔。

指定車船票自助登記站: 公共交通費用補貼計劃1月實施

MoneyHero網站顯示的金融產品及服務資訊僅供參考,並非提供建議。 貸款產品比較頁面顯示的實際年利率及每月還款額是根據閣下所輸入的資料而作出之估算。 逢星期一至五(公眾假期除外)早上7時15分至8時15分,使用成人八達通於任何指定核心市區車站出閘,即可享車費65折優惠。

指定車船票自助登記站

呢個計劃唔使申請,無年齡同入息限制,只需要用八達通畀交通費就得。 市民只要用同一張八達通喺同一個月入面指定公共交通實際開支超過400蚊,超出嘅部份就由政府提供25%,每月上限300蚊。 根據計劃,只要市民一個月內的交通開支超過400元,超出部份的25%金額就是交通補貼,換言之,購買每張435元的都會票人士,應該都有補貼。 惟近日有都會票用家試圖領取上月的補貼時,卻發現「無錢拎」,雖補貼金額不多,但也感到困惑及憤怒。

指定車船票自助登記站: 預約注意事項

補貼計劃適用於透過八達通卡支付的每月公共交通開支,包括港鐵、專營巴士、專線小巴、渡輪及電車的費用,或上述公共交通服務月票/日票的費用,無須額外申請。 邨巴、員工巴士、街渡及紅色小巴都會計算在內,但需獲運輸署審批,簽約及準時上傳交易記錄。 公共交通費用補貼計劃與其他政府津貼不同,沒有相關的年齡或入息資格,基本上擁有個人八達通便能夠參加計劃領取津貼。 指定車船票自助登記站2023 而申請方法同樣通過八達通即可,八達通會自動記錄市民日常使用的公共交通費用,只要超過門檻便可以領取津貼。 除了日常乘搭公共交通工具外,一般通過八達通購買的港鐵全月通、九巴月票、學生月票等指定月票都會自動記錄,無需另外作出申請。 計劃涵蓋所有以八達通支付的港鐵車程 (包括輕鐵及港鐵巴士)。

指定車船票自助登記站

換言之,直至2023年10月30日,政府會繼續就市民每月超出 HK$200 的實際公共交通開支提供三分之一的補貼,每張八達通的補貼金額的上限金額為 HK$500。 市民可繼續受惠政府和各公共交通費用優惠計劃,以八達通支付計劃內公共交通的費用會自動記錄,每月補貼會按八達通記錄計算。 指定車船票自助登記站2023 所謂的交通津貼,其實是指政府於 2019 年推出的「公共交通費用補貼計劃」,目的是透過補貼減輕市民的交通支出。 指定車船票自助登記站2023 此計劃不設年齡及入息限制,只要每月的公共交通開支超出 HK$200,市民便可獲得超出金額之三分之一的補貼,上限為 HK$500。 公共交通費用補貼計劃(英語:Public Transport Fare Subsidy Scheme,下稱「本計劃」)是香港的一項公共交通費用補貼計劃,由運輸署執行,涵蓋大部分公共交通。

指定車船票自助登記站: 透過入境處流動應用程式或電話預約服務

另外,乘客購買全月通、都會票、屯門–南昌全日通、機場快綫來回票及機場快綫團體票的費用亦會納入計劃下的每月公共交通開支以計算補貼。 全月通會編錄於八達通內,購買有關車票的費用會在計劃下自動記錄。 請按此查詢設有「指定車船票自助登記站」及「補貼領取站」的港鐵車站資料。

此補貼計劃與政府或各公共交通機構的優惠沒有衝突,大家們同樣可以享用港鐵、九巴或長者搭車等優惠,不會有所抵觸。 同樣選好需要登記的車票,之後選擇「使用條碼/二維碼」界面,在「指定車船票自助登記站」下方的掃描口掃描車票收據上的條碼或 QR Code,之後再輕拍取錢的八達通即可。 只要在「指定車船票自助登記站」選好需要登記的車票種類,之後輕拍車票,最後再輕拍取錢的八達通就能登記成功。 為減低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對市民的影響,由2020年7月1日至12月31日,市民每月的公共交通開支下限由400元放寬至200元,每月補貼上限維持400元不變。 上述指定紅色小巴路線並不一定所有行走相關路線的紅色小巴均有參與本計劃已經獲批准參與計劃的車輛及其八達通收費器上都會展示本計劃的標誌。

指定車船票自助登記站: 八達通自動增值 增值同時賺回贈

但如果以現金或非八達通的形式購買指定車船飛,包括港鐵都會票、屯門 – 南昌全日通、機場快綫來回票、機場快綫團體票、新渡輪中環 – 梅窩 / 長洲假日來回票及假日來回票等,則需要在30日內透過「指定車船票自助登記站」登記以便記錄。 至於以八達通以外支付方式購買的指定車船票,包括港鐵都會票、機場快綫來回票、渡輪月票、假日來回票等,市民可在購票日起30天內到自助登記站,將相關費用與八達通記錄掛鉤。 交通津貼於每月16號開始可以通過不同方式領取,最簡單的方法便是到指定地點「拍八達通」。 如果剛好身處外地或不方便出門,甚至可以通過八達通手機應用程式領取交通津貼,只需要預先在電話上登陸八達通即可。 需要注意超過 3 個月沒有領取交通津貼的話,相關津貼便會自動取消,所以一定要按時領取,以免錯過津貼。

指定車船票自助登記站

用「都會票」搭港鐵,搭40程只需$435,平均每程HK$10.9,用嚟搭過海線一定有平。 「都會票」適用於來回下圖顯示的任何港鐵站,有效期更已延長至40日。 須於購票當日起計14日內作首次使用,車票於首次使用起計40日內有效,車票將於第40程出閘時被收回。 指定車船票自助登記站 在「指定車船票自助登記站」選好需要登記的車票,在「使用鍵盤」界面輸入車票收據上的「登記號碼」後按確定,之後再輕拍取錢的八達通就能登記成功。 大家可以申請將遺失或失效八達通內的公共交通開支記錄及未領取的補貼金額(如有)轉移至另一張八達通。 緊記要在報失或退回失效八達通當日起 10 個工作天內提交申請。

指定車船票自助登記站: 港鐵優惠

客戶開通乘車碼後可以選擇使用WeChat Pay HK餘額支付車費,連信用卡支付,更可以連接消費券用於「港鐵乖車碼」自動扣款。 指定車船票自助登記站 「加強版全月通」在適用港鐵站的客戶服務中心有售,購買後將會注入在乘客的個人八達通內,搭適用路線時會自動使用。 每月16日之後,到下列指定地點的「補貼領取站」(藍色機)拍卡,上一個月的補貼會自動儲入八達通卡中。

本計劃內,每張八達通每月公共交通開支若超出400元,政府會為超出400元的開支提供四分之一補貼,補貼以每月300元為上限[4]。 首次補貼在2019年2月16日起發放,涉款共1.86億元,超過230萬名市民受惠[5]。 運輸署公布,公共交通費用補貼計劃明年1月1日實施,為市民減輕交通費用負擔。 市民每月公共交通開支如超出400元,超出部分可獲25%補貼,補貼每月上限為300元。 由2019年1月1日起,市民每月的公共交通開支若超出400元,政府會為超出400元的實際公共交通開支提供25%的補貼,補貼金額以每月300元為上限。 《香港01》了解,被拒的都會票用家雖曾在港鐵站內「成功登記」,惟因被系統拒絕申請而未能獲得補貼,各人被拒理由不一,具體而言或與該張都會票的紀錄與港鐵所提交的資料不符、都會票逾期登記,或早於12月份購買,而補貼計劃未實行等原因有關。

指定車船票自助登記站: 計劃目的及特色

如果嗰個月符合攞補貼嘅資格,由下一個月16號開始三個月內,可以到港鐵站、輕鐵客務中心同指定渡輪碼頭嘅補貼領取站;7-Eleven、Circle K同惠康超級市場;八達通服務站或者八達通手機應用程式拍卡攞補貼。 適用嘅公共交通包括港鐵、專營巴士、綠色專線小巴、渡輪、電車,同埋一部份嘅紅色小巴、街渡、邨巴同員工巴士。 「九巴月票」於2018年3月起正式推出,適用於全港逾400條九巴路線,包括常規路線、馬場專線、通宵線、口岸線以及假日特別線,亦適用於跨公司的聯營過海線。 以普通打工仔每月返22日為例,若每日搭2程九巴,平均每程車費要超過$17.7才能回本,較適合長途線乘客。 由2022年2月20日起,WeChat Pay HK客戶可以透過WeChat Pay 指定車船票自助登記站2023 HK乘車碼搭港鐵! 只要在閘口機掃二維碼便可以直接入閘,跟使用八達通入閘原理一樣。

指定車船票自助登記站

有巿民向《香港01》表示,曾就有關情況向港鐵反映,但職員只告知應向運輸署了解,有人遂以電郵向運輸署查詢。 除了各個港鐵、輕鐵客務中心,以及指定渡輪碼頭的補貼領取站或八達通服務站外,市民亦可以到7-Eleven、OK便利店和惠康所有分店收取補貼。 如果是Android手機用家,更可以在下載八達通App及登記相關資料後,透過NFC的功能直接在手機上拍八達通卡,領取交通補貼。 如果是iOS用家,只能在手機App中查詢交易紀錄,想直接取得補貼就要配對八達通流動讀寫器,相對較為麻煩,還是每月到補貼領取站拍一拍卡較方便。 財政司司長發表 2023 – 指定車船票自助登記站2023 2024 年度的財政預算案時宣佈將「公共交通費用補貼計劃」(簡稱交通津貼)的臨時特別措施延長 6 個月至 2023 年 10 月底。

指定車船票自助登記站: 交通津貼2023|計算方法

為了讓更多市民可在疫情期間受惠於計劃,政府早前推出臨時特別措施,將計劃的每月交通開支水平暫時由$400放寬至$200,並將每月補貼上限暫時由$400提高至$500。 政府決定將現行的臨時特別措施再延長6個月至2023年10月。 換言之,直至2023年10月31日,政府會繼續就市民每月超出$200的實際公共交通開支提供三分之一的補貼,每張八達通的補貼金額以每月$500為上限。 由2020年1月1日起,市民每月的公共交通開支若超出$400,政府會為超出$400的實際公共交通開支提供三分之一的補貼,每張八達通的補貼金額以每月$400為上限。 市民可由明年2月16日起,在港鐵站、輕鐵客務中心、指定渡輪碼頭內設置的補貼領取站,以及7-Eleven便利店、Circle-K便利店、惠康超級市場、八達通手機應用程式、八達通服務站、八達通輕拍閱讀器,把1月份公共交通費用補貼儲入八達通內。

早晨折扣優惠可與轉乘優惠、特惠站優惠、車費扣減及全月通加強版連接車程75折優惠同時使用。 你可根據你申請的旅行證件類別,透過以下連結了解更多相關資料。 如目的地或出發地超出指定範圍,超出範圍的路段亦可獲75折優惠。 假設由東涌乘搭至銅鑼灣,東涌至中環免費,中環至銅鑼灣則享正價75折,即該程車費只需$4($5.3 x 0.75) 。但若目的地及出發地均不在指定範圍內,則全程須付正價車費。 港鐵、巴士及電車於2023年6月至7月陸續加價,港鐵加幅為2.3%、巴士加價3.9%至7%,而電車則由成人票HK$2.6加至HK$3,加幅達15.4%。 現時以EarnMORE銀聯信用卡自動增值八達通1%回贈,不過Apple Pay或Samsung Pay增值八達通仍然有2%回贈。

指定車船票自助登記站: 香港特區旅行證件

計劃涵蓋港鐵、專營巴士、綠色專線小巴、渡輪、電車,以及運輸署批准納入計劃的指定紅色小巴、街渡、邨巴和員工巴士路線。 參與計劃的紅色小巴、邨巴、員工巴士和街渡,會在相關交通工具內展示標誌。 為減低4間專營巴士公司、新渡輪及港九小輪調高票價對市民的影響,將市民每月的公共交通開支下限由400元放寬至200元,延長多6個月,至2021年12月31日止,每月補貼上限由同年4月1日及12月31日期間,提高至500元。 登記方法:購票當天起計30天內透過「指定車船票自助登記站」(綠色機),(1)用車票及八達通拍卡;或 (2)輸入船票收據上的登記號碼/掃瞄收據上的QR code後,以八達通拍卡;或 (3)在購買時向營辦商職員出示八達通以進行登記。 於「指定車船票自助登記站」選擇需要登記的車票,選擇「使用條碼/二維碼」界面,在登記站下方掃描回掃描車票收據上的條碼或 QR code, 再輕拍領取補貼的八達通即可。 於「指定車船票自助登記站」選擇需要登記的車票,在「使用鍵盤」界面輸入車票收據上的「登記號碼」後按確定,之後輕拍領取補貼的八達通即可。

指定車船票自助登記站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