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華員邨小巴10大好處2023!專家建議咁做....

Article hero image
華員邨小巴

運輸署在其他部門不持異議下,對在臨時總站用地發展計劃確定以前延用臨時總站之建議持開放態度[24]。 新站名為「南朗山道巴士總站」,可容納三輛12米長巴士,已於2015年大致建成,候車亭已亦設置,港鐵將提供一條約四米闊之行人通道連接新總站與港鐵黃竹坑站[18]。 按照當局原有計劃,新巴士總站會於2017年中啟用,臨時巴士總站土地則會交還政府,預留日後興建多功能社區會堂。 闢建臨時總站之目的,乃為配合港鐵南港島綫工程,取代位於對面馬路、服務區內居民近四十載的「黃竹坑邨巴士總站」(Wong Chuk Hang Estate Bus Terminus)。 動態巴士站表顯示此站名稱為「黃竹坑(南朗山)」(Wong Chuk Hang (Nam Long Shan))。

華員邨小巴

為善用巴士總站資源,46X線於2010年4月改為晨早特快服務後,雙坑巴士站位置作出調動,46X與78線使用同一站位,而43X線則由以往華孝樓對出位置遷往舊46X線位置,讓等候43X線的乘客不需再受日曬雨淋之苦,舊有站位則改為供43X線車輛停泊。 香港仔隧道在1982年3月通車後,中巴隨即增闢新路線75,由黃竹坑邨經該隧道往返灣仔、中環,自此居民往返中區多改乘新線,路程冗長的71線日落西山。 另中巴在5月增設繁忙時間路線72A往返銅鑼灣,但直至92線開辦並繞經黃竹坑邨,72線才不再繞經。

華員邨小巴: 香港島專線小巴51線

與鄰近的華景山莊、海峰花園、麗瑤邨、翠瑤苑以及嘉翠園組成葵青區議會下轄的華麗選區[9][10][11]。 由民主黨中央常務委員會委員兼司庫、葵青區議會前主席、前香港島選區立法會議員單仲偕擔任當區前任區議員。 由於1970年代政府暫停香港政府公務員建屋合作社(下稱「公務員樓」)計劃,但樓價同時上升,導致基層公務員難以置業。 華景山莊(Wonderland Villas)總站,位於新界葵青區大窩華景山莊華景商場外,乃露天專綫小巴總站。 政府於七十年代制定「薄扶林延期履行權」(Pokfulam Moratorium),規定薄扶林的交通基建設施未得到充分改善之前,如果新的土地契約或修訂現有契約會導致該區的交通量增加,政府不得批出有關申請,故此絕大部份於區內的契約申請,均會被地政總署自動拒絕。

華員邨小巴

華貴邨位於南區薄扶林西南部雞籠灣(Kellett Bay,又寫作「奇力灣」或「雞籠環」),即華富邨與田灣之間的填海區。 「雞籠灣」這名稱現今已經甚少人使用,一般人已經將此地歸為「薄扶林」、「香港仔」或「華富」的一部份,甚至獨立稱為「華貴」。 結果,當局在2019年8月1日重開黃竹坑臨時巴士總站,卻受惡劣天氣影響而順延一天啟用[25];巴士公司將此站命名為「黃竹坑(南朗山)」。 黃竹坑邨自2007年開始清拆,地處屋邨南緣的巴士總站重要性大減,大部份路線在南區的總站相繼遷往深灣。

華員邨小巴: 路線數目

區內家庭住戶每月收入中位數為HK$ 56,290,年齡中位數為 42.6歲。

九龍區專線小巴62S線同樣也是於1996年投入服務,來往藍田(廣田邨)至尖沙咀(海防道),為九龍區專線小巴63線的夜間服務。 華員邨(英語:Wah Yuen Chuen)位於香港新界葵涌坳,由香港政府華員會興建,由王歐陽(香港)有限公司設計,曾為政府人員宿舍,為香港政府公務員建屋合作社的最後一個屋苑,並且是香港政府於1980年開發龍頸山其中一項發展項目之一(其餘則為華景山莊、海峰花園和迦密愛禮信中學)。 所有專綫小巴路線會先進入屋苑內,在第8、15、18座外停站,經過屋苑通道後,再返回地勢較低的華景商場,以華景商場為總站。 欲乘小巴離開華景山莊的人士可在屋苑免費乘搭任何一條路線往華景商場,落車後才在華景商場付款登車。

華員邨小巴: 路線查詢

黃竹坑臨時巴士總站(Wong Chuk Hang Temporary Bus Terminus)[1],位於港島南區黃竹坑南朗山道新會商會陳白沙紀念中學及金寶花園之間,近警校道交界處,興建中的港島南岸第一期晉環(即黃竹坑邨遺址)及新加坡國際學校對面,乃採用平行式月台設計的露天巴士總站。 由於祥華邨毗鄰港鐵粉嶺站,屋邨外一段新運路路旁另設「粉嶺站轉車站-祥華邨」巴士站,使用祥華巴士總站的路線一直不多。 華員邨附近建有基督教興學會迦密愛禮信中學,橫過青山公路-葵涌段為油站,再往斜坡走便是麗瑤邨或翠瑤苑。 根據運輸署《服務詳情表》,此路線共需使用7輛小巴提供服務,亦可從90M或93線之3輛19座位小巴替換。 華員邨在立法會地區直選當中,屬於新界西(LC4)選區範圍之內[8],而地方行政則為葵青區。

本線主要方便耀東邨往來西灣河街市購物或西灣河站轉乘港鐵。 由於收費便宜及班次頻密,備受居民歡迎,平日上午時段於耀東邨及下午至晚上時段於西灣河街市,經常出現排長龍等候本線的情況。 華景山莊由恆基兆業及新鴻基地產共同發展,1A至21座共22幢樓宇提供1,502個單位,於1984年至1989年分階段入伙,各專綫小巴路線於1985年起投入服務,以服務華景山莊、華員邨、海峰花園和長坑村居民。 鑒於社區會堂計劃目前處於草擬階段,工程不會在短期內展開,而新總站面積比臨時總站狹小,其位置亦不便居民使用,故當區區議員要求臨時總站繼續運作,與新總站一同服務居民,舒緩臨時總站候車空間的逼仄。

華員邨小巴: 路線相關

配合城巴新巴2015年5月重組路線,孖坑最前位置改由70線及43M線往中西區方向使用,往南區方向的43M及78則改用原43X線上客位置。 在未有位置泊車時,其他巴士或需要改往牛奶公司冰廠及冷房(往華貴邨方向)、興偉工業中心暫時停泊。 華員邨小巴2023 根據運輸署《服務詳情表》,此路線共需使用4輛小巴提供服務。 至於黃竹坑邨舊址,現已建成港鐵黃竹坑車廠,上蓋劃為綜合發展區,佔地7.17公頃,分三期發展住宅與商場[16][17]。 發展計劃包括在深灣道路口以南的南朗山道南行綫、新會商會陳白沙紀念中學對面路旁興建新巴士總站,即前黃竹坑邨巴士總站原址。

就地理位置而言,黃竹坑邨與大多數南區公共屋邨同樣遠離對外主幹道黃竹坑道,巴士公司需要特地增闢路線服務居民,否則安排路線繞經此站相當費時,非必要時都不會出此下策。 由香港仔經南風道往返銅鑼灣的中巴72線,自1975年開辦時便刻意繞經黃竹坑邨。 2018年9月26日,九巴261X線投入服務並以此站為總站,來回程途經元朗(形點)往返屯門市中心,只於每日上、下午繁忙時間提供服務。 [3][4]一年多後的2019年9月30日,九巴261線由天平邨延長至此站,使此站相隔逾六年再次有全日巴士路線進駐。 藍田(廣田邨)開經:碧雲道、連德道、德田街、啟田道、鯉魚門道、觀塘道、協和街、同仁街、裕民坊、牛頭角道、天橋、啟祥道、宏照道、啟禮道、宏光道、啟祥道、啟福道、啟德隧道、東九龍走廊、漆咸道北、漆咸道南、金馬倫道、加拿分道、加連威老道、彌敦道、梳士巴利道、九龍公園徑、北京道、漢口道及海防道。 運輸署服務詳情表顯示此路線為循環線,但在任何情況下,用車抵達美孚站後所有乘客必須落車,故屬假循環線。

華員邨小巴: 路線資料

華員邨(Wah 華員邨小巴 Yuen Chuen)小巴總站,位於新界葵青區下葵涌大窩華員徑,華員邨華智閣及華信閣之間,為一設於道路盡頭的專綫小巴總站,並設有站長室。 按照原來計劃,屋苑將於1979年完工[3],但最後延誤至同年11月才正式動工[4],並於1981年竣工(42年樓齡)。 至1977年2月,該會獲批出華員邨現址用地建屋,成為「公務員樓」計劃短暫重啟後,首個啟動的同類項目,並於同年2月尾接受申請[1],翌年3月進行揀樓[2]。 此路線合共使用7輛豐田Coaster小巴行走,平日會派出4-5輛小巴,假日則只有兩輛。 黃竹坑邨其餘八座於1972至73年落成,坐落第5座和第6座之間、陳白沙紀念中學對面、好景酒樓旁的永久平行式月台總站亦於1973年啟用[3],名為「黃竹坑邨巴士總站」(Wong Chuk Hang Estate Bus Terminus)。 中巴先後增闢兩條區內線18(後稱78)、48,前者由黃竹坑邨開出,後者雖為海洋公園而設,中途駛經黃竹坑邨,部份班次亦以該邨為總站。

規劃時一度稱為「黃崗山邨」的祥華邨於1984年3月入伙,附設巴士總站,九巴69(今73A線)、70及73線由1984年9月30日起繞經此站。 1987年3月23日九巴77K線總站由上水遷往此處,同日69、70及73線也不再繞經此站。 祥華巴士總站(Cheung Wah Bus 華員邨小巴 Terminus),位於新界北區粉嶺祥華邨屋邨通道迴圈出口、祥樂樓外,近祥華社區會堂,祥頌樓斜對面,是一個露天巴士總站,採用平行式月台設計。 葵青區的華景@中原樓市片區,區內共2,271個私人住宅單位,涉及人口共6,824人。

華員邨小巴: 八達通轉乘優惠

城巴在雅濤閣入伙初期,只是安排鴨脷洲區內線97A延長至深灣,以及提升為每天早上至傍晚服務,又增設免費八達通轉乘優惠,方便乘客以數分鐘車程到達黃竹坑總站,再轉乘其他巴士路線前往港島各區,可是城巴這項安排並不受雅濤閣居民歡迎。 本路線提供藍田廣田邨、康柏苑、康雅苑、德田邨、興田邨往來觀塘市中心的專線小巴服務,是政府刊憲公開招標8組共21條專線小巴新路線其中一組,於1996年1月21日起投入服務,主要方便藍田碧雲道一帶、興田邨居民往來觀塘市中心。 由於本線是藍田碧雲道一帶屋苑唯一最直接往來觀塘的公共交通(九巴14B只服務廣田邨及康柏苑,而且總站在屋邨南部),加上班次頻密,而往來觀塘工業區的需求相當大,因此客量相當高。 乘客於60分鐘內,以同一張八達通連續乘搭本線及指定專線小巴路線/指定專線小巴路線及本線,第二程將享有車費優惠。 1985年,房屋委員會重建樓宇老化的田灣徙置區,港府收回雞籠環村及在該處填海,同時解除地皮的「薄扶林延期履行權」,使房委會能在填海區興建新屋邨安置田灣邨居民。 及後因應人口增長,107及70M線亦先後由香港仔延長至此站。

華員邨小巴

由於華貴邨位於填海土地上,地勢遠低於附近依山而建的華富邨和石排灣道,所以絕大部份途經石排灣道的巴士路線,不會特地行經華貴邨唯一對外的田灣海旁道繞經此站,邨內所有巴士路線都是專門服務華貴邨和附近的嘉隆苑居民,部分更前往田灣邨。 乘客於95分鐘內,以同一張八達通連續乘搭本線及指定專線小巴路線/指定專線小巴路線及本線,第二程將享有車費優惠。 乘客於90分鐘內,以同一張八達通連續乘搭本線及指定專線小巴路線/指定專線小巴路線及本線,第二程將享有車費優惠。 踏入2002年,與黃竹坑邨僅咫尺之遙的深灣雅濤閣落成,在基座設有公共交通總站。

華員邨小巴: 巴士總站

未來將會陸續推出餘下未完成之流動版CSS及網頁翻新之更新。 由2017年7月1日至2023年6月30日,乘客於180分鐘內,以同一張成人八達通或「學生身分」個人八達通連續乘搭本線及九巴/九巴及本線,第二程將享有車費優惠。 值得一提,本路線於2000年1月2日起,增設與地鐵(現港鐵)之$1.3轉乘優惠[1],為首個公共交通營辦商與地鐵合作提供的轉乘優惠,但該轉乘優惠之維持數月便取消,後於2005年12月1日起恢復提供至今。 另外,運輸署官方資料稱本線為50號線,但營辦商通常會在行走本路線的小巴車頭自行放置50M的紙牌,以示該線為接駁港鐵。 本路線提供耀東邨往來港鐵西灣河站的港鐵接駁專線小巴服務,回程途經興東邨,於1994年投入服務,以配合耀東邨入伙。

華員邨小巴

然而,由於黃竹坑道右轉南朗山道為巴士專線,所以此路線需要繞經黃竹坑遊樂場往黃竹坑站,走線不及城巴48線直接。 再者華富邨居民亦可以選擇前往香港大學站轉乘港鐵,因此客量偏低,結果於2017年5月2日停止服務。 華員邨小巴2023 華員邨小巴 華員邨小巴2023 香港巴士大典現正進行實驗性測試,部分頁面顯示效果有所不同,敬請留意。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