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醫局街163至169號15大好處2023!內含醫局街163至169號絕密資料.

Article hero image
醫局街163至169號

該地區是住宅區,附近物業多為唐樓及高樓住宅大廈。 從物業步行至港鐵深水埗及南昌站約需10分鐘。 醫局街與桂林街交界的一棟唐樓,是錢穆及唐君毅等人在1950年代所創的新亞書院舊址。 醫局街163至169號2023 在「荔枝角道╱桂林街及醫局街發展計劃」下,亦難逃清拆的命運。 市區重建局發言人表示會準備在該舊址建造紀念公園, 以反映新亞書院過去在區內的歷史,並且弘揚新亞精神[5]。

【本報訊】深水埗醫局街163至169號(單號)舊樓昨進行強拍,並由青建國際(01240)以底價2.6億元投得,成功統一業權。 現時的業主孫景燊與妻子於1977年購入用作「下舖上居」,在地下開設「一平」(Yick Ping 醫局街163至169號 Factory)裝裱字畫及配製畫框相架。 由於整幢大廈為孫氏所有,將外牆油成全白配以紅色「一平」字樣。

醫局街163至169號: 資料來源

青建上月則斥5.3億元向已故「鋼鐵大王」龐鼎元的家族,購入油塘東源街18號廠地。 土地審裁處資料顯示,該舊樓新近獲財團收購逾八成業權,旋即申請強拍,申請人為APEX INTELLIGENCE LIMITED。 公司註冊處資料顯示,該公司董事包括王從遠及張玉強。 資料顯示,兩人的名稱分別與中資財團青建國際行政總裁及執行董事同名。 事實上,青建國際近年積極來港收購項目,近年收購包括去年底斥5.3億,向紹榮鋼鐵購入油塘的東亞庫運紹榮鋼鐵廠,料可以重建作住宅用途,樓面地價每方呎5888元。 該物業坐落於深水埗醫局街西南側,靠近深水埗區北河街交界處。

深水埗區的深水埗@中原樓市片區,區內共27,647個私人住宅單位,涉及人口共103,169人。 另外,區內主要屋苑包括 愛海頌,丰滙,黃金大廈,東廬大樓,太子中心。 區內家庭住戶每月收入中位數為HK$ 17,490,年齡中位數為 39.8歲。 醫局街163至169號2023 依據1960年代末的深水埗地圖,可發現南昌街與北河街之間的醫局街,曾設有一個露天站頭「深水埗碼頭總站」[6]。

醫局街163至169號: 深水埗醫局街舊樓 2.6億統一業權

OneDay不保證或對其準確性或完整性承擔任何責任。 樓宇是20世紀初香港流行的敞廊式(arcade)騎樓商住混合建築物,樓高3層,2樓以上建有陽台,其支柱建於行人道上,支柱是平實而有規律的意大利塔司干柱式風格,並形成可為行人遮蔭避雨的廊。 每層樓底高達4米,每層面積比下層細小,在樓宇後方成斜向上的設計,有助通風採光。 醫局街170號(英語:170 Yee Kuk Street)是香港九龍深水埗醫局街一幢具騎樓的三層唐樓,於2010年12月21日獲確認為二級歷史建築[1]。 醫局街169號 於1955年11月起入伙。

醫局街163至169號

市區重建局於2005年3月展開一項「荔枝角道╱桂林街及醫局街發展計劃」,涉及桂林街與欽州街之間一段醫局街與荔枝角道共17幢樓宇,地盤佔地3,339平方米,於2015年落成。 經過公開招標,由長江實業之全資附屬公司Grandwood Investments Limited競投獲得,估計投資總額近20億港元[8]。 重建後會有3幢樓高23層的住宅大樓及一個商用平台[9]。 由3座大廈組成、合共提供402個單位,以三房單位作主打,最高樓層達42樓。 醫局街163至169號 基座由香港城市大學持有,為教職員及學生提供配套及設施。

醫局街163至169號: 香港樓宇目錄

若因錯漏而引致任何不便或損失,本公司及中原網頁概不負責。 醫局街163至169號2023 多家在港上市的內房,近年也有收購市區舊樓的行動,包括萬科企業最近收購深水埗海壇街244至276號舊樓;雅居樂則收購九龍塘涵碧別墅及龍圃別墅。 【大公報訊】記者林志光報道:內地房企除搶購官地外,亦從多方面包括收購舊樓及工業地來增加在港的土地儲備,其中青建國際(01240)上月便連環出擊,除購入油塘工業地外,又斥約1.5億元大舉收購深水埗醫局街舊樓。

醫局街163至169號

據了解,青建國際在2018年就醫局街163至169號舊樓地盤展開收購,及至2019年3月就項目向土地審裁處申請強拍,當時發展商已持有項目81.8%業權,隨後發展商再逐步收購餘下業權。 唯2009年時,市區重建局強調,有關單位不會只以長者為銷售對象,售價會以市場價格釐定。 當局亦會預留部分商舖,引入專為長者服務的社會企業[10]。 該舊樓位於深水埗醫局街163至169號,樓齡均逾50年,樓高分別5層至6層不等,佔地約4329方呎,若以地積率9倍發展,料重建後總樓面約3.9萬方呎。 (星島日報報道)地價水漲船高,財團加快強拍步伐,當中深水埗醫局街舊樓,近年獲中資財團青建國際積極收購,並已獲得逾八成業權,隨即申請強拍,市場估值約1.5億。 本頁顯示的樓盤說明和相關信息均由地產代理或業主或第三方提供的樓盤資料。

醫局街163至169號: 深水埗海柏匯開放式單位 10600元租出 呎租52元

醫局西街位於北長沙灣工業區內,在1920年代初填海規劃中,原本會與醫局街連接[3],但及後由於更改土地用途,兩條街最終未能連接,相距甚遠;為方便辨識,比較短的一段1970年代改名為醫局西街。 醫局西街長約170公尺,南端起於青山道,北接一條掘頭路榮達街(即龍翔工業大廈通往1樓A的後門),中間穿過永康街和瓊林街。 醫局街163至169號 醫局街在長沙灣蔬菜批發市場西北面的發祥街起另有一小段,只有約60公尺,該處為醫局街555號怡高工業中心,醫局街盡頭為宏昌工廠大廈東南面前的丹荔街[2],車輛只准左轉入丹荔街,繞到宏昌工廠大廈北面,可駛出荔枝角道,或繞回醫局街。 醫局街163至169號 醫局街(英語:Yee Kuk Street)是香港九龍深水埗的一條單向街道,與荔枝角道平行。 東南面起自界限街,西北端左轉連接九江街,這一段長約600公尺。 本公司在此提供的資料僅作單位成交前狀況的參考,並不是為賣方/業主客戶發出或推銷個別單位,本公司並無採取任何步驟核實有關資料是否合乎實際情況。

雖然今天的醫局街距離海邊超過850公尺,但在西九龍填海之前,醫局街旁的通州街其實已經面臨海旁,昔日的深水埗碼頭就是位於北河街與通州街交界。 所以在填海工程前,醫局街與海旁也只有相隔百多公尺。 而當年以深水埗碼頭為總站的巴士線包括有1956年開辦往返九龍城碼頭的九龍巴士12A線、1963年開辦往返荃灣碼頭的九龍巴士33線、1970年開辦往返石蔭的九龍巴士35A線與往返九龍城碼頭的九龍巴士2B線、以及1971年開辦往返中葵涌的九龍巴士33A線等。 但隨著線路延長和深水埗碼頭在1999年遷移等因素,今天這些路線已經大幅改變或甚至取消。 醫局街163至169號 據土地註冊處資料顯示,位於醫局街163至169號的舊樓,近月錄得17宗買賣成交個案,售價由住宅單位約400萬至地舖約2800萬元不等,涉斥約1.5億元,據了解,買家為青建國際及有關人士。 該批舊樓的地盤面積約5000多方呎,可重建商住樓面約4.5萬方呎。

醫局街163至169號: 中學:深水埗區

內房青建國際(1240)今日透過強制拍賣,在無競爭對手下以底價2.6億元統一九龍深水埗醫局街163至169號業權。 1920年代整條街皆為樓高三、四層的唐樓。 醫局街163至169號 後來因人口急劇增加,政府於1955年修訂《建築物條例》,放寬對建築物高度的規定,間接導致這些樓宇一一拆卸重建[4]。 上述舊樓於1955至1957年落成,樓齡65至67年,地盤面積約4,329平方呎,早前已獲屋宇署批出建築圖則,准建一幢22層高商住樓宇,總樓面約3.66萬平方呎,住宅樓面約3.02萬平方呎。

醫局街163至169號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