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差估署樓價指數2023懶人包!(震驚真相).

Article hero image

中期措施如調整首置印花稅稅階、引入公司遷冊機制以吸引外地企業遷冊到港、以及推出新的「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等,藉以帶動經濟及樓市轉活。 差估署樓價指數2023 而D類(面積1,076至1,721平方呎)及E類(1,722平方呎或以上),分別按月跌1.62%及跌1.44%。 讀者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要自行判斷及審慎處理,更要自行掌握市場最新變化。

但預計第四季樓市表現會比第三季好,第四季樓價仍有機會回升2%至3%。 利嘉閣地產研究部主管陳海潮指,由於9月下旬至10月上旬一度有傳指中央將改變本地樓市「遊戲規則」,以及市場觀望《施政報告》發表,市況一度膠著受壓,部分業主加大議價空間,他預料10月樓價指數將再跌0.5%左右。 差估署樓價指數 至於租金指數9月份報約183.8點,按月升約0.88%,已連升七個月。

差估署樓價指數: 物業資訊

按類型劃分,以大型單位升幅稍多,1月份按月回升0.63%,報304.4點;至於中小型單位1月份則按月回升0.6%,報337.3點。 【樓市走勢2023】市場利好消息陸續釋放,先後有通關、息口趨穩、下調印花稅率、失業率持續改善、口罩令解除及預示經濟復甦等,造就樓市180度扭轉劣勢,上半年可望價量齊升,實現V型反彈。 隨著中港全面通關,加上港府逐步撤銷防疫政策,令本港樓價連跌7個月之後止跌回升。 差估署最新公布的樓價指數顯示,本港1月份指數報336.1點,較去年12月的334.1點,按月回升0.6%,重回2017年6月水平。 作者簡介:陳海潮是利嘉閣地產研究部主管,專職樓市數據分析,緊貼市況撰寫研究報告。

  • 另一方面,新一份《財政預算案》從短中長期均有不同措施支持本港經濟復甦,當中短期措施屯括如支援企業及支援市民的各類差餉電費及課稅寬免,並再次派發消費券等。
  • 《樓宇名稱》載列本港樓宇的名稱、地址和落成年份,資料每季更新一次。
  • 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 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讀者及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
  • 按類型劃分,以大型單位升幅稍多,1月份按月回升0.63%,報304.4點;至於中小型單位1月份則按月回升0.6%,報337.3點。

中小型及大型單位的租金均有上升,分別升0.9%及1.2%。 另外,本港6月私人住宅租金指數報178點,按月回升0.73%,結束連跌八個月的局面。 差估署樓價指數 若再細分各類戶型,五類單位全線報跌,其中,跌幅最多為A類單位(面積431平方呎或以下),報417.1點,按月跌幅約1.83%,按年則挫4.1%。

差估署樓價指數: 「 物業資訊網 」

總結今年首六個月樓價指數累跌3.4%,亦較2021年9月的歷史高位398.1點,累跌4.42%。 差估署樓價指數2023 差餉物業估價署數據顯示,1月私人住宅售價指數報336.1,按月回升約0.6%,但按年仍跌14%,亦較2021年9月高位累跌15.6%。 每年出版的《香港物業報告》均會回顧過去一年物業市場的情況。 報告載錄各主要物業類別的資料和統計數據,包括物業的總存量、落成量、使用量/入住量、空置量、未來兩年的預測落成量、平均租金、價格及指數。 差餉物業估價署最新公布,1月私人住宅售價指數報336.1點,按月升0.6%,終止連跌7個月之勢,重回2017年6月水平,按年則跌14%。

差估署樓價指數

其次為C類單位(面積753至1,075平方呎)報335.9點,按月跌1.75%,按年則挫3.35%。 差估署樓價指數2023 至於長期措施則包括拓展綠色金融科技,並配合內地發展,以帶動香港經濟持續反彈起飛。 以上種種均對香港未來經濟發展帶來顯著的推動作用,可令香港在走出新冠疫情陰霾後,加速重振雄風,再重展昔日光輝。

差估署樓價指數: 租金指數按月回升0.73%

展望後市,筆者相信如目前一切良好勢頭持續,而第二季亦沒有不可預期的利淡因素,樓價在傳統旺市的第二季可繼續實現價量齊升,樓價有機會再升5%,即整個上半年樓價有望累積升近9%,由之前預計的U型回升加速至V型反彈。 期內,各類型單位樓價指數普遍回升,其中A、B及C類中小型單位樓價指數報337.3點,按月升0.6%,按年跌14.37%;D及E類大型單位樓價指數則報304.4點,按月升0.6%,按年跌5.35%。 當中,以C類(753至1,076平方呎)及D類(1,076至1,721平方呎)單位,9月份分別報350點及341.6點,按月分別升1.9%及1.8%。 《樓宇名稱》載列本港樓宇的名稱、地址和落成年份,資料每季更新一次。 差估署樓價指數 本刊物未能盡錄所有樓宇資料,但本署已盡力確保所載的資料準確無誤。

重要聲明:本討論區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香港討論區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 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讀者及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 於有關情形下,讀者及用戶應尋求專業意見(如涉及醫療、法律或投資等問題)。 由於本討論區受到「即時上載留言」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留言,若讀者及用戶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 香港討論區有權刪除任何留言及拒絕任何人士上載留言 (刪除前或不會作事先警告及通知 差估署樓價指數2023 ), 同時亦有不刪除留言的權利,如有任何爭議,管理員擁有最終的詮釋權 。 用戶切勿撰寫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敬請自律。

差估署樓價指數: 香港物業報告每月補編

唔知以為已升十個八個%, 地產AA鋪天蓋地話升番原來就得嗰0.6%。 有班騰雞友以為真係通關百萬人來港掃樓先至衝入市, 隨著大地產商劈家賣樓下個月又加息, 租金仍然向下, 樓價將會無以為繼。 另一方面,新一份《財政預算案》從短中長期均有不同措施支持本港經濟復甦,當中短期措施屯括如支援企業及支援市民的各類差餉電費及課稅寬免,並再次派發消費券等。

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網頁及相關作者與受訪者無關,本網頁概不負責 。 王兆麒又指,最近北部都會區概念對新界西北樓價短期有刺激作用,但成交不多,部分二手樓買賣雙方對樓價各持不同看法,故買賣呈膠著。 差估署樓價指數2023 他相信,今年一、二手成交總量會是繼2012年以來最高的一年,估計全年會突破70,000宗成交,一手與二手各佔比25%及75%。 按戶型劃分,中小型單位(A、B、C類)樓價按月跌1.13%,按年跌3.37%;大型單位(D、E類)樓價回落,按月跌1.56%,按年則跌約4.66%。

差估署樓價指數: 租金按月再升0.9% 連升七個月

陳氏經常接受電視、電台及報章雜誌等媒體訪問,並亦在多個網上專欄分享樓市走勢。 差估署樓價指數 自1981年成立以來,利嘉閣地產除主營代理業務外,亦精闢分析樓市動向,為大眾提供最新最快的地產權威資訊。 樓市走勢2023|潮樓特區|困擾多時的口罩令終告解除,香港樓價料U彈變V彈,料3月樓價指數升幅可再擴大至2%,即首季樓價有機會累積升達3.6%。 各類單位指數全綫報升,當中大單位表現跑贏大市,面積1722方呎或以上的豪宅,最新報307.2,較上月的301.2,按月上升約1.99%;面積1076至1721方呎單位,最新報311.5,按月升約0.39%。 1,000萬元以下中小型住宅單位樓價表現較好,1,000萬元以上成交相對較少。 萊坊大中華區研究及諮詢部主管王兆麒指,股票市場波動和內地經濟下行憂慮加深,短期內對香港樓價影響較大。

差估署樓價指數

展望2月份,受惠進一步全面通關,而美國加息幅度收窄,本港未有跟隨加息,令市場更添信心,各類買家入市速度陸續加快,料2月份樓價指數升幅將擴大至1%。 至於3月份良好勢頭持續,加上《財政預算案》下調樓價千萬元以下物業的首置印花稅率,而困擾多時的口罩令終告解除,進一步鞏固目前的良好氣氛,料3月樓價指數升幅可再擴大至2%,即首季樓價有機會累積升達3.6%。 差估署樓價指數2023 據差餉物業估價署最新數字,9月份私人住宅售價指數報396.3點,較8月份的397.9點再跌0.4%,已連跌兩個月,並較今年7月的歷史最高位398.2點,回落約0.48%。 據差餉物業估價署今公布,6月份私人住宅售價指數為380.5點,按月跌幅擴大至1.14%,已連跌兩個月,為2020年12月後最低,按年計則跌2.41%。

差估署樓價指數: 差估署:6月樓價指數報380.5點 按月跌1.14% 連跌兩個月

但與2021年9月的歷史高位398.1點相比,仍跌15.57%。 本港疫情放緩後,樓價走勢回穩,據差估署最新數據顯示,上月私樓售價指數報384,結束連續三個月跌勢,最新數字較3月的382.1,按月上升約0.5%;至於今年首4個月以來,樓價累跌約2.51%。 不論按單位類型或面積劃分,各項指數均屬按月回升,大部分均處於2017年水平。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