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香港動植物公園9大分析2023!(持續更新).

Article hero image
香港動植物公園

香港動植物公園的觀賞程度其實可媲美香港海洋公園。 而最令人驚奇的往往是香港動植物公園收費竟然是零。 香港地小人多,最近還因為疫情被困在香港,但也因為如此,越來越多人開始重新發掘香港的景點和好去處。 而香港動植物公園正是一個平時被人遺忘,但在這段時間,大家都不約而同會想起,想重回的地方。 ▲ 位於噴水池平台花園的這株美人樹正值花季,會開出漂亮的粉紅色花朵,但拍攝當日正是颱風過後,花較凋零,旁邊還有個種了約40種香港原生植物的植物園,值得一遊。 然而,在動植物公園貼心照顧一班小可愛逾10年,William說最難忘是「生招牌」雌性婆羅洲猩猩Raba於2011年生第一胎時的情況。

家長小朋友可以在這裡觀賞和認識到各種的藥物、灌木和溫室植物,包括玉蘭、茶花、松柏、杜鵑、春羽等等。 最新必看的香港動植物公園特色,包括由22顆古樹名木組成的古樹名木徑、楓樹巷等。 在這裡家長和小朋友可以欣賞古樹之餘,還可以教育和提升小朋友對樹木的關注和認識。 不同的季節都有不同的氣氛感覺,即使是秋冬季節,都別有一份感覺,絕對是一個親子值得去的好地方。 香港動植物公園 香港動植物公園地處太平山的北面山坡,最高處海拔100公尺,而最低處則為海拔62公尺。 整個公園被花園道、羅便臣道、己連拿利及上亞厘畢道環繞。

香港動植物公園: 開放時間

為培養小朋友愛護大自然的意識,以及鼓勵他們快樂閱讀,香港濕地公園會在6月舉辦「兒童悅讀會」。 此活動透過與小朋友一起閱讀不同主題的有趣故事書和製作簡單的小手工,以提升他們對閱讀的興趣和增加對濕地動植物的認識。 香港動植物公園的哺乳類動物區於2022年5月19日 (星期四) 重新開放,開放時間為每日上午6時至下午7時​。

  • ▲ 公園由即日至明年3月會舉辦一連串慶祝150周年活動,包括巡迴展覽、公園導賞活動、綠化及保育專題講座及聖誕嘉年華活動等,不容錯過。
  • 香港動植物公園在中環佔地5.6公頃,是一個旺中帶靜的地方。
  • 立像紀念堅尼地促成公園全面開放,同埋佢響香港嘅貢獻。
  • 但導賞名額有限,為時2小時,有興趣家庭就要注意以下香港動植物公園攻略。
  • 我做了飼養員12年,從來未試過照顧水獺,當同事們知道即將有水獺來時,人人也很興奮,會預先在網上搜尋很多資料,研究一下野外生態環境如何配合牠成長,或是適合吃甚麼飼料等。

新加坡媒體報道指有人員三年前在當地植物園首次採集到一種新品種蘭花樣本,經確定後為全新品種。 當地官員對發現新蘭花感到鼓舞,指反映維護生物多樣化重要性。 香港日治時期,公園俾日軍改名做大正公園,重起埋香港神社。

香港動植物公園: 動植物公園動物

所有參觀者須帶上口罩及量度體溫,並遵守《預防及控制疾病(禁止羣組聚集)規例》(第599G章)和保持適當社交距離。 1841到1842年之間,兵頭花園係香港總督官邸。 去到1848年,香港政府已經有起植物公園嘅計劃,之不過,因為冇錢而押後,最後要 1853年先開始起[1]。 香港動植物公園2023 1864年8月6號,個公園第一期開放畀公眾用。

香港動植物公園

香港動植物公園是香港歷史悠久的公園,早在1871年開放至今,園裏周圍都有歷史足跡。 在百年古蹟徑漫步,你可以參觀不同古物如1861至1864年的石柱及台階、1928年的紀念牌坊,還有英皇佐治六世銅像和公園地標噴水池等等。 香港動植物公園(英文:Hong Kong Zoological and Botanical Gardens),減筆爲動植物公園,人稱兵頭花園,舊書亦寫公家花園(英文Public Gardens),係香港最耐歷史嘅公園。 公園響香港島中環雅賓利道,俾羅便臣道、己連拿利、上亞厘畢道及花園道等幾條街圍住。 以前係由市政局管轄,後改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管理。 早於1871年落成及開放的動植物公園,佔地達5.6公頃,既是香港最早建立的公園外,更是這城鮮有的大型「市中森」。

香港動植物公園: 兒童悅讀會

自婆羅洲猩猩王「達圖」病逝後,園方從匈牙利一所動物園引進一頭15歲的雄性婆羅洲猩猩,名為「Vandu」,與原有一對母女「瑪迪加」(Merdeka)和「華芭」(Raba)一同生活[5]。 來自日本的水獺白子是海洋公園轉贈園區的,剛於8月抵埗。 香港動植物公園 牠最愛吃羅非魚及淡水蝦,護理員每日會進內餵食3次,每節約10分鐘,遊客可親眼看到牠跳跳紮開餐的一面。

香港動植物公園

戰後1958年,就改咗放英王佐治六世嘅銅像。 為咗反映公園裏面多咗好多動物,喺1975年就改名做香港動植物公園。 香港動植物公園位於中環雅賓利道,鄰近設若瑟堂和禮賓府。

香港動植物公園: 全新觀鳥台+150周年活動率先睇

由於公園以北係上亞厘畢道,係港督府嘅所在地,而香港總督名義係三軍統帥,所以就叫佢做兵頭。 1871年,公園全面開放,改咗個名做香港植物公園。 動植物公園內有12位前綫飼養員,會分別照顧雀類及獸類,另有5位高級飼養員,William就是當中最資深的一位。 他亦不諱言,新到埗3種動物中最具挑戰性的,就是他「人生中第一隻水獺」白子。 香港動植物公園佔地5.6公頃,是香港最早建立的公園,於1871年建成,當時名為「植物公園」(Botanic 香港動植物公園2023 Garden),直至1975年才正式易名為「香港動植物公園」。

香港動植物公園

位於中環的香港動植物公園是香港歷史最悠久的公園,於1871年全面落成。 園址曾是督憲府所在地,而總督曾兼任駐港三軍總司令,人稱「兵頭」,故公園又俗稱「兵頭花園」。 公園分為東、西部分,東面部分設有兒童遊樂場、溫室及噴水池平台花園。 同時,這裡也是美洲紅鸛、長冠八哥、黃頸黑雁、丹頂鶴等鳥類的家。 西面部分主要是婆羅洲猩猩、紅頰黑猿、皇狨猴、浣熊等哺乳類動物和緬甸陸龜、盾臂龜等爬蟲類動物的居所。 香港動植物公園自1876年已開始飼養野生動物作展覽,用非常原始的建築物飼養少數雀鳥和哺乳類動物,純粹供遊人觀賞。

香港動植物公園: 公園及動植物公園

中層有大噴水池,當時叫水景,公園屢次重建,但必定原地再建水景。 喺上層1877年,公園立咗前港督堅尼地嘅銅像,由香港總督德輔親自點題。 立像紀念堅尼地促成公園全面開放,同埋佢響香港嘅貢獻。

但導賞名額有限,為時2小時,有興趣家庭就要注意以下香港動植物公園攻略。 ▲ 公園由即日至明年3月會舉辦一連串慶祝150周年活動,包括巡迴展覽、公園導賞活動、綠化及保育專題講座及聖誕嘉年華活動等,不容錯過。 由香港公園遷移過來的雄性白鵜鶘德德,是園內身形最大的動物,重量達70kg。 牠非常百厭,喜歡在吃飽飽後立即沖涼,是園內必睇的珍貴雀鳥之一。

香港動植物公園: 公園地圖

而香港動植物公園點去也很簡單,無論是在中環、金鐘、銅鑼灣地鐵站都有巴士前往。 但駕車人士就要小心,因為動植物公園泊車較麻煩。 麻煩在動植物公園沒有停車場,附近的香港公園也沒有。 不過幸好在同一條街都有另外2個停車場可用,而且時租也不太貴。 香港動植物公園 雖然香港動植物公園入場費用全免,但是卻有開放時間。 要去,就要做好香港動植物公園攻略,清晰各個區域的開放時間。

直至戰後的1958年,才在原本安置堅尼地銅像的位置豎立英國時任國王喬治六世的銅像。 園內亦有大量哺乳類、爬行類和鳥類小動物,包括婆羅洲猩猩、霍氏樹懶、狐獴、放射陸龜、美洲紅鸛、藍黄金鋼鸚鵡等等。 亦有各式各樣的植物,數量雖少,但卻已包括了外來及本地的主要品種,如松柏、無花果、棕櫚、桉樹、玉蘭、茶花、杜鵑及春羽等。 位於中環雅賓利道的香港動植物公園交通方便,乘搭巴士、小巴等交通工具都可以到達,另外公園裏沒有停車場。

香港動植物公園: 香港動植物公園一日遊攻略

新加坡國家公園局指,新蘭花除了生長在新加坡,在印尼蘇門答臘及馬來亞半島亦可找到,之前未被發現可能是由於它與另一款蘭花相似。 國家公園管理局指出,Claderia leontocampus除了生長於新加坡,在印尼蘇門答臘島(Sumatra)及馬來亞半島也可看到。 這是當地繼2019年後,再次發現新蘭花品種。 香港動植物公園 香港動植物公園 新加坡國家發展部長李智陞在社交平台發文公布有關消息,表示這一新品種的名字為「Claderia leontocampus」,其中leontocampus來自「魚尾獅」希臘文音譯。 李智陞又指魚身獅頭的「魚尾獅」雕像是新加坡地標,指出在當地持續發現新植物品種,顯示維護生物多樣性的重要。 過去亦有一啲世界知名人士以野生動物基金會嘅名義前往公園參觀,例如愛丁堡公爵(1983年)同英國安妮公主(1988年)。

香港動植物公園

過去亦有不少世界知名人士以野生動物基金會名義前往公園參觀,例如愛丁堡公爵菲利普親王(1983年)以及英國安妮公主(1988年)。 公園現時約有一半的地方撥作飼養動物之用,設置了大約40個籠舍,合共飼養了約400隻雀鳥、50頭哺乳類動物和20頭爬行類動物。 過去亦有不少世界知名人士以野生動物基金會名義前往公園參觀,例如愛丁堡公爵菲臘親王(1983年)以及英國安妮公主(1988年)。

香港動植物公園: 動植物公園地圖

坐落於公園東面,溫室種植了超過150多個本地及外來品種的蘭花、蕨類植物等,獨特的建築設計像拱門出入口、旋轉樓梯都非常適合打卡。 直至戰後的1958年,才在原本安置堅尼地銅像的位置豎立英國時任國王佐治六世的銅像。 嘉頓有限公司創辦人於香港動植物公園討論,產生創辦公司的念頭;並因此以「Garden」及其粵語譯音「嘉頓」命名[2]。 公園曾於1931年到1933年期間暫停開放,以便於公園底下興建水庫。 另外,逢星期日動植物公園還有免費粵語導賞服務提供,介紹公園的歷史和院內動植物,十分適合小朋友。

香港動植物公園

公園南部角落設有藥用植物園,而灌木植物則集中在噴水池平台花園。 在公園東面邊緣的溫室種植了超過150多個本地及外來品種的植物,包括蘭花、蕨類植物、鳳梨科植物、攀緣植物和室內植物等。 香港動植物公園地處太平山的北面山坡,最高處海拔100米,而最低處則為海拔62米。 公園早期以植物為主,故名為植物公園,其後園中飼養的動物日增,便於1975年改名為香港動植物公園[1]。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