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瘟神高達8大著數2023!(小編貼心推薦).

Article hero image
瘟神高達

可動設計也跟   MG 系列接近,手臂至胸有多重拉出設計、手肘和手腕有雙重關節實現寬廣可動範圍。 腹部有可動軸前後左右,以及大腿軸心可向下擺動,單膝跪姿勢亦沒問題。 模型分件也不錯,不少砲口都是外包內式細節設計,甚至刻有膛線。 本機的最大特徵是,其推力可做到大氣圈內高速、長距離飛行,背部主推進器基座兩側備有左右五對共十隻的高可動空氣動力彈性翼(Active Aeroelastic Wing)。

同時,歐普方面也判斷出了聯合軍的戰役企圖,將主力集結在了初島西北的海岸線上。 不過 C 字扣設計對於結構的牢固度就會有非常大的影響,可以看到肩甲以及裙甲位相當鬆動。 由於其在前裙甲做了一個聯動,使得腰部動時,前面的襠部零件亦會一起動。 而且由於背後的兩支砲,「瘟神高達」的上半身本來已經比下半身重,而鬆動的腰部令擺放動作時變得有點困難。 當然這部FM瘟神高達只是FM級,並沒有內構骨架,故此沒有內部細節位的,如膝蓋及大腿位等完全無法做到聯動以及裂甲的設計。 近期注目的高達模型,必數到 1/100 FULL MECHANICS 瘟神高達,雖然不是 Master Grade 級別,但整體細節毫不遜色,可跟 MG 自由高達 2.0 並列。

瘟神高達: 機動戰士高達SEED

全長約20公尺的大型光束砲320mm超高脈衝砲「炎神」,通過生成、放射高壓縮狀態下的臨界等離子能量作為微秒級爆發衝擊,威力達到足以將太空殖民地破壞的程度。 能量消耗率很高,連接外部電源的話可進行高速連射,單機使用則不適合長時間戰鬥。 右肩着裝的複合兵裝倉安裝了大口徑的120mm對艦火神砲,冠上了對艦之名,威力可輕鬆擊落MS。

瘟神高達

字詞轉換是中文维基的一項自動轉換,目的是通過计算机程序自動消除繁简、地区词等不同用字模式的差異,以達到閱讀方便。 字詞轉換包括全局轉換和手動轉換,本說明所使用的标题转换和全文转换技術,都屬於手動轉換。 頭部兩側裝備MMI-GAU2 瘟神高達2023 「啄木鳥式」76mm近接防禦機關砲,蓋茲亦有搭載,命名為啄木鳥是來自其速射性。 MMI-M15 「旗魚式」軌道砲是兩腰部兩側設置的電磁軌砲兼推進器,發展自決鬥鋼彈突擊護甲(Assault Shroud)搭載的電磁軌砲「破壞神」。 高速射擊可比肩重砲型攻擊鋼彈的火力,攜行彈數多,可同時攻擊多數敵機。 此外靠著實體彈,也能夠針對積層裝甲等對光束裝甲或船艦作打擊。

瘟神高達: 機體諸元

如傳說鋼彈那般,平台本身可調整位置,當作砲台般使用;而複合兵裝盾裝在右肩,光束步槍和專用的Striker Pack「Dragoon Striker」整合,並未預留空位使用。 本機更擁有其他MS所沒有的超強火力,除了延續鋼彈標準兵器的光束步槍MA-M20「狼式」,左右腰間的MMI-M15「旗魚式」電磁砲則是實彈武器,砲台末端設有莢倉收納MA-MO1「蜥式」光束劍二把。 本機後背的大型機翼除了可帶來絕佳的穩定、平衡與散熱作用外,同時裝備了M100「鯨式」等離子收束光束砲,平時摺疊在機翼內,是本機最高輸出的武裝。 另外,本機電腦內建多重目標鎖定系統,可一次鎖定、攻擊複數以上敵機,本機駕駛員「超級調整者」煌‧大和憑藉此系統發展出名聞遐邇的全武裝一齊射擊,足以稱之為奧義,要同時運用本機身上所有武裝命中敵機,大概也只有由煌‧大和來搭乘本機才能做到了。

本機之所以超越過去的MS之處在於動力源,Z.A.F.T.成功開發反中子干擾器,使核子在中子干擾器的影響下仍可分裂,搭載了核引擎,解決機體因PS裝甲與高功率光束兵器的雙重運作下令機體能源消耗迅速的問題。 由於以核能驅動,因此若非核原料耗盡,否則機體的能源供應理論上是半無限的,這也讓搭載核引擎的ZGMF-X系列機體成為C.E.71年最強的代表。 LV-ZGMF-X23S 旋風救星鋼彈為在《Seed VS Astray》中登場,由組織「圖書館館員」所製作的MS。

瘟神高達: GAT-X105 突擊高達

於日本時間2004年10月9日至2005年10月1日下午六點在當地MBS、TBS系播放,逢週六播出。 台灣版權由博英社取得,並於2005年10月8日起由中國電視公司在每週六播放。 香港無線電視則譯為《機動戰士特種命運》,自2006年6月24日至2007年7月7日於無線電視翡翠台播放。

機動戰士GUNDAM SEED系列角色列表,主要內容為日本動畫作品《機動戰士GUNDAM SEED》與第二季《機動戰士GUNDAM SEED DESTINY》所登場的人物。 奧布解放戰(後半戰):在奧布的輝夜宇宙港中,被正義高達、自由高達合力攻擊、使得草薙號及大天使號成功逃脫。 GAT-X131 Calamity為地球連合軍新開發的X系列,開發時主要參照了暴風高達的炮術武器,也複製了神盾高達的「海怪魔獸」580mm 複列位相能量炮。 不久後,被證實作為衍生機的GAT-X133 Sword Calamity 巨劍瘟神鋼彈,機體內外大幅改變,以萬能機為目標而開發出來的亞種誕生了。

瘟神高達: 機體型式

可是,Prototype Saviour在地球測試其間亦難逃被地球連合軍特務情報部搶奪的命運。 正式投入的ZGMF-X23S Saviour為扎夫特軍重新制作的機體。 可變形為MA形態,由於擁有良好的瞬間加速能力,令它可在空中自由飛翔。 因為扎夫特在大戰後簽訂了尤利奧斯條約,所以扎夫特不可再使用核能為機動戰士的能源。

在這之後,5月29日,地球聯合首腦會議召開,因為沒有了宇宙港,月面的托勒密基地將彈盡糧絕,對此解決的辦法有兩個:歐普交出質量投射器和奪回非洲維克多利亞宇宙港的質量投射器,引發後來的歐普解放戰和第三次維多利亞攻防戰。 本機的最大特徵是,其推力可做到大氣圈內高速、長距離飛行,背部主推進器基座兩側備有左右五對共十只的高可動空氣動力彈性翼(Active Aeroelastic Wing)。 瘟神高達2023 由電腦控制形狀變化,包括在大氣圈內抵抗空氣阻力以及宇宙空間的質量移動。

瘟神高達: 突擊高達E

6月15日的晚上,歐普軍向聯合軍發出和談的要求,沒有得到回應。 雖然歐普在規定的最後期限之前明確的拒絕了地球聯合的無理要求,但聯合軍卻非常有耐心的等到6月15日上午9點的最後期限到來才正式發起進攻。 聯合軍先以武庫船實施密集的火力覆蓋,對歐普軍的陣地軍港和設施進行第一輪打擊,歐普軍調動大批的M1離開掩體,配合第一線的裝甲部隊攔截聯合軍的導彈,很快密集的導彈就覆蓋了整個軍港,大量的MS和防禦炮火被摧毀,整個歐普軍的防線隨之開始鬆動。

  • 字詞轉換是中文维基的一項自動轉換,目的是通過计算机程序自動消除繁简、地区词等不同用字模式的差異,以達到閱讀方便。
  • 而香港無綫電視則譯為《機動戰士終極特種命運》,2007年7月14日和2007年7月21日於無綫電視翡翠台播放。
  • 之後便來說一下背包,由於背包上的兩枝砲都是採用「直樁直插」的結構,因此只能做到上下以及小幅度的左右搖擺。
  • 搭載了新開發的大容量電池包Power Extender,活動時間大幅延長,裝甲啟動色以赤色為主體色,其餘和突擊高達原型機無異。
  • 包帕頓上校仍開始了代號「G兵器」的MS開發計劃,但因未獲重視而進展遲緩。
  • 另外為了實現穩定運作與控制,安裝了專用的MOBILE SUIT NEO OPERATION SYSTEM 「G.U.N.D.A.M Complex」,機體操作性更佳。

勝負的天平正在向聯合軍一邊傾斜,可是就在歐普軍敗局已定之時,聯合軍三台鋼彈的駕駛員由於服用的藥物失效導致副作用發作失去了戰鬥力,不得不就此敗退回營。 本機以對敵地的閃電侵攻為概念,裝備了令實體彈無力化的TP裝甲,以及屈折、偏向光束的特殊兵裝「能量偏向裝甲」,以近乎無敵的防禦力為傲。 並搭載了與長距離砲擊→突擊→白兵戰逐步配合強襲的裝備,誘導等離子砲用於長距離敵軍的漸減,中距離可活用電磁砲的速射性能進行壓制戰,白兵戰則驅使大鐮在近接戰鬥中確實將敵機擊破。 另外,背部的圓盤型背包有著強大推進力可發揮即便大氣圈內也很優秀的航空能力,水中戰亦可對應;背包披覆上半身時為高速強襲型態,透過MS型態的使用,實現了突擊→白兵戰的快速切換。 值得一提的是內藏於圓盤型背包前端的高出力光束砲,透過背包兩側電磁砲身設置的磁場發生器干涉,光束軌道出現會自行偏向;但是一次發射的彈道彎曲只有一個方向,可追尾正確的敵人卻無法精密誘導。

瘟神高達: 機動戰士高達 SEED

由於以核能驅動,因此若非核原料耗盡,否則機體的能源供理論上是半無限的,這也讓搭載核能引擎的ZGMF-X系列機體成為C.E.71年最強的代表。 瘟神高達 瘟神高達2023 加以機體也並行修改為突擊高達E,本機後來作為「漆黑突擊高達」重生。 瘟神高達 瘟神高達2023 本机为奧布協助地球聯合軍開發的X系列最初期的五台機體之一,為偵察、及高機動性的近距格斗战机体。

採用了全新氘核鐳射供電系統的其中一機,其機體是一部足以應對空中戰鬥用的MS。 由歐普秘密協助地球聯合的G計畫於希奈波里斯所開發的實驗型MS,為將來地球聯合軍提升戰力,取代MA所做。 承襲基本型決鬥鋼彈,有其他變化型攻擊鋼彈、電擊鋼彈、暴風鋼彈等等,由代號可知是為可變形的X300系列。 外型上因為兩肩部子推進器的追加,各部裝甲形狀做了一定程度的變更,輪廓剪影看起來和原型機沒有甚麼差異。

瘟神高達: 戰鬥史

手臂和身體連接位有一個外拉關節,只要關節拉出後,手臂向前的可動幅度亦算相當不錯。 不過連接位相當小,亦沒有卡扣等設計,因此只要多轉幾下便非常容易掉落。 而胸腰連接位可以有小幅度的左右側擺,而前後亦有小幅度的可動。 而且,在結構設計上有充分考慮到塗裝的體驗,內裡探用 C 字扣,兩邊可以獨立分開安裝,只需把外甲拆掉後便可以後期再進行安裝,因此如膝蓋、推進器以及手臂的灰色部位等都可以在塗裝完成之後再進行組裝,亦不用對其結構上作出改變。 奧布解放戰(前半戰):瘟神高達、禁斷高達、侵略高達的表現強差人意,因駕駛者未有足夠的藥物,因此退兵。 背後裝備了二門長射程鐳射炮,心口裝備了單向能量砲,手持等離子火箭砲,是把火力集中在長距離砲擊戰的MS。

瘟神高達

然而,有不同意見指出當時推進力、電池問題已得到一定程度的解決。 「槍劍」15.78m對艦刀,鐳射、實體刃複合對艦刀,刀身長度接近機體高度,可輕鬆切開戰艦與MS的裝甲。 即便沒有產生光束刃,刀背部分的銳利度也能作為實體刃發揮,在無法使用光束的水中是貴重的戰力。 「米達斯刀」光束迴旋鏢安裝於左肩裝甲,內部和鐳射劍同樣系統,搭載了大容量的電容器,脫離機體獨立飛行中也能保持着光束刃飛翔,以弧形劃出獨特的軌道並切斷軌道上的標的,並回到手中。 左腕裝有火箭推進式的錨「鐵戰車」,連結著強化高分子纜線,前端可展開爪捕捉目標,或者破壞也是可能的。 ZAFT利用克魯澤隊所搶奪的四架G兵器─GAT-X102 Duel、GAT-X103 Buster、GAT-X207 Blitz和GAT-X303 Aegis的資料,加上札多軍的最新技術所製造出來的高達。

瘟神高達: 機體參數

這場戰亂中,真‧飛鳥被捲入地球聯合軍對奧布的侵攻,雙親和妹妹在逃離戰火途中消失在自己眼前。 悲慟欲絕地緊握著唯一的遺物‧妹妹的行動電話,頭上呼嘯飛去的是這場戰爭的元凶「機動戰士GUNDAM」。 故事以中古歐洲騎士為藍本設計,推出後大受歡迎,隨後更推出多部續作,與SD戰國傳、SD司令戰記G-ARMS並列SD高達三大系列。 戰鬥一開始,三台鋼彈從水下和空中對歐普海軍進行打擊,歐普艦隊便被打得七零八落,無法對聯合軍構成威脅。 瘟神高達2023 直接突入港口區,佔據了前一天的戰線,兇猛的壓制歐普的MS部隊。 面對聯合軍泰山壓頂般的攻擊,歐普軍只能憑藉自己個人的素質盡可能的多殺傷聯合軍。

本机最大的特点就是装备了其它四机所没有的「海市蜃楼系统」,可以用「幻象化粒子」令机体在一段时间内成为令肉眼不可视、雷达也无法探测的状态[1]。 由於地球連合軍成功量產的汎用MS—突擊達加,而突擊達加的性能較扎多軍的前一代量產汎用MS——GINN更為優秀。 最終以多台X系列的武器及技術[1],開發了ZGMF-600 GuAIZ。 參照了GAT-X102 Duel的光束來福槍付加的榴彈砲擊管,蓋茲的光束來福槍亦增加了近似的榴彈砲擊管。

瘟神高達: GUNDAM-FM 瘟神高達 Full Mechanics 1/100 GAT-X131 Calamity Gundam

在觀眾角度而言瘟神高達和其駕駛員也令人印象深刻,在 MSV 外傳也有重劍型瘟神高達主打近戰登場。 相信稍後甚有機會以此為基礎推出改版模型,亦令粉絲抱一絲希望會加推禁斷高達和獵殺高達。 機動戰士高達SEED系列機體列表,主要內容為日本動畫作品《機動戰士高達SEED》、《機動戰士高達SEED DESTINY》、《機動戰士高達SEED C.E.73 STARGAZER》及附屬作品所構成的宇宙紀元所登場的機動戰士與機動裝甲。 由於TP裝甲的採用,伴隨之的是剩餘電力大半回到火器使用而以砲戰為重點的機體,因多處於視野遼闊之後方,故以火力支援為其得意之特性同時亦有作為指揮官機的側面。 另一方面,本機不具備單獨飛行能力,無法長時間滯留空中,各部位的推進器可支持在地表和水面上的行進,又因總重量低於兩台兄弟機,常與侵略高達共同戰鬥,乘於其背上強行空中戰,彷如一座砲台。 本作擔任腳本、系列構成等重要工作的兩澤千晶,於前作後期發現卵巢與子宮頸的腫瘤,本作製作開始後更在醫院和劇組之間頻繁往返,蠟燭兩頭燒,早被認為寫稿緩慢的兩澤更無法如期繳出劇本。

瘟神高達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