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協青社宿舍2023詳盡懶人包!專家建議咁做....

Article hero image
協青社宿舍

東華三院推出「福全。共寓」青年共居計劃,選址位於福全街56號及菩提街1號的唐樓,經翻新後改建成共居空間,以及2人及3人等房型,供年齡介乎18至30歲的本地青年申請,一共提供40個宿位,月租3000元。 經過市區重建局的保育翻新後,於2012年8月中,香港青年協會就在永利街投入WL Residence服務,為男性青年提供住宿服務。 及後於2017年1月,增設了提供女性青年住宿單。 現在共設有13個住宿單位,最多可容納48名青年住宿。 香港青年協會督導主任黃秀儀指出,按當局的「青年宿舍計劃」,首次租期為2年,如獲續約,總租期合計不得超過5年。

雙人分享房:提供可以上鎖的置物箱,價格比單人房更便宜,而且居住空間也比四人分享房更大。 如果你擔心合租麻煩,卻又想結交更多的朋友,那麼共生公寓一定是最適合你的地方! 我們將為你提供一個舒適怡人、且價格適中的居住環境。 共生公寓為來自不同背景的人們,搭建了一座讓彼此間相知、相識的溝通橋樑。 今日,隨著共生公寓的逐漸發展,越來越多人選擇居住在此。

協青社宿舍: 活動預告

「住+」土瓜灣社會房屋共享計劃由社聯與救世軍合辦,是社聯社會房屋項目之一。 住+以「共居、共生、共管」為理念,鼓勵青年「打工換宿」,住戶需盡個人能力服務社區,例如青年為兒童補習、家庭主婦為鄰里聚會煮糖水等,透過每周貢獻社群 2 至 3 小時,以換取平租住宿。 香港青年協會青年宿舍PH2 協青社宿舍2023 (簡稱PH2)是「青年宿舍計劃」下全港首幢落成的青年住房,座落於大埔墟寶鄉街2號,原址為青協轄下一所青年空間。

在共生公寓,你不必為需繳每個月的能源帳單而煩惱。 居住在這裡,你將擁有選擇的自由:你既可以單獨住一間房,也可以與其他租客合住一間房。 除此外,無論你最終選擇了哪一種房型,你都將和你未來的室友們,共用共生公寓中明亮寬敞的客廳與公共設施。

協青社宿舍: 社區參與

管理公司和房東簽訂好住房合約後,再分別與每一位租客簽訂住房協定。 所以租客不需與房東聯繫,公司會處理好租客與房東間的所有問題。 每一位租客只需要對自己的租約負責,不需要承擔起其他人退租的壓力。

東華三院表示,共居是指由一群人共同租住一個較大的住宅單位,共用資源,同時分擔家務、互相照顧。 青洲社屋的社區設施主要設在各座基座之內;包括青泉樓及青翠樓基座設停車場;青松樓地下至五樓,分別為澳門基督教青年會青洲服務中心及澳門街坊會聯合總會青頤長者綜合服務中心及青雅樓地下至一樓,房屋局之民防中心。 青雅樓高25層,於2011年落成啓用,共提供357個社屋單位,包括開放式(T0)168個、一房廳(T1)105個及兩房廳(T2)84個,設有社會設施及休憩平台,除提供社屋住宅單位外,預留了社會設施及休憩區,面積近2,000平方米,青洲社屋-青雅樓工程造價約2億元。 她透露,3年疫情經常留家,往往因小孩的功課、態度和行為承受很大壓力,亦找不到他人傾訴,幸而青協社工介入後,可向其反映家庭問題,並獲得專業意見,壓力得以紓緩,與小孩的溝通有改善,對警方轉介計畫表示感激。 該計劃下,負責營運的非政府機構須把青年宿舍的租金水平訂在不超過鄰近地區面積相若單位市值租金的 60%;並以自負盈虧模式運作。 共生公寓不只是青年人的專屬,它應該和更多人一起分享。

協青社宿舍: 社區設施

該聯盟於2021年成立,會員涵蓋20多個國家和地區,包括中國、日本、新加坡、英國、美國、法國、加拿大、芬蘭、澳洲等,為全球各地提供「社會處方」交流平台,促進全球健康及可持續發展。 【on.cc東網專訊】本港近期多宗暴力案件,引起社會關注精神健康支援服務,面對醫療人手短缺問題,醫社協作及培育基層醫療人才相信是出路之一。 有機構引入「社會處方」健康管理模式,透過非醫療及非藥物方法,為受情緒、肥胖或皮膚困擾的青年,提供具系統、度身訂造的社交及體育等活動,藉此提升整體健康狀態。 未來一年將培訓1,000名「青年全健師」,並計劃與100個伙伴合作,冀9,000多位青年受惠。

協青社宿舍

PH2將於12月21日(本周六)舉行簡介會,歡迎有興趣的在職青年登記出席;PH2的截止申請日期為2020年1月4日下午6時正。 其後由獨立的會計師事務所監察下進行電腦抽籤,抽出300個單人單位及10個2人單位的申請,並於1月7日在網上公布結果;中籤者須進一步網上提交證明文件和出席面談,以供核實和評審,成功申請者最快於2020年3月可以入住。 詳情可瀏覽網站PH2.hkfyg.org.hk。 「保良局李兆基青年綠洲」為政府「青年宿舍計劃」下另一個已動土項目。 項目獲恒地主席李兆基捐出 6.6 萬呎用地,並獲立法會通過逾 14 億元建築費撥款,將是全港最大的青年宿舍,料租給 1,600 個合資格年輕人。 PH2 樓高 20 層,共提供 78 個單位,面積介乎 187 至 232 呎,戶型分為單人單位、雙人單位,以及 3 人共居單位,每個單位均設獨立廁所,附帶裝修和傢俬,共可容納 80 人居住,首次租期為 2 年,如獲續約,總租期合計不得超過 5 年。

協青社宿舍: 最新消息 / 活動

它之所以可以吸引世界各地、各行各業人的目光,就是因為在這裡,他們能更快地感受家的溫馨,文化的多元,並且更快地融入台北。 一項研究指出:至2050年將會有超過70%的人口居住在都市。 所以人們往往更會選擇在共生公寓裡享受他們的生活。

協青社宿舍

她感謝民政事務局多年來的支持,讓「青年宿舍計劃」得以落實。 青年宿舍設有單人、2人和3人共居單位,入住的在職青年將於嶄新居住環境中,實現自主生活的第一步;他們更可透過青協大埔青年空間的設施和服務,學習多元的生活技能,培養理財觀念、連繫社區、認識自己,並促進共享。 香港青年協會全健空間今(27日)舉辦「青年全健管理新模式研討會」,由多位專家學者探討「社會處方」及健康管理服務的現況和對策。 同日舉辦「全球社會處方聯盟」合作協議簽約儀式,青協成為全港首間成為聯盟機構,引入「社會處方」健康管理模式。 青協副總幹事徐小曼表示,社會應正視青年面對身心健康管理的挑戰,並給予支援和鼓勵。

協青社宿舍: 香港賽馬會社區資助計劃

而住戶通常會需要承擔起空窗期的租金,並且需要花時間和精力再招一位新的室友來分擔租金。 也不要設想買的傢俱,後面進來的承租者會心甘情願接收。 租客們需要作出承諾來共同完成一個長期的租約。 房東會和每位房客或某位代表人簽訂整份合租協議,租期通常為一年或更長。 而租屋的後續問題會需要自行解決或直接和房東進行溝通。 公寓的簡約風客廳將會是你與室友們社交的最佳場所。

協青社宿舍

青協督導主任陳英杰介紹全新的「青年全健管理服務」,將會引入「社會處方」健康管理模式,加強醫社協作,協助青年從運動、飲食、心理健康、社交等生活及社會因素着手,提升全人健康;同時開設證書課程,訓練「青年全健師」,培育基層醫療人才,將全人健康推廣至社區層面。 葵青警區於去年8月聯同香港青年協會(青協)青年違法防治中心推出「葵青。攜青 Project i-SCAN」先導計畫,透過跨專業模式由警方、校長、老師或家長將有需要協助青少年轉介予青協跟進,提供個案輔導、正向活動及家庭支援等。 負責計畫的警官表示,慶幸近一年來幫助了不少青少年走出困境,身心健康成長。 在「青年全健管理新模式研討會」上,「青年全健師」廖浩雯分享投身公共衛生領域的心路歷程。 廖為表演創作者,日常與不同界別人士接觸,得知大眾重視個人身心健康,從中深刻體會到平衡身心靈對於健康的重要性,因此參加了青協「青年全健師」培訓計劃,學習頌缽聲頻浴及健康護理知識,未來會積極在社區推廣身心靈健康。

協青社宿舍: 共生公寓和合租的區別?

另外,項目亦設儲蓄計劃,參與者於完成計劃合約時,會獲得東華三院所提供的三比㇐配對資助金額,以鼓勵儲蓄,配對資助每月最高限額為 $1,200。 新一代的年輕人大多希望在學習和工作中得到一個更好的機遇,他們為此奮鬥著。 但是由於各種原因,他們需要經常更換住所,而共生公寓就成了忙碌工作中治癒靈魂的休憩地。 有各種基本生活用品,如洗髮水、沐浴乳、吹風機,我們已幫你準備。 和其他分租套房相比,共生公寓更注重為年輕人打造一個舒適、便利的居住環境。

  • 項目由香港青年協會負責興建和營運,斥資 1.7 億元,命名為「PH2」。
  • 東華三院望藉共居空間,鼓勵青年人走入社區,加深青年人對社區的了解和關心,所以入住者必須參加「好鄰居」計劃,每年參與至少 30 小時的探訪及社區活動,包括探訪區內長者、籌組鄰居聯誼活動及文化活動等,向各界推廣共居生活的理念。
  • 黃定康續稱,幫助青少年的工作需各專業界別合作,計畫特色正是跨專業,學界、社福界和警方一同幫助青少年;他亦誇獎葵青警區建立有關平台,近一年來有成效地守護青少年,此舉亦是警方跨越了日常維持治安和防罪等常規工作,幫助不少青少年避免誤入歧途,因此十分支持。
  • 舉例參加者每月儲300元,將可獲額外配對100元,每月配對資助最高限金額為1200元,全數會於完成計劃合約時發放。
  • 如以上項目均不合適,你亦可到社聯網了解「社會共享房屋計劃」下的其他青年共居空間,計劃以「共住.共生」為理念,項目由不同非牟利機構營運。

香港青年協會副總幹事呂慧蓮表示,PH2為在職青年提供嶄新的居住模式,讓青年住客享有個人與共享兼備的空間;該會對能夠推出這嶄新項目,深感欣喜。 協青社宿舍 她表示,青協一直關心青年的住房需要,早年提出青年宿舍的構思並獲政府接納。 PH2希望為入住青年締造一個互信、互動、共享的生活社區,有別於一般的資助房屋政策或租住單位。

協青社宿舍: 青少年遇煩惱欲求助 毋須填表打電話

PH2位處大埔墟寶鄉街2號,以其街號英文簡稱而命名;提供78個單位共80人入住,設有單人、2人和3人共居單位。 單人單位面積為187至232平方呎,每月租金為4,248至5,831港元;2人單位面積為398平方呎,每月租金為8,670至8,711港元;3人共居單位則享有獨立房間,共享一個客廳,每人每月租金約4,606港元。 項目採用簡約設計,重視減碳和智能管理,單位採光充足,窗戶具隔音功能,並設有廢物回收及分類,減低用電及碳排放量,提供舒適環保的生活空間。 項目由恆基兆業於下鄉道提供53個單位,共住單位面積介乎 600 至 協青社宿舍2023 協青社宿舍2023 1,300 平方呎,提供予迫切住屋需要的基層家庭及年青人入住,居住年期為 2 年。 「福全。共寓」青年共居空間由東華三院推出,透過將原址的單幢舊樓重置及翻新,以「共居」(Co-Living)模式,為弱勢青年人提供安居之所,助他們追逐夢想。

協青社宿舍

政府於 年度施政報告首度公布「青年宿舍計劃」,計劃下的首個青年宿舍項目終於 2020 年 3 月落成。 項目由香港青年協會負責興建和營運,斥資 1.7 億元,命名為「PH2」。 PH2 協青社宿舍 青年共居空間針對本港青年發展而設,將提供理財、生涯規劃、聯誼等活動,望助青年提升生活技能。

協青社宿舍: 服務單位

2020年疫情席捲全球,各種大型活動或者停辦、或者縮減,宜蘭水燈節也不例外。 協青社宿舍2023 陳文彬表示,疫情前水燈節的完整程序從發表科儀、上香祝禱,接著都城隍爺起駕,民眾步行遶境,之後才是放水燈等;前3年不得不取消步行遶境,改為開車繞境,2021年疫情最嚴重時,甚至得取消活動。 今年8月16日是農曆7月初一,是民間習俗中「鬼門開」的日子,宜蘭縣宜蘭市會在鬼門開的前一晚放水燈,迎接「好兄弟」! 過去3年受疫情影響,水燈節規模較縮減,今年恢復步行遶境等項目,並將水燈改為全紙材製作,減少燃燒水燈的環境汙染。 永利街位於上環南部必列者士街以南、樓梯街與城皇街之間,共有九幢建於1950年代初的唐樓。

協青社宿舍

《社聯機構會員總覽暨資訊系統》所載的機構資料由相關機構自行提供及上載至資料庫,香港社會服務聯會對該等資料的完整性、準確程度及使用並不負有任何責任。 如對《總覽》列載的機構資料有任何查詢,請直接與有關機構聯繫。 為了協助青年實現理想,合資格青年也要參加「好鄰居計劃」及「儲蓄計劃」。 儲蓄計劃是由青年自訂儲錢金額,東華三院會以3比1的比例,提供額外資助,最高資助金額是1200元。 根據社交網站介紹,唐樓單位已翻新大廳、洗手間、廚房、廁所等設施,入住青年需跟室友共用,也要分擔家務。

協青社宿舍: 居住環境

保良局李兆基青年綠洲預計於 2021 年第 3 季竣工,樓高 27 層,項目地面設閱讀室、休息室、多用途活動室等設施,一樓為平台花園,樓上全屬宿舍,料將提供 1,680 個宿位,戶型包括單人單位及雙人單位,租期最長為 5 年。 項目採用環保平實的風格,使用可再生能源技術,並設多項環保節能裝置,更加入大量綠化元素及公共空間,打造青年互相交流的空間,啟發思維。 協青社宿舍 東華三院望藉共居空間,鼓勵青年人走入社區,加深青年人對社區的了解和關心,所以入住者必須參加「好鄰居」計劃,每年參與至少 30 小時的探訪及社區活動,包括探訪區內長者、籌組鄰居聯誼活動及文化活動等,向各界推廣共居生活的理念。 共生公寓的每一位室友只需要對自己的租約負責,不需要承擔起其他人退租的壓力。 如果有某位室友離開,也完全不會影響其他住戶們的租約。

改建後整幢樓高20層,地下及1樓提供青年空間服務,2樓及3樓為PH2附屬設施,4樓至19樓為宿舍的居住單位。 由香港青年旅舍協會(YHA)主辦、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助的「香港賽馬會社區資助計劃-美荷樓香港精神學習計劃」,將透過這座承載着香港發展及居民生活印記的建築物,帶引學生從公共房屋發展的歷程中,體會屋邨生活及其個人與家庭發展的足跡,以及當中體現的香港精神。 全港首幢為青年而設的香港青年協會青年宿舍PH2今天(16日)起接受網上申請,為本地18至30歲在職青年提供嶄新的居住空間,協助他們發展生活技能,建立人際網絡,實踐理財規劃,並促進共享。 協青社宿舍 青松樓高36層,於2010年落成啓用,地面層為出入口大堂及機房,1至5樓為社會設施,6樓為平台休憩區,7樓至35樓為長者住宅,每層9個一房廳(T1)單位。 除去14樓為隔火層外,28層住宅共252個長者單位,備有4部升降機。 為照顧長者的居住需要,青松樓設有老人中心等康體設施外,每一長者單位均設有煙霧感應器及平安鐘,接駁到大樓的控制室,有條件為獨居長者提供24小時無間斷的緊急支援。

協青社宿舍: 共生公寓為什麼這麼受歡迎?

如以上項目均不合適,你亦可到社聯網了解「社會共享房屋計劃」下的其他青年共居空間,計劃以「共住.共生」為理念,項目由不同非牟利機構營運。 「福全.共寓」裝修精簡,設備齊全,戶型分有 2 人或 3 人共住房間,一共提供 40 個宿位。 公用空間及設施包括廚房、洗手間、浴室,客飯廳及天台等。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