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買400萬樓10大著數2023!(震驚真相).

Article hero image
買400萬樓

通常市區一些大型項目的細單位,樓價會較高,但若果是新界項目,細單位樓價相對較低,借九成按揭機會較大。 買400萬樓 一般來說,若果購買400多平方呎或以下單位,通常樓價低於800萬元,按照現時「林鄭plan」,可以借九成按揭。 買400萬樓2023 「納米樓」市場逐漸縮減,與前年政府推出放寬按揭成數措施有關。

買400萬樓

(一)維修保養方面,50年樓了,就算人…病痛都多啦,何況樓呢? (三)轉手方面,近年樓市旺到發顛,為甚麼舊樓仍然那麼平呢? 最主要是因為隨着樓齡增加,借貸越來越難,市場接受程度亦減低,今天50年尚且如此,再持貨幾年,55年甚至60年賣出去,你要有心理準備,同樣要面對出貨難的問題,賺租還不錯,搏升值…難度比較高。 要留意,九成按揭兼借按揭保險計劃,只適用於400萬或以下物業,如在400萬至450萬元的物業,可借八成至九成之間。 惟450萬至600萬元的物業,則最多只可以借八成,即是首期又要儲多啲。

買400萬樓: 壓力測試點計?儲到首期但按揭唔批!人工最少要31,000元起跳先買到400萬元樓

在新措施下,800萬元或以下物業最高可借按揭成數調高至九成,1000萬元或以下物業最高可借按揭成數調高至八成,但這措施只適用於首次置業人士,特別是800萬元或以下可借九成按揭,的確減輕首次置業人士首期付款的負擔。 不過,「納米樓」(即實用面積少於213平方呎的單位)會逐步退潮,由每年落成量預計於2022年達至近1,200個單位的頂峰,隨後回落,至2024年將少於600個。 據差餉物業估價署資料指,去年全年實用面積430平方呎以下的A類單位售價指數升0.55%,升幅僅次於E類1,722平方呎單位,跑贏大市。 未來幾年,在整體私人住宅新供應當中,細單位仍然佔一定比重。 據團結香港基金早前發表的報告預計,未來新落成私人住宅單位的平均建築面積,將於2024年跌至少於600平方呎(以實用率八成計算,即實用面積將少於480平方呎),較2012年少了近三分一。 每個月繳利息的時候,會發現買的房子利息,比總價還要多,但往往都已經付了頭期款,而且繳了一陣子的貸款,沒辦法就只能繼續還利息,等於被銀行綁住,必須拚命賺錢,還不能停止,否則失信可能會吃上官司,而且要到還清所有利息為止,十分可怕。

買400萬樓

如果嫌屯門太遠,希望搬近新界東及接近九龍,其實大圍金獅花園樓價亦已跌穿400萬關口,售盤網站可見目前一個面積為336呎的單位,售價只是380萬元,呎價約11,309元。 在今年八月,金獅花園亦有一個實用面積為306呎的單位,以370萬元成交,以呎價計算即樓價於短短兩個月內跌6%。 單幢樓的交投量沒有那麼活躍,但價格比較平穩,跌的時候沒跌那麼多,升的時候亦沒有升得那麼急。

買400萬樓: 選擇很多!很多熱炒上車屋苑,細單位普遍都在600萬以下。

代理消息透露,上述蝕讓個案為薈蕎2翼地下複式戶,屬地下複式連花園大宅,實用面積798平方呎,採兩房一套間隔,另設花園479平方呎,市傳該單位新近以950萬元沽出,成交呎價11,905元。 買400萬樓2023 若Bobby申請9成按揭,首期僅約39萬,還款期30年,以息率2.5厘計,平均月供約13,798元,以加3厘息作壓力測試,即每月收入最少22,997元,相信Bobby可輕鬆「上車」。 在現時新按揭保險下,如申請人未能通過壓力測試,仍可申請8成或9成的高成數按揭,但需要支付額外的按揭保費。 但當然會有例外,一些市區大型項目,比方周六開售的黃竹坑站港島南岸第一期晉環,首批單位入場費也要1,146萬元,最平單位面積僅386平方呎,「林鄭plan」難以大派用場。

計算壓力測試+每月供款壓力測試是指當利率加息3厘後,每月供款不得高於月入60%,而壓測是以按揭的封頂位計算,假設按揭計劃的封頂息率為2.5%,壓測下申請人要以利率升至5.5%進行考驗。 不少上車人士擔心難過壓測,但只要善用按揭計算機計數便能估算是否合格。 買400萬樓 如果400萬物業承造六成按揭,每月薪金達$22,712便可符合資格。 另外,不少上車人士擔心置業後供款壓力大增,同樣可使用計算機計算每月供款額。

買400萬樓: 按揭保費

未來隨着律師的職級不斷遞升,供款壓力會隨之下降,甚至能提早達成置業夢想。 阿搜:現時提供按揭服務的公司有3間,保費一樣,置業人士向銀行申請按揭時同時一併按揭保險。 申請時要帶備(1)身份證、(2)住址證明、(3)出糧證明如糧單及戶口出糧紀錄。

買400萬樓

4)在低息環境下,高按揭成數是較好的,因為你留有較多現金在手,然後將這些現金投資,只要投資的回報率大過按揭息率,就值得到。 大致策略如下,你現時留有現金,可以等適當時機(不用心急),入市,買入物業後放租,令到租金能大於供款,令該物業能「自行運作」,等日後有需要才給兒子用。 應否先還100萬元/200萬元給銀行,再保存現金等時機出擊,因為這樣可以少付利息給銀行,即每月供款額可以減至1.5萬元甚至更小。

買400萬樓: WELEND A.I.私人貸款 現金獎高達$12,000

對此柯文哲表示,台北市民1坪換1坪的觀念要改,才能加速市容的翻新。 買400萬樓2023 買400萬樓2023 不過交屋後自己只住了1~2個月,就發現這裡離自己上班地點太遠,開車時間要1個小時,每天塞車上班也很痛苦,所以還是搬回永和家裡,三峽房子就出租給學生,每個月也能收租1.5萬元,剛好支付房貸。 資料顯示,撇除上述最新成交個案,自去年6月份起、過去一年薈蕎已錄得11宗二手買賣個案,全部均需要帳面蝕讓,蝕幅高達5至23%。 單位設有套房,套房的洗手間較大,留下上手租客的少量雜物,牆身破損。

買400萬樓

有網友仔細分析,指樓主的首期算多,因此預計每月1萬元人工可向銀行貸款100萬左右,也就是每月可貸款250萬元,因此可上望650萬樓宇。 從二手售盤網站可見,屯門區仍是香港樓價較低水的區域,位於屯門兆康苑一個已補地價的單位,實用面積達到431呎,售價只是370萬港元,即每平方呎價格為8584元。 買400萬樓2023 再對比同屋苑同呎數單位的成交紀錄;其中一個450呎單位,近期以376萬港元成交,呎價約8960元左右。

買400萬樓: 單位直擊|明翹匯首錄兩房成交 換樓客追價近10萬接貨 3年升值廿萬

美國聯儲局剛公布基準利率維持不變,「零息時代」年內仍然維持,加上全球經濟復甦以及各國央行量寬,通脹勢必加速資金流入磚頭。 而香港本來就有六七成業主已供滿樓,加上「林鄭plan」打通換樓鏈,換樓對他們來說「易過食生菜」,但不代表會願意平賣單位,反之會在樓價上升時用更貴的價錢放售,爭取換樓時支付更少的差額,全港400萬元以下放盤或在不久的將來悄然消失。 在標榜真盤源的利嘉閣網頁上尋找400萬元以下二手私樓,新界約有65間,九龍約有28間,港島則只有12間左右,加起來約105間。 相對上一次新居屋的23.6萬份申請,供應數量對比上車需求實在少得驚人。 由此觀之,手頭資金有限的市民要入市上車盤,已經進入倒數階段。 據了解,該名買家最初還價610萬元,及後業主離港,授權父母處理買賣事宜;又因業主3年前買入價約600萬元,計及使費已無減價空間,最後該買家追價9.8萬元,以619.8萬元承接,折合實用呎價14,863元。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