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馬鍾可璣2023懶人包!專家建議咁做....

Article hero image
馬鍾可璣

中國國民黨發言人楊智伃則支持受到性騷擾、性霸凌的女性勇於發聲[9]。 中國國民黨婦女部主任李彥秀表示,過去民主進步黨高舉性別平等旗幟,現在卻變成加害者[201]。 而為了建立性別平等的環境,中國國民黨表示會繼續守護性別平權、強化其性別平等救濟機制[202],並且在未來修法補上漏洞[203]。 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考核紀律委員會主任委員黃怡騰則表示,違反法令的黨員將會進行懲處[204]。

馬鍾可璣

民主進步黨祕書長許立明表示尊重但惋惜,期待持續堅守民主大同盟[65]。 董成瑜則回應就是傅崐萁性騷擾,若自認清白可請前臺北市市長郝龍斌澄清;而自己公開是想要鼓勵年輕女性,並不會提出告訴[49][42]。 6月5日,民主進步黨立法委員何志偉同樣捲入性騷擾事件[52],遭到男性網友指控曾在手臂寫下電話號碼[53]。 其後何志偉發表聲明,強調對於自己無心的動作造成對方困擾感到抱歉[53]。 另一方面,民主進步黨臺南市議員林依婷助理易俊宏則被指控2022年性騷擾未成年學員,其後發表聲明辭職[54][55]。

馬鍾可璣: 香港各界婦女聯合協進會, 東華三院婦女普查部, 馬鍾可璣基金, 香港中西醫結合醫學會, 醫管局健康資訊天地- 家庭健康月2016之醫學美容「探討醫學美容的風險」講座

6月2日晚間,《人選之人—造浪者》編劇簡莉穎在臉書發文,指控遭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流亡詩人貝嶺性騷擾[101][102]。 對於貝嶺回應性騷擾指控是杜撰,簡莉穎回應是騷擾太多人而不記得[104]。 外拍模特兒控訴網路插畫家「厭世工程師」長期性騷擾模特兒,並在網際網路外流私密照[105]。

隨後民主進步黨發表聲明致歉,表示已經拉高層級調查了解[9],承諾後續將進行懲處[25]。 馬鍾可璣2023 6月1日上午,民主進步黨召開記者會致歉,提出三點聲明:檢討中央通報機制、盡速提出處置報告,及副祕書長許嘉恬停職調查[21][22]。 馬鍾可璣 臺灣民眾黨主席柯文哲表示黨內2022年也傳出性騷擾,但第一時間就處理[223]。 不過曾被前臺灣民眾黨副秘書長鄞楷謙性騷擾的組織發展部網路組副組長鍾棠芝,則質疑柯文哲的說法[224]。 臺灣民眾黨批評民主進步黨息事寧人的態度,已經對當事人造成二度傷害[26]。

馬鍾可璣: 香港聖公會基督榮光堂

6月7日,知韓文化協會執行長朱立熙指控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董事長藍祖蔚是性騷擾慣犯,藍祖蔚發聲明表示並非事實[112]。 臺中市市長盧秀燕表示更嚴格處理[113],中國國民黨立法委員王鴻薇和臺北市議員李彥秀呼籲應該停職接受調查[114]。 另外,前民主進步黨青年部工讀生Kimberley Teng指出遭到張姓人士性騷擾,但未得到積極協助[38],因而罹患創傷後壓力症[1]。 不過涉嫌性騷擾的導演薛朝輝發布聲明,表示願意配合嚴格檢查[39],但是不實指控已經委請律師處理[23]。 同樣地,蔡沐霖亦表示有網友散播其與女性十指緊握等不實言論,將以司法捍衛清白[40]。 而陳右豪也否認性騷擾前民主進步黨黨工的指控,表示若曾產生誤解深表歉意[41]。

馬鍾可璣

民主進步黨性別平等調查表示許嘉恬存在疏漏,林飛帆並未違背規定[197]。 民主進步黨對於民主進步黨黨工性騷擾案道歉,並立即升高層級處理和檢討[26],希望避免信任衝擊[45]。 其中,民主進步黨主席賴清德向受害者致歉[179],表示對於性騷擾採取零容忍原則[21][22],並強調追究當事人責任、深刻反省[45][33]。 馬鍾可璣2023 其後,賴清德還指示三項有關性別平等事件的工作,包括民主進步黨主席也要參加教育課程[182]。 6月3日,由於被認為沒有正面回應性騷擾案,王丹其後表示該指控和記憶有巨大落差[122]。

馬鍾可璣: 婦協「家庭健康月」啟動

下午,一名女性高雄市政府消防局公務員的丈夫控訴妻子遭到政風室主管性騷擾,高雄市政府人事處表示若涉及不法必定嚴懲[70]。 馬鍾可璣 6月3日,隨著性騷擾案風波擴大,小英之友會傳出有重要人士的性騷擾案件[45],小英之友會榮譽總會長陳時中表示將進行調查[71]。 中華民國總統府則回應,已經要求小英之友會啟動調查[46],並將在釐清後議處[48]。

6月5日,國立中正大學男性副教授被指控涉嫌碰觸女助理身體性騷擾,國立中正大學校方表示將依法處理[87],民主進步黨臺北市議員趙怡翔指出其曾任柯文哲市府性別平等委員[88]。 馬鍾可璣 6月6日,對於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醫學系黃姓女教授揭露曾在開刀房內遭遇婦產科教授性騷擾,國立臺灣大學校方表示無法容忍違反性別平等的言行[89]。 6月7日,一名南投縣國民小學男性校長被指控性騷擾女性學生,南投縣政府啟動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調查[90]。 臺灣南投地方檢察署主任檢察官張桂芳分他案偵辦[91],民主進步黨南投縣議會黨團則要求釐清受害者人數[92]。 對於性騷擾事件頻傳,立法院院長游錫堃表示臺灣是民主社會,大家願意去反省[151],並呼籲社會共同反省與改進[152]。 監察院院長陳菊表示,遭指控性騷擾的洪智坤要給予最嚴厲譴責,不可原諒[153]。

馬鍾可璣: 社會運動

2023年臺灣#MeToo運動是指2023年,中華民國(臺灣)發生一連串揭露性騷擾事件的情況。 馬鍾可璣2023 馬鍾可璣 最早是由民主進步黨前黨工陳汘瑈、陳汶軒等人指控曾經遭遇到職場性騷擾,但並未得到主管妥善協助處理,甚至遭到隱匿案情、職場霸凌。 相關的性騷擾案件引發中華民國總統蔡英文、民主進步黨主席賴清德等人致歉,數位涉案者辭去現職,並且開始檢討民主進步黨內部的性別平等機制。

馬鍾可璣

6月5日,記者出身的編劇鄭心媚在臉書發文,指稱在2004年至2005年曾被《中國時報》副總編劉永嘉性騷擾[57]。 6月6日,記者暨作家房慧真、前記者趙思樂指控曾遭《上報》董事長、媒體人王健壯在飯桌上性騷擾[57][109]。 馬鍾可璣 王健壯先是對於指控回應不予置評[109],其後向趙思樂致歉,並表示對房慧真的指控感到憤怒[110]。 國立政治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校友、社會運動人士江昺崙指控作家陳芳明是性騷擾慣犯,國立政治大學回應將依法調查[111]。 6月2日,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科技法律研究所特聘教授林志潔在臉書發文指出,擔任律師時曾遭到法官性騷擾,甚至在廁所門口堵人[1][69]。

馬鍾可璣: 臺灣#MeToo運動

現代婦女基金會執行秘書吳姿瑩也指出,有60%性暴力受害者曾經求助,且只有28%覺得「被接住」[19]。 在臺灣各領域均存在許多工作場所性騷擾的情況,且以各種形式發生性騷擾[12]。 根據中華民國勞動部2022年工作場所就業平等調查,約有20萬名勞工遭到職場性騷擾,其中約14萬名女性、6萬名男性[13]。 但提出申訴者的比例相當低,僅有3萬名女性、9,500名男性提出申訴[13]。

馬鍾可璣

隨後一名小英之友會女性黨工指控中華民國總統府資政顏志發在幾年前對她性騷擾[57]。 婦協自一九九三年成立以來,致力團結香港社會各界婦女,維護婦女權益,提升婦女地位。 婦協亦為關心香港的婦女界朋友提供一個重要的平台,讓她們對社會、民生等各個方面的發展,提出寶貴意見。 「家庭健康月」系列講座,更加是婦協連續第十一年主辦的旗艦活動,得到醫院管理局、東華三院婦女健康普查部及馬鍾可璣基金的支持,向婦女傳授健康知識,實在極富策略性,惠及廣大的婦女和她們的家庭。

馬鍾可璣: 香港各界婦女聯合協進會 - 東華三院婦女普查部 - 馬鍾可璣基金 - 香港中西醫結合醫學會 - 醫管局健康資訊天地- 家庭健康月2016之心理健康「睡眠窒息症、告別失眠」講座

同日,鏡文學總經理、媒體人董成瑜在臉書自揭曾經遭到泛藍陣營縣長性騷擾,遭到抱頭和親吻[48][49][50]。 其後被影射的中國國民黨立法委員傅崐萁在聲明中指出,從政20年來未曾利用權力關係性騷擾女性或下屬[49][51]。 他表示尊重及支持性別平權,若有任何性騷擾情事,請依法提出告訴[49][51]。 早在6月1日,中華民國總統蔡英文譴責性騷擾事件[22],並支持民主進步黨調查案件[145]。 6月2日,蔡英文透過臉書向社會道歉,表示身為前任民主進步黨主席責無旁貸[45][144][146]。 6月6日,蔡英文再次為性騷擾事件道歉,將就三個方向改革性別平等機制,以塑造更安全的社會[147]。

  • 民主進步黨性別平等調查表示許嘉恬存在疏漏,林飛帆並未違背規定[197]。
  • 對於性騷擾事件頻傳,立法院院長游錫堃表示臺灣是民主社會,大家願意去反省[151],並呼籲社會共同反省與改進[152]。
  • 在那十年間,馬可的生命因着巴拿巴有了重大的轉變,他們過着非常傑出的服事生活。
  • 根據中華民國勞動部2022年工作場所就業平等調查,約有20萬名勞工遭到職場性騷擾,其中約14萬名女性、6萬名男性[13]。
  • 6月8日,臺中市市長盧秀燕透露自己曾被性騷擾,呼籲女性勇敢對抗色狼[63]。

臺北市市長蔣萬安表示絕不容許民主進步黨拖延說明[165],並要求盡快查明駐衛警察性騷擾真相[166],若有處理不當會嚴懲[167]。 高雄市市長陳其邁對於性騷擾案件頻傳,則表示任何政黨都要勇於檢討[168]。 馬鍾可璣 同時他表示,若高雄市公務員遭到性騷擾一案涉及不法,一定會嚴懲嚴辦[169]。 針對空服員外站遭到性騷擾案,桃園市政府則函送至中央主管機關衛生福利部研議,希望讓裁罰有所根據[170]。 對於易俊宏和洪智坤遭指控性騷擾,臺南市市長黃偉哲證實前者調查成立並將裁罰[171],而後者已經從臺南市政府顧問離職[172]。 另外,花蓮縣議員則呼籲#MeToo運動在臺灣發酵,並成為民眾基本意識[173]。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