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買樓月入15大優點2023!專家建議咁做....

Article hero image
買樓月入

不過要注意2人最好沒有按揭在身,否則壓力測試要收緊一成。 另外,如果日後2人人有所增長,打算買入多一個物業時,可向律師樓處理取名事宜。 任職企業市場部、30多歲的Judy希望在新一年部署首次置業計劃,現時在家人協助下,持有首期300萬,但她月薪只有2.5萬,擔心難以通過壓力測試。 經絡按揭今次以Judy情況作例子,拆解我們平日如何幫助客人面對按揭及置業的煩惱。 財務狀況分析首先我們分析Judy財務狀況,Judy過往有使用信用卡而且準時還款,信貸紀錄有A級,銀行會願意提供優惠的按揭計劃及接受她的按揭申請。 而且Judy沒有按揭在身,亦沒有做擔保人,加上收入來自香港,因此按揭成數無需被削減,壓力測試亦可按照正常比率50/60處理。

香港按揭證券有限公司提供按揭保險計劃,協助減輕有意置業人士的首期資金負擔。 透過按揭保險計劃,核准賣方(銀行)可獲提供高達兩成的保險(可敘造按揭成數將因應按揭保險計劃產品的合資格準則而有所不同),讓銀行敘造高達物業估值八成的按揭貸款而無須承擔額外信貸風險。 兩人收入減去,每月必要開支後,還有26,750元,是能夠符合每月儲蓄要求,而且每月亦會多1,750元的餘額都存起來,三年過後會增加多6.3萬元,以應付初期的供樓開支。 如果覺得現時薪金要每年儲蓄30萬元有點吃力,可以將其分成25萬、30萬及35萬,根據未來薪金的上升而調整每年儲蓄額。 在新盤公開發售前最少的七個工作天,發展商會公布收樓說明書,內文會詳細列明價錢以外的細節,例如平面圖、會所設施、單位間隔和坐向圖。 買樓月入2023 買樓月入2023 換而言之,即是月入超過3.6萬元的家庭,銀行才會批出按揭貸款;而首期要有40萬元,再加按保17.6萬元,合共57萬多。

買樓月入: 申請居屋資格入息詳細資料

但值得注意,部份物業,如「居屋」、「白居二」、「村屋」及「唐樓」等,因物業質素較參差、以及樓齡較高,銀行未必願意批出30年期,有可能會短一點。 假如你選擇供款年期為30年,你只需如下圖般,在「按揭年期」中的橙色活動欄, 移至「30年」便可以。 很多時買樓,大家最想知道自己的負擔能力,以便籌備充足首期入市,但往往總覺得無從入手,不知怎樣去計算。 實情只要你懂得善用坊間銀行或財務公司提供的「按揭計算機」,你就可輕易準確計算出「每月供款」,及所需要的入息來通過「壓力測試」。 當然,也有一些資料是「按揭計算機」無法計算的,屆時就需要人手操作去作出評估。 我們希望透過一文來解釋「按揭計算機」的運作,在運用計算機前需預備的資料,以及有什麼地方需作人手操作,從而達至最精準的計算。

買樓月入

一般而言,上述安排同時適用於職業退休保障計劃下收取的一筆過退休金。 買樓月入 若僱員於計劃下有額外供款(即在僱主及僱員協議供款以外,僱員自行額外供款),該供款部份的累計權益不可於計算家庭總資產淨值時獲得扣除。 若未屆退休年齡的家庭成員提早離職,並在職業退休保障計劃下收取一筆過退休金,上述安排同樣適用。

買樓月入: 置業部署安排

那麼,夫婦雖然總入息是12萬元,但實際總貸款額只得 980萬元。 扣取第一層的按揭餘額400萬後,第二層只借到520萬,也是不夠計。 於是,他為投資物業綢繆,研究銀行按揭貸款計劃、稅務政策及借貸優惠,冀用最便宜、低風險方式不停買樓。 年屆37歲的Soho於2011年首次上車,之後成為「物業魔術師」,將物業數目1變2,2變3,最終5年間已有3個單位在手。 同樣地,部份人沒有固定入息、或已退休人士,但卻希望購買物業,他們向銀行申請按揭時,會以資產計算入息,但如果採用相關操作的買家,其購入的第一層物業,不論價值最高按揭成數為50%,而第二套房的按揭成數為40%。 買樓月入 當然,條例說明保費會因應風險因素作額外調整,所以最終入息要求或會提升。

買樓月入

為了讓大家一目了然,經絡按揭今次兩個簡單的「樓價、首期、壓力測試對照表」,方便大家置業前計計數。 針對部份採用新按保的買家,按揭證券公司容許首置客在未能通過壓力測試下,可以在多繳付一成額外保費,而免卻壓力測試,而僅用供款佔入息比率作為審批準則。 例如買家購買一層600萬元的物業,以2.5厘的基礎上加3厘下,每月月入要有55,746元才可通過壓力測試。 一般「按揭計算機」,均假設買家只借取銀行按揭,部份會計算按揭保費,但實情很多購買一手樓的買家,也會採用發展商按揭。 作為一個月入$19,000的年輕人,假設按揭還款期為30年,以實際按息2.5%計算,先不計算其他置業成本,他只能應付最高樓價$2,407,788,才能完善通過壓力測試。 在香港今日的樓市狀況,借盡亦只能買入200多萬的私人樓可謂微乎其微,現時只能買入實用面積133呎的「龍床盤」。

買樓月入: More in 上車:

運用「按揭計算機」時,你必須知道自己希望購買物業樓價為多少。 舉例,你希望購買的物業為「600萬元」,你只需要如下圖般,在「單位樓價」一欄中,輸入「6,000,000」便可以。 第三個修訂:欲以高於修訂前的物業價格上限(即八成按揭保險下的600萬港元及九成按揭保險下的400萬港元)敍造按揭貸款,須繳交額外15%的保險費用,保費可隨每月按揭還款攤分。 本文章內容只供參考用途,並不代表公司立場,並不保證所有資料準確無誤,亦不構成任何投資或服務之推介、邀約或游說。 透過「綠表」或「白居二」資格購買新建或二手之未補地價居屋,由於有房委會作擔保(擔保期由首次出售起計25至30年不等),最高可承造95%按揭;而「白表」買家則最高可承造90%按揭。

若住戶並不屬於上述可豁免類別,但部份成員正在領取傷殘津貼的住戶,即使其家庭入息或資產淨值超逾相關限額,仍可繼續居於公屋;但須按入息繳交相應的額外租金。 不過,若住戶在香港擁有住宅物業,則即使有成員正在領取傷殘津貼,仍須遷離公屋單位。 當然情況許可的話,最好出價落訂前預留一筆裝修費(預大約$600一呎)。

買樓月入: 物業拍賣成交必看攻略

香港統計處就業數字顯示,25至44歲人士月薪不足2萬元,假設年青人入息為$19,000,並且幾年間非常節儉月儲約$6,000首期,6年內儲到約40萬首期,究竟他們能買下幾錢樓? 一般來說是賣方較遲收到資金,而買家收樓亦會延遲,如果買家正在租樓住,買樓目的是自住,遲收樓意味要多付數個月租金,如果買家目的是收租,亦會因延遲收樓而少賺了租金收入。 所以有人如果提出長成交期,就要視乎買賣雙方是否願意接受。 買樓月入2023 一般而言,物業成交期最好不要短過45天,有些物業代理會建議用2至3個月作為成交期,因為律師樓需要時間去檢視樓契是否有問題,即大家經常聽到的「查契」,有部分律師樓面對成交期少於30天的個案,更索性不接生意。 700平方呎的標準型村屋(以市面上佔大多數的丁屋為例),如經按保「上車」,HK$600萬樓下自住可借八成;HK$450萬樓下首置可借八成半(上限HK$360萬)。 不過,不少銀行在村屋的估價上仍偏向保守,建議從專營村屋按揭的銀行入手。

買樓月入

一般「按揭計算機」在推算供款能力時,也假設買家沒有任何負債,如信用咭欠款、私人貸款、學生貸款、車貸等等。 如果閣下有一些類近貸款,則在按揭計算機上並不能完全反映出來。 舉例,如果買家選購了一層600萬元的物業,承造90%按揭,但申請人的年齡已達55歲,則在按揭年期最長為20年(75年-55年),兩者取其短者,變相按揭年期為20年。 因此,在填寫「按揭年期」一欄中,應把橙色活動欄移至「20」而非「30」。

買樓月入: 按揭供款實例

對於首置申請者來說,原本通過壓測最低月入要求為HK$51,101,但現時即使不符壓測亦可按足9成,最低月入要求大減近萬元至HK$42,674,亦較承造8成按揭的月入要求低,惟每月供款相應之下必然上升。 必須好好評估是否負擔得來,否則難以應付突如其來的經濟環境轉變。 如果1,000萬以上物業,銀行理應銀行批出按揭成數為50%,但收入並不是來自香港,卻會收緊一成至40%。 因此,在填寫「單位樓價」上會填寫「10,000,000」;「按揭成數」則把橙色活動欄移至「40」而非「50」;在「按揭年期」一欄則把橙色活動欄移至「30」。 銀行普遍認為買家年齡愈大,可償還貸款的能力愈低,故申請人的年齡都對「按揭年期」有影響。

沒能靠「父幹」情況下,可考慮申請政府的「白居二」居屋計劃,根據2020年入息門檻,個人入息低於$33,000仍能合資格申請。 物業買賣過程中,買賣雙方要簽署「臨時買賣合約」,而買家亦要支付俗稱「細訂」的臨時訂金(一般為樓價 3至5%),初步落實交易。 買樓月入2023 簽了臨約後,如買家決定悔約,不能完成買賣,就要放棄已付的臨時訂金,俗稱「殺訂」。 買家悔約或未能完成買賣的其中一個原因,可能是因樓價突然暴跌,或個人財政問題,令銀行批出的貸款額未如預期,買家要放棄訂金,退出交易。 要避免被「殺訂」,其實買家可以「籌錢」去增加首期,減省按揭借貸,增加獲批按揭的機會。

買樓月入: 過半港人月入不到2萬 香港買樓是「妄想」?

城規劃公布KC017計劃共接獲60份申述,當中有24份反對計劃,其中15份佔六成來自御門. 前業主對這項計劃如此著緊,從計劃的發展界線圖便一清二楚。 中原地產葵涌高級資深分區營業經理許偉業表示,上述成交為青衣明翹匯2座低層E室,實用面積417平方呎,業主於去年10月以788萬元放盤,今年數度降價,最近再由688萬元減至630萬元,即吸引大量客人睇樓及還價。 其中一名準買家見狀不敢怠慢,誠意相約業主到鄰近餐廳傾談,業主隨即熱情款待買家到家中洽談。

  • 據悉,該單位近月由財務公司推出市場,以蝕讓價2,800萬元放盤,獲買家洽購及鋤價,最終以2,300萬元易手,帳面貶值約19%。
  • 至於原業主在2019年11月599.8萬元一手買入單位,持貨3年多轉手,帳面獲利20萬元離場。
  • 財務狀況分析首先我們分析Judy財務狀況,Judy過往有使用信用卡而且準時還款,信貸紀錄有A級,銀行會願意提供優惠的按揭計劃及接受她的按揭申請。
  • 日前有26歲港男在討論區發表置業大計,指父母替他付四成首期,目標買500至550萬的樓。
  • 根據金管局規定,借貸人的財政實力必須抵禦加息兩厘的「壓力測試」,意即在加息兩厘後,供款佔入息不得多於六成。
  • 投資涉及風險,基金價格可升可跌,過往業績數據並非未來業績的指標。
  • 聲明﹕MoneyHero致力確保網站提供的資訊是最新及最準確。

如果釘契問題嚴重, 例如物業業權有官司、糾纏不清, 銀行可能因此不會批出按揭。 如果是屬於僭建的問題, 即使該問題已經被解決, 銀行也會有機會因應風險, 而調低該物業的按揭成數。 如果業主拖欠管理費, 業主立案法團或物業管理公司只要有理由相信業主沒有清繳管理費款項的打算, 不管期欠款額有多少, 都能夠透過法律訴訟, 以申請將其單位拍賣, 追收欠款, 也是被釘契的原因之一。 部份「按揭計算機」還會把每月供款的開支,作出詳細說明,例如有多少供款,方便買家在置業後,決定把多少家庭開支投放供樓,方便作出長遠的財務規劃。

買樓月入: 相關文章

資料顯示,原業主於2021年2月份以2,828萬元購入上述單位,及後在2021年6月及2021年11月向兩家財務公司加按。 據悉,該單位近月由財務公司推出市場,以蝕讓價2,800萬元放盤,獲買家洽購及鋤價,最終以2,300萬元易手,帳面貶值約19%。 但大家亦明白,美國高息不會維持太長時間,最終亦需要重啟減息周期,換言之無論是準買家還是業主,都倒不如趁減息周期開始前早作好準備,挑選對自己最有利、最適合的時機入市。

買樓月入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