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借首期買樓計劃2023詳盡懶人包!專家建議咁做....

Article hero image

如果業主是透過地產經紀或中介人購入物業是需要繳付經紀佣金的費用,一般金額為物業成交價的1%。 當然也有部分代理徵收少過1%或是多過,但是市場價格通常是1%。 準業主在存夠首期后,接下來也要注意以下6種買樓開支。 這些費用加起來也是一筆不小的花費,所以絕對不可以忽略,不然到時就真的一場歡喜,一場空。 通常買家會自行委聘另一位代表律師保障自己的權益,所需的費用因應不同律師行而有所不同,通常為6,000元至10,000元,以取其平均值8,000元供讀者參考。

根據現時金管局的樓按措施,樓價少於1,000萬元的物業,銀行最高可以承造60%按揭;但1,000萬元以上的物業只可做50%按揭。 如果你本身並不是首次置業買家、購入的為連租約物業、或已成為其他人的擔保人,「按揭成數」還會進一收緊。 借首期買樓計劃2023 運用「按揭計算機」時,你必須知道自己希望購買物業樓價為多少。 舉例,你希望購買的物業為「600萬元」,你只需要如下圖般,在「單位樓價」一欄中,輸入「6,000,000」便可以。 買樓最難是要儲到首期資金,首置的朋友可能都會考慮「借盡」上車。

借首期買樓計劃: 買家採用建築期付款

隨後十年間,金管局前後共推出八輪逆周期措施,包括設立30年的貸款年期上限、2015年將銀行七成按揭上限調低至六成等。 按保計劃上,今輪放寬措施前,400萬元以下的物業最多可借九成、600萬以下最多可借八成,超過600萬的物業則不包括在計劃內。 回歸後,董建華政府提出七成置業政策目標,推出一系列「幫」人買樓的措施。 其中1999年起,政府推出的按揭保險計劃,讓按揭證券公司為銀行承保,承擔多於七成按揭的風險,讓其向市民再提供多一筆貸款。 初時最多可借樓價85%、2000年加碼至樓價90%。

如果1,000萬以上物業,銀行理應銀行批出按揭成數為50%,但收入並不是來自香港,會先收緊一成至40%。 由於金管局2014年起,要求銀行批出私人貸款時「供款與入息比率」(Debt Servicing Ratio, 借首期買樓計劃 DSR)不可超過70%,年期亦宜在60個月內。 因此想以低息借到稅貸,要符合特定條件外,收入亦要達到一定水平。 申請按揭時,銀行除了要求準業主在申請表上申述「首期資金來源」,包括「儲蓄存款」、「出售資產」、「由第三者送贈」、或是「借貸」。

借首期買樓計劃: 公司持有物業最多借5成

對於將物業加按和重按借貸,予人感覺風險太高,Soho認為,進行任何按揭前考慮過風險承受能力,只要夠資金供樓,「計掂條數」則沒有問題。 借首期買樓計劃 再者,他持有3個物業所承做按揭全為7成或以下,成為負資產一族機會亦減少。 借首期買樓計劃2023 短短4年後,隨人民幣升值及投資回報,再加上之前的小額人仔定存,他儲了30萬港元及20萬元人民幣,決定買樓上車。 今次調查中,受訪病人給予較高評分的範疇包括「醫生聆聽病人意見」、「清楚解釋如何服藥和藥物效用」、「在診治過程中受到尊重」,以及「保障病人私隱」等。

借首期買樓計劃

而且Judy沒有按揭在身,亦沒有做擔保人,加上收入來自香港,因此按揭成數無需被削減,壓力測試亦可按照正常比率50/60處理。 以現時Judy月入2.5萬計算,最高可以每月供款$15,000。 金管局指引列明,現時私人住宅的最高按揭成數為6成,如申請人希望向銀行申請承造超過6成的按揭,就需要透過按揭保險公司,購買按揭保險,而按揭保險費用根據貸款額以定。 申請人可以不同的形式支付保費,當中包括一次性支付、每年支付或向銀行承借並計算入貸款額並分期支付。 至於新按揭計劃下,700萬元的物業,首置買家可以借足9成,首期只需要70萬元,減少了210萬元,但每月還款額會大幅提高。 以30年還款期,年利率2.375厘計算,每月還款額增至約2.6萬元,壓力測試下,連保費要求買家每月收入不低於6.7萬元,即是兩夫婦平均每月要有約3.4萬元收入。

借首期買樓計劃: 買家買樓需要準備多少律師費?

投資於未經認可的CIS,包括在「非認可投資計劃警示」榜上有名的安排,涉及高風險,受到的保障非常有限,投資者或會蒙受重大損失。 有些公寓或酒店項目可能引進知名酒店集團負責管理,但有關酒店集團並非與買家簽定返租協議的一方,而是與發展商簽訂物業管理合同,有關合同可能可以在某些條件下解除。 售後返租等有關類似安排涉及複雜操作,知名酒店集團參與也並不一定代表安全可靠。

不過,還需注意每月供款額不可以超出每月入息的五成。 部分銀行還是會要求申請人要通過壓力測試才批核最高按揭成數。 另外,政府亦委託市建局提供更多首置單位,包括安達臣道用地的第二個「港人首次置業」先導項目,提供近千個首置上車盤。

借首期買樓計劃: 香港公務員按揭福利

香港按揭證券有限公司提供按揭保險計劃,協助減輕有意置業人士的首期資金負擔。 透過按揭保險計劃,核准賣方(銀行)可獲提供高達兩成的保險(可敘造按揭成數將因應按揭保險計劃產品的合資格準則而有所不同),讓銀行敘造高達物業估值八成的按揭貸款而無須承擔額外信貸風險。 雖然新條例允許贷款人免做壓力測試,只是用作是否需要額外支出按揭保費,但銀行在審核按揭申請時,還是會考慮申請人貸款評級表現。 借首期買樓計劃2023 如果申請人信貸評級表現較差或不達標,銀行的立場很大機會會拒絕承擔風險而有權不接受按揭申請。 因此如果有購買物業打算,最好還是在申請按揭之前的一年前,提早查閱自己的信貸報告,審視一下自己有没有定時還款尤其是信用卡債務很常一不小心就忘記了。 在現時金管局按揭指引的規定下,只要首次置業人士沒有其他按揭在身,主要收入來自香港,為香港永久性居民,有固定收入,而置業目的為自住,就符合首置按揭的要求,能夠做到9成的按揭成數。

借首期買樓計劃

舉個例,如果要買一個600萬元的單位,按揭六成與八成,首期分別是120萬和240萬,相差整整一倍。 所以近兩年持續有聲音提出,政府應考慮放寬按保計劃上限。 在按保計劃下,準買家變相可以較低的首期入市,不過風險在於一旦樓市下行,很容易變成負資產。 如果再加上經濟不景,市民還款能力受影響,銀行有更大機會「call loan」,面臨收樓。 而銀行體系受到衝擊,又會導致收緊貸款等等一系列連鎖效應,連累各行各業。

借首期買樓計劃: 「按揭息率」可加可減

如果任何物業在購入之後的三年內轉售,便需要交出樓價10-20%的額外印花稅 SSD。 根據政府發佈的新規條,現時首置人士只要不超過供款和入息比例上額,而供款額不超過月收入的五成,便無需進行壓力測試。 雖然申請私人貸款非常簡單,不過要留意利息較按揭貸款高而且有機會影響信貸評級。 借首期買樓計劃 除非收入非常穩定及充裕,否則我們不建議私人貸款。

借首期買樓計劃

又以800萬樓為例,若申請九成按揭,分30年還,年利率2.5厘計,若要通過壓力測試,收入要求為68,135元;若申請八成按揭,在同樣條件下,收入要求則大減至60,565元。 因此,即使有兩成首期預算,若收入不達標,想申請九成按揭也不能。 現時,買家除了可選擇等到建期直接以按揭保險上會外,其實還可以選擇在即供時,以發展商一按、或以銀行一按加發展商二按計劃以高成數上會,在收樓後才再申請按揭保險轉按至傳統銀行。 即供計劃的好處是上會期短,當簽了臨約就可以立刻申請按揭,幾乎沒有估價下跌而影響上會的機會,但買家亦要確保已齊備入息証明、戶口紀錄及萬一入息不足的話要立刻找到擔保人。 假如選擇建期,因相隔時日甚遠,樓價到時下跌便可能因估價不足而需要抬錢上會,但在上會前有一段時間將入息証明文件等準備好。

借首期買樓計劃: More in 最新:

但首期支付多了,每月還款額亦較低,以30年還款期,年利率2.375厘計算,每月還款額約1.6萬元,壓力測試下,要求買家每月收入不低於3.92萬元。 相對於要有280萬元的現金來說,兩夫婦平均每月有2萬元收入,難度較低。 符合首置人士條件的買家除了可享有免壓力測試通過高成數按揭上車還可以享有稅務優惠。 香港政府規定由2016年11月5日開始,香港的所有物業從價印花稅一律為物業價格的15%。 簡單來說就是非首次置業的買家一定要支付物業價格15%的印花稅。 反之,首次置業買家則可以獲得稅務寬減,只需按照優惠的第二標準稅率繳付印花稅。

借首期買樓計劃

若不懂投資,可選擇有存款掛鈎戶口(Mortgage-link)的按揭計劃,將這80萬元,放入該戶口,扺銷額外利息支出。 更重要的是,多了現金在手,需要資金周轉時,也不用徬徨。 仔細計算自己的負擔能力,選擇按揭年期時,應全盤考慮自己的財務狀況和供款能力。 借首期買樓計劃2023 借首期買樓計劃2023 一般而言,供款年期愈長,每月供款愈低,但全期利息開支亦愈高。

借首期買樓計劃: 申請居屋按揭,有甚麼需要注意呢?

貸款及按揭須受貸款及按揭文件所列的條款及細則所約束。 不採用發展商一、二按的話,建期上會的折扣是5%,相對於以上的計劃一(6.1%) 或計劃二 (8.85%) 的實際折扣少。 借首期買樓計劃2023 由此可見,買家其實可考慮在即供時以發展商一、二按上會,然後在收樓時再申請按揭保險,可以比直接等建期時申請按揭保險多獲得樓價1.1%至3.85%的折扣。 一般以按揭貸款額的若干百分比計算,或作定額收費。 如於簽署按揭貸款確認信後取消申請,部分銀行會向借款人徵收手續費。 現時按揭保險只適用於$1,000萬或以下的住宅物業,對已落成的物業(現樓)及樓花亦有不同的資格準則。

  • 2009年10月,金管局實施第一輪逆周期措施,限制2,000萬元以上豪宅按揭成數上限,由七成降至六成。
  • 房委會表示,今期綠置居申請中已預留1,100個單位的配額給「家有長者優先選樓計劃」,家有長者組別申請者抽中頭5個號碼就有揀樓機會。
  • 此外,如果一手樓花期很長,到建期時不幸樓價跌超過2成,銀行有權以當時估價而不是買入價計算貸款額,可能會導致「借唔足」,所以,選擇建築期付款的最大風險是樓價下跌風險。
  • 中銀香港早前做過調查,有46%受訪者表示會考慮在大灣區置業,作為渡假及退休養老的安樂窩,深圳、廣州、中山是熱門地點。
  • 各類型物業,如首置或非首置自住物業、出租或工商物業車位,可申請的按揭成數均有所不同,而且不同入息種類(如非固定收入、非本地收入)於計算壓測時,亦面臨不同限制,本文將逐一詳細解釋。

此外,採用5%現金津貼計劃,兩年後轉按套現,無須向醫管局申報;但HLISS轉按需要向醫管局申報,不可以套現,也不可以延長還款期,基本上無任何彈性。 5%現金津貼計劃之美妙,在於津貼可以計算入息,令借款能力及買樓能力增加,讓您有可能買更貴的樓。 而且這個津貼計劃可以申請H按,而HLISS只能夠申請P按。 申請HLISS後轉按,要取得醫管局的同意書,而且不能套現和延長還款期,嚴重限制了未來利用物業套現來增加被動收入的機會,屬較差的理財工具。

借首期買樓計劃: 推薦文章:2.45% 按揭、轉按現金回贈,誰與爭鋒!

如果發現自己無法通過壓力測試或月供比率不足,可以想辦法增加每月的固定收入、或與公司商量雙薪、獎金、花紅,甚至通過提升首付金額,來順利過關。 當時天生樓的申請資格為「年齡介乎25至35歲未置業港人」,首期低至樓價7.5%,即約44萬元。 項目在2018年2月發售,該15伙在首輪認購時段約半小時內已獲全數認購。 當時該15名幸運兒不單獲發展商代繳印花稅,供款期更可拉長至四十年,較一般三十年供款期多。 雖然現時H按已經頂盡封頂利率,對比P按已經無價格優勢,但長遠H按則彈性較高。

借首期買樓計劃: 每月供款額

平時儲錢的方法可能是每個月的收入減去每月支出,剩餘會是每個月的儲蓄。 不過,有興趣置業人士,如已訂下買樓目標以及每月需要的儲錢額,例如是20,000元,就應該在每個月的出糧日,先抽起20,000萬元。 剩餘的錢作為當月的最高消費額,以避免因為「洗多咗」,而不能達成儲蓄目標。 額外印花稅SSD是政府近年為打壓香港樓市炒風而設立的稅項。

借首期買樓計劃: 以下我會分開5個部份講解買樓首期計算:

假如你作為申請人係申請按揭時冇其他按揭物業或擔保,你個貸款額最多係你供款與入息比率嘅5成,即係話你揾3萬一個月的話,你個按揭每月供款額唔可以超過$15000(人工5成)。 以長遠考慮,比較推薦按揭保險計劃,因為轉按之後可以套現投資,也可賺取現金回贈。 近來,雖然大銀行削減現金回贈率,但中小銀行仍提供最高2.45%,但需要扣減按揭成數上限。 由此可見,首次置業的買家的確可以從印花稅上節省很多買樓開銷。 話雖如此,有一點買家們需要注意,若在購入物業之後的三年內如果轉讓,買家需要負額外的印花稅。

如果你間銀行根據你人工而最多能借204萬的話,你首期就要俾196萬+印花稅+律師費。 如果可以,你可以考慮同老婆/老公聯名買,你就有機會借儘,到時你地買400樓就只須俾印花稅+律師費。 現時新入職公務員,都是收取固定百分比津貼,固可自由選擇H按或P按。 2000年6月前入職公務員,由於仍是受制居所資助計劃及自置居所資助計劃,一般都是採用P按,以盡取津貼上限。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