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銀通提款手續費11大著數2023!(持續更新).

Article hero image
銀通提款手續費

香港消費者委員會回覆大公報查詢時表示,由2020年1月至2022年3月期間,基於疫情關係,消費者減少外遊,所以消委會於2021年僅接獲1宗有關境外櫃員機提款手續費的投訴個案。 其他銀通會員銀行的客戶由8月起亦可陸續於該行櫃員機進行無卡提款。 投資其實本金大小還是很重要的,資金不多時不但省不下錢,投資效益也有限。 至於各家銀行的財富管理方案、資格條件,我還在整理中,未來有機會更新上來,有需要的可以去問一下自己常往來的銀行。

銀通提款手續費

如果你常去美國,擁有花旗帳戶是不錯的選擇,因為分行多較容易找到花旗的ATM。 出國旅遊消費,信用卡不僅方便又有回饋金優惠,可惜有許多地方刷卡不普及,只接受現金付款,現鈔仍然無法被刷卡全面取代。 銀通提款手續費 銀通行政總裁蔡炳中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對跨行提款的交易量造成影響。 相信是因為市民需要在家工作,零售及餐飲又受疫情所限制。 但由於疫情有所緩和,情況已有改過,但還未回復至疫情前水平。

銀通提款手續費: 使用國內複委託的管道投資海外標的

建議開通功能、密碼設定完成後,先在國內的ATM測試是否設置成功,ATM上有國外提款的測試選項,測試沒問題後就萬無一失啦。 ※以外幣現鈔匯出者,按即期買入匯率與現鈔買入匯率之差額加收匯差,每筆最低 NT$200。 銀通提款手續費 1.手續費:每筆按0.05%計收,最低NT$100,最高NT$800;匯往本行OBU免收。 如果你只有台幣10萬元要投資,也許匯費算下來也不高,但基本上很難省到匯費,甚至從比例上匯費變的超昂貴。 另外我發現國外ATM不一定24小時運作,可以的話白天領錢比較妥當,萬一遇到吃卡,才找的到人處理XD。 我通常會帶一張Visa金融卡、一張Mastercard信用卡。

市場人士表示,本港銀行業先後調高海外提款收費,背後相信與銀聯調整收費有關。 大公報曾向銀聯查詢相關收費事宜,惟截至截稿前仍未有回應。 銀通提款手續費 Citi客戶將於八月可享用無卡提款功能,屆時客戶可透過Citi Mobile® App核實個人身分,並預設提款指示,以Citi Mobile® App掃瞄貼有「無卡提款」標誌的港元自動櫃員機屏幕上的二維碼,即時提取現金。 花旗指出,客戶由本周起,於全線Citi港元自動櫃員機可進行無卡提款,客戶只須按照自動櫃員機相關指示,無需插入提款卡便可即時提取現金。 所以這篇文章會分享一些海外電匯時,能夠節省匯費的技巧。 少則可以省下幾百元,對於常匯款的人,多則可能可以省下數千、上萬元,雖然不一定是大錢,但也勝過在其他地方節約。

銀通提款手續費: 國外提款 – 免手續費的銀行

當然,這對於想定期定額持續投入的人可能很不利,因此不管匯出或匯回,通常都是近量一年集中在某幾次執行即可,而不是硬要分很多次匯款。 不過有些國家(eg.泰國/菲律賓),不管使用哪一家銀行ATM,統一收手續費,這時候只能盡量地少用ATM提款了。 如果你像我一樣,出國次數不多,或者去的國家根本沒有花旗和滙豐銀行 (例如東南亞、中東國家),其實也沒必要去開這兩家銀行帳戶。

  • 下面列出3種我常用的海外提款省錢方法,這樣領錢算下來,ATM提款的匯率還優於其他換匯的方式 (換錢所、銀行換錢)。
  • 但也有缺點,比方說有些券商或銀行不支援,例如第一證券(Firstrade)就不收Transferwise的錢,但像IB盈透證券則是可以設定和Transferwis銀行帳戶綁定,兩者來回匯款更快、費用更低。
  • 我選擇退而求其次,盡量把海外提款手續費降到最低,獲得最佳的匯率。
  • 當然,這對於想定期定額持續投入的人可能很不利,因此不管匯出或匯回,通常都是近量一年集中在某幾次執行即可,而不是硬要分很多次匯款。
  • 香港消費者委員會回覆大公報查詢時表示,由2020年1月至2022年3月期間,基於疫情關係,消費者減少外遊,所以消委會於2021年僅接獲1宗有關境外櫃員機提款手續費的投訴個案。

我選擇退而求其次,盡量把海外提款手續費降到最低,獲得最佳的匯率。 詢問之下才知道,原來他們海外提款手續費只收國際匯率轉換費(提領金額的1.5%),甚至也有人完全免手續費。 金融卡上面也會有跨國提款標誌,可以核對一下,卡片的標誌有沒有出現在ATM上面,有的話就代表可以提領現金。

銀通提款手續費: 電匯方法4:使用美股券商的手續費減免

可能這也是大家較少使用海外提款的原因,下文我會分享幾個降低手續費的方法,讓國外提款還可以拿到不錯的匯率。 首階段會有約11間銀行支援無卡提款服及有3間銀行的手機應用程式亦已加入無卡提款功能。 銀通指,相關的客戶只需在手機銀行應用程式上核實客戶身份,並預設提款指示,然後前往支援此服務的銀通自動櫃員機,按「無卡提款」選項,掃瞄屏幕上的二維碼,便可即時取得現金。 而可使用相關服務的自動櫃員機,亦會貼有「無卡提款」標誌提醒客戶。

  • 相信是因為市民需要在家工作,零售及餐飲又受疫情所限制。
  • 但為保障個人隱私安全問題,現階段未能把二維碼交予他人提款,但承諾會研究其可行性。
  • 該行指出,今次收費調整適用於透過「銀聯」(CUP)網絡於香港以外自動櫃員機提取現鈔,調整後的收費與市場相若;而透過「銀聯」網絡於香港自動櫃員機提取現鈔的收費則維持不變。
  • 詢問之下才知道,原來他們海外提款手續費只收國際匯率轉換費(提領金額的1.5%),甚至也有人完全免手續費。
  • 建議開通功能、密碼設定完成後,先在國內的ATM測試是否設置成功,ATM上有國外提款的測試選項,測試沒問題後就萬無一失啦。
  • 出國旅遊消費,信用卡不僅方便又有回饋金優惠,可惜有許多地方刷卡不普及,只接受現金付款,現鈔仍然無法被刷卡全面取代。
  • 首先是至少要有300萬台幣以上資金,其次通常會要求做一筆金融理財 (投資、保險等等,金額或次數規定不一),才能符合資格。
  • 國外ATM有規定提領的上限金額,如果超過(每日/每次)額度就會提款失敗。

除了銀聯CUP網絡,根據多家主要零售銀行的網頁資料,客戶也可以選擇其他網絡於境外提款,比較常見的是MasterCard/Cirrus網絡,以及Visa/PLUS網絡。 再以滙豐銀行為例,同為於香港境外透過ATM提取現款,使用MasterCard/Cirrus網絡和Visa/PLUS網絡,每次收費均為40港元,較銀聯CUP網絡更相宜。 通常我們需要使用電匯來匯款到國外,比較常見的目的是匯到美股券商做投資、買各種海外金融產品或不動產,或者是匯到自己或公司海外的銀行,或者支付一些款項。 以下是國內各家銀行國際匯款時,需要收取的費用,要特別留意的是,各家銀行規定及收取方式都不一樣,手續費及郵電費是一定會收取的。

銀通提款手續費: 〈小結〉國外提款,手續費總額

據了解,於香港以外透過「銀聯」自動櫃員機提取現鈔,本港主要零售銀行早前亦已陸續上調有關收費,中銀香港近期亦宣布上調收費,與同行收取的費用大致相若。 以滙豐為例,每次收費50元,同屬滙豐集團成員的恒生(00011),如果提取等值或低於5000港元,收費為40元;如高於5000港元則收取60元。 銀通提款手續費 渣打香港的收費方式略有不同,為銀行每次收取15港元及銀聯收取0.5%跨境交易費,以提款5000港元為例,手續費合共為40港元(渣打收取15元,銀聯收取25元)。

銀通提款手續費

銀通預計,到今年8月及第四季前會陸續有銀行參與計劃,屆時服務覆蓋全港自動櫃提款機數目大約2千多部,同時又透露在未來的日子亦會有虛擬銀行參加。

銀通提款手續費: 電匯方法2:使用銀行財富管理會員,有減免手續費和郵電費

該行指出,今次收費調整適用於透過「銀聯」(CUP)網絡於香港以外自動櫃員機提取現鈔,調整後的收費與市場相若;而透過「銀聯」網絡於香港自動櫃員機提取現鈔的收費則維持不變。 另外,現時透過「銀通」(JETCO)網絡於香港自動櫃員機提取現鈔不會收費。 上面說的是單指台灣海外匯款手續費部份,國外收款銀行在收到匯款後,還會額外收取「入帳手續費」,例如富途證券收取10美元。

首先是至少要有300萬台幣以上資金,其次通常會要求做一筆金融理財 (投資、保險等等,金額或次數規定不一),才能符合資格。 國外ATM有規定提領的上限金額,如果超過(每日/每次)額度就會提款失敗。 下面列出3種我常用的海外提款省錢方法,這樣領錢算下來,ATM提款的匯率還優於其他換匯的方式 (換錢所、銀行換錢)。 外加花旗和滙豐又規定存款門檻條件,徹底打消我想開戶的念頭。

銀通提款手續費: 國外提款 – 優缺點

銀通指,今次的跨行無卡提款服務大致上與使用實體卡提款相同,無卡提款的每日提款上限為2萬元。 銀通提款手續費 但為保障個人隱私安全問題,現階段未能把二維碼交予他人提款,但承諾會研究其可行性。 最近市場先生開了一堂的「用美股ETF創造穩定現金流」教學課程,這堂課程會從基礎入門、資料查詢到實際操作,教你學會建立一個穩定的全球ETF投資組合,目前累積已經有將近1100位同學上課。

銀通提款手續費

可以隨意買一點點對自己不影響的東西符合資格即可,如果門檻金額要求太高且推的產品不佳,賺了優惠賠了投資就本末倒置,這時不如換其他家銀行,同樣都有財富管理優惠。 同理,匯6萬美元和匯60萬美元,費用會是一樣的,但如果你60萬美元分10次匯,可能就得多付一兩萬元的電匯費。 因此如果你原本金額就大,與其分多次匯款,不如一次匯大筆的就能省下匯費。 相對國內的匯費,匯款到國外的費用其實高很多,即使匯款金額不大,每次也動輒近千元,以百分比來看,其實費用頗高。

銀通提款手續費: 文章分類

不過這對於在台灣以外國家有帳戶的人就很方便,如果你有香港、美國、澳洲等地的銀行帳戶,都可以串接網路銀行,把這類網路銀行作為中轉,把國際電匯的費用變得跟國內匯款費用一樣便宜。 另外這些新興的線上銀行並未在台灣地區設點,因此如果剛開始想從台灣的銀行匯款到線上銀行,本土銀行收的費用仍是沒有變低,只是當錢到了網路銀行後,未來若資金需要在國際間移動,不再需要透過電匯管道,成本會比較低而已。 中銀香港回覆大公報查詢表示,銀行不時檢討各項收費政策,並會綜合考慮多項因素,如市場情況、客戶需求等。

銀通提款手續費

使用線上銀行服務,例如:Transferwise這類網路銀行,好處是資金在各國之間的電匯轉移,成本都會降低很多。 同樣是完成跨國匯款,但手續費會比電匯低很多,只有類似於比國內匯款略高一點的手續費。 中銀香港4月11日向客戶發出通知,宣布由今年7月4日起,上調客戶以中銀卡(BOC Card)經「銀聯」網絡於香港境外自動櫃員機(ATM)提取現款的服務收費,由現時的每次15元加至每次50元,加幅超過2倍(詳見表)。 另外也要注意一點是,各家券商在匯款匯出時也會收一筆手續費,從0到35USD不等,這是券商收的費,不是銀行收的。 而像Firstrade是在這裏面收取費用相對高的(35 USD),只能說有利有弊,因此我覺得這種優惠補貼也不構成我們選擇券商的依據。 最簡單的方式,就是去找國際的外商銀行,像是花旗和滙豐銀行,只要持有這兩家的金融卡,到國外的花旗和滙豐ATM提領現金,都是免收國內銀行70元手續費。

銀通提款手續費: 電匯手續費比較:匯款至國外節省匯費技巧(附國內銀行電匯手續費整理)

不過下單只要一次下大一點、投資時間長一點,其實手續費的影響還是小的。 例如你投資10年,即使最初費用是0.5%,那10年也只相當於每年0.05%,對結果影響有限。 但缺點是會被推一些理財產品,這部分要多注意,不要踩到雷。

銀通提款手續費

下次有國外提款需求時,抓好預算領出來,你會發現ATM不僅方便,匯率其實也不差喔。 小間的銀行比較會多收一筆ATM手續費,建議出國前先查好當地比較有規模的銀行,或者國際的外商銀行,避免被收這筆費用。 如果提領金額太少,或者使用ATM太多次,都會讓匯率變得很差,所以領足夠的金額很重要。 但是如果使用其他間銀行的ATM,照樣被收手續費,除非帳戶有70萬以上的存款,才有免手續費的優惠。

銀通提款手續費: 國外提款,手續費怎麼收?

每次提款會收一筆手續費70-100元(每家銀行收費不同),所以要盡量降低使用的次數,避免每次領錢又多扣一筆手續費。 說白一點,所謂的「免手續費」只是台灣的銀行不收費,也就是可以省個70元,國際匯率轉換費(提領金額1.5%)這筆手續費很難避免掉。 消委會建議,持卡人應按實際需要設定有效期和提款上限,避免將有效期限定得過長,或者將提款額設定過高,否則會降低保安措施的有效性。 還有一點要注意的是,這類網路銀行目前並不提供”利息”,所以一般只是拿來做國際匯款的中轉站,而不是真的作為銀行帳戶放錢。 但也有缺點,比方說有些券商或銀行不支援,例如第一證券(Firstrade)就不收Transferwise的錢,但像IB盈透證券則是可以設定和Transferwis銀行帳戶綁定,兩者來回匯款更快、費用更低。

其他文章推薦: